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填饱肚子,祝明月将总账本拿出来,顺便有一张汇总的表格。

  祝明月:“限制产能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原料,娄霍两位管事已经出发去北边收购羊毛。”

  “二是技术,经过对纺车不断改进,一人一天能纺十五斤,仍然无法满足需求。”

  “年后作坊针织任务减少,内部调配不少人力去纺线备货。”

  孙无忧轻声道:“不能再增加人手么?”

  祝明月:“我正在庄子上试验水力纺线机,若成功可以省却不少人力。”

  孙无咎:“进度如何?”

  祝明月一顿,“没有进度,尚且停留在构想之中。”

  孙无咎默然不语,祝明月靠着钱帛激励,将纺车效率拉高数倍,可若用水力,却不知效果如何。

  祝明月继续说道:“水力纺线若是效果显著,你们家中有靠河的庄子,亦可安装。”

  王才里的河岸只有那么一段,全部拿来架设也不够。假如股东家里有现成的,省去外头找水岸的麻烦。

  杜乔情知这个话题和自己无关,只关注账目上其他事项。“加工费是何收入?”

  其他人多多少都清楚,唯独杜乔耳目闭塞不知内情。

  祝明月解释,“去年恒荣祥进项有三样,本职的毛衣毛线销售、年底娄霍两位管事去萧关做生意,低买高卖。最后一项是为右武卫左厢军代工衣裳鞋袜。”

  用的恒荣祥的人力地盘,祝明月便把生意挂在作坊名下。

  杜乔:“右武卫左厢军?”

  徐昭然:“倒比去军器监少府监求爷爷告奶奶,方便得多。”

  照常理,左厢军这许多衣裳,少说等一年,中间说不得还要塞点贿赂。事办的慢不说,还要受气。

  况且左厢军的需求本就是额外的,报上去军器监少府监未必会接。

  于是落在众人心底只剩两条,左厢军真富裕,祝明月真利落。

  众人继续说一通商业上的细节,祝明月宣布,“作坊草创,头一年纯利润两成分红,其他继续投入生产。”

  这些在合伙之初就说清楚。

  “为方便,所得钱帛,都兑换成金饼。”

  不想再重复推一车铜钱招摇过市的荒诞场面。

  戚兰娘赵璎珞抱着几个锦盒上前,放在各人面前。

  杜乔放在手里掂量,快回本了。

  白湛眼巴巴的望着诸人的盒子,孙无咎手上同样空无一物,“不用看了,和我们没关系。”

  金子虽还在孙无忧手里,但孙无咎已经盘算好用途,买书。

  白湛扭头,谁和你是“我们”。孙无咎只是由妹妹代持,分红和自己是真没关系。

  林婉婉玩笑道:“刚过十五,你压岁钱呢?”

  白湛:“一匹马一只鹰一柄剑。”然后就没啦。

  林婉婉不禁拍拍孙无忧的肩膀,“妹妹呀,以后你们的家,可不能让白二来当。”

  反将孙无忧闹了一个大红脸。

  李君璞问道:“你家人何时到长安?”

  杜乔家乡遥远,中举后没有长假,只能委托往来齐地长安的商队,将家人捎带入京。

  杜乔沉吟片刻,“约莫年后启程,顺利的话二月底三月初到。”

  若是天下太平,杜乔说不定安排家人春暖花开后再慢慢启程,但东征在即,民间不会多太平,只能趁着春寒动身,争取尽早到达长安。

  李君璞安慰道:“正是长安最好的时节,可以带家人城内城外踏青赏景。”

  杜乔怅然道:“是啊!”他也期盼那一天。

  白秀然问道:“明日公主出降,你们去么?”

  林婉婉好奇道:“怎么个流程?”

  白秀然:“前期的热闹都过了,大约只能看到送亲的队伍。齐王送嫁,公主亲父为副使。”

  “自长安出发,经同州过蒲津关走绛州进晋阳,从雁门关入草原。送亲队伍大部分人马止步在雁门关内。”真正的千里迢迢。

  段晓棠:“看看吧。”

  次日清早,一群人在朱雀大街附近寻了一个好位置。

  皇城门大开,数十卫队先行出城肃清道路。

  一辆由四匹骏马拉着的华丽马车缓缓由皇城中驶出,马车四周装饰着五彩的锦缎,镶嵌金玉宝石,彰显皇家尊贵。

  马车前后,是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闪亮铠甲,腰间佩剑的皇家护卫。他们将在从长安到雁门关的路程上,保卫公主的安全。

  护卫两侧,是宫廷乐师。吹奏着欢快的乐曲,为公主送行。

  街道两旁,挤满围观的百姓,他们欢呼雀跃,为公主送上祝福。

  所有人只能看见显赫的皇家气派,至于端坐马车中千金公主,是胖是瘦,是圆是扁,无人得知。

  宽敞的马车中,吴含生哪怕穿着喜服,强撑出来的身形亦显得单薄。兴奋、忐忑……种种情绪上心头。

  宽大的袍袖里,手中握着的,是从吴越送进来的《汉书西域传》中摘抄出的文字。

  学解忧,不要做昭君!

  一位和亲公主五十年的岁月,浓缩在千余字中。

  刘解忧,完成使命,最终归汉!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再是煊赫气派,终有散场的时候。

  长长的送亲队伍,只剩背影。诸人看过热闹,各自散去。

  祝明月归家,却见到一个意料之外的人——潘潜。

  将潘潜从等候的厢房请入正房,祝明月笑道:“没想到你会来?”

  今天本就是交稿的日子,潘潜该来,祝明月说这句话,当然是知道他上元夜和杨胤宋道平混在一处的事。

  潘潜全程旁观,再傻也知道杨胤和李君璞段晓棠之间有点猫腻。

  他上层人脉不足,无法得知李家和杨胤之间的恩怨。只隐约探知,两家原是一党,后来不知何故撕破脸。

  至于段晓棠的身家背景是明牌,南衙将官,河间王吴岭的人。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潘潜早已尝遍,如何看不出,杨胤并不欣赏自己。

  主择人,人择主,杨胤非是良配。

  再说,杨胤哪怕看宋道平的面子,安排也得在东征后。

  骑驴找马,还要继续挣生活费。

  潘潜正色道:“君子立世,不可无信。”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