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战役拉开帷幕
小日本敢进攻库页岛吗?
确切地说,东亚自由军敢打库页岛的主意吗?
这一点是很有可能的。
东亚自由军被列为恐怖势力武装之后,他们实际上和当年的远东叛军是一个路数了。
进攻库页岛,牵制东大在远东地区的部队,是有其战术意义的。
李干不得不提防。
九日战争中,库页岛的许多部队都调到前线去了,当前负责那边防御工作的只有两个合成旅和一些海防部队。
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东亚自由军要是从北海道出发北上进攻库页岛,正是好时候。
就看东亚自由军是否有这个魄力了。
李干应该加强库页岛的防御的,可是他偏偏没有任何动静。
三天后,北韩方面正式签署了采购协议,用30亿美元的资金,从东大采购7个中型合成旅级战斗队、2个重型合成旅级战斗队、1个山地合成旅级战斗队的全部装备。
合同总价值超过了30亿美元,经过反复磋商,李干同意以30亿美元的价格签署合同。
李干是建议他们全部购买中型合成旅级战斗队的装备的,因为半岛的地形最适合这一类部队机动作战。
重型装备太重,轻型部队又缺乏足够的防御能力。
不过北韩方面没有全部采纳李干的建议,他们到底是喜欢主战坦克这些大家伙的。
而那个轻型合成旅级战斗队,被北韩陆军当做特种部队来建设和使用。
这样的搭配也是合理的。
从北韩军的采购情况来看,他们是打算借此机会,花30亿美元来建成一支现代化陆军部队。
30亿美元,基本上是北韩的所有外汇储备了。
北韩人民省吃俭用几十年攒下来的家当。
合同签订当天,北韩从前线部队抽调出来的5个旅的人员便陆续乘坐火车抵达了辽化地区,在这里进行改装新式装备的训练。
东大陆军在这里开辟出了一个巨大的综合训练场。
从各个兵工厂出厂的各式装备以及相关的军事物资,通过军列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在综合训练场的物资堆积场里推挤如山。
美国的卫星看得清清楚楚,立即把相关情报向联军司令部进行通报,同时加大了援助联军部队的力度。
联军部队缺乏远程炮兵装备,尤其是火箭炮这一类,美国当即把他们的M109自行榴弹炮、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提供给了联军。
同时,他们将这两种火炮的技术转让给了日本、南韩,授权给他们进行生产。
M109自行榴弹炮是美军的主力火炮,在60年代末就开始装备了,射程达到二三十公里远,是经历了战火考验的老将,产生数千辆。
而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是八十年代初才装备的新玩意儿,是对标苏联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的装备,因其口径为2700毫米,而命名为M270。
这玩意儿带有装甲,也是12管,最大射程达40公里。
虽然射程不及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但美国人认为这个距离足够用了。
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是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五国联合研制的,因此产量惊人。
这些国家把这种多管火箭炮系统称为全般支援多管火箭炮系统,名字听起来挺霸气。
然而,在东大陆军的PHL-19型300毫米口径多管火箭炮系统面前,M270可就太弱鸡了。
北韩陆军10个旅级战斗队到位后,他们便拥有了360辆PHL-19型300毫米远火。
具备了把联军压着打的实力。
北韩陆军在辽化地区加紧训练的情报,给联军带来了极大的刺激。
他们非常清楚一点,这些新式部队完成训练后,联军的情况会更加糟糕。
鉴于此,联军司令部影子总司令、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迈克尔上将决定提前发起第三次战役,战役目标是将战线向北推到三九线附近,将汉江北岸地区纳入联军的控制之中。
汉江是天堑,三八线军事停火线两侧有大量的永固式防御工事,重新控制这里,有利于防御部署,挡住那些不久之后会被投入使用的北韩陆军新式部队。
为了这次战役,迈克尔调集了大量的作战资源,原来的在元山港登陆的作战计划被暂时搁置,全力保证这一次战役的实施。
迈克尔把主攻方向放在了铁原地区。
