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朝堂的生存法则。”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就必须要用对应,甚至更多的利益去交换。”
照晚霜撇嘴:“没意思,远不如江湖自在。”
“江湖和庙堂有什么区别吗?”
他反问。
“至少江湖还讲道义。”
她:“而非是如朝堂般,从上到下,都奉行下血淋淋的利益法则。”
“愚蠢。”
苏文嗤笑:“在本相看来,所谓的江湖道义,在无关利益的小事面前,可以讲讲,可真正涉及到伤筋动骨的大事时,所谓的江湖大派,同样也是利益优先。”
“正魔厮杀,道佛论武,不就是如此吗?”
照晚霜本来想反驳,话都到嘴里,可仔细咀嚼回晤之后,发现自己的想要说的话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的说服力。
要是说出来,定然会被那个男人驳斥得千疮百孔,索性跳开这个话题。
“你就那么肯定老皇帝会把兵权给你?”
“本相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苏文老神自在:“倘若陛下不给兵权,自然会有其他人给。”
“他承受不起这个代价。”
尽管他和长生宫那位老人相隔千里,但大家都是聪明人,也都了解对方。
该给的东西不给,后果会很严重。
苏文不在京城的时候,勋贵世家如日中天,倘若苏文回京,再和那十二位国公联手,届时完全可以直接架空当今陛下,让其令不出长生宫。
残夜渐逝,风雨越来越小,笼罩在苏家老宅四周的血腥煞气被风雨冲刷大半。
晨曦的雾气从汪洋之上而来,夹杂着咸湿的海风。
老管家苏常盘完库归来,老脸乐开了花:“相爷,昨夜咱们战死三百多人,轻伤两百,重伤一百二十三,缴获马匹四千多的马匹和配套的甲胄兵器。”
“再加上库存的军械,完全足够组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
五千骑兵,几乎就是左右神武卫的全部兵力,而且和神武卫不同。
这支骑兵将从沉鱼州招募,完全属于苏文自己掌控的武装力量。
“刀兵入库。”
苏文道:“另外将战死的弟兄埋在老宅后边,将抚恤银发下去,再将他们的家人接到老宅安顿。”
老管家拄着拐杖退下,还有许多事情要抓紧处理。
天色渐亮,玉京城传旨的小黄门曹太监带着禁军护卫,来到苏家老宅外。
空气中尚且残留着些许微弱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战场虽然打扫的干净,可满地狰狞的伤痕疮孔以及被鲜血浸透的泥泞土壤。
无一不在说明这里发生过什么。
惨烈的厮杀
禁军士卒纷纷拔出长刀,勒住缰绳,警惕的四处打量。
曹太监心底生出一股不妙,眼看着苏家老宅的大门紧闭,急忙让人去叫门。
硕大的铜环哐哐哐拍打着木门,嘎吱一声,苏宅大门从里面打开。
一柄钢刀以极快的速度落在这名禁军士卒的脖子上,冰冷的刀锋上残留的丝丝干涸血迹,让其毛骨悚然。
甚至这名禁军士卒都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制服。
剩下的禁军士卒急忙上策马上前,将大门围住。
“你们是谁?”
黑衣武士冷漠的眼神打量着这些士卒。
“别激动。”
“别激动。”
曹太监急忙走出马车,喊道:“我是从玉京城来给苏相爷传旨的钦差,他们是宫里的禁军。”
“可有能证明身份的?”
武士依旧没有收刀,而是径直看向曹太监。
“有有有。”
曹太监钻进马车内,取出装着圣旨的紫檀木盒子,又拿出内监司的身份腰牌让人递给黑衣武士。
“兄弟,咱们真是宫里的禁军。”
查验腰牌之后,老宅的武士立马收刀,将腰牌的圣旨还回去,拱手抱拳道:“对不起了诸位。”
“昨夜有数千贼兵围攻老宅,虽被打退,但还是不得不防。”
“数千贼兵?”
一众禁军诧异,面露惊色,再看老宅前支离破碎的战场,顿时了然。
怪不得
“可是宁阳府的反贼?”
曹太监问道。
“大概是吧。”
武士回话之后,便将众人引入老宅中,往白虎堂,去面见自家相爷。
曹公公见到苏文,躬身执礼:“咱家入府的时候,听说昨夜有宁阳府的反贼来袭,不知相爷府中伤亡如何?”
