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追责制度,就是李承乾架在百官脖子上的一把刀。
你们可以有勾结,可以搞裙带关系,可以搞师徒关系,可以搞一切关系。
你们在享受这些关系的同时,也要给这些关系负责。
一旦你们的人,出了问题。
那不好意思,你们也得跟着负责。
这无限追责制度,严格来说,就是为了避免结党私营的。
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只要形成了一个集体,就必然会出现各种关系网,在朝堂上来说就是各种党。
以前嘛,就是各种家族。
关乎到家族全体利益的时候,那就大家一致对外,这个外就是皇帝。
在关乎个体家族利益的时候,就拉帮结派,共同对抗敌对家族,让皇帝当裁判。
反正私底下的规则,就是这么回事。
现在,李承乾不陪他们玩,直接就把一把刀,放在所有人的脖子上,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要么就别拉帮结派,好好给朝廷做事,好就给你高升。
要么你可以继续拉帮结派,做得好处多多,毕竟人多力量大。
可一旦出了问题,那就全部一起负责。
这话一出,有些官员顿时脸就白了。
但他们没有站出来请罪,而是私心里想着,一定要尽快干净的切断联系的那根线。
李承乾不是没有想过,他们会动手切断因果线。
但他无所谓,这本来就是一次警告。
要不然的话,又得大换血。
现在缺人得很,有些东西只要不是太过分了,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说完了惩处的人之后,李承乾语气中满是感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还是苦!
为何?
朕一直在想,这究竟是为何?
最后发现,原来还是制度有问题。”
这话一出,全体百官警惕起来。
听这个意思,李承乾好像又准备对什么东西动刀。
百官心中咬牙切齿,这是又被李承乾找到了什么借口是吧?
只不过,这次又想对什么东西动刀?
又找到了何等借口?
只听李承乾继续说:“既然是制度有问题,那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朕这里,从来不兴解决制造问题的人,要解决的只有问题本身。
朕发现,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了军队中。”
这话一出,百官顿时大惊失色。
每个人都立即意识到,李承乾这是要对军队动手。
刚刚才对官员制度动了手,至少对顶层动了手,现在就要对军队动手。
这一波,轮到将军们极端不安了。
虽然他们在日常的时候,其实就是个背景板,也指挥不了军队。
可打仗的时候,是他们在指挥军队呀。
这要是变革军队的话,未来会是个什么情况?
眼看李秀宁一声不吭,李靖站出来问道:“敢问陛下,这跟军队有什么关系?”
他现在无形之中,算是军队中的最高位者。
因为李承乾给了他个封号——军神!
“没有关系吗?
李爱卿,在战争状态之下,军队就是一把剑,一把针对敌人的剑。
在和平时期,军队就是一张盾,针对内部的盾。
不管是清理叛乱,还是像这种水灾之中的守护,以及运送相应物资,都是这张盾的作用。
甚至,在平时,军队还需要自给自足,也就是务农。
这样的政策,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但是这次的水灾,让朕想了很多,发现军队的问题很大。
比如说,如果他们像朕的鬼神军团一样,在洪灾发生之后,不只是守护,防止叛乱,而是参与到救灾之中呢?
全靠百姓自己,他们有多少力量?
若是军队参与到救灾之中,就像跟敌人战斗一样不畏生死,是否可以拯救更多的百姓?”
“这……”
李靖哑然了一下,随后回应道:“陛下,军队的职责并不在于此。
更何况,若是军队参与到救灾之中,百姓甚至更加容易暴乱。
一方面,没有了人去震慑。
另一方面,有些百姓对于军队,实话实说,并没有什么好感。
若是去救援百姓,说不定还有人背后捅刀子。
这……不太可行!”
李靖说的是事实,毕竟截止到大唐时代,现在的军队在百姓的眼里,都是帮助权贵人士欺压他们的。
这一个定向思维,是他们固有的认知。
这又是个武力充沛的时代,假如说真的让军队去救助百姓。
一些心里有着仇恨的百姓,说不定背后真的会给军人一刀。
在这种混乱的时刻,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李爱卿可曾想过,为何百姓不信任军队?
明明军队从百姓中来,明明军队的作用守护百姓,不管对内还是对外都是这样,为何结果却是不信任?”李承乾反问。
“这……这是因为,乱世的时候,军队跟土匪之间,有时候并无实质性的区别。
就算在盛世的时候,因为军队也算是有些权势,他们面对不认识的百姓,同样是容易呈现欺压的状态。
并且,这并非是因为他们本身坏。
而是因为,他们从战场上下来之后,心态上有些变化,很多士卒都会有一种暴躁而无处发泄的心理。
再加上私心和从众心理之下,就会演变成欺压百姓。”
战争创伤后遗症,这个东西李承乾知道。
杀人,对于有些人来说,也是有瘾的。
“朕明白你的意思,这算是一种惯性,也是私心之下,一种破坏规矩的行为。
偏偏这种行为,由于对个体有利,还会引发从众心理。
那么,李爱卿是否有想过,这样的从众心理,出现在其他方面?
比如说,我大唐执行折冲府的募兵制度,也就是府兵制度。
这种制度之下,核心就是耕战结合。
看起来,好像是让朝廷的负担变轻了。
但是,度过了之前的乱世,十年二十年之后,我大唐还有可战之兵吗?
他们到底是农,还是兵呢?
每一个折冲府,自己管自己那点兵,没有仗打的情况下,他们究竟是大唐的兵,还是折冲府的雇农?
没有仗打的情况下,就算有日常训练,十年二十年之后,一代新人换旧人,他们还有多少战力?
十年二十年之后,是不是老兵的儿子,世世代代都变成雇农?”
