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的夜风带着白日残留的硫磺与血腥气,从悬空寺破损的窗棂缝隙钻入禅房,拂动青铜古灯昏黄摇曳的焰苗。
光影在崔钰苍白如纸的脸上跳动,映着他青金双瞳深处那抹磐石般的决绝。
慧觉大师枯槁的手指捻动佛珠,檀木珠子相碰发出细碎轻响,似在安抚这劫后余生的寂静,也似在敲打某种无形的边界。
他目光温和如古井深潭,落在崔钰身上,终于打破了沉寂:“崔施主身负道门玄功,精纯浩瀚,尤以那冰火本源轮转之力,蕴含天地至理,老衲观之,心甚折服。然施主为救师妹,不惜身入幽冥绝域,此等执念炽烈,如薪火燎原。老衲不才,敢问一句:道法自然,贵在清静无为,超脱物外。施主如此执着于‘生’,执着于‘复活’二字,岂非已背离道之本源,落入‘我执’之窠臼,与那佛门所斥的‘贪嗔痴’又有何异?若真求得解脱,放下这执念,令师妹往生极乐,施主亦得清净自在,岂非更近大道?何苦执着于这颠倒梦想,徒增业障轮回之苦?”
老禅师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磬,敲在禅房每一个角落,也敲在崔钰的道心之上。那温和目光深处,是佛门对生死的洞彻与劝解,更是一种无声的诘问——你道门所求,究竟为何?
崔钰盘坐于蒲团之上,腰背挺得笔直,如一把深插入鞘,却锋芒内蕴的古剑。内伤未愈,脏腑间灼痛如焚,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破碎的经脉,冷汗浸透里衣。然其神色,却无半分萎靡。慧觉大师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湖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惊涛。
他明白对方是想要借论道来开导他,但他心意已决,并非眼前之事所能迟缓。
崔钰缓缓抬眼,青金双瞳深处,冰蓝与赤金的光泽骤然亮起,如同沉寂的火山内部重新翻涌起熔岩与寒流。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自他残破的身躯内弥散开来,非威压,却厚重如承载万古的大地胎膜,又灵动如奔涌不息的星河长河。
“大师此言,恕崔钰不敢苟同。”他开口,声音因伤势而沙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穿透力,每一个字都似金铁交鸣,“我道门所求,非是佛门所言之‘寂灭涅槃’,更非‘放下’二字可轻描淡写抹杀之‘执念’!”
他目光扫过禅房内众人。
铁生和玄苦似懂非懂,小脸上满是紧张。
糖魃盘腿坐在角落,正珍惜地舔着最后一点麦芽糖,赤金双瞳却亮晶晶地望过来,仿佛崔钰身上有什么极其诱人的“好吃的”在酝酿。
明心禅师垂眸,枯瘦的手指停在佛珠上,静待下文。
“《易》有云:‘生生之谓易。’”崔钰的声音陡然拔高,引动体内残存的真元,那青金光芒在他眼中流转得愈发迅疾,隐隐在身周形成一道微弱却真实不虚的冰火气旋,搅动着禅房内沉滞的空气。
“天地宇宙,其本质绝非静止寂灭!大师请看——”
他艰难地抬起一只手,并非掐诀施法,而是掌心向上,虚虚一托。一点微弱却纯粹无比的青色光点自他指尖渗出,随即,一点炽热的金芒在另一侧亮起。
两点光芒,一生于寒,一源于热,甫一出现,便如同阴阳双鱼的核心,开始缓慢而玄奥地相互追逐轮转!
“此乃道生一!”崔钰沉喝。
那青金两点光芒轮转速度骤然加快,在中心一点混沌未明的虚无中,猛地爆开。
并非毁灭,而是诞生。一道细若游丝,却蕴含无限生机的混沌气流自那爆开的中心诞生,如同宇宙初开的第一缕光!
“一生二!”随着他的话语,那混沌气流骤然分化,清气上升,带着冰寒纯净之意,浊气下沉,蕴含灼热厚重之质,泾渭分明,却又彼此牵引。
“二生三!”上升的清气与下沉的浊气在轮转中猛烈碰撞交融。就在那碰撞交融的刹那,一点璀璨夺目的灵光迸发而出。它既非清,亦非浊,而是孕育万物的“和”气,是天地间一切生命演化的初始动力!
