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眷们逃脱虎口的消息先到南衙,卫王在前线拿女眷们安危要挟在前方平乱的右武卫,反而迟一步送到。”

  尉迟柔妙捂住嘴笑道:“战事瞬息万变。”

  但这变得也太出乎意料了。

  忽然想到一事,“三娘那时是否已经怀孕了?”

  白勇达去长安时,恰逢白秀然生产,往前推可不就是孕早期。

  林婉婉点头道:“事先也不知道,到了县衙后腹痛才察觉。”

  “六筒这孩子,自小便是个省心的,在娘胎里也不给母亲添乱。”

  尉迟柔妙捧场道:“母子连心,一同上阵杀敌,也是佳话一桩。”

  林婉婉点头附和,谁说阿斗在长坂坡不算是七进七出呢。

  尉迟柔妙附耳交代婢女两句,再对林婉婉道:“家中尚有几位娇客,不知林娘子可否为她们诊治一番?”

  今日前来的多是成婚多年的妇人,眼下经过验证,林婉婉的确有两把刷子。

  没出嫁的女儿家,也可以出来见一见。

  林婉婉不同于普通大夫,直言不耐苦药,若是不甚严重,优先推荐食疗健身等手段。

  林婉婉向来是一站式服务,爽快地答应道:“自然可以。”

  能被白秀然记挂在心里多年的病号,多是沉疴久病,林婉婉能做的只能是帮她们的缓解一二病痛。

  若论根治,是个天长日久的活,但她不会在并州留多久。

  只能留下一副方子,慢慢调养。

  次日一早,林婉婉先到白家,再由尉迟柔妙引去王家拜见白宪英。

  并州地界,和白秀然血缘最近的人。

  一见面便让林婉婉感到一股莫名的熟悉感。

  细看之下,两人的五官确有诸多相似之处,只是白宪英的气质更为雍容华贵。

  所以归根结底,白秀然长相随爹?

  白隽返回并州任职,白宪英是最高兴的人。

  亲哥哥和堂兄弟到底不一样。

  尉迟柔妙见林婉婉微微有些怔愣,笑道:“不少亲戚都说,她们姑侄俩走出去,和亲母女似的。”

  林婉婉点头道:“确实像。”

  林婉婉按部就班给白宪英把脉,说道:“夫人脉象弦急,夜不能寐,此乃焦虑所致,心火旺盛,扰动神明。”

  “配几副安神定志之药,多行静养之法,如打坐冥想等,以平息焦虑。”

  婢女上前,为白宪英放下袖子。

  白宪英缓缓说道:“不用多看,我这是心病。”

  挥挥手,将屋中的仆役打发下去,尉迟柔妙亦是如此。

  白宪英柔声道:“我与三哥骨肉兄妹,却因仕途婚嫁天各一方多年未见。”

  “林娘子你自长安来,又与三娘相熟,可知白家风疾之事?”

  林婉婉望着这张与白秀然相似的脸,一时不知她是从哪个立场问出这句话的。

  白家女、白隽的妹妹、王家妇,亦或并州军民的代表……

  时事艰难,关心新任主官的健康情况,似乎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课业。

  白智宸或许相信这是白隽避祸的手段,但白宪英却深信不疑,因为白隽多年之前,就拒绝了她亲上加亲的提议。

  同辈之中,她和白隽血缘最近。

  林婉婉不急不缓道:“听说过,我不曾为梁国公把过脉,故而不知细情。”

  “但往常见他,面色红润,声音洪亮,想来眼下没大碍。”

  如果不联系白家长辈的情况,再高明的大夫去探白隽的脉,顶多发现他有点富贵病。

  尉迟柔妙嘴上道:“三伯精通养生之术身体自然康健。”

  却不知白勇达远去长安报信求援,险些将白隽气到病发。

  白宪英另有一重顾虑,“是否会影响到孩子们?”

  白隽大喇喇自爆,是因为的他适龄的儿女都有“下家”了。

  白宪英可不是。

  林婉婉不能将话说死,“血脉只是基础,更多的还是看个人生活习惯。”

  穷人吃不饱会饿死,但富人的饮食习惯更不敢恭维。

  林婉婉昨日在白家用了一餐,高油高糖,也不知道是他们待客的礼数还是日常就是这般。

  林婉婉信手写下药方,寒暄几句,主要说说白家在长安的境况便告辞。

  白家和王家都是大方的,出了两天外诊,诊金丰厚得连路费都赚回来了。

  带这么多钱帛上路不安全,林婉婉决定取之于并州,用之于并州,在这儿好吃好玩。

  重新坐回马车上,林婉婉借着窗户上漏出的日光,在笔记本上写下几行拼音文字,内容是白家打探白隽健康情况。

  掀开窗户,探头喊道:“广富。”

  于广富打马上前,“娘子,何事?”

  林婉婉问道:“右武卫进城了吗?”

  姗姗来迟的右武卫,终于赶到了并州城。

  于广富摇头道:“不知。”

  林婉婉递出小纸条,“交给晓棠,如果右武卫到了,就把我的行李拖回别院。”

  于广富应下,转身向右武卫营地走。

  林婉婉对着车门说道:“邵元,上次你说的栲栳栳在哪儿,我们去尝尝。”

  林婉婉好吃也好玩,玉盘珍羞吃得,街头小吃也吃得。

  邵元迟疑道:“林大夫,那地方有点远。”

  林婉婉不在意道:“没事,只要不出城即可。”

  “为了一口吃的,我们等得起。”

  邵元指路,将一行人带去一家门头低矮的小店。

  林婉婉和姚南星下车,见着门口支起的大锅和笼屉才知是何物。

  姚南星失笑道:“还以为是烤姥姥呢,原来是莜面。”

  林婉婉:“可不兴吃人。”

  邵元解释道:“栲是木植的泛称,栲栳则是竹篾制的笼屉。”

  林婉婉:“以前没吃过,尝尝。”

  邵元估计各自的饭量,同伙计点菜道:“六屉栲栳栳,不够再加。”

  林婉婉师徒俩叫嚷得厉害,加起来也就一屉的食量。

  余下的是他和随行的家丁护卫的。

  林婉婉在这方面的大方得很。

  邵元再问道:“眼下有哪些浇头?”

  伙计:“荤的有羊肉,素的是萝卜豆腐。”

  邵元:“各来一份。”

  三人坐在一张桌子上,邵元介绍道:“本地说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二十里荞面饿断腰。”

  “意思是吃了莜面后,能走三十里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