你们可以有勾结,可以搞裙带关系,可以搞师徒关系,可以搞一切关系。
你们在享受这些关系的同时,也要给这些关系负责。
一旦你们的人,出了问题。
那不好意思,你们也得跟着负责。
这无限追责制度,严格来说,就是为了避免结党私营的。
自古以来,人与人之间只要形成了一个集体,就必然会出现各种关系网,在朝堂上来说就是各种党。
以前嘛,就是各种家族。
关乎到家族全体利益的时候,那就大家一致对外,这个外就是皇帝。
在关乎个体家族利益的时候,就拉帮结派,共同对抗敌对家族,让皇帝当裁判。
反正私底下的规则,就是这么回事。
现在,李承乾不陪他们玩,直接就把一把刀,放在所有人的脖子上,让他们自己做选择。
要么就别拉帮结派,好好给朝廷做事,好就给你高升。
要么你可以继续拉帮结派,做得好处多多,毕竟人多力量大。
可一旦出了问题,那就全部一起负责。
这话一出,有些官员顿时脸就白了。
但他们没有站出来请罪,而是私心里想着,一定要尽快干净的切断联系的那根线。
李承乾不是没有想过,他们会动手切断因果线。
但他无所谓,这本来就是一次警告。
要不然的话,又得大换血。
现在缺人得很,有些东西只要不是太过分了,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说完了惩处的人之后,李承乾语气中满是感叹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还是苦!
为何?
朕一直在想,这究竟是为何?
最后发现,原来还是制度有问题。”
这话一出,全体百官警惕起来。
听这个意思,李承乾好像又准备对什么东西动刀。
百官心中咬牙切齿,这是又被李承乾找到了什么借口是吧?
只不过,这次又想对什么东西动刀?
又找到了何等借口?
只听李承乾继续说:“既然是制度有问题,那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在朕这里,从来不兴解决制造问题的人,要解决的只有问题本身。
朕发现,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了军队中。”
这话一出,百官顿时大惊失色。
每个人都立即意识到,李承乾这是要对军队动手。
刚刚才对官员制度动了手,至少对顶层动了手,现在就要对军队动手。
这一波,轮到将军们极端不安了。
虽然他们在日常的时候,其实就是个背景板,也指挥不了军队。
可打仗的时候,是他们在指挥军队呀。
这要是变革军队的话,未来会是个什么情况?
眼看李秀宁一声不吭,李靖站出来问道:“敢问陛下,这跟军队有什么关系?”
他现在无形之中,算是军队中的最高位者。
因为李承乾给了他个封号——军神!
“没有关系吗?
李爱卿,在战争状态之下,军队就是一把剑,一把针对敌人的剑。
在和平时期,军队就是一张盾,针对内部的盾。
不管是清理叛乱,还是像这种水灾之中的守护,以及运送相应物资,都是这张盾的作用。
甚至,在平时,军队还需要自给自足,也就是务农。
这样的政策,看起来好像没有问题,但是这次的水灾,让朕想了很多,发现军队的问题很大。
比如说,如果他们像朕的鬼神军团一样,在洪灾发生之后,不只是守护,防止叛乱,而是参与到救灾之中呢?
全靠百姓自己,他们有多少力量?
若是军队参与到救灾之中,就像跟敌人战斗一样不畏生死,是否可以拯救更多的百姓?”
“这……”
李靖哑然了一下,随后回应道:“陛下,军队的职责并不在于此。
更何况,若是军队参与到救灾之中,百姓甚至更加容易暴乱。
一方面,没有了人去震慑。
另一方面,有些百姓对于军队,实话实说,并没有什么好感。
若是去救援百姓,说不定还有人背后捅刀子。
这……不太可行!”
李靖说的是事实,毕竟截止到大唐时代,现在的军队在百姓的眼里,都是帮助权贵人士欺压他们的。
这一个定向思维,是他们固有的认知。
这又是个武力充沛的时代,假如说真的让军队去救助百姓。
一些心里有着仇恨的百姓,说不定背后真的会给军人一刀。
在这种混乱的时刻,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李爱卿可曾想过,为何百姓不信任军队?
明明军队从百姓中来,明明军队的作用守护百姓,不管对内还是对外都是这样,为何结果却是不信任?”李承乾反问。
“这……这是因为,乱世的时候,军队跟土匪之间,有时候并无实质性的区别。
就算在盛世的时候,因为军队也算是有些权势,他们面对不认识的百姓,同样是容易呈现欺压的状态。
并且,这并非是因为他们本身坏。
而是因为,他们从战场上下来之后,心态上有些变化,很多士卒都会有一种暴躁而无处发泄的心理。
再加上私心和从众心理之下,就会演变成欺压百姓。”
战争创伤后遗症,这个东西李承乾知道。
杀人,对于有些人来说,也是有瘾的。
“朕明白你的意思,这算是一种惯性,也是私心之下,一种破坏规矩的行为。
偏偏这种行为,由于对个体有利,还会引发从众心理。
那么,李爱卿是否有想过,这样的从众心理,出现在其他方面?
比如说,我大唐执行折冲府的募兵制度,也就是府兵制度。
这种制度之下,核心就是耕战结合。
看起来,好像是让朝廷的负担变轻了。
但是,度过了之前的乱世,十年二十年之后,我大唐还有可战之兵吗?
他们到底是农,还是兵呢?
每一个折冲府,自己管自己那点兵,没有仗打的情况下,他们究竟是大唐的兵,还是折冲府的雇农?
没有仗打的情况下,就算有日常训练,十年二十年之后,一代新人换旧人,他们还有多少战力?
十年二十年之后,是不是老兵的儿子,世世代代都变成雇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最新章节,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最新章节,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