“三生万物!”崔钰的声音带着一种创世般的庄严。
那一点“和”气灵光骤然扩散,无数细微的光点从中喷薄而出,有的化作微尘,有的凝聚成虚幻的山川河流雏形,有的甚至隐隐显露出草木虫鱼那最原始、最蓬勃的生命律动光影。
虽然这一切景象都只是他微弱真元结合冰火本源,融合道韵显化出的刹那光影异象,范围不过尺许,转瞬即逝,但那其中蕴含的“创生”真意,却如洪钟大吕,狠狠撞入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神!
禅房内一片死寂。
铁生和玄苦张大了嘴,看得痴了。
明心禅师捻动佛珠的手指彻底停滞,眼中精光爆射。
连角落舔糖的糖魃也停下了动作,赤金双瞳死死盯着那消散的光影,小鼻子使劲嗅了嗅,仿佛闻到了某种极其本源,令她血脉都微微悸动的“香甜”气息,让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仅剩的糖纸。
慧觉大师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动。那光影虽微,其蕴含的“创生”大道至理,却做不得假!
光影散去,崔钰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气息粗重,显然这番显化道韵对他负担极重。但他青金双瞳中的火焰却燃烧得更加炽烈,直逼慧觉大师。
“大师可看清楚了?”崔钰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字字如刀,“此乃天道!此乃宇宙运行的至理!永不停息,创生万物!何来寂灭?何来静止?佛门所求之涅槃,断尽烦恼,熄灭诸念,超脱生死轮回......在崔钰看来,恰如追求这宇宙本身的‘死亡’!如同让这奔涌不息,孕育万灵的长河彻底断流枯竭。此等境界,纵然超脱,又与顽石朽木何异?岂非从根本上违背了这‘生生不息’的宇宙意志?”
他顿了顿,胸膛剧烈起伏,压下翻腾的气血,目光如电,直刺慧觉大师眼底深处那抹悲悯背后的“寂灭”内核:
“道法自然,非是枯坐无为,坐视生命凋零!清静,是心境的澄明,而非行动的停滞!超脱,是精神的逍遥无羁,而非对生命本身的否定与放弃!”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质问天地的凌厉,“若连‘生’之本身都要视为‘执念’而摒弃,那这道,修的究竟是何物?修的岂不是一片虚无死寂?这与大道创生万物的根本属性,岂非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我道门修士,所求长生久视,羽化登仙,非是贪恋尘世繁华,更非畏惧死亡寂灭!”崔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贯穿灵魂的力量,“我们所求,乃是以己身之道,合于这宇宙永恒创生之洪流。如庄子所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非是熄灭,而是融入!非是个体意识的消亡,而是个体生命与宇宙无边生机的彻底共鸣与共舞!”
他猛地指向自己心口,那里沉寂的烛龙真灵似乎被这股激荡的道心引动,发出一声低沉而充满古老生机的咆哮,虽无声响,却让在场修为高深者如慧觉、明心心神俱震,仿佛听到洪荒初开时第一声龙吟!
“此身虽渺,此心向道!便是要效仿这创生天地的大道,把握那一线生机,行那‘逆天’之事!”崔钰的目光灼灼,仿佛穿透了禅房的屋顶,望向了无尽星河,望向了那幽冥绝域中的一线希望,“复活之事,非为私情沉溺,更非‘我执’迷障!此乃崔钰践行我道之路!是以人力,夺天地造化,挽狂澜于既倒,向那沉寂的‘死’中,强夺回属于‘生’的光辉!此乃‘反者道之动’!于至阴至死之处,寻那一点至阳至生之机!此中艰难,九死一生,崔钰心知肚明。然此心此念,非但不是背离大道,恰恰正是以最炽烈的方式,去贴近,去印证那‘生生不息’的创世本源!”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慧觉大师脸上,锋芒稍敛,却更显深邃:
“吕祖有诗云:‘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此‘宝’为何?非是外物金丹,而是己身性命交修,与道相合的那一点不灭灵光!此‘无心’为何?非是麻木不仁,而是心合大道,不为外境所迷所扰,于万千红尘劫数中,持守本心,行所当行!崔钰今日为师妹搏命,正是持此‘宝’,行此‘无心’之事!非是沉溺情劫,而是以此情为舟筏,渡己身之道海,亦渡师妹于死境!纵身死道消,魂飞魄散,崔钰之道心,亦在这‘向生而行’的壮烈中得以印证,得以超脱!此等解脱,非是佛门寂灭之空,而是道门逍遥之实,是融于创生洪流的永恒!”
