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柳树林和柳云贵、柳月忠拉着粮食去了铺子后,徐氏独自去了老太太的住房。

  她将三百两的银子银票递到老太太手上。

  一脸是笑的说道。

  “娘,这些都是您的私房银子,我给您送回来了。”

  “儿媳妇,这是咋回事啊,树林昨个儿不是买了北大街那边的大宅子吗?

  娘还担心你们手里的银子不够,这咋又拿回来了?”

  老太太接过钱袋,一脸疑惑地看着徐氏。

  前两日她把所有积蓄都给了儿子儿媳,就想着能不能帮月红和姑爷买个宅子。

  徐氏微笑着挽了挽耳边的发丝,在坐凳上坐下。

  “娘,本来买宅子的钱确实有些紧张,我和孩他爹不仅把您的私房钱拿去了。

  当家的还向他三叔借了二百两,找月忠也借了一百多两。

  咱们原是想着看能不能给姑爷和月红买处宅子。

  当家的出门前,姑爷给了他两万两的银票。

  说是要买一个宅子,两间铺子,一个仓库。

  当家的知道我们筹集的银钱不够买那些,便接过了姑爷的银子。

  结果竞拍的时候,那些富商没人跟我们家争,县太爷也帮着咱们家。

  这不,当家的带去的银钱刚够买下这几处房产。

  我们想着把这些房产当作月红的嫁妆送给姑爷和月红。

  不曾想,姑爷不仅没拿回他给出的银票,还说要将那宅子铺子记在他岳父名下。

  眼下咱们不缺银子了,就不能动您这私房钱,这钱您留着,平时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还有云贵和月忠从家里拿来的银子,当家的也会如数还给他们。”

  老太太听了,愣怔了好一会才说。

  “娘知道了,你去忙吧!”

  徐氏走后,老太太静坐了好一会。

  孙女婿是权贵人家中的孩子,这事她没和儿子儿媳妇他们说起。

  以后大丫头会不会带着孩子、跟着孙女婿去京城让孩子认祖归宗?

  这事儿还真没个谱。

  罢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自己一个老婆子想这么多做甚,啥忙也帮不上。

  倒不如安安心心的跟着儿孙们享福,兴许还多看几年...

  这样想着,老太太收好自己的私房钱,心情愉悦的去了前院。

  另一边的柳家米面铺。

  柳树林也将从柳云贵和柳月忠手里借来的银子还给了他俩。

  柳云贵和柳月忠得知二叔家在北大街买了宅子铺子。

  他俩都替二叔家高兴。

  “二哥,你不是给陆沉和月红买到宅子了吗,这咋又给回我们了?”

  柳云贵高兴之余又有些不解。

  二哥得知家中收到县衙竞拍的邀请函,就跟他和月忠说了这事。

  他俩当天就回了一趟家。

  柳云贵家这几个月存的银子都在曹氏手上。

  曹氏二话没说,把家里存的银子都交给了柳云贵,只为能帮上二叔家的忙。

  柳月忠那边也是一样,从他老娘那里悄摸摸的拿来了一百多两。

  二叔既然想给女儿女婿买宅子,他们也是支持的。

  大伯娘和曹氏都是感恩的人。

  认为没有月红的夫家人帮忙,他们还在苦哈哈的过日子,更别说存下这些银子了。

  故而,银子掏的非常爽快,就担心不够。

  柳树林得到他们的理解与银钱上的支持。

  心里和囊中也多了不少底气,才去参加那场竞拍会。

  这时听云贵问起,便笑着答道。

  “我们做父母的替孩子们考虑,孩子们同样也替我们着想。

  陆沉这孩子仗义,拿出了他退役后的体恤金,我们家买下宅子铺子后,陆沉还让记在我的名下。

  姑爷和闺女既然有这个心,我们也不能拂了两孩子的好意,这不差银子了,自然要还给你们。”

  柳云贵与柳月忠面面相觑。

  上次就见识过陆沉的出手大方,这就又给二叔家买宅子铺子了?

