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红她们并没在东道口大街上待太久。

  牙行里不是没有铺子,而是陈芝兰说开书斋也不是简单的事。

  陈芝兰亲昵的挽着月红的胳膊,耐心地给她解释。

  “表嫂,开书斋不只是有个铺子就行,还得考虑书籍的采购、了解顾客需求。”

  “你看这一条街好多家书肆,想来这竞争性也是极大的。”

  “而且,我们三十个族人多是文人,抄书代写应该可行。”

  “但要说到经营,却不擅长。”

  “书肆是学子书生们常来光顾的地方,实则也是内有门道的生意。”

  “这些我们都不懂,咱们可不能赔了夫人又折兵。”

  月红听懂了。

  就比如一代大儒,也许他的字画千金难求。

  但你非让他去开铺子当掌柜.....

  这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不是一回事啊!

  若是月红能帮提供价廉物美的笔墨纸砚倒是可行。

  可她空间里可没有古代版的,最后只得作罢。

  随后她们去了附近的书肆买了一些笔墨纸砚。

  陈佳怡对月红提出的写话本子很感兴趣。

  她也过来挽着月红的胳膊。

  “表嫂,你看我能不能试试写话本子啊?”

  “这两日,我们住在茶楼,每日听说书人说书。”

  “我问过萧二萧了,他说那些说书先生脑子里哪有那么多的故事。”

  “全是买来的不错的话本子,加上他们的声情并茂的讲述,才让茶客们听的新鲜又有趣。”

  月红诧异的看向陈佳怡。

  “佳佳,你是想写话本子,可你以往不是学的诗词歌赋吗?话本子和诗词可是大不相同。”

  陈佳怡眼睛亮晶晶的,满脸笑意。

  “表嫂,我知道不同,可我听了那些说书,多少听出一些门道。”

  “诗词讲究的是意境和韵律,话本子讲究故事和人物。”

  “我觉得尝试写话本子也未尝不可。“

  “而且这个不用租铺子,要是写得好了,说不定还能有些收益呢。”

  月红听着陈佳怡的话,心中有些动容。

  任何时候,月红都不会否定为生活而努力的人。

  陈佳怡希翼的笑容里,带着的不仅仅是个人喜好。

  更多的是为了陈家人的日子能支撑下去......

  “佳佳,你有这个想法很好,尝试新鲜事物总是没错的。

  陈佳怡连连点头。

  “好呀好呀,表嫂你真好。我一定会好好学,好好写的。”

  “说不定我写的话本子也能被说书先生看中,让更多人听到呢。”

  一旁的陈芝兰也笑着说道。

  “佳佳有这份心思是好事,不管成不成功,努力尝试一番总是值得的,我也可以帮你润笔。”

  暗香也不管她们能不能成功,只管支持就是。

  “那咱们再买多一些纸张,还有那些将书稿装订成册的材料,你们写起来也方便。”

  月红点头表示赞同。

  “妹妹说得对,咱们就多备些这些东西。”

  “佳佳,你写的时候要是遇到什么问题,尽管和我们说。咱们一起想办法。”

  陈佳怡感激地看向三人,眼神愈发坚定。

  “谢谢你们的支持,我一定会努力的。”

  “我打算先从身边的人和事入手,构思一些有趣的情节,再慢慢拓展故事。”

  于是,她们又在书肆里精心挑选了不少质量上乘的纸张。

  还有线绳、木板等用于装订书稿的材料。

  陈佳怡一边挑选,一边小声和月红说着话。

  “表嫂,你和沉表哥是怎样相识的?”

  “你俩佳偶天成,这相识相遇一定很美好吧?我能不能当作题材借鉴一下?”

  月红.....

  这下支持的好。

  难道还要将自己和陆沉的一世情缘跃然于纸上?

  “佳佳,咱们不能对号入座,我先来给你讲个灰姑娘的故事......”

  马车不急不缓,朝着北大街驶去。

  月红要带着陈家表妹回柳宅,看看她和陆沉的孩子们。

  ......

  另一边,王伯、罗县令等人与清风书院里的唐山长相谈甚欢。

  罗县令自然早就识得县学里的山长。

  别的不说,学子们去省城赶考前要办理亲供、互结和具结。

  他们的准考证称之为浮票,需要加盖官府印章,由山长作为保人画押。

  唐山长须发花白,没有文人相轻的陋习,待人十分亲和。

  他热情地将罗县令一众人迎进书院。

  “诸位远道而来,能来我这清风书院,实乃幸事。”

  罗县令拱手道。

  “唐山长,此次前来,是县衙最近接收了一批逃荒的落难之人。”

  “其中不乏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如今他们落户在清水县,不知县学可还缺助教?”

  陈二爷、堂五叔、陈明澈闻言一愣。

  不是说来看看有没有杂役的活吗?

  愣怔间,罗县令就给唐山长介绍起他们。

  “本县已将人带来,正是这三位。”

  陈二爷瞬间反应过来,镇定地向前一步,微微拱手道。

  “唐山长,我等虽历经逃荒之苦,但对学问的追求从未停止。”

  “若能有幸成为县学助教,定当竭尽全力,为学子们授业解惑。”

  陈明澈和堂五叔也赶忙跟上,恭敬行礼。

  三人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皆知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机会。

  他们本就是文弱书生,到了清水县也在茶楼里打听了不少当地情况。

  河码头扛货倒是能赚到铜板,可那些重体力的活他们干不来。

  城中那么多铺子酒楼里的账房先生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给书肆抄书也不是稳定的活计。

  若能在县学成为一名助教不仅能有稳定的收入。

  还能继续钻研学问,教书育人,实在是求之不得。

  唐山长上下打量着他们,捋着花白的胡须微笑着道。

  “既是罗县令举荐,想必诸位定有过人之处。”

  “不过,县学助教责任重大,我需对诸位的学识进行一番考察。”

  罗县令神色认真的点头道。

  “唐山长严谨治学,理应如此。”

  随后,唐山长带着陈家三人来到一间静室。

  拿出一些经史子集的经典篇章,让他们讲解其中的要义。

  陈二爷等人沉着应对,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唐山长边听边不时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

  随后又在学术上与他三人交流一番,唐山长的神色越发满意。

  这三人皆是大才啊!

  英雄不问出处,唐山长不动声色的引着三位候选人回到待客厅。

  刚落座便面带赞许地看向罗县令,语气诚恳道。

  “县令大人,此番考察下来,这三位先生学识扎实、见地通透,确有真才实学。”

  陈家三人忙拱手道。

  “山长谬赞。”

  唐山长目光转向三人,语气愈发恳切。

  “若三位不嫌弃县学眼下的规模,我想先邀诸位担任助教一职,协助规整课业、点拨生徒。”

  “日后若在教学上做出实绩、有所建树,再正式聘任为清风书院的夫子。”

  罗县令和王伯就等着这话呢!

  “唐山长,他们暂时还没有居所,且还有家人。”

  “本县听闻清风书院旁边也是有家属院的,不知可否行个方便?”

  唐山长捋着胡须听罗县令说完,脸上的笑容更加和蔼可亲。

  “好说好说,确实还有几处空着的宅院,老夫马上安排人带你们去挑。”

  王伯在一旁补充道。

  “我们的意思是,宅院价格合适就买下来。”

  唐山长微微颔首。

  “好说好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最新章节,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