他掌握了绝对可靠的情报,铁原地区的北韩部队换成了二线部队,原来的一线部队成建制地调到了辽化地区进行改装训练。
为此,迈克尔将战斗力最强的东亚自由军第7机械化步兵师团、第10装甲师团放在了主攻方向。
东亚自由军第7机械化步兵师团是齐装满员的机械化步兵部队,配备有上百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有M109自行榴弹炮和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
而第10装甲师团更是装备了三百多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以及两百多辆其他装甲车。
东亚自由军的陆军航空部队则调集了三百多架武装直升机支援上述两个师团的进攻。
克鲁斯的白善烨航空部队全力为这次行动提供空中掩护、遮断和火力支援。
迈克尔将此次大规模反击行动命名为自由之光。
6月17日,自由之光行动开始。
人类有史以来最有看头的第三代战斗机对抗拉开帷幕。
必须要承认,克鲁斯的战术是起了作用的。
他“用魔法打败魔法”的策略奏效了,在面对韩彩云的暴龙之墙时,竟然只是损失了十几架战机。
尽管暴龙之墙无一战损。
但对联军空军来说,这一次的战损让他们大感惊喜。
这说明克鲁斯率领的白善烨航空部队是有一战之力的。
与此前毫无招架之力相比,这个结果可好太多了。
之所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精彩的一次三代机空战,是因为这一次双方打得有来有回,从超视距交战打到近距离格斗,你来我往上下翻腾。
这与此前联军战机无法进入暴龙之墙50公里范围内的情况一比,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空战情况第一时间呈到了李干的案头。
云龙说,“志愿航空队有三架战机负伤,没有人员损失,现在能够确认的是,击落敌机17架。”
李干微微点头,仔细看完报告,说,“这个克鲁斯有点能耐,把暴龙之墙战术学得有模有样。”
“是个人物。”云龙说,“战场制空权三七开了,如果不做调整,这个结果应该会持续到战役结束。”
他顿了顿,说,“阿干,你看是不是给韩彩云部配备一些歼-35?”
李干摇头摆手说,“还不到时候。”
他想了想,说,“告诉韩彩云,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暴龙之墙好用是没错,但不能形成依赖性,让他灵活一些,充分发挥暴龙战机的性能,这款战机仍然是当打之年,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明白,我这就发电文过去。”云龙连忙去了。
“老云,等等。”李干叫住云龙。
云龙返身回来。
李干说,“原本我打算让你负责指挥援朝的陆军部队的,现在的情况,咱们短时间内不会出兵。”
“我知道你司令部坐不住,我考虑着派你到辽化那边,把北韩新式部队以及我们计划入朝作战的部队整训,统一抓起来,你是什么意见?”
云龙沉思起来。
他是善于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在海外部队的一年多,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做这一项工作。
若是以前,云龙肯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和机关工作相比,云龙更喜欢和战士们待在一起。
但是现在,他这个级别的将领,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了。
沉思片刻后,云龙问,“你是什么意见?”
李干沉声说,“万年树老总这一批人岁数快到了,这些老军头都是一路打过来的,许多人身体条件不太好。”
“部队高层面临着更新换代,我们需要能指挥部队作战的将领,也需要能够管理部队的高级将领。”
“你现在已经是副大区级中将,要继续往上走,光是有指挥作战经历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丰富的司令机关工作经验。”
“我建议你留在联合作战司令部,继续担任我的副手。”
顿了顿,李干说,“我给你透个底,最多一年时间,我可能要离开联合作战司令部,你应该是第一接任者。”
云龙心中感动不已,李干方方面面的考虑都是为了他着想。
他缓缓点头,说,“你要调去哪里?你走了,半岛战争怎么办?”
