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物价,除了一些番邦商品和奢侈品,也是极为低廉。

  按照他的打听,只要是有工作的百姓,基本都能够买得起。

  那种繁荣昌盛带来的人间烟火气,甚至让松赞干布有些迷恋。

  要知道,现今的吐蕃还是奴隶社会。

  真正进入封建社会,还是历史上的文成公主带去的。

  奴隶社会跟封建巅峰社会之间,差距实在太大了,那是天堑一般的差距。

  在他们吐蕃,除了贵族就是奴隶,奴隶们的生活是不用多说的。

  他也是个雄心壮志的帝王,也想要改革。

  而他盯上的,就是旁边的中原王朝。

  实在是中原王朝,太过于可怕了。

  不管如何改朝换代,不管是处于巅峰还是低谷,都能把他们打的服服帖帖,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就如此。

  这样的能力,这样的底蕴,这样的实力,松赞干布也很想要。

  所以他想模仿大唐,从各方面模仿。

  无奈,一个国家的制度还有方方面面,并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搞清楚的。

  随意更改的话,只会画虎不成反类猫,一不小心会让社会构架崩溃。

  同时,国内的旧势力,也肯定会极力反抗。

  所以才想了一个办法,就是跟大唐联姻。

  因为据他所知,凡是跟中原王朝的皇帝联姻,都会被送上一些好东西。

  在联姻之前,他也得展示自己的价值和强大。

  因此,当年才有了那一次战争。

  不出所料,当时在位的李世民给出了回应,虽然没有明确的同意,但他想努力一下。

  眼看马上就要成功了,没想到大唐突然就换皇帝了。

  而这个皇帝一上台,就直接拒绝,只同意开通互市。

  之后,他也听闻了一些大唐的事,知道大唐的一些情报。

  可在那个时候,他只觉得大唐新皇帝乱来,看来大唐又要陷入混乱了。

  说不定到那个时候他有利可图,所以他干脆坐山观虎斗。

  如果有可能的话,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边境线狠狠的推一波。

  不曾想,大唐却是越来越好。

  互市虽然顺利开通了,结果却很明显,他想要的拿不到,大唐皇帝明显防着他。

  本来还想着徐徐图之,反正他还年轻。

  谁知道,大唐开始找借口屯兵边境,从那时候起,他的情报就开始断断续续。

  明知道大唐是想干什么,但他觉得吐蕃也挺强大,真要是打起来,鹿死谁手还真未可知。

  更何况,他们还占着地利和统治优势。

  果然,战争来了。

  接下来,就是吐蕃苦难的开始。

  大唐派的都是赫赫有名的老将,一番碰撞之后,根本就毫无破绽,反倒是边境线被往内慢慢推移。

  几乎两年打下来,吐蕃真的顶不住了。

  不只是兵员的损伤,还有各种物资的缺乏,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尤其是像必需品的盐,真的是缺到了极致,就连他这个王都快要没得吃了。

  剩下的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向大唐投降,要么放弃现有国土,看看能不能打下旁边的戒日王朝。

  现在的戒日王朝,同样非常的强大,松赞干布根本没有把握。

  至于说向戒日王朝借兵,像松赞干布这样的雄主,根本没想过这种窝囊的主意。

  借兵容易,想要还回去就难了,说不定就在自己本土生根了。

  那位戒日王,他也是很清楚的。

  相比较而言,吐蕃人与大唐人之间,除了地域造成的高原红,整体的形象上,都是差不多的,文化上也多有交流。

  他们跟戒日王朝,看起来压根就不是一个人种,所以不考虑。

  这一次,松赞干布力主自己来到大唐,不怕国内的贵族偷家,一方面是有这个自信。

  另一方面也是想要亲眼看看,大唐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怎么新皇帝上位几年,就变得他完全看不懂了!

  至于根本目标,他还是主张跟李承乾达成协议,不想再继续打下去了。

  他自己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帝王,他知道李承乾也是,所以他才有这个胆量来。

  有雄心壮志的帝王,不屑于用一些阴谋诡计。

  只是真正来到长安,看到了一些东西之后,他发现自己好像没有谈判的条件。

  预想之中,跟他们打了两年,按理来说,大唐也应该差不多了。

  实实在在过来之后才发现,长安城的繁荣超出他的想象,别的地方应该也不会太差。

  这就等于是说,跟他们打了两年,大唐更加强大,更加繁荣了,这还怎么谈条件?

  因此,他现在等着李承乾抛出话来,看看李承乾猜测自己是个什么意思,再来决定怎么应对。

  此时,李承乾确实是想试探松赞干布的意思。

  因此,他接过话头道:“大唐的繁荣,是建立在一代代王朝,努力发展文明的基础上!

  说起来,自殷商,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以来,我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不管是你吐蕃现有的地域,还是海外各国,都有我华夏遗民的影子。

  由于历朝历代的战乱,很多百姓也好,一些躲避战乱的权贵也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可谓越走越远,甚至冒险漂洋过海。

  这种情况下,我华夏文明的种子,四面八方的散落。

  又根据各自地域的不同,发展出各式各样的文明。

  说句可能让赞普觉得自大的话,比如你我之间,如果去掉地域造成的肤色不同,还有衣饰不同,我们之间在外表上,有很大的区别吗?

  再来看看你旁边的戒指王朝,还有那些金发碧眼,红发黄眼,甚至肤色黑漆漆的番邦,那差距可就大了。

  一眼看过去,就不是同一个祖宗。

  因此,我大唐私以为,吐蕃中的大多数人,也有着华夏的血脉,你觉得呢?”

  松赞干布捏着酒杯的手紧了紧,沉默不言。

  他在猜测,李承乾这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吐蕃,本身就是之前那片地域上,各个游牧民族,在他的攻伐和带领之下形成。

  本质上来说,他就是学习的大唐。

  总体而言,吐蕃目前大多数的民族,在外表上的确跟唐人很相似,这是无法否认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最新章节,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