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无子的家庭才会被 “吃绝户”,这世上的 “鱼肉” 从不分男女,只看谁弱谁强。
弱的一方,哪怕家里有儿子,只要没足够的底气护着,照样会被旁的豺狼虎豹啃得骨头都不剩。
有这么一位家族老祖母“榜样”在前,很难说顾嘉良、柳月娥,甚至顾盼儿自己,在被逼到绝境时,不会生出孤注一掷,用自己的命为骨肉铺条活路的念头。
那不是冲动,是刻在顾家骨血里的恐惧与决绝。
毕竟他们亲身经历,温顺退让换不来平安,只有豁出一切,才能守住最后一点念想。
当初顾盼儿生产,顾家虽也来人,却多是些没话语权的小辈和女眷。
顾家也算是大族,顾嘉良年纪大,不代表他没有存世的长辈,涉及传嗣之事,族老怎么可能不出面。
只不过顾家那些长辈和同辈,与顾嘉良之间早没了亲情,只剩几十年的隔阂与怨怼。
顾嘉良记了一辈子 “杀母之仇”,从不愿与他们往来,两边早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陌路,逢年过节都难得见一面。
据顾盼儿所言,两边只有新年、节日扫墓的时候,才会撞上。
也就说,顾盼儿从小到大见过的、活的族亲,几乎都是在坟头上认识的,想想这笑话也够地狱的了。
顾嘉良不是没想过争。
若他有儿子,哪怕不是十几个,只要有五六个壮实的小子,他早就能带着人打回本家,把当年被吞掉的家产、受的委屈,一笔一笔清算回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可他 “挣扎” 了一辈子,只有顾盼儿一个女儿,便只能把所有火气都压在心底,窝窝囊囊地忍下去。
若不是岳家柳家一路护着,凭他一个九品博士,拖着被吃绝户的烂摊子,哪能有如今的清净日子。
想当年顾嘉良初返长安时,风华正茂,模样尚算端正,身家勉强清白,但除了一点傍身的家财和学问,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为了脱离本家的控制,他迫切需要找一个靠山。
他对自身认识十分清楚,性情不够圆滑,想要在仕途上有多大进益不大可能。
谁说只有女子会被家人“卖”出去联姻,男子同样可以,他好歹也是一个士族子弟。
拜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名师;求人?没足够的人情。思来想去,顾嘉良能做的,只有为自己寻一门靠谱的岳家。
岳母对婆母这种“新型宅斗”并非孙文宴首创,顾嘉良早几十年就践行过,只不过他是借岳家的力,对抗本家的刁难。
族中叔伯吞没侄子家产和舅舅吞没外甥家产,两件事在社会“实践”的难度和所需承受的压力,天差地别。
顾嘉良看中的无非是柳家人口众多,家风清正,分家时坑了柳清一房就是他们的下限了。
那时候他岳父,未来的柳尚书还没有发迹,柳家只是京兆地区一个中等士族,可对付顾家那些各怀鬼胎的族人,已经足够了。
这些年,顾嘉良对柳家的庇护感念至深。
他没别的本事,就会读书、写字、教书,便心甘情愿地担起了教柳家子弟读书的差事。
柳家子弟的启蒙字帖,是他一笔一划写的;孩子们背书背不出,是他陪着熬夜讲解;就连柳家旁支的孩子,只要来求,他也从不推辞。
说到底,这是一场各取所需的 “合作”。
柳家给了他一个家,一份对抗本家的底气,还顺便给自家子孙找了个高水平的免费家教;顾嘉良则借柳家的势,护住了妻女,也守住了自己这一房最后一点根基。
即便当年吞占家产的族人大多故去,顾家也从未真正放下心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们太清楚,自家就像一块没设防的肥肉,只要露出一点缝隙,就会有豺狼虎豹闻着味来。
只图财不图人,那是宽慰良心的糊涂说辞, 一旦被盯上,从来都是 “吃干抹净” 一条路,连骨头都不会剩下。
如今顾小玉展露 “神童” 天赋,顾家哪能不怕?