李干笑道,“我只是调出联合作战司令部,又不是不管半岛战争。不久之后,海上可能也会发生战事。”
“李远海司令员问过我的意见,他希望我能担任太平洋战区舰队总司令,全面负责太平洋战区的海上行动。”
闻言,云龙松了口气,“那再好不过了,战区舰队总司令,这是副大区级职务。”
“你也该晋升中将了,好家伙,35岁的中将,你是历史第一人了。”
李干笑着说,“明年36岁了。中将也好少将也罢,都是干工作。”
云龙说,“那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将。行,我听你安排,留在联合作战司令部。”
李干是1954年生人,他今年已经满35周岁,考公的话已经超龄了……
太平洋战区不是常设战区,而是战时战区指挥机关。
放在海参崴空军基地的联合作战司令部是针对半岛战事设立的,同样是战时指挥机关,也是副大区级。
李干现在是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不过他只是正军级少将,级别是对不上机关级别的。
如果调到海军那边担任太平洋战区舰队总司令,他的级别就必须要上调到与智指挥机关级别对应起来。
因此,可以说李干明年晋中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根据总部预测,没有三两年的时间,半岛战争是不会结束的。
事实上,李干这一批人是不希望半岛战争太早结束。
既然开打了,那就让这场战争成为小日本大出血的一个创口。
李干说,“老云,我们得调整下一步的作战目标。”
“首先,要将东亚自由军定为优先打击对象,告诉老何,集中兵力优先歼灭东亚自由军,本次战役计划歼灭3-5个东亚自由军师团。”
“其次,加快对北韩空军的训练,让韩彩云部以歼灭白善烨航空部队为主,把其他任务交给北韩空军。”
云龙一一记下来,道,“北韩境内的运输线很糟糕,后勤物资的运输效率提不上来,我建议向他们派出工程兵部队,以援建的名义帮助他们整修交通线。”
李干点头,“可以,让朴国昌打报告过来,以企业援建的名义吧,非军事人员。”
“好,我明白了。”云龙看到李干没有别的命令,便去一一落实几个事项。
李干走到挂在墙壁上的大幅世界地图,神情凝重,目光落在了太平洋地区。
他知道,东大海军和美国海军在广阔的太平洋上早晚有一场对抗,美国人也知道,他们早晚要和东大海军在太平洋上较量。
当东大海军的实力无限接近美国海军时,这场较量不可避免。
太平洋足够大,能容下两个大国海军和平相处。
然而,美国人不这么想。
自二战后,美国人将太平洋、大西洋视为他们的势力范围,和苏联几十年的争斗,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要把苏联困在大陆上。
而苏联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寻求更多更好的出海口而努力。
远东战争后,苏联海军式微,大踏步退出了太平洋地区,东大海军异军突起。
美国海军的目标自然而然就换成了东大海军。
为此,他们甚至放出了日本海军这头饿狼,允许其建造航母。
因此,东大海军要面对的不只是美国海军那13艘航母,而是要加上日本几年后会全部服役的5艘小鹰级航母。
李远海的压力有多大,可见一斑。
他很清楚,总部也很清楚,能把海军扛起来的人只有李干。
别说海军,就算是陆军那边,万年树也非常希望李干能够坐镇指挥,奈何李干分身无术,且空军态度强硬不放人。
李远海要把李干调过去,也只能以借调的方式,李干即便晋升中将,前缀二字仍然会是“空军”。
小日本敢进攻库页岛吗?
确切地说,东亚自由军敢打库页岛的主意吗?
这一点是很有可能的。
东亚自由军被列为恐怖势力武装之后,他们实际上和当年的远东叛军是一个路数了。
进攻库页岛,牵制东大在远东地区的部队,是有其战术意义的。
李干不得不提防。
九日战争中,库页岛的许多部队都调到前线去了,当前负责那边防御工作的只有两个合成旅和一些海防部队。
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东亚自由军要是从北海道出发北上进攻库页岛,正是好时候。
就看东亚自由军是否有这个魄力了。
李干应该加强库页岛的防御的,可是他偏偏没有任何动静。
三天后,北韩方面正式签署了采购协议,用30亿美元的资金,从东大采购7个中型合成旅级战斗队、2个重型合成旅级战斗队、1个山地合成旅级战斗队的全部装备。
合同总价值超过了30亿美元,经过反复磋商,李干同意以30亿美元的价格签署合同。
李干是建议他们全部购买中型合成旅级战斗队的装备的,因为半岛的地形最适合这一类部队机动作战。
重型装备太重,轻型部队又缺乏足够的防御能力。
不过北韩方面没有全部采纳李干的建议,他们到底是喜欢主战坦克这些大家伙的。
而那个轻型合成旅级战斗队,被北韩陆军当做特种部队来建设和使用。
这样的搭配也是合理的。
从北韩军的采购情况来看,他们是打算借此机会,花30亿美元来建成一支现代化陆军部队。
30亿美元,基本上是北韩的所有外汇储备了。
北韩人民省吃俭用几十年攒下来的家当。
合同签订当天,北韩从前线部队抽调出来的5个旅的人员便陆续乘坐火车抵达了辽化地区,在这里进行改装新式装备的训练。
东大陆军在这里开辟出了一个巨大的综合训练场。
从各个兵工厂出厂的各式装备以及相关的军事物资,通过军列源源不断地运过来,在综合训练场的物资堆积场里推挤如山。
