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虎简单介绍了一番,众人立马就明白了过来。
这个叫“棒子面”的,就是用玉米面煮成的糊糊。
“爵爷,这跟玉米磨成粉的玉米面不一样啊。”
“这是棒子面,是整根玉米一起打成粉的,玉米芯也打成粉了。”
“原来如此。”
“大家尝尝吧,棒子面日后肯定会成为粮店的主粮。”
棒子面口感还是不错的,除了有点拉嗓子,其余没毛病。
可比粗面好太多了。
墨六这帮家伙,果然是被养刁了嘴巴。
“爵爷,可要我通知户部?”
粮店的掌柜的来了,算是吏员,并非是官僚系统之中的官员,连九品的品阶都没有。
赵清虎摇了摇头,“不必麻烦了,还要等机械工坊制作出打粉机,回头我去一趟户部。”
“遵命,爵爷!”
心情不错,赵清虎上了马车回家。
------
“主粮?啥主粮,那玉米作为主粮,朝廷不都知道了,而且《大渊日报》上都连续刊登了好几篇文章。”
户部内,陆帧一脸讶异。
好端端的,怎么又弄出了主粮了?
那玉米,单季的亩产已经十分可观,而且,一年两熟,甚至可以三熟,加在一起,每年的亩产轻松上千斤,是能养活无数人的珍贵粮种。
“是爵爷去了一趟工匠院,听说是制作了一台可以将整根玉米打成粉的机械,打出来的是棒子面,已经煮了糊糊,去粮店让百姓们试了试,口感不错,饱腹感也很不错,得到了好评!爵爷说,等机械工坊制作出了机械,可以大量制作棒子面,便来户部找陆公您商量。”
“整根玉米一起打成粉?”
陆帧站了起来,满脸的震惊,眼中全都是激动。
玉米是好东西,可是他也听说了,下面的老百姓,针对怎么吃玉米犯了难。
毕竟,不管是烘烤还是烹煮,或者是磨成粉,主要是处理玉米粒。
玉米芯不好处理啊,可老百姓舍不得丢啊,直接就是硬生生用牙啃。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磨磨牙,而且还有点甜呢,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不好排泄。
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好好的粮食,可不能浪费啊。
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爵爷这是找到办法了?
整根玉米,一起打成粉?
机械工坊?好新鲜的名字,之前怎么没听说过?
难道,是工匠院最近发明的那蒸汽机的运用?
“棒子面糊糊有吗?”
“陆公,我已经去工匠院取了,已经让后厨做了端过来。”
“好,干得不错。”
很快,一大盆的棒子面糊糊端了上来。
陆帧也是吃过苦的,一眼看过去,这个棒子面糊糊卖相不错,闻了闻,有粮食的清香味道。
“不错!”
一碗棒子面糊糊入肚,陆帧老脸满是激动,老怀为安。
“好啊,爵爷不愧是爵爷!”
就是,机械工坊那打粉机,也不知道能不能量产,贵不贵?
“不行,我要去工匠院一趟。”
这可是天大的事情,陆帧根本就坐不住。
朝廷的粮仓,如今是全国一盘棋,都在他户部掌控之下。
若是玉米能做到全部打成粉,他完全可以让粮仓加大力度,从百姓手中把玉米征收上来。
眼下,第二茬的玉米已经种了下去,而且,看下面报上来的资料,是大面积种植。
太子殿下带回来的种子太多,如今,经过了一季种植,一颗种子变成数百玉米,第二季耕种,根本就不缺种子。
工匠院内,面对气势汹汹,满头大汗的陆帧,墨六也有些头大。
这位可是陆公,是朝廷的户部尚书,一部阁臣。
“陆公,那打粉机已经弄去机械工坊了,不在我这里啊。”
“无妨,本官有话问你!”
陆帧关心的,是这个打粉机的成本!
“成本?”
墨六有点懵,一台蒸汽机不便宜啊。
而且,打粉机还要用上不少钢铁,是个大家伙。
“怕是不便宜。”
“一台多少?”