顶着同一个 “顾” 姓,那些远房族人要是想来攀附、算计,简直是 “名正言顺”。
“都是一家人,帮衬帮衬是应该的。”
“小玉有天赋,族里该出力培养。”
……
这些话听着冠冕堂皇,底下藏的,说不定还是当年吞家产的心思。
祝明月倒吸一口凉气,并非意外体面人家会做剥皮拆骨的狠事,只是没想到,自己身边就藏着这样一桩血淋淋的往事。
从前她只当顾盼儿生产时,不过是些贪心不足的族人来试探,如今才知,那哪里是试探,分明是一群饕餮,想把顾家最后一点 “残渣” 都吞下去。
祝明月郑重地拍了拍林婉婉的肩,“你多照顾些盼儿,她现在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林婉婉理所当然道:“那是我小姐妹。”
还给祝明月加了一把火,挤眉弄眼道:“再说了,还是我们花想容的高级技术人员兼合伙人,赚钱能力杠杠滴!”
祝明月翻了一个白眼,“还用你提醒。”谁会和摇钱树过不去!
她们在后院咬耳朵的功夫,前堂的热闹劲儿早已翻了番。
不少家长抱着 “来都来了” 的心态,硬是把在游乐区玩得满头大汗、疯疯癫癫的孩子提溜出来,拽到诗壁跟前,指着那些墨迹未干的诗句,耐着性子教一句一句教。
那点 “万一祖宗显灵” 的侥幸,藏在眼底,连自己都觉得心虚。
但凡有个幼儿园文凭……不,开蒙的水平,他们也不可能混在游乐区呀!
当然也有一部分 “佛系家长”,早早就放弃了幻想。实在太清楚自家崽子是什么货色,指望他还不如指望自己呢!
可惜家长放过了孩子,孩子却没有放过家长。
倒不是说他们奋发图强、主动学习,而是——
先前游乐区和用餐区隔得远,中间还隔着装饰用的花篮和过道,孩子们刚吃饱,心思全在玩具和玩伴身上,倒没觉得饿。
弱的一方,哪怕家里有儿子,只要没足够的底气护着,照样会被旁的豺狼虎豹啃得骨头都不剩。
有这么一位家族老祖母“榜样”在前,很难说顾嘉良、柳月娥,甚至顾盼儿自己,在被逼到绝境时,不会生出孤注一掷,用自己的命为骨肉铺条活路的念头。
那不是冲动,是刻在顾家骨血里的恐惧与决绝。
毕竟他们亲身经历,温顺退让换不来平安,只有豁出一切,才能守住最后一点念想。
当初顾盼儿生产,顾家虽也来人,却多是些没话语权的小辈和女眷。
顾家也算是大族,顾嘉良年纪大,不代表他没有存世的长辈,涉及传嗣之事,族老怎么可能不出面。
只不过顾家那些长辈和同辈,与顾嘉良之间早没了亲情,只剩几十年的隔阂与怨怼。
顾嘉良记了一辈子 “杀母之仇”,从不愿与他们往来,两边早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陌路,逢年过节都难得见一面。
据顾盼儿所言,两边只有新年、节日扫墓的时候,才会撞上。
也就说,顾盼儿从小到大见过的、活的族亲,几乎都是在坟头上认识的,想想这笑话也够地狱的了。
顾嘉良不是没想过争。
若他有儿子,哪怕不是十几个,只要有五六个壮实的小子,他早就能带着人打回本家,把当年被吞掉的家产、受的委屈,一笔一笔清算回来,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可他 “挣扎” 了一辈子,只有顾盼儿一个女儿,便只能把所有火气都压在心底,窝窝囊囊地忍下去。
若不是岳家柳家一路护着,凭他一个九品博士,拖着被吃绝户的烂摊子,哪能有如今的清净日子。
想当年顾嘉良初返长安时,风华正茂,模样尚算端正,身家勉强清白,但除了一点傍身的家财和学问,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为了脱离本家的控制,他迫切需要找一个靠山。