美国的卫星看得清清楚楚,立即把相关情报向联军司令部进行通报,同时加大了援助联军部队的力度。
联军部队缺乏远程炮兵装备,尤其是火箭炮这一类,美国当即把他们的M109自行榴弹炮、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提供给了联军。
同时,他们将这两种火炮的技术转让给了日本、南韩,授权给他们进行生产。
M109自行榴弹炮是美军的主力火炮,在60年代末就开始装备了,射程达到二三十公里远,是经历了战火考验的老将,产生数千辆。
而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是八十年代初才装备的新玩意儿,是对标苏联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的装备,因其口径为2700毫米,而命名为M270。
这玩意儿带有装甲,也是12管,最大射程达40公里。
虽然射程不及龙卷风多管火箭炮系统,但美国人认为这个距离足够用了。
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是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五国联合研制的,因此产量惊人。
这些国家把这种多管火箭炮系统称为全般支援多管火箭炮系统,名字听起来挺霸气。
然而,在东大陆军的PHL-19型300毫米口径多管火箭炮系统面前,M270可就太弱鸡了。
北韩陆军10个旅级战斗队到位后,他们便拥有了360辆PHL-19型300毫米远火。
具备了把联军压着打的实力。
北韩陆军在辽化地区加紧训练的情报,给联军带来了极大的刺激。
他们非常清楚一点,这些新式部队完成训练后,联军的情况会更加糟糕。
鉴于此,联军司令部影子总司令、美国军事顾问团团长迈克尔上将决定提前发起第三次战役,战役目标是将战线向北推到三九线附近,将汉江北岸地区纳入联军的控制之中。
汉江是天堑,三八线军事停火线两侧有大量的永固式防御工事,重新控制这里,有利于防御部署,挡住那些不久之后会被投入使用的北韩陆军新式部队。
为了这次战役,迈克尔调集了大量的作战资源,原来的在元山港登陆的作战计划被暂时搁置,全力保证这一次战役的实施。
迈克尔把主攻方向放在了铁原地区。
他掌握了绝对可靠的情报,铁原地区的北韩部队换成了二线部队,原来的一线部队成建制地调到了辽化地区进行改装训练。
为此,迈克尔将战斗力最强的东亚自由军第7机械化步兵师团、第10装甲师团放在了主攻方向。
东亚自由军第7机械化步兵师团是齐装满员的机械化步兵部队,配备有上百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有M109自行榴弹炮和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
而第10装甲师团更是装备了三百多辆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以及两百多辆其他装甲车。
东亚自由军的陆军航空部队则调集了三百多架武装直升机支援上述两个师团的进攻。
克鲁斯的白善烨航空部队全力为这次行动提供空中掩护、遮断和火力支援。
迈克尔将此次大规模反击行动命名为自由之光。
6月17日,自由之光行动开始。
人类有史以来最有看头的第三代战斗机对抗拉开帷幕。
必须要承认,克鲁斯的战术是起了作用的。
他“用魔法打败魔法”的策略奏效了,在面对韩彩云的暴龙之墙时,竟然只是损失了十几架战机。
尽管暴龙之墙无一战损。
但对联军空军来说,这一次的战损让他们大感惊喜。
这说明克鲁斯率领的白善烨航空部队是有一战之力的。
与此前毫无招架之力相比,这个结果可好太多了。
之所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精彩的一次三代机空战,是因为这一次双方打得有来有回,从超视距交战打到近距离格斗,你来我往上下翻腾。
这与此前联军战机无法进入暴龙之墙50公里范围内的情况一比,绝对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空战情况第一时间呈到了李干的案头。
云龙说,“志愿航空队有三架战机负伤,没有人员损失,现在能够确认的是,击落敌机17架。”
李干微微点头,仔细看完报告,说,“这个克鲁斯有点能耐,把暴龙之墙战术学得有模有样。”
“是个人物。”云龙说,“战场制空权三七开了,如果不做调整,这个结果应该会持续到战役结束。”
他顿了顿,说,“阿干,你看是不是给韩彩云部配备一些歼-35?”
李干摇头摆手说,“还不到时候。”
他想了想,说,“告诉韩彩云,战术是死的,人是活的,暴龙之墙好用是没错,但不能形成依赖性,让他灵活一些,充分发挥暴龙战机的性能,这款战机仍然是当打之年,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明白,我这就发电文过去。”云龙连忙去了。
“老云,等等。”李干叫住云龙。
云龙返身回来。
李干说,“原本我打算让你负责指挥援朝的陆军部队的,现在的情况,咱们短时间内不会出兵。”
“我知道你司令部坐不住,我考虑着派你到辽化那边,把北韩新式部队以及我们计划入朝作战的部队整训,统一抓起来,你是什么意见?”
