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陆正田和秦臻疑惑的问题,陆承安笑了下,神秘的说了句:

  “爹,秦大哥,等到了茶馆,你们自会知道如何选人。”

  陆正田和秦臻对视一眼,默不作声的跟着陆承安,来到了京城最有名的茶馆茗月台。

  茗月台是天南地北的文人墨客但凡进了京城,都会来的地方。

  陆承安刚走进大门,就闻到了一股清新淡雅的茶香。

  伴随着茶香的,是有很有雅趣的琴音,还有书生们小声的交谈声。

  一瞬间,还没喝茶,陆承安都觉得自己心静了。

  再往里面走了下,就到了茗月台最热闹的地方。

  只见一个身着青衫,书卷气很浓的书生,这会正在茗月台最中心的台子上,讲着一本写的很精彩的游记。

  而台子周围的书生,时而倾听,时而对着他所讲的内容,讨论一二。

  陆承安听了一会,就了然的点了下头。

  看来,茗月台这边的故事,适合带着雅趣,却蕴含深意的故事。

  这么想着,他在心里为安南王编出来的几十个版本的故事,被筛选了一下后,就剩下了三个版本。

  等青山书生讲完游记,一个老者上台开始讲话本后,陆承安再次挑选出了适合茗月台的两个版本。

  接着,他就叫来茗月台掌柜的。

  “小公子,你是说,你有好故事,想让我们茗月台的说书先生讲你的故事?”掌柜的看着陆承安诧异道。

  闻言,陆承安点了下头,道:

  “掌柜的,你放心,我的故事绝对精彩。

  你要是不相信,我先口述一二,让你店里的说书先生听听。

  正好,让他们选择适合你们茗月台的故事。”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陆承安晃了下刚才从秦臻那借的赤血卫的腰牌。

  瞄了眼腰牌,茗月台掌柜马上义正言辞道:

  “小公子,一看你就是读书人。

  既然你有自信觉得自己的故事精彩,那我这就叫说书的进来跟你聊。

  不过,这里不管说书先生还是客人大多都是读书人,还请小公子不要暴露身份。”

  “掌柜的,我就是借了我哥的腰牌玩玩罢了。

  你放心,我可是正经的举人,懂规矩的。”陆承安笑着说道。

  茗月台掌柜:“……”谁家正经举人,手里拿着的是赤血卫的腰牌?

  看了陆承安身旁的秦臻一眼,茗月台掌柜什么心里话也没敢说,赶紧走出去叫来了说书先生。

  茗月台的说书先生一共有三位,除了两个年轻的,剩下的那个就是讲话本的那个老者。

  这会,老者还在讲他的话本,来的是两个年轻的说书先生。

  聊过后,陆承安才知道,茗月台的说书先生,所有的故事都是自己找的,故事精彩,说书先生也讲得好,打赏就高。

  故事不精彩,收入就会少一点。

  他刚表示了来意后,其中一个眼中带着傲气的青年说书先生看了他一眼,就说了声抱歉离开了。

  见状,陆承安也没在意。

  看向剩下的说书先生,陆承安很快将自己适合茗月台的五个故事的开头,都一一说了出来,让对方挑选合适的。

  听完他大概的讲述后,对方看了陆承安一眼,夸道:

  “小公子,你说的故事,听着是同一个人的故事,但细节各有不同。

  我觉得,这几版都挺适合在茗月台讲。

  但以我的习惯,讲第三版绝对会更加精彩。

  不知小公子的故事,什么时候能全部提供?”

  “不急,我的故事绝对紧凑,且绝对字字珠玑。

  但我每天,只能给你提供一部分故事。

  我唯一的要求,就是你所讲,必须按照我写的来,且不能改变任何地方。”陆承安意味深长的说道。

  此话一出,年轻的说书先生看了他一眼。

  接着,拿起陆承安这会功夫写出的开头看了下,就拍板道:

  “小公子,那咱们就说定了。

  但你这版的故事,只能由我来讲。”

  对说书先生的这个要求,陆承安当然不会拒绝。

  两人商量好了明天就开始由说书先生在茗月台讲这个故事,也定好了陆承安将写好的故事送来的时间,年轻的说书先生就识趣的离开了。

  没多久,讲话本的老者也来了。

  也许是人老成精,再加上平日里接触的都是读书人。

  他听完陆承安的话,马上问道:

  “小公子,不知您这故事,最后是让主人公扬名大周,还是准备让他遗臭万年?

  咱们先说结局,再聊其他。”

  一听这话,陆承安马上笑着将秦臻的腰牌拿了出来。

  只看了一眼,讲话本的老者马上干笑道:

  “看来,是有人要遗臭万年了。

  小公子,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就你们三人的装扮,还有您手里的这块牌子,这活我接了。

  但若是有人阻止,让我讲不下去,我也只能选择自保。”

  “老爷子,你是个聪明人,知道如何选择的。

  要讲的故事我会给你送来,要不要讲,你自己选择。”陆承安笑着说道。

  说完,他在讲话本的老者纠结的表情中,离开了茗月台。

  接下来,陆承安带着陆正田和秦臻,走遍了整个京城有说书先生的茶馆。

  甚至,连唱曲的酒馆和登台演戏的戏楼,都去了一趟。

  等回了家,陆承安就一头埋进书房,开始将自己早就想好的各种版本的故事写了出来。

  每个茶馆因为顾客身份不同,写法也是不同的。

  等第二天,他带着熬夜后的疲惫,将写好的故事让人按照地点送出后,才赶紧补觉。

  陆承安觉得,这次,面对遍地开花的故事,安南王就算知道后想要辟谣,那也是做不到的。

  带着这个想法,他睡醒后,又开始执笔书写起来。

  甚至,这一天,他连编出的小曲,都已经写好。

  接下来的两天,陆承安写的各版本的故事,在京城不同阶层中发酵。

  而安南王,则是艰难地快要凑齐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就在陆承安编好了充满转折的戏曲,送去各大戏楼和小戏班子时。

  皇宫内。

  周启明看着安南王送来银票,满意的笑了。

  他忽略安南王为了表示筹款艰难,专门找到的各种面额的银票,确认好是一百五十万两银票后,周启明就马上说道:

  “安南王,这次看在你为了女婿认错态度好的份上,朕也不罚他了。

  回家后好好教育一下孩子,别让他再头脑一昏,重蹈覆辙。”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农家子闯科举,农家子闯科举最新章节,农家子闯科举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