“至少一万两银子起步。”
陆帧皱眉,如此算来的确不便宜。
一万两银子一台,那朝廷可以多多购入一些。
棒子面很有前途的,若是这个打粉机的成本能降下来,也许有商贾们愿意投资,在大渊皇朝建立一个个打玉米粉的加工厂。
“只能打玉米粉吗?”
墨六一愣,随即摇头道:“比玉米棒子小的都能塞进去打成粉。”
“麦子、稻米都可以?”
“自然!”
“豆子、油菜籽呢?”
“没问题。”
“那这打粉机很有价值啊,能用来榨油吗?”
“这个真的没试过!”
“那你们往这个方向试一试啊,你们不是研究实验室吗?”
墨六头大,“陆公,目前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铁甲船、以及铁甲车,这都是民用的,目前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陆帧差点没被噎死,几个意思啊?
“有啥困难,是人不够,还是钱财不够?”
“没那么多人。”
没人,那就一切免谈,你要是钱财不够,粮草不够,他这个户部尚书还能想想办法。
“罢了。”
这种大事情,陆帧知道,墨六是做不了主的。
除了赵清虎来,其他人也休想左右工匠院的事情。
有一个打粉机已经很不错,而且,这东西一旦开启就是全天十二个时辰不停歇。
到时候,就能让工人们三班倒,效率肯定不错。
从工匠院离开,陆帧又马不停蹄赶到了机械工坊。
出乎意料的,机械工坊的效率很高,已经开始制作模具,准备开始铸造新的打粉机了。
陆帧是行动派,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写成奏折递了上去。
宏丰帝看到折子后,朱笔一挥,同意了陆帧成立一个粮食加工厂的想法。
不仅是 京城内,整个大渊皇朝上下,三十八路,甚至是海外,都可以有食品加工厂,依托粮仓一起。
海外的消息,目前还没有传递回来。
武国的消息,却已经早早就上了宏丰帝的御案。
夏季收获的时候,武国上下,迎来了一次大丰收。
红薯、土豆、大米,三种主粮不仅能做到自给自足,而且有很大富余,已经可以走海路来京城支援大渊皇朝了。
“户部,武国的粮食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暖身殿内,宏丰帝问起了武国粮食富余的事情。
让商人们去运输,明显不太现实。
如今,整个大渊皇朝,最为先进的运输方式,掌握在朝廷手中。
商人们去武国运粮,想要挣点钱很难。
“陛下,红薯、土豆这种保存时间不长,就没必要万里迢迢运来京城!户部已经有了计划,武国这一批粮食,用海运输送入国,一部分补充沿海港口周边的粮仓,一部分运送来京城。”
京城才是天下首善之地,如今更是聚集了数百万百姓,吃喝拉撒都是大事情。
漕粮,早就是捉襟见肘。
红薯、土豆出来了,才勉强有所缓解。
武国可是有大量稻米结余,不运来京城,让蛮夷吃?
至于土豆、红薯,就不用万里迢迢运回来。
给路过的船队补给,或者,可以运送到安南,重建安南之用。
土豆、红薯也是好东西啊。
武国可不仅仅是发展了农业,还有畜牧业,别的不多,鸡、鸭、猪是不缺的。
从武王传回来的奏折上面可以看出,一些过去的匠人,正在想办法制作一些腊货、腌货,延长保存期,尽量运输来大渊皇朝。
不管如何,肉食都是好东西,大渊皇朝上上下下都很缺。
“武王殿下是越来越熟悉了,从奏折上看,他是想要成立一家粮食公司,专营武国境内粮食外送的事情。”陆帧道。
“呵!”
宏丰帝笑了,“放心吧,这件事情朕早就有所交代,朝廷过去交易,只需要支付一些人工费用就好,这些粮草跟税粮一样。”
“陛下英明!”
