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249章 南王

小说: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作者:钓雪寒江 更新时间:2025-06-07 00:13:13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南王不愧是跟着王二爷一起厮混的。

  认了人后,众人移步宅内,南王的车驾,直接就从侧门进了后院。

  王员外出门带着歌姬舞姬,南王出门,足足三车美人啊。

  “来,再喝一杯,赵农令小神农的大名,本王可是如雷贯耳。”

  南王举杯,赵清虎只能是陪着。

  “王爷客气了。”

  “王爷,我赵老弟可不仅仅擅长农事,他手上还有美酒!”

  “嗯?”

  听说有美酒,南王立马露出了感兴趣的神情。

  “美酒如美人,可遇不可求,不知道小神农可否割爱,让本王开开眼界。”

  你们说话都这么好听的吗?

  赵清虎怎么感觉南王这一次来者不善啊!

  招了招手,赵清虎让顾凌轩去弄来了一坛子白酒。

  虽然只窖藏了半年,但之前他开坛尝过,口感不错的。

  酒坛打开,白酒的醇香立马就弥漫开来。

  南王吸了吸鼻子,“好酒,好香!”

  取来瓷杯,赵清虎让四郎给众人一人满上了一杯。

  南王笑道:“小神农如何能吝啬,这一杯才多少?”

  “王爷有所不知,这酒烈,一杯之量刚刚好,第一次饮这白酒,不可急躁,当细品!”

  说着,赵清虎打了个样,端起酒杯浅抿了一口。

  热辣之感,从舌尖直达喉头,而后是胸膛。

  “呼!”

  吐出一口浊气,赵清虎道:“请!”

  众人见此,有样学样。

  果然,这白酒闻之有醇香之气,入口热辣,却又醇厚无比。

  饮下之后,胸膛暖烘烘的。

  “好酒,好辣!”

  “如此琼浆,让人沉迷啊。”

  “宋神童,诸位学子,如此美酒当前,何不赋诗一首,以增雅兴?”

  喝点小酒这是要搞事情啊,赵清虎看向王员外。

  见他没什么反应,随即恍然,古人不就喜欢这个调调?

  文人墨客聚会,有了美酒佳肴,更有美女在侧,当然要赋诗一首,这才雅啊。

  自己是不是有点杯弓蛇影啊?

  不过,等南王喝的脸颊绯红,双眼迷离,拉着赵清虎,抱怨他进了一次京城,把自己堂堂王爷都调动的事情说了。

  赵清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自己敏感。

  南王这次下船,特意来见一见他们,是真的心中有些怨气。

  自己好端端在江南享受,逍遥自在,日子爽歪歪。

  突然一道圣旨就来了,让他连夜赶往京城。

  若不是自己拖拖拉拉,故意拖慢了行程,还真碰不到赵清虎。

  见了面,自然要抱怨一两句。

  江南多好啊,鱼米之乡,婉约所在,美女如云,潇洒惬意。

  入了京城就不一样了,自己不仅要干活,还要被皇帝老子管着,还要谨小慎微,避免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想想他就难受。

  赵清虎哭笑不得,这种事情,皇帝圣心独断,那是信任你啊。

  对于其他人来说,求之不得的东西,在你南王嘴里面,咋就变了味呢。

  堂堂凤子龙孙,皇室亲王,岂能只安享太平,不出工出力?

  皇家煤炭商会,想想那一大堆的事情,赵清虎默默给南王点了蜡烛。

  还来阴阳埋怨我,等你累成狗,看你还有闲心思出门都拉着三车美女,多招人恨啊!

  好在这个王爷只拉着三车美女,若是还有美男,那真的是让人大开眼界。

  南王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第二日酒醒后,便登船离开,就是走之前,顺走了赵清虎十坛子好酒。

  送走了南王,赵清虎也忙了起来。

  宋天赐这一次,可是送了一个天大的恩情过来。

  总不能让他空手回去,所以他带着顾凌轩,在登州府逛了起来。

  登州府是江北道的首府,又靠近运河,十分繁华。

  赵清虎甚至还抽空去自家的香皂店看了一眼。

  香皂店的货品虽然单一,但是生意不错。

  “族长!”

  “赵叔!”

  店里面掌柜跟账房,都是他们绿竹村的人。

  一个是赵姓族人,一个是王家后生。

  两人见顾凌轩来了,连忙见礼喊了一声老师。

  顾凌轩可是他们的授业恩师。

  翻看了店里面的账本,生意不错,这个月已经卖出去上千两银子。

  “拿十块香皂,二十块肥皂,打包我带走。”

  赵清虎不愿意乱了账本,毕竟,不管是掌柜的还是账房先生,都是半桶水。

  直接按照价格付了银子,免了后续麻烦。

  又去买了些布匹,摆件,南北干货,总共一马车三箱东西。

  王员外也准备了一马车礼物,两人亲自把宋天赐送上船的。

  乡试的时间是五月中旬,一样的,开考之前,有祭祀孔庙的活动。

  这一次,可是京城来的钦差亲自主持。

  赵清虎这一次没有躲避,在接到帖子后,穿上官袍,参加了这一次的祭孔大典。

  不得不说,科举对于大渊朝来说,是选才大典,朝廷十分重视。

  光是主持考试的,不仅有钦差,更有巡抚、学政,教俞,几十个头戴官帽的官员。

  八佾舞于庭的帝王礼节赵清虎没看到,但是,也有四排学子们起舞,可称呼一声,四佾舞于庭。

  乡试一共有三场,每一场三天两夜。

  第一场考核四书五经的经义,就是传闻中的微言大义。

  这一点,大渊朝的发展,跟华夏历史有点不同。

  没有八股文这种固定格式,反而是博采众长,各抒己见。

  第二场考核的是算术、公文写作能力,算是实用考核。

  最后一场是策论,也是最重要的,对朝廷大政方针的褒贬。

  而策论,也是挡住大部分寒门学子的一道门槛。

  毕竟,对于这些学子来说,接触朝廷政策的机会很少。

  就比如李秀才,他住在李家村,连县城都很少去,如何了解朝廷大政方针?

  考试的时候,很容易抓瞎。

  宋天赐给他们恶补了三天,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希望能有些用吧。

  至少,宋天赐了解自己的老师。

  在一些朝廷政策方面,还有经义方面,只要是合乎主考官的想法,能一举中第的机会不是没有。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看得出来,四位秀才公,都很认真,对此次乡试,也是雄心勃勃。

  赵清虎只能是在心中,把漫天神佛都求了一遍!希望他们能把握住这一次的机会。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