他对自身认识十分清楚,性情不够圆滑,想要在仕途上有多大进益不大可能。
谁说只有女子会被家人“卖”出去联姻,男子同样可以,他好歹也是一个士族子弟。
拜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名师;求人?没足够的人情。思来想去,顾嘉良能做的,只有为自己寻一门靠谱的岳家。
岳母对婆母这种“新型宅斗”并非孙文宴首创,顾嘉良早几十年就践行过,只不过他是借岳家的力,对抗本家的刁难。
族中叔伯吞没侄子家产和舅舅吞没外甥家产,两件事在社会“实践”的难度和所需承受的压力,天差地别。
顾嘉良看中的无非是柳家人口众多,家风清正,分家时坑了柳清一房就是他们的下限了。
那时候他岳父,未来的柳尚书还没有发迹,柳家只是京兆地区一个中等士族,可对付顾家那些各怀鬼胎的族人,已经足够了。
这些年,顾嘉良对柳家的庇护感念至深。
他没别的本事,就会读书、写字、教书,便心甘情愿地担起了教柳家子弟读书的差事。
柳家子弟的启蒙字帖,是他一笔一划写的;孩子们背书背不出,是他陪着熬夜讲解;就连柳家旁支的孩子,只要来求,他也从不推辞。
说到底,这是一场各取所需的 “合作”。
柳家给了他一个家,一份对抗本家的底气,还顺便给自家子孙找了个高水平的免费家教;顾嘉良则借柳家的势,护住了妻女,也守住了自己这一房最后一点根基。
即便当年吞占家产的族人大多故去,顾家也从未真正放下心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他们太清楚,自家就像一块没设防的肥肉,只要露出一点缝隙,就会有豺狼虎豹闻着味来。
只图财不图人,那是宽慰良心的糊涂说辞, 一旦被盯上,从来都是 “吃干抹净” 一条路,连骨头都不会剩下。
如今顾小玉展露 “神童” 天赋,顾家哪能不怕?
顶着同一个 “顾” 姓,那些远房族人要是想来攀附、算计,简直是 “名正言顺”。
“都是一家人,帮衬帮衬是应该的。”
“小玉有天赋,族里该出力培养。”
……
这些话听着冠冕堂皇,底下藏的,说不定还是当年吞家产的心思。
祝明月倒吸一口凉气,并非意外体面人家会做剥皮拆骨的狠事,只是没想到,自己身边就藏着这样一桩血淋淋的往事。
从前她只当顾盼儿生产时,不过是些贪心不足的族人来试探,如今才知,那哪里是试探,分明是一群饕餮,想把顾家最后一点 “残渣” 都吞下去。
祝明月郑重地拍了拍林婉婉的肩,“你多照顾些盼儿,她现在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林婉婉理所当然道:“那是我小姐妹。”
还给祝明月加了一把火,挤眉弄眼道:“再说了,还是我们花想容的高级技术人员兼合伙人,赚钱能力杠杠滴!”
祝明月翻了一个白眼,“还用你提醒。”谁会和摇钱树过不去!
她们在后院咬耳朵的功夫,前堂的热闹劲儿早已翻了番。
不少家长抱着 “来都来了” 的心态,硬是把在游乐区玩得满头大汗、疯疯癫癫的孩子提溜出来,拽到诗壁跟前,指着那些墨迹未干的诗句,耐着性子教一句一句教。
那点 “万一祖宗显灵” 的侥幸,藏在眼底,连自己都觉得心虚。
但凡有个幼儿园文凭……不,开蒙的水平,他们也不可能混在游乐区呀!
当然也有一部分 “佛系家长”,早早就放弃了幻想。实在太清楚自家崽子是什么货色,指望他还不如指望自己呢!
可惜家长放过了孩子,孩子却没有放过家长。
倒不是说他们奋发图强、主动学习,而是——
先前游乐区和用餐区隔得远,中间还隔着装饰用的花篮和过道,孩子们刚吃饱,心思全在玩具和玩伴身上,倒没觉得饿。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