话音落下,禅房内陷入一片近乎凝滞的长久寂静。
青铜古灯的火焰似乎都忘记了跳动。
崔钰身上那因激烈言辞和强行催动道韵而显化的微弱光影早已消散,只余下重伤后的虚弱与苍白。
然而,他端坐于蒲团之上,背脊依旧挺直如孤峰,那青金双瞳中燃烧的火焰,却仿佛点亮了整个昏暗的禅房,也点亮了某种亘古长存,奔涌不息的大道真意。
他不再言语,只是平静地回视着慧觉大师。
无需再多言,道的分歧,生死的真谛,追求的殊途,已在这番言语与那刹那的道韵显化中,阐述得淋漓尽致。
慧觉大师枯槁的面容上,那丝震动缓缓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深邃。
他捻动佛珠的手指许久未动,仿佛在细细咀嚼崔钰话语中每一个字的重量,感受着那截然不同于佛门寂灭,充满澎湃生命力的道韵冲击。
明心禅师低垂的眼帘下,精光闪烁不定,时而困惑,时而恍然,显然内心正经历着巨大的激荡。
崔钰所言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个体生命融入宇宙创生洪流”,对他固有的佛门认知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铁生和玄苦两个小童,更是听得懵懵懂懂,只觉得刚才那光影好神奇,那些话好深奥又好有力量,让他们小小的胸膛里也莫名涌起一股热血。
铁生看着崔钰苍白的侧脸和那挺直的背脊,眼中充满了崇拜。玄苦则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似乎第一次对“死”和“往生极乐”之外的东西,产生了模糊的好奇。
“吸溜——”
一声格外清晰,带着满足感的舔舐声打破了这沉重的寂静。
是糖魃。
她终于把最后一点黏在糖纸上的琥珀色糖稀舔得干干净净,小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仿佛刚刚享用了一场无上盛宴。
她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赤金双瞳滴溜溜地转着,看看崔钰,又看看慧觉大师,最后目光落在自己空空如也,还沾着糖渍的小手上。
“没啦......”她小声嘟囔了一句,带着点遗憾。
随即,她又像是想起什么,赤金眸子猛地亮起,灼灼地盯向崔钰,小鼻子使劲嗅了嗅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尽的那一丝微弱道韵气息,那眼神,活脱脱像是发现了比麦芽糖更香甜百倍的绝世美味。
慧觉大师终于动了。
他极其缓慢地,沉重地吐出一口悠长的气息,仿佛要将胸中积郁了千年的某种认知一并吐出。他缓缓抬起眼帘,目光落在崔钰身上,那眼神已不再是单纯的悲悯或审视,而是多了一种......面对同道,面对一种虽不同路却同样值得敬畏的宏大存在的复杂情绪。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显得悠长而深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思绪,“施主之道心,坚如磐石;施主之所悟,浩瀚如海。老衲......受教了。”
他没有赞同,亦未反驳。这声“受教”,是认可,是尊重,是对另一种直指宇宙本源的宏大道路的承认。禅房内那因论道而绷紧的无形之弦,似乎在这一声佛号中,悄然松弛了几分,却留下更为深远的余韵。
窗外,戈壁的夜风似乎也变得柔和了些,卷着细沙,掠过悬空寺残破的飞檐,发出呜呜的低吟,如同古老大地在应和着禅房中这场关于生与死,寂灭与创生的争鸣。
清冷的月光艰难地穿透稀薄的云层,在破碎的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照亮了崔钰眼中那永不熄灭,向死而生的火焰。
前路幽冥,道心愈坚。
光影在崔钰苍白如纸的脸上跳动,映着他青金双瞳深处那抹磐石般的决绝。
慧觉大师枯槁的手指捻动佛珠,檀木珠子相碰发出细碎轻响,似在安抚这劫后余生的寂静,也似在敲打某种无形的边界。
他目光温和如古井深潭,落在崔钰身上,终于打破了沉寂:“崔施主身负道门玄功,精纯浩瀚,尤以那冰火本源轮转之力,蕴含天地至理,老衲观之,心甚折服。然施主为救师妹,不惜身入幽冥绝域,此等执念炽烈,如薪火燎原。老衲不才,敢问一句:道法自然,贵在清静无为,超脱物外。施主如此执着于‘生’,执着于‘复活’二字,岂非已背离道之本源,落入‘我执’之窠臼,与那佛门所斥的‘贪嗔痴’又有何异?若真求得解脱,放下这执念,令师妹往生极乐,施主亦得清净自在,岂非更近大道?何苦执着于这颠倒梦想,徒增业障轮回之苦?”
