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闯科举 第116章 本年的童生试,正式开始

小说:农家子闯科举 作者:登山客 更新时间:2025-05-15 03:52:2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在陆承安说完后,陆正田无语的看了下让自己不要紧张的儿子。

  接着,见周围的人都好奇的看过来,陆正田对着陆承安幽幽道:

  “承安,你也无需紧张。

  这次是互保的人不够,才让你凑数的。

  即便没考好,爹也不会说你什么。”

  话落,陆正田就带着自己的试卷离开。

  而此时,周围本来对陆承安年纪小小会来参加童生试都有点好奇的书生,马上移开了视线。

  一个凑数的小童,不是他们需要防备的对手。

  明白陆正田用意的陆承安,看着他爹离开的背影笑了下。

  县试一般共考五场,每日一场,都是黎明前点名入场,日落前交卷。

  而第一场最为关键,称为“正场”。

  只要第一场考得好,县试榜上有名就稳了。

  有了陆正田的话,即便还有准备害别人的书生,都会下意识的忽略被陆正田说成凑数的陆承安。

  在陆承安将笔墨纸砚摆放好,来参加县试的书生也都进场了。

  刚才在考生们唱号进场时做保的廪生,这会已经退场,去了文县令给他们准备好的房间等待。

  收银子做保也不是容易的事,不光要担责任,还要在考试期间一直陪同,确保自己做保的考生不会出问题。

  而此时,随着文县令离开,其中一个廪生庆幸的松了口气。

  “周兄,这次还好你要做保的那几位没进场。

  要不然,就他们准备陷害其他书生的做法,谁知道在考场会干出什么事。”其中一个眼睛有点小,但看着很精神的青衫廪生对着松了口气的廪生说道。

  听到这话,周俊原点头应道:

  “还好,在进场前,县尊大人就把那几个有心陷害别人的书生找出来关押了。

  要不然,别说我,咱们大家这次谁知道都会不会被连累。”

  此话一出,想到那好几考篮的小纸片,在场的廪生全都沉默了。

  就在廪生们交谈时,入场的考生已经按照座号就坐,等待文县令公布考题。

  在同一府内的各州县,县试都是统一定在同一天考试。

  不过,县试的考题,是当地县令自主出题。

  摆好笔墨,跟左右两边的考生对视了一眼的陆承安,等了一会,就看到文县令进场了。

  此刻,本年的童生试,正式开始。

  很快,随着文县令的到来,举着试题的衙役,开始表情严肃的全场走动起来。

  而陆承安,也赶紧按照张夫子说的,在稿纸上记下考题。

  县试第一天,一般考的是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文不得超过700字。

  字不多,但想要写出一篇精彩的四书文,也绝非易事。

  四书题又称“头题”或“首题”,从四书正文中出题。

  看完题目,陆承安放下心来。

  文县令人不错,没有出什么截搭题,而是很正规的四书题目。

  甚至,其中一道题还是张夫子给陆承安题海战术时出过的。

  至于五言六韵试贴诗,则是以冬雪消融后的景色为题赋诗一首。

  陆承安先是将自己写过,精修后的四书题直接在考卷上写完,接着,看向下一题。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这句话,源自《中庸》里面的“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这句。

  它表达了一个众人理想中的君子形象,即,在处理事务时,不偏不倚,坚守中道。

  既不倾向于任何一方,也不依赖于任何一方,始终保持独立、中立、公允的态度。

  这里的“中立”,并不是指置身事外。

  主要体现的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能够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做出符合正义和公平的判断。

  而“不倚”,则强调了君子在面对各种诱惑时,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立场,不随波逐流,不妥协退让。

  “强哉矫”中的“强”,则是意味着坚强、刚毅。

  “矫”在这里,也并非矫正之意。

  这句话主要赞美了那些在复杂环境中,还能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心中正义,不偏不倚的人。

  看到这题的陆承安,下意识的抬头看了眼文县令。

  他可是听说过,文县令其实来自京中,家世很不一般。

  看来,这是个心中还有着君子之念的中年?

  就是不知道,文县令是因为坚持心中正义,被发配到小县城,还是准备一展抱负,来基层干实事。

  就在陆承安看向文县令的时候,巡视全场的文县令,也看到了人群中年纪最小的陆承安。

  先是愣了下,接着,文县令对陆承安也好奇起来。

  本朝跟前朝不同,可没有举神童一说,甚至因为吸取前朝经验教训,对年纪小的考生也没有任何特殊照顾。

  来青山县好几年,也主持了好几次的县试,像陆承安这么大的考生,文县令还是第一次见。

  有点好奇的文县令,本来是想着走到陆承安身边瞧一下陆承安的答题情况。

  不过,想了下,觉得他过去没准会给陆承安压力的文县令,打消了自己的想法。

  甚至,在陆承安看向他时,只是淡淡的对视一眼,没给陆承安任何压力的转移了视线。

  此刻,陆承安可不知道文县令短短时间内,已经为他考虑颇多。

  看了文县令一眼后,他就开始在草稿纸上作答。

  很快,陆承安稿纸上的字就逐渐增多,时间也缓缓地在流逝。

  大约一个时辰后,衙役手持印章,开始进场。

  很快,所有考生的答卷上,答案末尾被按了印。

  这个印章,被称为“打印”或“盖戳”,主要为知晓考生答题的快慢而记录。

  因为童生试考试期间,大家都是距离很近的在作答。

  若谁的考卷上,印章的前面一字未写,后面即便写的是锦绣华章,字字珠玑,也因极有可能存在着请邻桌考生代为答题的嫌疑,而遭到无情地否决和摒弃。

  此刻,陆承安已经把写好的第二道四书题誊写完,只剩下一首五言六韵试帖诗。

  看着考卷上的印章,陆承安满意的笑了下。

  就他这答题速度,怎么也能给他赚点好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农家子闯科举,农家子闯科举最新章节,农家子闯科举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