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解放,在建国后开工建设的第一个汽车厂,这个汽车厂的诞生,代表着东方终于能自主生产汽车了!
之后,考虑到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布局缺陷,在南边搞了二汽东风,现在,东风EQ240卡车,已经成了南边部队最喜欢的车型。
三汽呢?
后世没听说过,但是在历史上,三汽还真出现过。
由于国内的重型汽车生产落后,部队需要的重型汽车年产量就几十辆,根本解决不了部队的需求,所以,国家还需要进口才能满足需要。
仅仅从76年到78年,每年进口重型卡车的费用就超过了两亿!
一机部的饶部长算了一笔账,这样算下来,十年内,就是二十亿美元,而拿着这笔钱,建设一座我们自己的现代化重型汽车厂他不香吗?
等以后,大不了就花钱进口一些零件,但是整车生产还是在国内的。
于是,轰轰烈烈的第三汽车厂的建设,就提上了日程,饶部长对此是非常热衷的,从一汽、二汽、一机部汽车局等地,抽调了上百人,组成了三汽筹备组。
现在,只要确定了引进项目,三汽就能开工建设,几年内就能投产,国内就可以有一个现代化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了!
国内的汽车工业从上到下,都认为三汽一定能搞出来,一定能成为和奔驰、斯堪尼亚一样的先进企业,他们乐观的态度,把秦淼给逗笑了。
“怎么,你对三汽有不同的看法?”
“冯老,三汽计划投资多少?”
“二十亿。”
“咱国家的外汇储备是多少?”
“这个二十亿,不是一次性拿出的,只要先拿个几亿出来……”
“几亿?全国和三汽类似的项目有多少?”
冯老愣住了,他虽然在汽车工业内工作,但是也听过其他工业系统的需求的,各个行业几乎都想要引进,都想要申请经费,动辄就是几个亿……
别人还没有意识到,但是,秦淼知道啊!
饶部长鼓足干劲筹建三汽,如果真搞成了,或许还真能成为一个大型汽车厂,但是……国家没那么多钱!由于洋跃进,全国各个行业都在打报告要进口,国家的外汇,都给花没了,有一年外汇储备还成了负数!
所以,国家对各种进口项目采取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个三汽,因为投资大,被首批列入调整范围,1981年的时候,就彻底下马了。
可以看一些官员的履历,1979-1981,任第三汽车制造厂某某职务,之后就有了新履历。
三汽是注定要下马的,这个没什么说的。
而且,三汽的目标,就是年产15万辆,而在八十年代,奔驰的重型卡车,年产量才八万辆而已!
当然,这些还不是秦淼鄙视的根本原因,最重要的还是,都说要搞市场经济了,还打算和过去一样,集中全国之力,搞一个大型国企出来?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不搞个三汽,咱们怎么造重型卡车啊?”
“现在怎么造,接下来就怎么造啊!咱们国内的老厂子,什么黄河厂、红岩厂、老区厂,这些厂子,都可以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造重型卡车啊,而且,三个厂子还能竞争……”
三汽要是真搞出来了,一家独大,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倒是几个厂子搞竞争,才能推动产业进步!
冯老点头:“你说得很对,等我回了首都,把你的建议……”
“别,我只是随便胡扯,我就是哈工大的学生,才大一,而且,和汽车工业没任何交集,就算是改装卡车炮,那也是直接进口整车,您可别把这番话汇报上去,您说了,我也不承认是我说的。”
无数汽车工业的高级领导,都在满怀期待地建设三汽呢,自己这番话出来,泼他们一盆冷水,他们能高兴就见鬼了。
历史上,那些追求真理的预言家,唯一的结局就是被绑在柱子上烧死的!
冯老一愣,然后明白了什么,神情复杂。
“阮厂长,咱们车间腾出来吗?找个地方,咱们该开工了,这段时间,我就留这里,一起改装卡车炮。”
“好,我马上去安排。”
秦淼又投入到了工作中,改车,其实也挺有成就感的。
首都,中南海。
“老领导,这是新一期的预算审批,下面都有些头疼,就给您送上来了。”王秘书拿着厚厚的一摞文件走进来,满脸的为难。
“嗯?怎么了?预算超支严重吗?”