老禅师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磬,敲在禅房每一个角落,也敲在崔钰的道心之上。那温和目光深处,是佛门对生死的洞彻与劝解,更是一种无声的诘问——你道门所求,究竟为何?
崔钰盘坐于蒲团之上,腰背挺得笔直,如一把深插入鞘,却锋芒内蕴的古剑。内伤未愈,脏腑间灼痛如焚,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破碎的经脉,冷汗浸透里衣。然其神色,却无半分萎靡。慧觉大师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湖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惊涛。
他明白对方是想要借论道来开导他,但他心意已决,并非眼前之事所能迟缓。
崔钰缓缓抬眼,青金双瞳深处,冰蓝与赤金的光泽骤然亮起,如同沉寂的火山内部重新翻涌起熔岩与寒流。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息自他残破的身躯内弥散开来,非威压,却厚重如承载万古的大地胎膜,又灵动如奔涌不息的星河长河。
“大师此言,恕崔钰不敢苟同。”他开口,声音因伤势而沙哑,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穿透力,每一个字都似金铁交鸣,“我道门所求,非是佛门所言之‘寂灭涅槃’,更非‘放下’二字可轻描淡写抹杀之‘执念’!”
他目光扫过禅房内众人。
铁生和玄苦似懂非懂,小脸上满是紧张。
糖魃盘腿坐在角落,正珍惜地舔着最后一点麦芽糖,赤金双瞳却亮晶晶地望过来,仿佛崔钰身上有什么极其诱人的“好吃的”在酝酿。
明心禅师垂眸,枯瘦的手指停在佛珠上,静待下文。
“《易》有云:‘生生之谓易。’”崔钰的声音陡然拔高,引动体内残存的真元,那青金光芒在他眼中流转得愈发迅疾,隐隐在身周形成一道微弱却真实不虚的冰火气旋,搅动着禅房内沉滞的空气。
“天地宇宙,其本质绝非静止寂灭!大师请看——”
他艰难地抬起一只手,并非掐诀施法,而是掌心向上,虚虚一托。一点微弱却纯粹无比的青色光点自他指尖渗出,随即,一点炽热的金芒在另一侧亮起。
两点光芒,一生于寒,一源于热,甫一出现,便如同阴阳双鱼的核心,开始缓慢而玄奥地相互追逐轮转!
“此乃道生一!”崔钰沉喝。
那青金两点光芒轮转速度骤然加快,在中心一点混沌未明的虚无中,猛地爆开。
并非毁灭,而是诞生。一道细若游丝,却蕴含无限生机的混沌气流自那爆开的中心诞生,如同宇宙初开的第一缕光!
“一生二!”随着他的话语,那混沌气流骤然分化,清气上升,带着冰寒纯净之意,浊气下沉,蕴含灼热厚重之质,泾渭分明,却又彼此牵引。
“二生三!”上升的清气与下沉的浊气在轮转中猛烈碰撞交融。就在那碰撞交融的刹那,一点璀璨夺目的灵光迸发而出。它既非清,亦非浊,而是孕育万物的“和”气,是天地间一切生命演化的初始动力!