  柳月忠紧接着问。

  “二叔,这在城里买了住宅,你们一家的户籍是不是也要转来城里?“

  柳树林笑呵呵的点了点头。

  “是啊!这次又得去麻烦里正叔了,我打算明日和月初回柳家村一趟。”

  “这是好事儿啊!”

  柳云贵和柳月忠都恭喜柳树林。

  随后就关心的问柳树林啥时候搬过去,会将铺子也转去那边不。

  柳树林笑着说道。

  “这事还早着呢!那边的铺子目前有人租着,咱们家一时半会的也不会搬过去。

  你们不用担心,我家姑爷是个明白事理的好女婿,和月红又是一条心,他们必定会帮着咱们继续经营铺子。”

  柳云贵笑着点头,感慨的说道。

  “二哥,月红这孩子心善,心善之人有福气啊!

  人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陆沉那孩子一看就是个有担当的。

  刚到清水县就帮着县衙捣毁了仇老贼的老巢,北城区也在他治理下不同以往。

  月红跟着他,以后的日子肯定越来越好。”

  “是啊二叔,陆姑爷这么为你们着想,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女婿。”

  柳月忠也在一旁跟着说道。

  说到柳家的姑爷,柳月忠自然就想到了他那个妹夫。

  大抵是受了自己媳妇影响。

  妹子嫁过去后,她夫家担心妹子会像她娘家嫂嫂那般,总想着贴补娘家。

  以住的远为由,甚少让妹子回娘家,妹子夫家也不清楚二叔一家最近的变化。

  许是还当二叔家是个穷亲戚,就连过年,都没说给还健在的老太太拜个年之类的话。

  老娘说,这般算计精明不讲礼数的人家,不让他家知道更好。

  反之,没准妹夫会反过来巴结,想要捞取好处。

  没想到自己媳妇在这件事上也赞同老娘的话。

  八成是怕妹夫厚着脸皮来二叔家打秋风、妨碍自己在铺子里干活赚工钱吧!

  柳月忠的家庭就是这样七扯八拉。

  好在老娘和他一条心,媳妇最近也改变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样老是想帮衬娘家。

  “你俩先把银子收好,咱们马上就要开门营业了,今天出售完粮食,你们把银子带回去。”

  柳树林提醒着说,让柳月忠很快收回心神。

  如今柳家米面铺子里有了县衙送来的锦旗,无人敢来无辜闹事。

  他俩赶紧将银子收好,手脚麻利的打开了铺子大门。

  .....

  第二天,柳树林便和柳月初回了柳家村。

  柳里正得知他们家在城里买了宅子,马上就要将户籍转去城里。

  以后就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城里人了。

  帮他们出具证明时,柳里正感慨着说道。

  “树林啊!我在这柳家村做了十几年的里正,见过不少人进进出出。

  可像你家这样有造化,能这么快在城里买宅子站稳脚跟的,却是不多。

  以后你们在城里好好过日子,可别忘了咱这生你养你的柳家村啊。”

  柳树林连忙点头,客气地说。

  “里正您放心,不管我走到哪里,柳家村都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我们家那处旧宅也破旧不堪,那宅基地您看着谁家真有需要。

  您斟酌着办,咱们家也不要银钱了,就当帮了村里的困难户。”

  “好好好,树林你有心了,村里还真有好几户一大家子挤在一起住的,正愁没田地和宅基地。”

  柳里正说着,目光看向一旁安静坐着的柳月初。

  这孩子去年还在田地里用单薄的肩膀拉着耕地的犁头,一步一个脚印埋头往前走。

  沉重的劳作和家里的贫困,让他抬不起头也挺不起胸。

  今年就大变了样,不仅衣着光鲜,吃食看来也是极好。

  这身高,都快赶上成年汉子了。

  当真是时也命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最新章节,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