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朱棣召开庆功宴,但几次请李暄都没成。

  李暄闭门不出。

  他人麻了!

  万无一失的铺排,想着双管齐下,同时惹怒了天皇和幕府大将军。

  想着总算能死了。

  但!

  晴天霹雳!

  继足利义满之后,足利义教又被蓝玉给杀了!

  他妈的!

  这还让人活吗?

  蓝玉:“哼!?想回家?先问问某手中的刀同不同意!”

  李暄就有这种感觉!

  世态炎凉!

  人怎么就能坏成这样!

  这一夜过后。

  第二天,朱棣和蓝玉就应天皇邀请,去了皇宫。

  李暄也在应邀之列,这回他从房间里出来了。

  京都昨晚亮堂了一夜,足利幕府被抄了个干干净净,没有余孽残留。

  现在到了权力分配的时刻。

  李暄感觉,他要是不在场,说不定又要闹出来一些什么幺蛾子!

  半晌后,京都皇宫正殿内。

  御座下的两侧,摆了七八张太师椅,各自间隔中有小茶案。

  换了正装,深红官袍,腰间束着素银佩玉腰带,英气勃发的李暄,坐在左侧上首。

  这是除了天皇以外,现场最尊贵的一个座位。

  穿着绣团龙亲王衮服的朱棣,则是坐在右上首的太师椅上,威风凛凛,亲王威严彰显。

  蓝玉姚广孝,还有蓝玉的一些义子将领,就按地位依次坐了。

  一排侍女鱼贯进来,上了茶。

  御座上的天皇抬手,先看了李暄:

  “明使。”

  接着才去邀请了朱棣他们:

  “燕王殿下,蓝玉将军,请。”

  一番客套,喝了茶水后,会面进入正题。

  新任天皇起初还是有些七绕八绕,委婉的说道:

  “朕闻,中原王朝历来最为尊贵的职官乃是太傅,位列三公,正一品职衔。”

  “但东瀛无有此位,朕想为明使特设此位,以示朕感念明使为东瀛除奸之恩!”

  “呵!”

  但不等他彻底把话摊开,朱棣就不屑的冷声哼了哼,直接打断,揭穿他的心思:

  “天皇当本王和李大人三岁小儿?太傅名虽尊贵,但是虚职,不握兵权,不参朝政!有何用?”

  “难道李大人幕后布局,本王蓝玉将军等勠力除奸,就是为了给你收拢皇权来了?”

  “此话不必再提,不行!”

  果断拒绝后,朱棣给了蓝玉一个眼色。

  蓝玉不客气的把腰间佩刀往茶案上一放。

  接着。

  就是他的几个义子,唰唰的全解下来佩刀,一连好几声刀鞘和茶案碰撞的动静。

  让整个正殿的空气瞬息凝固。

  “怎么,不需要某等提醒你,幕府大将军该给谁吧?”

  蓝玉倚着太师椅,两手搭在两个扶手上,微微偏了偏视线,冷冰冰斜睨了天皇一眼。

  天皇脸上的血色肉眼可见的退下去。

  肩上也像是压着几座山。

  蓝玉这样带着凶悍的目光,太沉重了!

  朱棣不容置疑的口吻和身上的威严也压的人压力山大!

  天皇险些被吓得松口。

  但转念想想,又不想再过上被幕府将军压制的苦日子,心里被激起来一些怒火:

  “燕王殿下,太傅之位已然是尊贵无比,若是殿下和明使不满意。”

  “可以商量!”

  “朕还能加封,明使奏事可不名,朝会可不拜,群臣上奏当避明使讳,给明使加九锡!”

  “这难道还不行!届时,李大人就是我东瀛一人之下,最尊贵之人!”

  朱棣懒得理会天皇的幻想,默默倚靠到太师椅上。

  蓝玉会意,直接拿起来佩刀露出尺寸刀锋。

  意思很明白,

  老子都能带刀堂而皇之的上殿了,还在乎那些虚名?

  接着就想好好让新任天皇回忆一下,足利两代将军都是怎么死的。

  不过这时候李暄坐不住了。

  刚刚朱棣蓝玉跟天皇沟通的时候。

  他就在想。

  万幸这是自己来了!

  不然就照朱棣跟蓝玉现在这表现,自己要是没来。

  那幕府大将军这样的顶尖权臣,自己就当定了!

  到时候再想死,可就真是一点机会都没了!

  “蓝玉!不得无礼!”

  李暄瞪了一眼蓝玉,及时制止。

  蓝玉和朱棣立马不说话了。

  李暄连看都没看天皇,他怕天皇再误会什么。

  就抬了一只手摇了摇,尽量用最没有感情的声音,不会让人产生什么联想。

  “昔年前唐魏征向唐太宗谏言,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太宗深以为然,曰,民心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本使乃大明之人,你们的朝臣不会心向本使,你们的百姓民心,更不会向着本使。”

  “故,无论是太傅又或者是幕府大将军,本使都当不得。”

  “你的好心本使心领了,至于此话,就休要再提。”

  李暄拒绝的很干脆,有理有据。

  他觉得这话够能表明态度了。

  让一个明朝人当幕府大将军,那你天皇不就成了瀛奸了?

  脊梁骨都得让人戳断。

  “明使此言有理!”天皇听完,迫不及待的高兴答应。

  对李暄的深明大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很佩服!

  但朱棣和蓝玉此时,就觉得天皇高兴的笑声很扎耳朵了。

  而且他们非常奇怪李暄的反应。

  幕府大将军,掌握东瀛兵权!

  这么大的权柄,现在唾手可得。

  结果就这么水灵灵的拒绝了?

  怎么想的?

  朱棣侧头,第一时间看了看蓝玉。

  现在就连朱棣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以前关于李暄的事想不通,他都是第一时间问姚广孝。

  现在。

  他反而是第一时间想看看蓝玉悟到了什么。

  姚广孝也用征询的目光看蓝玉。

  被聪明人关注,一向被叫莽夫莽夫的蓝玉心情飘飘然,也不负众望,略一沉思,嘴角就轻扬起来:

  “某懂了!”

  “如何?先生究竟为何要拒绝幕府大将军?”

  趁着李暄还在跟天皇推诿,朱棣赶紧小声问蓝玉。

  蓝玉眼神很亮,自信压低声音说道:

  “殿下,大师,某记着好像是有个三辞三让的礼数吧?”

  姚广孝合掌点头回应:

  “是,《礼记·礼器》说“三辞三让而至”,这是为了表示合法性和礼节。”

  朱棣沉思。

  蓝玉说道:

  “那这就对上了,先生为何别的不提,独独提到民心似水?”

  “这就是觉得直接接受,他面子上过不去,显的好像很着急一样,他怕被人背后议论,他不好意思!”

  “照某看!这时候就需要殿下,还有某等使一使力气,推先生一把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最新章节,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