“三生万物!”崔钰的声音带着一种创世般的庄严。
那一点“和”气灵光骤然扩散,无数细微的光点从中喷薄而出,有的化作微尘,有的凝聚成虚幻的山川河流雏形,有的甚至隐隐显露出草木虫鱼那最原始、最蓬勃的生命律动光影。
虽然这一切景象都只是他微弱真元结合冰火本源,融合道韵显化出的刹那光影异象,范围不过尺许,转瞬即逝,但那其中蕴含的“创生”真意,却如洪钟大吕,狠狠撞入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神!
禅房内一片死寂。
铁生和玄苦张大了嘴,看得痴了。
明心禅师捻动佛珠的手指彻底停滞,眼中精光爆射。
连角落舔糖的糖魃也停下了动作,赤金双瞳死死盯着那消散的光影,小鼻子使劲嗅了嗅,仿佛闻到了某种极其本源,令她血脉都微微悸动的“香甜”气息,让她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仅剩的糖纸。
慧觉大师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动。那光影虽微,其蕴含的“创生”大道至理,却做不得假!
光影散去,崔钰的脸色又苍白了几分,气息粗重,显然这番显化道韵对他负担极重。但他青金双瞳中的火焰却燃烧得更加炽烈,直逼慧觉大师。
“大师可看清楚了?”崔钰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字字如刀,“此乃天道!此乃宇宙运行的至理!永不停息,创生万物!何来寂灭?何来静止?佛门所求之涅槃,断尽烦恼,熄灭诸念,超脱生死轮回......在崔钰看来,恰如追求这宇宙本身的‘死亡’!如同让这奔涌不息,孕育万灵的长河彻底断流枯竭。此等境界,纵然超脱,又与顽石朽木何异?岂非从根本上违背了这‘生生不息’的宇宙意志?”
他顿了顿,胸膛剧烈起伏,压下翻腾的气血,目光如电,直刺慧觉大师眼底深处那抹悲悯背后的“寂灭”内核:
“道法自然,非是枯坐无为,坐视生命凋零!清静,是心境的澄明,而非行动的停滞!超脱,是精神的逍遥无羁,而非对生命本身的否定与放弃!”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质问天地的凌厉,“若连‘生’之本身都要视为‘执念’而摒弃,那这道,修的究竟是何物?修的岂不是一片虚无死寂?这与大道创生万物的根本属性,岂非南辕北辙,背道而驰?”
“我道门修士,所求长生久视,羽化登仙,非是贪恋尘世繁华,更非畏惧死亡寂灭!”崔钰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一种贯穿灵魂的力量,“我们所求,乃是以己身之道,合于这宇宙永恒创生之洪流。如庄子所言,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非是熄灭,而是融入!非是个体意识的消亡,而是个体生命与宇宙无边生机的彻底共鸣与共舞!”
他猛地指向自己心口,那里沉寂的烛龙真灵似乎被这股激荡的道心引动,发出一声低沉而充满古老生机的咆哮,虽无声响,却让在场修为高深者如慧觉、明心心神俱震,仿佛听到洪荒初开时第一声龙吟!
“此身虽渺,此心向道!便是要效仿这创生天地的大道,把握那一线生机,行那‘逆天’之事!”崔钰的目光灼灼,仿佛穿透了禅房的屋顶,望向了无尽星河,望向了那幽冥绝域中的一线希望,“复活之事,非为私情沉溺,更非‘我执’迷障!此乃崔钰践行我道之路!是以人力,夺天地造化,挽狂澜于既倒,向那沉寂的‘死’中,强夺回属于‘生’的光辉!此乃‘反者道之动’!于至阴至死之处,寻那一点至阳至生之机!此中艰难,九死一生,崔钰心知肚明。然此心此念,非但不是背离大道,恰恰正是以最炽烈的方式,去贴近,去印证那‘生生不息’的创世本源!”
他收回目光,重新落在慧觉大师脸上,锋芒稍敛,却更显深邃:
“吕祖有诗云:‘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此‘宝’为何?非是外物金丹,而是己身性命交修,与道相合的那一点不灭灵光!此‘无心’为何?非是麻木不仁,而是心合大道,不为外境所迷所扰,于万千红尘劫数中,持守本心,行所当行!崔钰今日为师妹搏命,正是持此‘宝’,行此‘无心’之事!非是沉溺情劫,而是以此情为舟筏,渡己身之道海,亦渡师妹于死境!纵身死道消,魂飞魄散,崔钰之道心,亦在这‘向生而行’的壮烈中得以印证,得以超脱!此等解脱,非是佛门寂灭之空,而是道门逍遥之实,是融于创生洪流的永恒!”
