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新闻确实是报道了研究生招考工作中的不公平行为。

  只不过,报道的对象从薛文婷以为的叶舟,变成了她自己。

  记者不仅采访了那个放弃读研的女生,也采访了被举报作风有问题的男生。

  男生还把已经成为他前任对象的女孩找来,接受记者的采访。

  那女孩说,有人找到她,说如果她对象去读研究生的话,跟她这个中专生的差距更大。

  而且京大毕业的对象,已经能分到很好的工作,只要她配合举报的内容,让对象没法读研究生,他们俩才能最终走到一起。

  事后,女孩因为过于惶恐,在对象面前露出端倪,两人的关系也彻底破裂。

  男生让她接受记者采访,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就当欠他的,还了吧。

  还有那个家庭出变故的女生,虽然她的父母事情确实是意外,但是其实她选择继续读研究生的话,其实也是能养活弟妹的。

  女生为什么会放弃读研呢?

  因为她的爷爷奶奶给了她很大的压力,说她在家里发生那么大的事情后,还要去读书,不管弟弟妹妹,非常可耻。

  两个老人出面指责,其他亲戚也纷纷站出来。

  她再三解释,自己读研,学校有补贴,也能争取到国家奖学金,这些都能支撑弟弟妹妹的学习和生活,她也能给人补课挣钱。

  但是,爷爷奶奶和亲戚都不听。

  女生就是京城郊县人,柴记者很容易就采访到了女生的爷爷奶奶,问他们为什么不让孙女读研,读研有补贴,比大学生高得多的补贴,其实也够两个弟弟妹妹的生活费。

  两个老人实诚地说:“因为有人跟我们说,如果孙女继续读研究生,在学校里,更容易认识更优秀的人,她可能会很快就把自己给嫁出去,不再管弟弟妹妹。

  我们都一大把年纪了,也不可能再管得动孙辈。

  孩子的叔叔伯伯,也都有自己的家庭。

  她早点出来工作,工作一般很少变动,她要是不管弟弟妹妹,家里人还能去她单位闹一闹。

  可她要是读研究生,毕业后,不想管弟妹,申请分到很远的地方,比如沪市啥的,我们去一趟,都得花不少钱,哪里还能给两个孩子主持公道。”

  一个前途光明的准京大研究生,命运就这么被改变了。

  当然,她现在的工作也不错,但是她本人也不甘心,她也觉得自己研究生毕业的起点,和现在肯定不一样。

  那么,到底是谁在女生的爷爷奶奶和亲戚跟前嚼舌根呢?

  柴记者把之前准备的照片拿出来给老人辨认。

  老人从四张照片中,准确地辨认出薛文婷父亲的照片。

  至于男生的前对象那里,指认的是薛文婷。

  这一家人,确实分工合作明确。

  新闻报道提出了很多问题,其中就包括举报的问题。

  所谓的生活作风问题,真的只能听信一方的一面之词吗?

  以后在研究生招考的工作中,如果排名在后面的人,想把前面的人挤下去,使用花样百出的手段,校方应该怎么避免呢?

  京大作为全国知名的高校,是不是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杜绝此类事情?

  真相被公布后,得逞的人,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

  这种行为,并不比那些冒名顶替读大学的人光明磊落,性质一样恶劣,当事人应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呢?

  除了得利者之外,参与的人员,比如薛父这种,应该怎么处理呢?

  据说,今天早上,报社又接到了很多电话,都是反映情况的。

  有人说,自己考研究生之所以落榜,也是因为被不合理的举报,希望记者帮忙调查。

  有人说,薛文婷的父亲本身就是教育工作者,是师范大学的老师。

  身为教育工作者,却践踏教育的公平,这样的人,不配为人师。

  ……

  当然,京大和薛父的学校办公室,也接到了不少电话,都是要求处理这起不公平的研究生招生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还被爆出,有些高门子弟,或者有门路的家庭,通过一通操作,获得加分,也挤占了别人受教育的机会。

  事情发酵得都出乎柴记者的想象,他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连轴转地整理素材。

  报社这边也给他机会,写连续性的报道。

  参加完经济会议的叶舟,本来以为自己这次京城之行的任务结束了,准备收拾收拾,给柳城的亲朋好友好长辈们买礼物的时候,又被江教授给叫到学校。

  “你脑子活,你帮忙想象,这些事情,应该怎么应对。”

  现在,外界争论的话题,已经变成了:一些特殊的人群,是否可以挤占教育公平?

  叶舟抿抿嘴,她能说什么?

  得利者,肯定觉得理所当然。

  哪怕几十年后,这样的不公平,依然存在啊。

  世上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叶舟说:“针对烈士子女的照顾,这一点不应该被质疑,质疑烈士子女待遇问题的,都是人渣,人渣的言论,不值得反驳。

  有些人,是祖辈流血流汗,获得了比普通人相对好的资源。

  这一点,相信学校方面的压力也很大。

  但是,那部分人挤占普通老百姓的资源,老百姓愤怒,很正常啊。

  立场不同,想法不同。

  我的建议是,每年学校提前列出能特殊照顾的人数,把这些和统招的人数区别开。

  比如,今年给特招的名额是十个人,请托的人应该会超过十个,让他们内部竞争这十个名额就行。

  这样,就不会挤占普通人的资源,他们内部也有竞争,学校也能从这些人里面筛选出相对优秀的人。”

  校领导一听,眼睛都亮了。

  这主意,真不错。

  叶舟终于得以脱身,下楼就看到扶着自行车在楼下等她的周朗。

  两人一起往友谊商店的方向去。

  路上,叶舟忍不住感慨地跟周朗说:“周朗,以后我们有孩子的话,你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别整出一个学渣来,还死皮赖脸地往大学里塞人。我丢不起这个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最新章节,八零军婚:从夺回家产开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