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如何?百尺高楼连地基都没打好。

  一看周木匠的表情,祝明月心中了然。

  祝明月:“先把能做出来的建了,水力纺车放在最后,慢慢研究。”

  “我再调几个人过来给你打下手。”

  水磨磨坊和水碓坊一旦建成,最繁琐的舂米磨面工序有替代,五谷豆坊的人力能解脱出来做其他更高价值的货物。

  至于给恒荣祥制作的水力纺车,由于没有参考范例,只能一步步摸索。

  祝明月和戚兰娘一块去山脚下禽舍牲圈看,牛圈内的大牛已经增加到十二头,附带几头小牛。

  戚兰娘:“现今主要靠大牛翻地,或者在工地上拉货运货。产出的奶,能供应步步糕每日所需三成。”

  祝明月转身望着王才里村庄的方向,目光幽深,“四野庄忙过春耕后,可以借给村里人公牛。租子怎么算,和彭庄头商量下。”

  戚兰娘猜出几分祝明月的打算,“王才里在长安周边,靠着永安渠,日子比其他乡民好过些,春耕会忙不过来?”

  祝明月拧眉,“彭庄头有没有提过,村里有几头牛?”

  戚兰娘摇头,“没说过,要不我去问问。”

  祝明月:“不知道东征会不会抽调王才里的青壮,但春耕总是累的。他们过的太平,我们才能安生。”

  戚兰娘真在村里待过的,知道乡土人情,“等庄子上忙过后,再让彭庄头寻里正商议。”

  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全通知一遍费不了多少事。

  现在放出消息,只会惹得人心浮动。

  山脚下的圈舍建在下风处,位置散的极开。

  几人原本想养鸡,棚养散养并行,实地考察一番后,发现以现有的条件,棚养根本不可能实现。

  只能仿照农家养鸡的模式,建几个鸡圈,散在山脚下。围上篱笆,旁边留一间土胚房给鸡避风躲雨。

  鸡鸭都是同理。

  戚兰娘:“如今一个圈能养百只左右。”再多不是养不养的过来的问题,怕的是一场禽瘟下来,全军覆没。

  祝明月:“一只鸡鸭长大,差不多要半年。”以前被口诛笔伐的速生鸡,反而求之不得。“等积累经验后,再试试棚养。”

  活动量大不利于增肥,人禽同理。

  戚兰娘点头,“嗯,婉婉说可以养蚯蚓做饲料,我让彭庄头去找村里的孩子收一点。”

  大人挑土,小孩挖蚯蚓,安排得明明白白。

  林婉婉只负责提出构想,其他人负责实现。

  祝明月:“不是有几个圈么,让他们记录下来,不同饲料配比、喂养方式,长肉下蛋有没有区别。”

  戚兰娘:“如今鸡鸭苗不过百只,庄子上识字的人不多。”

  也就是现在开工建设,家里几个人才轮流过来盯工。

  前期他们能顾得上,到后面未必能记得过来。

  况且现在这点鸡鸭数,做不出对比效果。

  祝明月声音变得低落,“等天气暖和些,试试人工孵蛋。”

  戚兰娘只是一个无情的点头工具人,待办事项+1。

  路过禽舍,小鸡小鸭活蹦乱跳。

  戚兰娘介绍道:“每一只进庄子时,都用艾草熏过。”是为消毒。

  祝明月何曾亲自养过鸡,“以后隔段时间,都用艾草给圈舍消消毒。”

  戚兰娘:“要不要给赵大夫说一声,挑块地方种一点艾草?”

  照他们的消耗量,靠野生完全扛不住。

  祝明月点头:“种一点吧。”

  配不出消毒水,只能靠植物大法。

  经过猪圈,一阵臭味袭来。

  祝明月捂住鼻子,“这里一定要多熏一熏。”

  “煽过的猪活下来几头?”

  戚兰娘:“煽了十头,有一头没熬过去。”

  祝明月计算一番成本,尚且能够接受。“开挖的渠道会在附近经过,让管猪圈的人时常洗一洗。”

  戚兰娘点头:待办事项再+1。

  上元节后,济生堂再增加两个小娘子。

  林婉婉新收两个女徒弟,丘寻桃、姚南星,同样是医家出身。

  小教室里坐四个半大孩子,不显得的拥挤。

  但济生堂的小门脸,一个大夫加四个药童可以凑合。

  往后几年徒弟出师,一口气排五个大夫,却是容不下的。

  林婉婉捂着半边脸吐槽,“我是不是该换个大点的地方,”瞥见赵璎珞有些惊奇的神色,“这不是想着,济生堂占了几间屋子,影响五谷豆坊发展么。”

  对林婉婉如此“贴心”的说法,赵璎珞只有四个字回应,“你继续编!”

  林婉婉竖起四根手指,“四个徒弟,养家糊口!”

  短时间内指望徒弟飞黄腾达不可能,只能当师父的自己卷,混成一代名医。

  和现代一样,指望学生反哺师门,不如反向求老师混成杰青或者院士。

  后者还靠谱一点。

  赵璎珞替济生堂管账,不由得帮林婉婉盘算一圈,“济生堂最大头的收入,来自你出外诊的诊金和谢礼。”

  一人养活一家医馆,两成的“优质客户”贡献八成的收入。

  真正上门求诊买药的客户,反而没那么富裕。

  加上看诊重点是女患,济生堂备药不如其他医馆齐全,卖药挣不了几个钱。

  赵璎珞谨慎分析,“济生堂只有你一人挣钱,想快速增加收入,要么等淑顺她们出师,要么再加一位大夫,或者你不坐堂,专心游走权贵之间。”

  想祝明月出钱,暂时不可能。家里的活钱全投到四野庄上。

  济生堂要能增加人手,早在赵大夫医馆房屋到期,林婉婉就把他拉过来了。

  何况以济生堂的定位,最好还要一位女大夫,哪那么好找的。

  至于专心给权贵看病,绝不考虑。

  比起富贵前程,林婉婉更在乎医学前途。

  以长安当前的环境,说不定常人眼中的“富贵”,是成为哪户高门的家医,或者嫁给哪个权贵子弟。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皆非她所求。

  林婉婉外头念叨:“大房子,大房子,钱,钱,钱……”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