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第359章 千帆出海

小说: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作者:钓雪寒江 更新时间:2025-07-13 23:14:57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翌日,赵清虎全家出动,离了京城,直奔天津卫。

  出公差,也是全家外出旅游。

  毕竟他们家,所有人都没见过海呢。

  “他怎么来了?”

  赵清虎有些郁闷,五郎竟然把威宁侯府的大孙子带了来。

  这小子,别看憨憨的,小姑娘就吃这一套。

  这段时间,自家大丫都开始送些小物件去威宁侯府了。

  都没定亲呢,就相看了一次,你们两个,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老父亲?

  “老爷,威宁侯府小世子去天津卫也是送人的,他有两个堂兄,会跟随太子殿下一起出海。”

  威宁侯府是军中勋贵,子子孙孙,不少都在军中任职。

  这一次太子远洋,一共带了两万士兵,威宁侯府有孙子去也说得过去。

  第一波好处,宏丰帝只分润给皇亲国戚,还有开国勋贵。

  跑马圈地,宏丰帝给出了承诺。

  而赵清虎给他们的计划,走安南,先去吕宋岛占几个岛屿,再去澳洲占据一片地,开发港口,最后才是进入美洲。

  按照计划,等太子的船队抵达安南的时候,镇南王的海路大军,也已经拿下了大片沿海土地,可以提供他们休整、补给。

  晃晃悠悠,八月底的时候,赵清虎全家抵达了天津卫。

  远远看了一眼,太子殿下手段不错。

  围绕天然的深水海港,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城镇。

  赵清虎看到了浓烟滚滚的钢铁厂,还有挂着煤炭商会牌子的巨大仓库,也有木轨。

  除此之外,雪花盐业、渔业公司,甚至是码头海产市场都有。

  当然了,最让人瞩目的,就是港口内,密密麻麻,大大小小,数百条船只。

  最大的,自然就是龙骨帆船,如一尊尊巨兽,趴在港口内,随时准备择人而噬。

  宏丰帝对太子殿下还是很重视的,听闻找兵部特批了十门火炮搬上了巨舰。

  不管是火炮还是三眼铳,目前来说,可是大渊皇朝,最大的杀器。

  对比这些火器,那些重弩,都有些不值一哂。

  赵清虎身穿伯爵蟒袍,背后跟着几个御林军,除了有圣旨外,还有节杖。

  太子殿下此次远洋出海,虽然是宏丰帝一力推动,只有勋贵集团支持。

  但是,动静可一点不小。

  宏丰帝赏赐了节杖,太子殿下,兼任四海总督,代天巡洋,总督远洋一切事物。

  赵清虎看了一眼那节杖,也是皇帝御赐的旌节。

  大渊朝,传承了汉唐风流,也有所精进。

  一杆小小的节杖,重量不轻,是金丝楠木的树心制作的杆子,上面坠下来的是牦牛尾制作的穗子。

  穗子上是镀金的铜牌,上书“中国天子御赐”六个大字。

  “圣旨到!”

  孙公公没来,赵清虎扫了一眼已经准备好的太子等人,这才扬声开口。

  声音落地,“哗啦啦”便是铁甲碰撞之声,以太子殿下为首,后面跟着一众武将,全都半跪在地。

  身有兵甲,可半礼接旨,这是大渊皇朝的规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之长子,国之储君,当执天子旌节,代朕巡牧四海,节制诸邦,扬我国威,促我商贸!恪尽职守,不辱使命。钦此!”

  “儿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清虎上前,把太子扶了起来,将圣旨交到了他手上。

  与此同时,御林军也把金印、节杖、玉章送了上来。

  太子一挥手,几个东宫属官上前,把这些代表四海总督身份的印玺、节杖收了起来。

  除此之外,赵清虎还带来了不少宫中赏赐,都是一些珍贵物品,是给太子的。

  好不容易,皇帝交代的事情办完了,赵清虎这才松了口气。

  “赵叔,要不要上船上看看?”太子凑了过来。

  赵清虎看了一眼,龙骨帆船,看上去很不错。

  “走,去看看。”

  一家老小登上了楼船,三郎、四郎,早就一左一右围在了赵清虎身边。

  “爹,让他们杨帆,咱们出海看看?”三郎摩拳擦掌,很是兴奋。

  赵清虎看了一眼自己带来的人,两天后,就是钦天监计算的,出海远洋的良辰吉日,还有时间。

  “航行一段距离吧。”

  风帆鼓动,船锚收了起来,收回缆绳后,帆船便动了起来。

  几个小家伙,兴奋得很,一点晕船的迹象都没有。

  赵清虎则是在三郎的带领下,参观了一番,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帆船。

  很大,内部也很宽敞,除了坚硬的实木之外,有些地方,加了铁皮,甚至赵清虎还看到了钢筋跟铁钉。

  “京城都送了些什么过来?”

  晚宴上,赵清虎找太子殿下对账。

  这一次,虽然文官系统没有掺和进来,而且,上到门下省,下到六部,似乎都不太看好远洋。

  对于赵清虎提出的,海外开疆拓土,他们没什么兴趣。

  四夷蛮荒之地,这些读书人的确瞧不上。

  都是化外之地,开发价值不高。

  也就是宏丰帝,花了大力气,否则,太子需求的十万百姓,很难聚集。

  好在宏丰帝找了勋贵帮忙,大量的军户,是此次迁徙的主力军。

  这些军户,日常是农,战时就是兵。

  他们出海,战斗力比寻常百姓要高很多。

  要迁徙百姓,这必须一族一族出人,到了海外,依旧以乡党同族为根基,有人领头,这样才有战斗力。

  只可惜啊,文官系统不配合,想要从一些族群之中抽调族人,很困难。

  除非,朝廷下令,给予好处。

  毕竟是故土难离,更何况是远洋海外,这对于炎黄子孙来说,可不是好事情。

  “赵叔放心,该送来的都送来了。”

  太子殿下一一叙述,如数家珍。

  这些可都是他远洋外海的底气所在。

  至于送给各国的国书跟国礼,也早就准备好了,就是赵清虎的玻璃工坊出产的工艺品,最多再加一套瓷器,两匹丝绸而已。

  主要还是军事之上的支持。

  两万大军,一千骑兵,还有各种武器,火炮、三眼铳、弓弩、长枪、巨斧等等。

  此外,热气球送来了二十个,还有一个百人队,专门负责操控热气球的。

  大量的煤炭燃料,药材,医者,甚至还有工匠院的工匠,文书、典吏。

  这一次远洋,光是准备,就耗费了内库将近两百万两。

  这还不包括,太子殿下购入的大批物资,精美瓷器、华丽的丝绸,各种茶饼。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