武国又不是真正的封国,宏丰帝让武王过去,只是权宜之计,政策都是他们父子两个商量着来的,跟其他封国不可同日而语。
陆帧自然是乐见于此。
若是要收钱,那武国的这一批粮食,怕是要花费两三百万白银。
这个叫“棒子面”的,就是用玉米面煮成的糊糊。
“爵爷,这跟玉米磨成粉的玉米面不一样啊。”
“这是棒子面,是整根玉米一起打成粉的,玉米芯也打成粉了。”
“原来如此。”
“大家尝尝吧,棒子面日后肯定会成为粮店的主粮。”
棒子面口感还是不错的,除了有点拉嗓子,其余没毛病。
可比粗面好太多了。
墨六这帮家伙,果然是被养刁了嘴巴。
“爵爷,可要我通知户部?”
粮店的掌柜的来了,算是吏员,并非是官僚系统之中的官员,连九品的品阶都没有。
赵清虎摇了摇头,“不必麻烦了,还要等机械工坊制作出打粉机,回头我去一趟户部。”
“遵命,爵爷!”
心情不错,赵清虎上了马车回家。
------
“主粮?啥主粮,那玉米作为主粮,朝廷不都知道了,而且《大渊日报》上都连续刊登了好几篇文章。”
户部内,陆帧一脸讶异。
好端端的,怎么又弄出了主粮了?
那玉米,单季的亩产已经十分可观,而且,一年两熟,甚至可以三熟,加在一起,每年的亩产轻松上千斤,是能养活无数人的珍贵粮种。
“是爵爷去了一趟工匠院,听说是制作了一台可以将整根玉米打成粉的机械,打出来的是棒子面,已经煮了糊糊,去粮店让百姓们试了试,口感不错,饱腹感也很不错,得到了好评!爵爷说,等机械工坊制作出了机械,可以大量制作棒子面,便来户部找陆公您商量。”
“整根玉米一起打成粉?”
陆帧站了起来,满脸的震惊,眼中全都是激动。
玉米是好东西,可是他也听说了,下面的老百姓,针对怎么吃玉米犯了难。
毕竟,不管是烘烤还是烹煮,或者是磨成粉,主要是处理玉米粒。
玉米芯不好处理啊,可老百姓舍不得丢啊,直接就是硬生生用牙啃。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磨磨牙,而且还有点甜呢,就是吃多了,容易积食,不好排泄。
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好好的粮食,可不能浪费啊。
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爵爷这是找到办法了?
整根玉米,一起打成粉?
机械工坊?好新鲜的名字,之前怎么没听说过?
难道,是工匠院最近发明的那蒸汽机的运用?
“棒子面糊糊有吗?”
“陆公,我已经去工匠院取了,已经让后厨做了端过来。”
“好,干得不错。”
很快,一大盆的棒子面糊糊端了上来。
陆帧也是吃过苦的,一眼看过去,这个棒子面糊糊卖相不错,闻了闻,有粮食的清香味道。
“不错!”
一碗棒子面糊糊入肚,陆帧老脸满是激动,老怀为安。
“好啊,爵爷不愧是爵爷!”
就是,机械工坊那打粉机,也不知道能不能量产,贵不贵?
“不行,我要去工匠院一趟。”
这可是天大的事情,陆帧根本就坐不住。
朝廷的粮仓,如今是全国一盘棋,都在他户部掌控之下。
若是玉米能做到全部打成粉,他完全可以让粮仓加大力度,从百姓手中把玉米征收上来。
眼下,第二茬的玉米已经种了下去,而且,看下面报上来的资料,是大面积种植。
太子殿下带回来的种子太多,如今,经过了一季种植,一颗种子变成数百玉米,第二季耕种,根本就不缺种子。
工匠院内,面对气势汹汹,满头大汗的陆帧,墨六也有些头大。
这位可是陆公,是朝廷的户部尚书,一部阁臣。
“陆公,那打粉机已经弄去机械工坊了,不在我这里啊。”
“无妨,本官有话问你!”
陆帧关心的,是这个打粉机的成本!
“成本?”
墨六有点懵,一台蒸汽机不便宜啊。
而且,打粉机还要用上不少钢铁,是个大家伙。
“怕是不便宜。”
“一台多少?”