话音落下,禅房内陷入一片近乎凝滞的长久寂静。
青铜古灯的火焰似乎都忘记了跳动。
崔钰身上那因激烈言辞和强行催动道韵而显化的微弱光影早已消散,只余下重伤后的虚弱与苍白。
然而,他端坐于蒲团之上,背脊依旧挺直如孤峰,那青金双瞳中燃烧的火焰,却仿佛点亮了整个昏暗的禅房,也点亮了某种亘古长存,奔涌不息的大道真意。
他不再言语,只是平静地回视着慧觉大师。
无需再多言,道的分歧,生死的真谛,追求的殊途,已在这番言语与那刹那的道韵显化中,阐述得淋漓尽致。
慧觉大师枯槁的面容上,那丝震动缓缓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深邃。
他捻动佛珠的手指许久未动,仿佛在细细咀嚼崔钰话语中每一个字的重量,感受着那截然不同于佛门寂灭,充满澎湃生命力的道韵冲击。
明心禅师低垂的眼帘下,精光闪烁不定,时而困惑,时而恍然,显然内心正经历着巨大的激荡。
崔钰所言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个体生命融入宇宙创生洪流”,对他固有的佛门认知形成了强烈的冲击。
铁生和玄苦两个小童,更是听得懵懵懂懂,只觉得刚才那光影好神奇,那些话好深奥又好有力量,让他们小小的胸膛里也莫名涌起一股热血。
铁生看着崔钰苍白的侧脸和那挺直的背脊,眼中充满了崇拜。玄苦则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光头,似乎第一次对“死”和“往生极乐”之外的东西,产生了模糊的好奇。
“吸溜——”
一声格外清晰,带着满足感的舔舐声打破了这沉重的寂静。
是糖魃。
她终于把最后一点黏在糖纸上的琥珀色糖稀舔得干干净净,小脸上露出心满意足的表情,仿佛刚刚享用了一场无上盛宴。
她意犹未尽地咂咂嘴,赤金双瞳滴溜溜地转着,看看崔钰,又看看慧觉大师,最后目光落在自己空空如也,还沾着糖渍的小手上。
“没啦......”她小声嘟囔了一句,带着点遗憾。
随即,她又像是想起什么,赤金眸子猛地亮起,灼灼地盯向崔钰,小鼻子使劲嗅了嗅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尽的那一丝微弱道韵气息,那眼神,活脱脱像是发现了比麦芽糖更香甜百倍的绝世美味。
慧觉大师终于动了。
他极其缓慢地,沉重地吐出一口悠长的气息,仿佛要将胸中积郁了千年的某种认知一并吐出。他缓缓抬起眼帘,目光落在崔钰身上,那眼神已不再是单纯的悲悯或审视,而是多了一种......面对同道,面对一种虽不同路却同样值得敬畏的宏大存在的复杂情绪。
“阿弥陀佛......”一声佛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显得悠长而深沉,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思绪,“施主之道心,坚如磐石;施主之所悟,浩瀚如海。老衲......受教了。”
他没有赞同,亦未反驳。这声“受教”,是认可,是尊重,是对另一种直指宇宙本源的宏大道路的承认。禅房内那因论道而绷紧的无形之弦,似乎在这一声佛号中,悄然松弛了几分,却留下更为深远的余韵。
窗外,戈壁的夜风似乎也变得柔和了些,卷着细沙,掠过悬空寺残破的飞檐,发出呜呜的低吟,如同古老大地在应和着禅房中这场关于生与死,寂灭与创生的争鸣。
清冷的月光艰难地穿透稀薄的云层,在破碎的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也照亮了崔钰眼中那永不熄灭,向死而生的火焰。
前路幽冥,道心愈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买命人的自我修养,买命人的自我修养最新章节,买命人的自我修养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买命人的自我修养,买命人的自我修养最新章节,买命人的自我修养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