“是啊,咱们汇总了一下,就今年,这外汇预算审批,就高达……一百亿美元以上。”
“怎么会这么多?我们国家底子薄,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老领导接过来了文件,皱着眉头:“国门刚刚打开,就一窝蜂地要引进国外技术……”
一旁,王秘书神情复杂,是您说的步子要迈得大一点啊。
文件是按照顺序排列的,第一个就是一机部的。
“一机部最重要的项目,就是三汽的筹备,这是改变我们国内缺轻少重局面的重要项目,目前,几个竞标厂家的汽车已经送过来了,正在展开测试,等到有了结果,就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他们申请五亿美元的外汇来引进技术,国内还需要投入五亿人民币来建设厂房。”
老领导皱了皱眉头:“不行,太多了,我们的确是缺乏重型卡车,但是,我们更缺乏资金,这个项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这个嘛……”
“说吧。”
“哈城那边,秦淼倒是提出了一个说法。”王秘书说到:“他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之前那种集中国家力量搞企业的方式已经不合适了,得竞争起来,这次引进了技术,就交给我们原本生产重卡的几个厂家……”
老领导的目光中,神采奕奕:“不错,说下去!”
“他上次回来,和斯太尔的人坐一架飞机,他还建议斯太尔方面,为了打开东方市场,可以向我们提供贷款来缓解我们引进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好啊,这个秦淼,真是搞改革的人才,这些点子,才是最适合我们国情的!”
“那我们……”
“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国民经济调整,把一些可以低成本解决的方案,换一种方式,就类似这个重卡项目,就按照秦淼说的来!其他的项目,也都要开拓思维,想办法解决,不要总想着过去的老黄历。”
“是。”
之后,考虑到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布局缺陷,在南边搞了二汽东风,现在,东风EQ240卡车,已经成了南边部队最喜欢的车型。
三汽呢?
后世没听说过,但是在历史上,三汽还真出现过。
由于国内的重型汽车生产落后,部队需要的重型汽车年产量就几十辆,根本解决不了部队的需求,所以,国家还需要进口才能满足需要。
仅仅从76年到78年,每年进口重型卡车的费用就超过了两亿!
一机部的饶部长算了一笔账,这样算下来,十年内,就是二十亿美元,而拿着这笔钱,建设一座我们自己的现代化重型汽车厂他不香吗?
等以后,大不了就花钱进口一些零件,但是整车生产还是在国内的。
于是,轰轰烈烈的第三汽车厂的建设,就提上了日程,饶部长对此是非常热衷的,从一汽、二汽、一机部汽车局等地,抽调了上百人,组成了三汽筹备组。
现在,只要确定了引进项目,三汽就能开工建设,几年内就能投产,国内就可以有一个现代化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了!
国内的汽车工业从上到下,都认为三汽一定能搞出来,一定能成为和奔驰、斯堪尼亚一样的先进企业,他们乐观的态度,把秦淼给逗笑了。
“怎么,你对三汽有不同的看法?”
“冯老,三汽计划投资多少?”
“二十亿。”
“咱国家的外汇储备是多少?”
“这个二十亿,不是一次性拿出的,只要先拿个几亿出来……”
“几亿?全国和三汽类似的项目有多少?”
冯老愣住了,他虽然在汽车工业内工作,但是也听过其他工业系统的需求的,各个行业几乎都想要引进,都想要申请经费,动辄就是几个亿……
别人还没有意识到,但是,秦淼知道啊!
饶部长鼓足干劲筹建三汽,如果真搞成了,或许还真能成为一个大型汽车厂,但是……国家没那么多钱!由于洋跃进,全国各个行业都在打报告要进口,国家的外汇,都给花没了,有一年外汇储备还成了负数!