“至少一万两银子起步。”
陆帧皱眉,如此算来的确不便宜。
一万两银子一台,那朝廷可以多多购入一些。
棒子面很有前途的,若是这个打粉机的成本能降下来,也许有商贾们愿意投资,在大渊皇朝建立一个个打玉米粉的加工厂。
“只能打玉米粉吗?”
墨六一愣,随即摇头道:“比玉米棒子小的都能塞进去打成粉。”
“麦子、稻米都可以?”
“自然!”
“豆子、油菜籽呢?”
“没问题。”
“那这打粉机很有价值啊,能用来榨油吗?”
“这个真的没试过!”
“那你们往这个方向试一试啊,你们不是研究实验室吗?”
墨六头大,“陆公,目前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铁甲船、以及铁甲车,这都是民用的,目前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陆帧差点没被噎死,几个意思啊?
“有啥困难,是人不够,还是钱财不够?”
“没那么多人。”
没人,那就一切免谈,你要是钱财不够,粮草不够,他这个户部尚书还能想想办法。
“罢了。”
这种大事情,陆帧知道,墨六是做不了主的。
除了赵清虎来,其他人也休想左右工匠院的事情。
有一个打粉机已经很不错,而且,这东西一旦开启就是全天十二个时辰不停歇。
到时候,就能让工人们三班倒,效率肯定不错。
从工匠院离开,陆帧又马不停蹄赶到了机械工坊。
出乎意料的,机械工坊的效率很高,已经开始制作模具,准备开始铸造新的打粉机了。
陆帧是行动派,很快就把这件事情写成奏折递了上去。
宏丰帝看到折子后,朱笔一挥,同意了陆帧成立一个粮食加工厂的想法。
不仅是 京城内,整个大渊皇朝上下,三十八路,甚至是海外,都可以有食品加工厂,依托粮仓一起。
海外的消息,目前还没有传递回来。
武国的消息,却已经早早就上了宏丰帝的御案。
夏季收获的时候,武国上下,迎来了一次大丰收。
红薯、土豆、大米,三种主粮不仅能做到自给自足,而且有很大富余,已经可以走海路来京城支援大渊皇朝了。
“户部,武国的粮食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暖身殿内,宏丰帝问起了武国粮食富余的事情。
让商人们去运输,明显不太现实。
如今,整个大渊皇朝,最为先进的运输方式,掌握在朝廷手中。
商人们去武国运粮,想要挣点钱很难。
“陛下,红薯、土豆这种保存时间不长,就没必要万里迢迢运来京城!户部已经有了计划,武国这一批粮食,用海运输送入国,一部分补充沿海港口周边的粮仓,一部分运送来京城。”
京城才是天下首善之地,如今更是聚集了数百万百姓,吃喝拉撒都是大事情。
漕粮,早就是捉襟见肘。
红薯、土豆出来了,才勉强有所缓解。
武国可是有大量稻米结余,不运来京城,让蛮夷吃?
至于土豆、红薯,就不用万里迢迢运回来。
给路过的船队补给,或者,可以运送到安南,重建安南之用。
土豆、红薯也是好东西啊。
武国可不仅仅是发展了农业,还有畜牧业,别的不多,鸡、鸭、猪是不缺的。
从武王传回来的奏折上面可以看出,一些过去的匠人,正在想办法制作一些腊货、腌货,延长保存期,尽量运输来大渊皇朝。
不管如何,肉食都是好东西,大渊皇朝上上下下都很缺。
“武王殿下是越来越熟悉了,从奏折上看,他是想要成立一家粮食公司,专营武国境内粮食外送的事情。”陆帧道。
“呵!”
宏丰帝笑了,“放心吧,这件事情朕早就有所交代,朝廷过去交易,只需要支付一些人工费用就好,这些粮草跟税粮一样。”
“陛下英明!”
武国又不是真正的封国,宏丰帝让武王过去,只是权宜之计,政策都是他们父子两个商量着来的,跟其他封国不可同日而语。
陆帧自然是乐见于此。
若是要收钱,那武国的这一批粮食,怕是要花费两三百万白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最新章节,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