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太史局择定吉日,尚衣局制定龙袍,各部配合,吉日登基!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PS:登基圣旨这玩意没个好模板,真不好写,作者就不卖弄墨水了。)

  大臣们听完圣旨,全都惊呆了。

  就这么突然,居然就说要传位了。

  明明在这之前,按照他们的猜测,短的认为要僵持到明年,长的认为还不知道要僵持几年。

  李世民之前明显不放心李承乾,或者在和李承乾斗气,就像当年的太上皇李渊一样。

  李承乾看起来对外人狠,但对李世民是一点都不狠,甚至还比不上李世民对李渊。

  现在突然说要传位,并且连圣旨都写出来了,这可是玩真的了呀。

  圣旨一旦宣布出去,那就没有更改的余地了。

  太极殿中好一会儿都没有声音,李世民问:“众爱卿都耳聋了?”

  “臣等,遵旨!”

  “臣等,遵旨!”

  “……”

  魏征最先响应,他是最巴不得李承乾做皇帝的。

  在别人眼里李承乾怎么样,他不知道。

  反正在他眼里,李承乾就是最好的继承人。

  李世民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如此禅让皇位。

  虽然私底下,应该也是被逼的。

  可不管如何,这必将是一段佳话,也会影响大唐往后千秋万代。

  或许,玄武门的阴影终究可以过去。

  魏征根本没去想,李承乾其实也搞了一出,另类的玄武门。

  只不过属于堂堂正正,一路打进来的,跟李世民当初截然相反。

  “众爱卿,遥想当年,还历历在目。

  朕也以为,自己还年轻。

  可这段日子和太子相处,朕确深深的感觉到,朕已经老了,跟不上太子的步伐了。

  朕不知道,众爱卿有没有这种感觉。”

  众臣沉默不语,知道重点是接下来的话。

  什么老不老的,都是废话。

  不管皇帝还是当官,谁还不想一直做到死呢?

  李世民也没有让他们久等,只是叹了一口气,微微停顿了几秒,就再一次开口。

  “遥想当年,为了大唐的未来,我与诸卿在秦王府,通宵达旦的商议。

  为了活命,不得不与朕的大哥争。

  那个时候,大家不为别的,就为了活命……”

  众臣都没想到,李世民居然把这件事直接说出来了,还是这种朝会上。

  尽管大家都知道,但他不是最避讳这事的吗?

  说难听点,如果魏征敢说这方面的事,脑袋早就掉了。

  人老成精的大家,心中的暗暗叫苦。

  李世民把这种东西都摆出来了,这是要出大事呀。

  长孙无忌心中咯噔了一下,想起昨天下午,李世民在他府上,两人一起喝了一顿茶,李世民说的那些话。

  当时,李世民明里暗里,核心就一个主题,希望他给年轻人让路。

  李世民口中的年轻人,不用说都知道是谁。

  但,当时他的回答……

  最后,自然是不欢而散。

  长孙无忌,心头暗暗感觉不好。

  果然,李世民突然提高语气,说:“但,有些当初的老兄弟,坐上高位之后,却是越来越不知足!”

  长孙无忌膝盖一软,差点没有跪在地上。

  整个朝廷来说,其实就是山东士族,关陇集团,两方较劲,皇帝玩平衡。

  山东士族,可以归类为文人士大夫集团,代表有孔家还有五姓七望。

  关陇氏族,可以归类为军事政治集团,代表就是整个朝廷的军事力量。

  文武平衡,又文武之间互相争斗。

  其中盘根错节,很难完全区分开来。

  在李唐接下皇室之后,李唐就被独立出来。

  原本来说的话,李渊一家也是属于关陇集团的。

  如此一来,就形成了三方平衡。

  长孙无忌就是目前关陇集团,在朝堂上的代表。

  从氏族角度考虑,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其实是敌对关系。

  因为氏族和皇族之间,本就是互相需要彼此,又互相敌对的关系。

  彼此防备,彼此合作,主要都是看利益。

  李世民的平衡玩得比较好,虽然集权不如朱元璋,目前这个时代也做不到。

  但,他如果想下定决心收拾长孙无忌,也是轻而易举的。

  毕竟,长孙无忌只是个代表。

  真到了被放弃的时候,那就轻而易举被放弃。

  就好像原本的历史上,李治一番骚操作,轻而易举地就把长孙无忌搞定了。

  长孙无忌自以为自己掌权,其实不过是飘了。

  只要李唐皇室不要他,他就会被两边都抛弃。

  这个时候的李世民,除了被李承乾开挂打败。

  不管是文治还是武功,都算是巅峰期。

  这种巅峰期的帝王,只要是抓住了理由,没有收拾不了的人。

  无非就是,收拾人得想想后果,以防有人在下面玩阴招,仅此而已。

  但,现在的李世民已经想开了。

  李承乾有手段,有那鬼神一般的军队,他怕什么呢?

  没有平推,已经算是很顾及自己的面子,还有大唐的稳定了。

  因此,李世民毫不留情道:“长孙司空,贞观二年六月,你纵容才十来岁的长孙冲,带着仆从在长安欺辱百姓,造成一人死亡,三人重伤的结果。

  贞观五年二月,你家仆人赵兴,以一贯钱的价格,强行购买酒楼,那掌柜一家后来被抛尸荒野。

  贞观七年四月……”

  李世民一条一条的数下来,嘴里说的那些,其实对于贵族来说很正常。

  但这个正常,仅仅是指的大家都一样,是不会摆到台面上来的,也是不会被追究的。

  可现在,李世民明显是要追究的样子,这就成把柄了。

  此时的长孙无忌,还很爱惜羽毛,并没有犯什么大错。

  无非就是纵容孩子,纵容家丁一类的。

  李世民最后总结道:“朕三令五申言,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可不曾想,朕的老兄弟却已经忘了!

  韩非子言: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如此下去,岂非要毁我大唐江山?”

  这个帽子一扣下来,长孙无忌直接跪了。

  任谁都清楚,这是一个借口。

  可这个借口一说出来,却谁都没办法反驳。

  难道谁敢说:“区区贱民,何足道哉?”

  这不是跟,李世民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之言,唱反调吗?

  “长孙司空,你可知罪?”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最新章节,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