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这边收到李承乾的命令之后,毫不犹豫照办。

  在整个大范围的古代,攻城都是一处处打过去,而不是直接去首都。

  并非是无路可走,必须要挨着打,而是不可取,除非是打算抢点东西就跑。

  除了一些边境关卡,或者军事重镇,一个城池四面八方都是可以走的,想要绕开其实非常容易。

  不直杀上王都,是容易被四面八方围堵,跑都跑不掉。

  就像渭水之盟时代的突厥,一下子冲到长安城外。

  之后呢?

  当时的颉利可汗,是真不想占据长安吗?

  是根本不敢!

  除非他想把所有的兵,包括他自己的人头全部丢在中原大地。

  但如果有那个把握,在占据后能够守下来,能够应对四面八方的围攻,那就没事了。

  有不死军团存在,这个必要的条件就达成了。

  无论围城也好,面对围攻也好,在不吃不喝不睡不死的军队面前,都是没有意义的。

  程咬金安排活人部队撤退,带上收集的京观,陆续上船回家。

  带上不死军团,花了两天直取平壤,又花了一天攻下来。

  到了这个时候,程咬金才发现事情有变。

  这高句丽的王,居然是刚刚政变登基的新王,屁股都没有坐热。

  新王是原本王的侄子,还是个傀儡。

  真正掌权的,是自任莫离支(军事统帅),独揽大权的泉盖苏文。

  留这种傀儡王在平壤,估摸着没啥用。

  再派人传信的话,一来一回已经来不及了,最起码来不及把前隋将士遗骸给运回家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程咬金干脆改变策略,把平壤的贵族男人全嘎了。

  把泉盖苏文,还有那个傀儡王高藏,以及王室之中没有嫁人,长得符合大唐审美的三个公主,全给打包带走。

  其他长得不符合大唐审美的公主,就赏给当地的投降派。

  自古以来,亡国公主多半都会被送到敌国,嫁给敌国的皇帝或者贵族当牛做马。

  从来不怕这些公主怀恨在心,搞暗杀那一套。

  在大众的认知中,但凡被俘虏的女子,都是属于战利品。

  而从古至今,也就夏桀灭有施国后,将公主喜妹掳入夏朝,成为夏朝灭亡的导火索之一。

  她因美貌成为夏桀宠妃,但始终心怀故国之仇,所以通过美色引诱夏桀昏聩,作为内应让商汤灭夏。

  可纵观历史,有没有她,结局都是一样,无法让人吸取教训。

  女子每每被俘虏之后,都会被作为战利品,成为战胜国的战利品。

  对于程咬金的做法,李承乾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他没有阻止,仔细思索之后选择了默认。

  泉盖苏文还有那个高藏王,带回来后可以当作活祭的祭品。

  三个长得不算磕碜的亡国公主,他另有用处。

  在父系血脉为尊的时代,华夏已经融入了无数民族和国度。

  就算收下亡国公主,生下了皇子,从朝廷到民间,都不会有反对的声音。

  除非皇帝想要把这一类的皇子,当做继承人来培养,那就属于犯忌讳了。

  但李承乾不打算这样做,他又不是那种色中恶鬼,或者需要用女人的多少,来标榜自己的地位。

  哪怕是后宫九嫔以下的,李承乾也给苏婉说过,凡是年过二十的,都可以申请离宫。

  当然,取其自愿。

  愿意在后宫中终老,也随便她们。

  又一次大朝会上,说完了日常事务之后,李承乾道:“朕已经收到消息,由于程咬金那边局势有变,所以直取王城。

  目前高句丽王成平壤已经攻灭,高句丽王已经被俘虏。

  换而言之,高句丽已经灭国!

  战报比朕的特殊渠道要晚一些,想来不日就会收到。”

  “大唐万年,陛下万年!”

  “大唐万年,陛下万年!”

  “……”

  百官听到这个消息,是真的高兴。

  无论如何,大唐的领土扩大了,这是实实在在的。

  由于跟前隋相隔太近,当年杨广搞那几波,他们自己的家族里,也不是没有人死在那边。

  这是有国仇家恨的国度,灭亡了全都高兴。

  李承乾抬手压了压,继续说:“本来,朕的命令是,把他们的贵族全部屠尽。

  后来的情况,在上次的战报之中,爱卿们也已经知道。

  可程咬金攻入他们的王城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

  在我大唐攻打高句丽之前,高句丽正巧发生了篡位夺权。

  原高句丽王被杀,他的侄子上位,这个上位的新王是个傀儡。

  实际上的大权,被一个叫泉盖苏文的人掌控,号莫离支,大约就类似于天策上将那种。

  由于这个变故,程咬金怕发战报来回耽误时间,导致年前不能把前隋将士的骸骨运回来。

  索性就自作主张,把这个泉盖苏文,还有新王高藏,以及三个筛选过的美貌公主送回大唐,准备让朕定夺。

  他自己则继续处理后续,主持运输前隋将士骸骨之事。

  预估如果不出意外,元日之前能够全员归来。

  朕想让诸位爱卿讨论一下,这个高句丽王,包括那个权臣泉盖苏文,还有那三位公主如何处理?”

  尽管李承乾已经有了主意,但像这种国之大事,该拿出来讨论还是要拿出来讨论。

  虽然李承乾现在有能力一言而决,大臣们想反对都无效,可他并不想把朝堂完全弄成一言堂。

  他也不是不会犯错,也不是真的不听取意见,主要看什么方案更好。

  作为脑子清醒的皇帝,李承乾时时刻刻都告诉自己,皇帝不是万能的,皇帝也不是什么都懂。

  有自信是好事,过分的自信就变成了刚愎自用,迟早会出大问题。

  百官一阵沉默之后,还是房玄龄站出来问道:“请奏陛下,那三位美貌公主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最新章节,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