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本想借着私造铠甲的由头抡下重棒,整肃长安纨绔与军方的浮夸风气,可真要较真起来,却只能轻轻放下。

  法不责众的道理谁都懂,总不能把朝堂上大半朱紫权贵一锅端了,那样的动静,足以动摇国本。

  消息刚传到右武卫,吕元正立刻让人把营中大小将官都召到帅帐问话,目光尤其落在一群年轻将官身上。

  从并州开始,这群人就是营里最能蹦跶的,吉金甲风潮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吕元正心里清楚,这事最终大概率是轻拿轻放,可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个被御史台刻意藏在暗处的漏洞。

  或者说,御史台是故意而为之。

  他们不是没发现,而是在等。

  等那些不长眼的 “废物” 自投罗网。

  既然已经闹出这般声势,倘若御史台最终一无所获,将来又该如何维持威严?

  此时帅帐内的站位也暗藏玄机,将官们并未依照官阶顺序列队,而是被不动声色地分作两列。

  左边站着的,是家里有吉金甲、或是正在打造的,以段晓棠、范成明为首,许多人面色略显紧绷,手指要么紧攥衣带,要么不自觉地反复抚弄腰间剑柄。

  右边则是没有吉金甲的,以武俊江、宁岩这样的老成将官为主,底下跟着的要么是沉稳寡言的老将,要么是从庶族寒门提拔起来的新将官。

  前者看不上年轻人追捧的花哨风气,后者则没那个跟风置办的财力。

  毕竟青铜甲再怎么 “造价低廉”,里头也掺入了实实在在的铜料,说到底,还是撒钱的玩意儿。

  吕元正端坐帅位,手臂闲适地搭着扶手,指节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视线掠过左侧众将,肃然发问,“说说吧,你们的金甲,都是从哪来的?”

  依官阶次序,段晓棠率先出列应答,神态自若,“回大将军,末将的金甲是在首饰铺子定制的。”

  顿了顿,额外补充一句,“就是常给南衙夫人、娘子造鎏金首饰的那家铺子。”

  天知道,人家原本是专做赤金首饰的,结果因为工艺太好,被一帮熟客逼得硬生生改了主营方向。

  话音刚落,范成明就立刻接话,语气里带着几分期待,“我的也在那家排着队呢!现在刚做了一半。”

  他身后几个不差钱的小将官也纷纷附和,“我们的也在那儿,只不过还没动工,掌柜说订单太多,得排到下个月。”

  吕元正微微颔首,心里有了底,从首饰作坊造出来的东西,就算工艺再精巧,任御史台再怎么上纲上线,也没法将其定义为有实战防护能力的盔甲,反倒得按需要小心呵护的装饰品来算,这层身份,就安全多了。

  吕元正转而看向另一侧的全永思,语气依旧沉稳,“永思,你们几个的呢?”

  全永思在并州时没跟上风潮,回长安后才补订的金甲,此刻被点到名,不由得低下头,声音略有些含糊,“末将…… 末将的是在外间的铜器作坊做的。”

  他身后几个人也跟着点头,神色更显局促,“我们也是在铜器作坊,找了好几家,才找到敢接活的。”

  这话一出,帐内的气氛顿时微妙起来,在场的人都清楚,找铜器作坊做甲胄,可比找首饰铺风险大多了。

  毕竟铜器作坊常年接触金属锻造,真要较真,很容易被扯上私造兵器的嫌疑。

  当初为了找敢接活的作坊,他们还是从熟人口中辗转打听,才找到几家愿意接单的,结果一扎堆下单,原本门庭冷落的铜器作坊顿时客似云来,掌柜的挣钱挣到手软。

  现在想来,这份泼天的财富能不能接得住,还是一个未知数。

  一个以为对方敢下单,定然有荫蔽的本事;一个以为对方敢接单,身后定然有了不得的靠山。

  现在倒好,被御史台盯上,两边算是一起被架在了火上烤。

  对此,吕元正倒不算太担心,毕竟青铜甲早已不是大吴的主流战甲,比起铁甲、皮甲,敏感度低了不少。

  当然,比起石甲这种完全无威胁的 “玩具”,还是要敏感些。

  剩下的,就是从并州兵器坊领的青铜甲了。

  这部分最是简单,来路清白得很。

  青铜甲的原料,都是北征大军从战场上缴获的突厥兵器。

  大吴早就不列装青铜兵器了,但突厥那边还有不少人在用,这些缴获的铜器,扔了可惜,留着又没用。

  毕竟是沾过血的兵戈,自带不祥之气,重铸成日常器皿,用着心里也膈应。

  反倒熔铸成金甲,当成北征将士夸功的信物,怎么说都算处置得宜,挑不出半点错处。

  吕元正问完了大部分人,重点“审问”两个人,“范二、孙三,你们俩除了刚才说的,还有没有从其他地方得来的金甲?”

  一座大营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家里有多少家底,吕元正心里门儿清,真正家中有大庄园、有能力私造器物的,也就这两个人了。

  范成明和孙安丰虽然本事不高,可对风险的感知却异常敏锐。此刻听出吕元正话里的深意,两人立刻头摇得像拨浪鼓。

  孙安丰更是急得往前凑了半步,语气急切,“大将军,属下要不把那单子停了?”

  他在并州领的一袭金甲,后来眼馋段晓棠的“猴甲”,也跟着重新下了一单。

  吕元正轻轻地摆了摆手,语气放缓,“既然还在排单,就先继续排着,看看风向再说。”

  他心里清楚,右武卫将官的危机其实已经解除了。

  他们的金甲都能说出来历,要么是首饰铺的装饰品,要么是缴获重铸的纪念品,要么是铜器作坊的定制款,虽有踩线嫌疑,却算不上私造甲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