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绛郡的山楂不错。”

  段晓棠:“也没多大兴趣。”喜欢吃糖葫芦的人不是她。

  “东西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讲,难道我们要在绛郡待到山楂成熟?”

  那可真是泥足深陷了。

  吴越咽下一块羊肉,点点头,“也是,说不定两卫今年还能在曲江池多泡一段日子。”

  具体的招抚办法,一直是吴岭吴越薛曲杜松几人在讨论,段晓棠不知内情。

  看起来,吴越似乎颇有信心。

  段晓棠:“希望如此。”

  其他众将官围着篝火饮酒跳舞,火焰中映照出各自满怀激情的脸庞。

  次日清早,号角声起,吹破晨曦的寂静。

  薛曲领兵从右屯卫纷踏而出,经过右武卫时,吴越和护卫们汇入其中。

  右屯卫的兵员过完,右武卫的人接上。

  段晓棠跟在武俊江宁岩身后,出太平坊门,再次踏上朱雀大街。

  不用回头看,后面应该还跟着一到两个卫的兵力,和他们不是同一路。

  路边早早出门的行人,避让到一边,表情有兴奋有畏惧,格外符合吃瓜群众的人设。

  而那些脸带担忧忐忑的,或许是出征将官军士的家人。

  段晓棠在人群中看见祝明月等人。

  刚出城门,段晓棠控马停在路边一阵,等到后头押运辎重的庄旭。

  段晓棠:“休息的时候,挖两袋土带走。”心理安慰也是安慰。

  庄旭:“记得呢。”

  转头把这件事交待给林金辉执行,“挑细土。”

  人数一多,不可能全部是轻骑,行进速度难免拖慢。

  中午不埋锅造饭,靠干粮顶过去。

  这种时候范成明格外喜欢往段晓棠身边凑,通常都能混到好东西。

  范成明:“吃什么?”

  段晓棠把油纸包推到中间,“卤肉。”从春风得意楼拿的。

  范成明:“你没吃多少?”

  段晓棠:“没胃口。”

  范成明也不多劝,能吃就吃,不能吃就歇会呗。

  段晓棠:“家里饿着你了?”

  范成明:“别人碗里的比较香。”尤其是段晓棠碗里的。

  愣了片刻,“怎么和春风得意楼的味道那么像?”看来平时没少偷偷摸摸吃外卖。

  段晓棠:“就是在那儿拿的。”

  范成明:“不自己做了?”

  段晓棠:“有现成为什么要自己做,谁还不能偷懒似的。”

  范成明思索片刻,“也对。”

  恰时杜松过来再提醒一次,“记得晚上扎营的时候,不分卫别,只按军种来,和右屯卫混编。”

  “俊江、石韵、段二你们三人分别领右中左三军的骑兵,伯文你带剩余的步兵,庄三辛苦点,把后勤辎重管起来。”

  一口气安排了五个人。

  众人齐齐应是。

  杜松再强调一遍,“范二,你跟着世子,寸步不离。”

  这些事是早商量好的,范成明叹息一声,“总不能晚上睡一起吧!”

  杜松:“你俩要是愿意,也可以!”

  这就能看出杜松和吕元正的不同,换后者来——大概会说的委婉些。

  范成明梗着脖子,当然不愿意了!

  杜松一把将范成明拉扯起来,吩咐道:“快过去,右屯卫的人你都熟。”

  总不能让吴越一个人面对,右屯卫的“豺狼虎豹”。

  并非说右屯卫有坏心,只是到底和右武卫自己人隔了一层。

  说来薛曲也是“有心”,右屯卫领兵的将官,无一人官阶能与杜松比肩。

  杜松原以为是他在示好,后来才知道其人“野心”甚大。

  前次两卫联军,前半程都是分开立营,一前一后行军,哪怕平叛,大部分时候也是各自执行任务。

  没想到薛曲一上来就给个下马威,两卫直接合军。

  三万人,绝不是薛曲指挥的上限。

  但两卫能否毫无隔阂的听从指令行动,尚是未知数。

  晚间扎营后,众将官集合到帅帐听议。

  入乡随俗,将官们不再按照卫别,而是照官阶交叉站立。

  段晓棠并不在乎,无论怎么分,她前边不是武俊江就是宁岩。

  吴越居于上首,薛曲侧坐,说起一些明日的行军要领。

  今日也算众人正式拜见主将。

  帅帐集议散去,段晓棠出了营帐,见孙安丰的说书班,正在空地上开讲《三国演义》。

  周围围着两三百人,分不清是右武卫还是右屯卫的人。

  段晓棠交待道:“别说的太晚。”

  孙安丰:“每天只说半个章回。”不耽搁时间。

  段晓棠:“营里的人能放过你?”以前都是一个章回。

  孙安丰:“我们营里的都听过,右屯卫没有。”

  段晓棠:“好吧。”

  帅帐内,吴越迟疑道:“薛大将军,可以吗?”

  薛曲:“世子,我把右屯卫训练的最好的一万人都带出来了。”包括和俞怀光一起去东莱的老班底。

  “他们和右武卫,用同样的操典,进行同样的训练。除了不在同一片校场,没其他区别。”

  前次两卫联军没有脱节已是幸运,如今两卫合军成为现实,既可以显示出薛曲的领军水平,也能证明段晓棠所著操典的价值。

  薛曲也有自己的打算,这年头大将军也不容易,不仅要当老子的心腹,还要混成儿子的心腹。

  幸运的是,吴越“击败”吴巡,稳成下一任南衙当家人。诸卫大部分将官不再有改投门户的顾虑。

  但担忧的是,吴岭还能坚持多久?

  这对父子感情生疏,好在不似天家皇帝和太子一般,隐隐对立。他们必然要相辅相成。

  但又面临一个问题,吴越年轻,谁能留到他执掌南衙的时候。

  论在河间王府的根基,右屯卫比左武卫深厚的多。

  薛曲和范成达一天没在吴越手下混过,但论及信任度,薛曲比不上“老”下属。

  没办法,范成明天天在吴越眼前晃,虽然心烦,但增加不少存在感。

  谁能想到,范成明居然成南衙子弟“年少有为”的典范。

  何况薛曲比起范成达还有一个劣势,年纪。

  岁月给了他阅历和战功,也让他离衰弱更近。

  薛曲信心满满,出了帅帐,漫步在篝火和月光映照的大营中。

  忽然听到有人在说,桃园结义的故事。

  《三国演义》薛曲当然看过,但真正下死力推广到基层军士中间的,只有左右武卫。

  薛曲隐隐感觉,两卫合军,或许没那么简单。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最新章节,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