本来,百官以为没事了,谁知李承乾画风一转,又说:“由于前宗正李孝恭在韦氏谋反一案中的不作为,导致有皇族参与进去,偏偏还不上报给朕,所以被朕撤职。

  之后,由于朕当时没有想到宗正人选,所以直接说由朕兼任。

  但是,实话实说,朕即位这两年来,并没有管过宗族的事务。

  虽然说有人代管,但终究名不正言不顺。

  因此,朕之前交代给宗族一个任务,谁能把道教给整合起来,谁就是下一任宗正。

  所谓整合,即考核道士、女冠,制定一系列规矩。

  能通过者,为大唐认证道士,即合法道士,发放相关文书。

  余者,清退出道教,不可再以道士或女冠自居。

  此时,也算是有了最终人选。

  宣,李岱宗觐见!”

  百官恍然大悟,原来是选新的宗正啊,那没事了!

  虽然宗正掌管九寺之一的宗正寺,官职乃是三品。

  但这个位置,必须是李唐皇室自家的人,这个没有外人能够拿去。

  不管是怎么选出来的,或者是怎么交换出来的,跟他们都没啥太大关系,除非在有必要沟通的时候。

  以前李孝恭在的时候,好歹还是个郡王。

  现在这个听都没听过,大约以后就是个纯粹的宗正,那就更加没必要太在意了。

  一个精神烁烁,看起来五十来岁,胡须头发都全黑,看起来保养很好的老人,龙行虎步走上殿来。

  “宗室李岱宗,拜见陛下!”

  此人以宗室自称,就是以皇族的身份,因此只是拱手微微弯腰。

  “平身!”李承乾淡淡回应道。

  李岱宗站直身体,束手而立。

  李承乾道:“李岱宗听封!”

  这一刻,李岱宗才双膝跪地,拜了下去。

  “今,有宗氏李姓名岱宗,整合道教理清内务,符合宗正职责。

  特命其为宗正卿,官拜从三品,少卿及以下官员,由尔任命之后,统一报与吏部备案。”

  “臣,遵旨!”李岱宗回应道。

  从这一刻开始,他就是真正的宗正了。

  一应的手续也好,圣旨也好,自有中使交给他。

  接下来,本该由人带他站队。

  但李岱宗起身后,却马上汇报道:“陛下,昨日刚刚传来消息,前河间郡王李孝恭突发急病身亡。

  宗室这边有派过多名医者,确定了是旧伤集中爆发,造成无药石可治的局面。

  奏请陛下,是以庶民之礼安葬还是……”

  “李孝恭啊……”

  李承乾喃喃自语一声,恍惚之间想起来,在历史上来说,这家伙去年就该死了。

  这也是当初,李承乾没有太针对他的意思。

  没想到他终究改变了历史,还让对方多活了一年。

  “朕还是记得一些,他在大唐建立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平定巴蜀、灭萧铣、辅公祏,平定江南,这些朕都知道一点。

  一些小的战功,或有朕不清楚的。

  虽在京兆韦氏造反一案中,出于个人的想法,有些不作为。

  但,他的过已经被朕惩罚过。

  人死为大,一切都过去了,他的功也该算。

  就以郡王之礼安葬吧,想来他有为自己准备吧?

  至于他的子嗣家眷……一应不受影响!”

  “臣,遵旨!”

  李岱宗点点头,跟随引导的人回到了文臣队伍。

  李孝恭,历史上堂堂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第二,仅仅排在长孙无忌之下,虽然有亲属关系作怪,但也有其独到之处。

  可惜,该落幕还是得落幕。

  百官心中也有些感慨,又一位‘熟人走了’。

  人死为大,不管曾经有些什么,都跟着烟消云散了。

  “众爱卿,人生苦短,且行且珍惜呀!”

  李承乾感慨了一句之后,又说道:“朕有感而发,自到从建立以来,诸多功臣都相继离世。

  他们的生平功过,所以说有些记载,但或许不够完善,或许不够全面。

  这对有功之臣,朕认为是一种亵渎和无视,这不好。

  诸如侯君集,李孝恭这样的。

  虽然他们有错,但他们也有功,尤其是对大唐的建立有大功。

  活该立碑著传,诸卿以为然否?”

  百官眼神一亮,这个绝对没问题。

  因为同意这个,就意味着他们也有资格立碑箸传,这是跑不掉的!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这一波,大家都在兴奋的呐喊。

  本来原则上,只要三品以上的官员,就有资格立碑著传,但这个考功非常严格。

  功绩不够的话,是不能的。

  李承乾这一波,提出的却是开国功臣,完全不一样。

  “既然诸位爱卿都同意,那……

  诏令,吏部考功司负责,理清唐开国以来,所有在开国之中有功勋之文臣武将。

  清查功绩,清查过失。

  但无论功过如何,皆据实书写。

  全部整理出来之后,当世之人暂且不论,去世之人全部树碑立传。

  这个事情,正准备交给太上皇。

  他应该是最清楚,哪些人有什么功绩的。

  太上皇年前应该会从草原归来,从明年开始,由他专门负责,在长安城外划拨特定区域,为所有已去世之人树碑立像。

  朕的想法是,按照真人比例,一比一复刻一座人像,以硬石雕刻,但不染颜料,确保至少几百年不变。

  人像底座上,书写此人功过。

  据实书写,一字不改!

  朕称之为——功德石像。

  排位不以功高而论,只以去世时间而论。

  去世时间越早,排列也就越靠前。

  此处,朕准备命名为功德广场,由宗正寺管理。

  日常,所有百姓都可祭拜。

  逢国祭之日,只要大唐还存在,历任皇帝率百官祭拜,如何?”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这种事情没人会反对,因为此时的意识形态是视死如生。

  谁不想放在那里被人祭拜呢?

  后边的那些,他们是够不着。

  可身居高位的,哪个还不是开国功臣呢?

  就是这个以去世时间决定排位是否靠前,让百官有点郁闷,但又无话可说。

  再怎么的也不能为了争这个,而早早去死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最新章节,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