云龙沉思起来。
他是善于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在海外部队的一年多,他大多数时间都在做这一项工作。
若是以前,云龙肯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和机关工作相比,云龙更喜欢和战士们待在一起。
但是现在,他这个级别的将领,要考虑的问题更多了。
沉思片刻后,云龙问,“你是什么意见?”
李干沉声说,“万年树老总这一批人岁数快到了,这些老军头都是一路打过来的,许多人身体条件不太好。”
“部队高层面临着更新换代,我们需要能指挥部队作战的将领,也需要能够管理部队的高级将领。”
“你现在已经是副大区级中将,要继续往上走,光是有指挥作战经历是不行的,必须要有丰富的司令机关工作经验。”
“我建议你留在联合作战司令部,继续担任我的副手。”
顿了顿,李干说,“我给你透个底,最多一年时间,我可能要离开联合作战司令部,你应该是第一接任者。”
云龙心中感动不已,李干方方面面的考虑都是为了他着想。
他缓缓点头,说,“你要调去哪里?你走了,半岛战争怎么办?”
李干笑道,“我只是调出联合作战司令部,又不是不管半岛战争。不久之后,海上可能也会发生战事。”
“李远海司令员问过我的意见,他希望我能担任太平洋战区舰队总司令,全面负责太平洋战区的海上行动。”
闻言,云龙松了口气,“那再好不过了,战区舰队总司令,这是副大区级职务。”
“你也该晋升中将了,好家伙,35岁的中将,你是历史第一人了。”
李干笑着说,“明年36岁了。中将也好少将也罢,都是干工作。”
云龙说,“那也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中将。行,我听你安排,留在联合作战司令部。”
李干是1954年生人,他今年已经满35周岁,考公的话已经超龄了……
太平洋战区不是常设战区,而是战时战区指挥机关。
放在海参崴空军基地的联合作战司令部是针对半岛战事设立的,同样是战时指挥机关,也是副大区级。
李干现在是联合作战司令部司令,不过他只是正军级少将,级别是对不上机关级别的。
如果调到海军那边担任太平洋战区舰队总司令,他的级别就必须要上调到与智指挥机关级别对应起来。
因此,可以说李干明年晋中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根据总部预测,没有三两年的时间,半岛战争是不会结束的。
事实上,李干这一批人是不希望半岛战争太早结束。
既然开打了,那就让这场战争成为小日本大出血的一个创口。
李干说,“老云,我们得调整下一步的作战目标。”
“首先,要将东亚自由军定为优先打击对象,告诉老何,集中兵力优先歼灭东亚自由军,本次战役计划歼灭3-5个东亚自由军师团。”
“其次,加快对北韩空军的训练,让韩彩云部以歼灭白善烨航空部队为主,把其他任务交给北韩空军。”
云龙一一记下来,道,“北韩境内的运输线很糟糕,后勤物资的运输效率提不上来,我建议向他们派出工程兵部队,以援建的名义帮助他们整修交通线。”
李干点头,“可以,让朴国昌打报告过来,以企业援建的名义吧,非军事人员。”
“好,我明白了。”云龙看到李干没有别的命令,便去一一落实几个事项。
李干走到挂在墙壁上的大幅世界地图,神情凝重,目光落在了太平洋地区。
他知道,东大海军和美国海军在广阔的太平洋上早晚有一场对抗,美国人也知道,他们早晚要和东大海军在太平洋上较量。
当东大海军的实力无限接近美国海军时,这场较量不可避免。
太平洋足够大,能容下两个大国海军和平相处。
然而,美国人不这么想。
自二战后,美国人将太平洋、大西洋视为他们的势力范围,和苏联几十年的争斗,所做的一切,归根结底是要把苏联困在大陆上。
而苏联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寻求更多更好的出海口而努力。
远东战争后,苏联海军式微,大踏步退出了太平洋地区,东大海军异军突起。
美国海军的目标自然而然就换成了东大海军。
为此,他们甚至放出了日本海军这头饿狼,允许其建造航母。
因此,东大海军要面对的不只是美国海军那13艘航母,而是要加上日本几年后会全部服役的5艘小鹰级航母。
李远海的压力有多大,可见一斑。
他很清楚,总部也很清楚,能把海军扛起来的人只有李干。
别说海军,就算是陆军那边,万年树也非常希望李干能够坐镇指挥,奈何李干分身无术,且空军态度强硬不放人。
李远海要把李干调过去,也只能以借调的方式,李干即便晋升中将,前缀二字仍然会是“空军”。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最新章节,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最新章节,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六代机!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