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芙琳也伸出手,轻轻一握。

  “你好,吴女士。”

  两个同样出色的女人,目光在空中交汇,平静之下,暗流涌动。

  沈岩仿佛没有察觉。

  “吴雅,你负责安排好伊芙琳博士回国后的一切事宜。”

  “雅努斯那边,也由你来做交接。”

  “告诉那帮小子,我给他们请来了全世界最好的老师。谁要是敢偷懒,就自己卷铺盖滚蛋。”

  吴雅点头。

  “明白。”

  她看向伊芙琳。

  “里德博士,我会让团队把雅努斯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启明’的所有资料,都准备好。”

  “随时可以向您汇报。”

  伊芙琳摇了摇头。

  “不用。”

  “我不需要看资料。”

  “等我到了,让他们直接给我看代码和架构。”

  “纸上谈兵的东西,我看腻了。”

  吴雅微微一怔,随即点头。

  “好的。”

  这个伊芙琳·里德,果然和沈总一样,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三天后。

  H国,深岩集团总部大楼,十七层。

  雅努斯人工智能工作室。

  整个楼层被打通,充满了年轻、自由和一丝杂乱的气息。

  随处可见的懒人沙发、零食架,以及写满了各种代码和公式的白板墙。

  一群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正围在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前,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他们是沈岩东山再起后,亲手从各大高校和社会上招揽的天才。

  他们年轻,骄傲,是国内AI圈子里冉冉升起的新星。

  他们开发的“启明”大模型,虽然还未正式发布,却已经在内部测试中展现出惊人的潜力。

  工作室的技术负责人,是一个叫李默的青年。

  他戴着黑框眼镜,穿着格子衬衫,是那种典型的技术大牛。

  此刻,他正指着屏幕上的一段算法,唾沫横飞。

  “这个上下文窗口的压缩算法还有优化空间!我觉得可以用滚动摘要的方式来……”

  他的话还没说完,工作室的玻璃门被推开。

  吴雅踩着高跟鞋走了进来,她身后,跟着一个身材高挑、金发碧眼的外国女人。

  所有人的讨论声瞬间停止,目光齐刷刷地投了过来。

  “给大家介绍一下。”

  吴雅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这位是伊芙琳·里德博士,世界顶级的AI科学家。”

  “从今天起,她将担任我们雅努斯的总顾问,指导我们的研发工作。”

  工作室里一片寂静。

  年轻的天才们面面相觑。

  总顾问?

  指导我们?

  开什么玩笑。

  他们承认沈总很有眼光,但AI研发,可不是靠钱就能堆出来的。

  一个空降过来的外国人,懂什么“启明”?

  李默推了推眼镜,走了上来。

  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满,但语气里的疏离感却很清晰。

  “里德博士,你好,我是李默,‘启明’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吴总监,沈总是让我们向里德博士汇报工作吗?”

  吴雅还没开口,伊芙琳已经上前一步。

  她环视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了李默身后的那块巨大显示屏上。

  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数据流。

  “这就是‘启明’?”

  她的中文发音标准得让人意外。

  李默有些自豪地点了点头。

  “是的,这是我们耗费一年心血的作品,它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多模态理解,已经接近……”

  伊芙琳直接打断了他。

  “架构图给我看一下。”

  李默愣住了。

  这么直接?连个客套的开场白都没有?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在旁边的电脑上调出了“启明”的底层系统架构图。

  那是一张极其复杂的网络结构图,是整个团队智慧的结晶。

  所有人都挺起了胸膛,等着这位新来的顾问发出赞叹。

  然而,伊芙琳只是扫了一眼。

  前后不过十秒钟。

  然后她走到旁边的一块空白的白板墙前,拿起一支黑色马克笔。

  “你们的思路,从根上就错了。”

  一句话,让整个工作室的空气瞬间凝固。

  李默的脸涨得通红。

  “里德博士,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我们的架构经过了无数次论证,是最适合当前算力环境的……”

  伊芙琳没有回头,手中的马克笔已经在白板上动了起来。

  她没有画复杂的网络图,只是画了几个简单的方块,然后用线条连接起来。

  “你们试图在一个平面上,构建一个多维度的思考核心。”

  “就像是想用二维的纸,去折出一个真正的球体。”

  “无论你的算法多精妙,你的数据多庞大,最终得到的,也只是一个徒有其表的‘拟球体’,它永远无法理解三维空间的真正奥秘。”

  她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锤子,敲在这些年轻天才的心上。

  李默的嘴唇动了动,想反驳,却发现自己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因为伊芙琳说的,正是他们目前遇到的最大瓶颈。

  “启明”很聪明,但它的聪明,像一个博闻强记的学霸,而不是一个能举一反三的智者。

  它缺少真正的“顿悟”能力。

  “那应该怎么样?”

  一个戴着耳机的年轻组员,忍不住小声问道。

  伊芙琳的笔在白板上停下,画出了一个全新的结构。

  “放弃平面思维。

  “我们需要构建的,不是网络,而是‘生态’。”

  “我称之为,‘神经突触编织’架构。”

  她在白板上飞快地书写着,一个个闻所未闻的名词和公式,从她的笔下流淌出来。

  “第一层,数据感知层。我们不仅要喂给它数据,还要教它如何像生物一样,通过不同的‘感官’通道去主动抓取和筛选信息。这需要引入‘信息熵’判断机制。”

  “第二层,逻辑推理层。你们现在的做法是串联式的,效率太低。要改成并联矩阵,引入‘猜想与验证’模型,让它能够同时开启上万个‘思维线程’,进行自我博弈。”

  “第三层,也是最核心的,我称之为‘涌现’层。”

  伊芙琳在白板的最顶端,画了一个圈。

  “在这里,我们将引入一个‘混沌变量’。它不产生任何具体信息,只负责一件事——在系统高度协同的瞬间,进行无序的干扰。”

  “就像人类的灵感迸发,它不讲逻辑,不讲道理。”

  “当逻辑的尽头,是混沌。而伟大的创造,往往诞生于混沌之中。”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离婚后,每日情报让我狂飙致富,离婚后,每日情报让我狂飙致富最新章节,离婚后,每日情报让我狂飙致富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