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常百姓眼里,恒荣祥赔给各卫的三倍订金已是巨款,可在长安豪商与高门大户看来,这点钱帛不过是九牛一毛,压根入不了眼。

  更何况,南衙私下流传着这样的小道消息,段晓棠虽说家底比不上累世传承的豪门巨户,却是个挥金如土的性子。

  钱帛在她眼里,从来都不算事,甚至有人说她 “对钱没有半分兴趣”。

  大理寺审了一回“糊涂”案子,草草了结,不仅撇清了恒荣祥的嫌疑,还对南衙诸卫放着军服不穿、让军士穿民装的核心问题避而不谈,半点不提履行审判机关的职责。

  反倒成了个和稀泥的“和事佬”,既放过了恒荣祥,也给了南衙和少府监台阶下。

  至于那几个旁听的御史,宗元纬压根没放在心上。

  御史多是刚入官场的愣头青,各个心里揣着清明世道的理想,做事不管不顾,可他们的上司会悄悄提点,什么事能碰,什么事碰了会掉脑袋。

  真要让他们对着南衙和少府监发难,还没等奏疏递到皇帝面前,就会被压下来。

  另一头,沈光赫果然说到做到,回去后立刻吩咐人清点右武卫应得的官服,打包好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营中。

  右武卫里有资格穿朱红官服的没几人,范成明看着那叠鲜亮的红袍,眼睛都直了,却不敢伸手去摸。

  至于其他的颜色,范成明更是半点兴趣没有,嘴里念叨着“兆头不好”,转头就扔给了庄旭。

  庄旭清点完物资,忍不住向小狐狗感慨,“少府监果然两面三刀。”

  当着面送礼,背后却捅他们一刀。

  范成明冷哼一声,语气里满是不屑,“自然是要好生‘还’他们一份大礼。”

  沈光赫以为满足了范成明的要求,这事就算完了?

  也不出去打听打听,范二霸王在外面什么名声,他根本不讲信誉的。

  日头落了又升,转眼就到了大朝会的日子。

  段晓棠骑着一匹通体乌黑的骏马,慢悠悠地从街角拐出来,马蹄踏在黄土路上,发出“嗒嗒”的轻响,不疾不徐。

  她身着一身绯色官袍,腰间系着鎏金蹀躞带,衬得那抹红色愈发鲜亮,在清晨的薄雾中格外惹眼。

  她身后跟着几个品级不高的小官,有的骑着马,有的坐着马车,远远缀在后面,目光不自觉地落在段晓棠的背影上。

  看着她那身醒目的绯色官袍,几个小官忍不住低声艳羡,“年少穿红,这等风光,我们这辈子怕是都赶不上了!”

  旁边一个脑子活络、蓄着两撇小胡子的同伴立刻伸手拽了他一把,压低声音提醒,“你们傻啊!都看见段将军了,还敢跟在她后头!难道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长安官场谁不知道段晓棠的“怪癖”——大朝会惯性踩点。

  每次都是掐着皇城关门的最后一刻才到,差一步就要迟到。

  跟在她后面,十有八九要迟到。

  段晓棠——一款长安时兴的对照组。

  这话一出,身后众人瞬间慌了。

  一时间,身后的小官们乱作一团。

  有的拍着马脖子催马,“驾!快点,再快点!”

  有的对着车夫急得直跺脚,“能不能把车赶得再快些?要是迟到了,我饶不了你!”

  还有的干脆跳下车,提着官袍下摆,小跑着往前赶 。

  虽说没谁家真等着那点俸禄买米下锅,可要是被御史台在朝会上当众通报迟到,再拖下去打一顿板子,不光是皮肉受苦,传出去更是颜面扫地,以后在同僚面前都抬不起头。

  段晓棠全然不知她在同僚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依旧按照往常的速度,不急不缓地朝着皇城行进。

  她时不时抬手拨弄一下马鬃,目光扫过街边的早点摊子,闻着空气中飘来的胡饼香气,嘴角还带着几分闲适的笑意。

  到了宫门前,薛恒验看门籍时,抬起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语气带着几分打趣,“段将军,今日倒是早啊!”

  段晓棠今日不过是比平时早出门了一刻钟,却没想到“惊吓”了一群怕迟到的同僚。

  她摸了摸袖子,坦然道:“在家待着无聊,不如来朝会看看有没有新鲜热闹。”

  薛恒将门籍合上递还给段晓棠,默契地笑了笑,提醒道:“上将军可比你早到多了,这会儿怕是早就在殿里等着了。”

  段晓棠只是比平时稍微早了一点,哪里比得上人老觉少倍精神的韩腾。

  段晓棠笑着收下门籍,快步往里走,“那我可得快点进去,在上将军面前多表现一会儿。”

  薛恒能知晓几分内情,因为他是薛曲的儿子,而非监门卫的身份。

  南衙内部的动静,他多少能听到些风声。

  南衙十六卫向来是二元管理制度,宫中四卫就在皇帝眼皮底下,代表的是皇帝和朝廷的脸面。

  他们人数又少,少府监就算胆子再大,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克扣他们的物资。

  可宫外的十二卫就不一样了,人数多、需求大,成了少府监克扣的重点对象。

  这次的事,十六卫注定无法站在同一阵线。

  不过吴越早已提前做了功课,他联合了吴巡,又说通了几个中立的大将军,算是把宫外的南衙诸卫拧成了一股绳。

  就算不能一起参与“讨伐”,至少也能做到不拖后腿。

  就像卢自珍想的那样,哪怕捞不到太多好处,也能落下三瓜两枣,总比一直被少府监拿捏强。

  更何况,这些年诸卫早就受够了少府监的气。

  本该分给几万人的物资,被层层克扣后,落到大将军手里的只剩零头,这也就罢了!

  少府监竟拿着本该属于诸卫的东西,去讨好其他朝中高官,这让谁能忍?

  徐达胜在大理寺公堂的巧言辩驳,不过是“取巧”,真正的角力,还得在朝堂上展开。

  就像祝明月从前说的,唯有权势,才能真正撬动权势。

  只不过这场角力一直藏在暗流下,没有传扬开来,外人只当是一场普通的“商户纠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