所以,国家对各种进口项目采取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个三汽,因为投资大,被首批列入调整范围,1981年的时候,就彻底下马了。
可以看一些官员的履历,1979-1981,任第三汽车制造厂某某职务,之后就有了新履历。
三汽是注定要下马的,这个没什么说的。
而且,三汽的目标,就是年产15万辆,而在八十年代,奔驰的重型卡车,年产量才八万辆而已!
当然,这些还不是秦淼鄙视的根本原因,最重要的还是,都说要搞市场经济了,还打算和过去一样,集中全国之力,搞一个大型国企出来?
“你说的有道理,不过……不搞个三汽,咱们怎么造重型卡车啊?”
“现在怎么造,接下来就怎么造啊!咱们国内的老厂子,什么黄河厂、红岩厂、老区厂,这些厂子,都可以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造重型卡车啊,而且,三个厂子还能竞争……”
三汽要是真搞出来了,一家独大,不一定是什么好事,倒是几个厂子搞竞争,才能推动产业进步!
冯老点头:“你说得很对,等我回了首都,把你的建议……”
“别,我只是随便胡扯,我就是哈工大的学生,才大一,而且,和汽车工业没任何交集,就算是改装卡车炮,那也是直接进口整车,您可别把这番话汇报上去,您说了,我也不承认是我说的。”
无数汽车工业的高级领导,都在满怀期待地建设三汽呢,自己这番话出来,泼他们一盆冷水,他们能高兴就见鬼了。
历史上,那些追求真理的预言家,唯一的结局就是被绑在柱子上烧死的!
冯老一愣,然后明白了什么,神情复杂。
“阮厂长,咱们车间腾出来吗?找个地方,咱们该开工了,这段时间,我就留这里,一起改装卡车炮。”
“好,我马上去安排。”
秦淼又投入到了工作中,改车,其实也挺有成就感的。
首都,中南海。
“老领导,这是新一期的预算审批,下面都有些头疼,就给您送上来了。”王秘书拿着厚厚的一摞文件走进来,满脸的为难。
“嗯?怎么了?预算超支严重吗?”
“是啊,咱们汇总了一下,就今年,这外汇预算审批,就高达……一百亿美元以上。”
“怎么会这么多?我们国家底子薄,哪里经得起这样折腾!”老领导接过来了文件,皱着眉头:“国门刚刚打开,就一窝蜂地要引进国外技术……”
一旁,王秘书神情复杂,是您说的步子要迈得大一点啊。
文件是按照顺序排列的,第一个就是一机部的。
“一机部最重要的项目,就是三汽的筹备,这是改变我们国内缺轻少重局面的重要项目,目前,几个竞标厂家的汽车已经送过来了,正在展开测试,等到有了结果,就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他们申请五亿美元的外汇来引进技术,国内还需要投入五亿人民币来建设厂房。”
老领导皱了皱眉头:“不行,太多了,我们的确是缺乏重型卡车,但是,我们更缺乏资金,这个项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
“这个嘛……”
“说吧。”
“哈城那边,秦淼倒是提出了一个说法。”王秘书说到:“他认为,现在搞市场经济,之前那种集中国家力量搞企业的方式已经不合适了,得竞争起来,这次引进了技术,就交给我们原本生产重卡的几个厂家……”
老领导的目光中,神采奕奕:“不错,说下去!”
“他上次回来,和斯太尔的人坐一架飞机,他还建议斯太尔方面,为了打开东方市场,可以向我们提供贷款来缓解我们引进中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好啊,这个秦淼,真是搞改革的人才,这些点子,才是最适合我们国情的!”
“那我们……”
“我们需要进行一次国民经济调整,把一些可以低成本解决的方案,换一种方式,就类似这个重卡项目,就按照秦淼说的来!其他的项目,也都要开拓思维,想办法解决,不要总想着过去的老黄历。”
“是。”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最新章节,重回1980,我考上了哈工大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