“幸得陛下圣佑,只是损伤了些府中家丁,已然将那伙贼人大部歼灭。”
“相爷果然英勇。”
曹太监长舒一口气:“咱家赶了一晚上的路,就是为了早点将陛下的旨意送到相爷手上,可还是差了半步,让那伙贼人抢了先。”
“宰相苏文听旨。”
苏文起身,微微躬身。
曹太监将圣旨摊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宰相苏文暂代元沧道行军总管一职,就地招募一万甲士,限期一月剿灭宁阳府反贼,平叛之后,即刻回京述职。”
这次那位老皇帝出手极为大方,不止给了苏文行军总管一职,还让他就地募兵。
要知道,元沧道行军大总管可以直接调动整个元沧道内所有的兵马。
“相爷,接旨吧。”
小太监心底极为吃惊,在此之前,他也没有看到圣旨的内容。
本就是大周宰相,现在又担任一道的行军总管,还可以就地募兵。
这份恩宠简直夸张。
曹太监已经盘算着应该怎么攀上苏文这么个靠山,尤其是想起玉京城内的风言风语。
有不少人都说苏文以失恩宠,马上就会失势,那些个国公勋贵们更是火力全开,对相党展开一轮轮的攻势。
他暗骂道:“一群蠢货。”
“等苏相带兵回京的时候,你们就知道死字怎么写了。”
“多谢曹公公。”
苏文接过圣旨递给身后的照晚霜,后者好奇的打开仔细地看起来。
毕竟她还是头一次亲眼见到真正的圣旨长什么样。
苏文从袖袍内摸出一张千两面值的银票递给曹太监道:“千里奔波,舟车劳顿,曹公公辛苦了,这点银子不成敬意,拿去吃些茶。”
“常叔。”
“去给外面的禁军弟兄们,每人封个五十两的包。”
“多谢相爷。”
那些个禁军各个面露喜色,纷纷执礼。
曹太监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一度哽咽不止:“还是相爷大气。”
“昨日咱家去魏国公的帅帐传旨时,莫说些许茶水钱,就连顿热饭,一碗热茶都没喝上。”
“还平白受了他们的白眼。”
越想就越气,小太监狠狠的诉了一番苦头,最后还不忘对苏文各种夸奖。
“那些个国公爷,谁不是趾高气扬,莫说是曹公公,就算是本相,在他们面前也讨不了多少好处。”
苏文摇了摇头,又从小太监嘴里打听了一些玉京城和长生宫的情况,方才让人将其请下去歇息。
他在白虎堂内坐了半宿,并不困倦,强大的体魄气血充沛,莫说半宿,就是十天半月不合眼也没问题。
当即叫来郭啸,让其将账房写好的募兵告示拿去飞渔城的四处城门贴上。
不出半日,苏文要募兵的消息就传遍整个飞渔城内外,无数青壮蜂拥而来。
十一个募兵点都排起长龙,从街头排到街尾。
傍晚时候,郭啸带着名册回到老宅,向苏文禀报。
“相爷。”
“满员了。”
郭啸挠了挠头:“咱们的募兵告示贴出去两个时辰人就招满了,登记的总共有四万多人。”
“根据您的意思,优先挑选退下来的老兵和会弓弩骑射的人。”
“就这样精挑细选才勉强筛掉两万人。”
“也就是说。”
苏文翻着厚厚的名册:“你总共招了两万人。”
“没错。”
郭啸点头:“我想着反正咱们不缺这点粮食,讨伐宁阳府反贼前可定要操练一番,到时候优胜劣汰,再淘汰一万人就行。”
这就是苏在沉鱼州的威望,莫说是给银钱,就算不给钱不给吃的,让沉鱼州的百姓自带兵器口粮都有无数人踊跃而来。
陛下让自己募兵一万。
他的打算是五千骑兵,再搭配五千步卒,正好一万之数。
剩下的兵器粮草和甲胄,从元沧道各个州府从抽调。
莫说他现在是行军总管,统领元沧道的兵马,就算不是,凭借苏文宰相的身份,也没有谁敢抗命不给。
整整两万精壮傍晚就拉到飞渔州的校场,由郭啸等相府的护卫热火朝天的操练。
给他们的时间不多,大抵也就是七八天的日子,就得拉到宁阳府去平叛。
不过那些个叛军也没好到哪里去,都是些种地的农民,除了有一把子力气之外,对于军阵估摸着也都一窍不通。
两边都是半斤对八两,正好当对手。
正月末
操练结束
数骑慢悠悠的打马踏入校场
苏文策马登上高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士卒,无论骑兵还是步卒,皆人人披甲。
沉鱼州的百姓,大多以渔猎为生,不是上山就是出海下河,体魄极为壮硕,而且大多数都会用刀枪和弓弩。
再加上苏文将麾下原本的武士打散,让他们担任百夫长和千夫长,又另外提拔了一批退下来的老卒入伍。
有他们带着操练,虽然时间不长,可作用却极大。
万余士卒虽然远远算不得精锐,但气势也远超寻常的新兵。
随着令旗挥动,骑兵和步卒各自变阵。
令行禁止,没有出现任何的纰漏。
“不错不错。”
苏文看完,含笑看向郭啸:“这几天辛苦你了。”
“和属下没有多大的关系。”
郭啸摇头苦笑:“他们都是冲着相爷您来的,操练之时,甚至无须打骂,一个比一个更拼命。”
不用郭啸说,苏文就从这些士卒的眼中看到了狂热,就像一头头饿狼。
可能他们的战斗力和黑甲军相比弱了不止一筹,但论为苏文而战的勇气,却绝不弱分毫。
这一万士卒中,有的家中还有老弱的父母,还有刚分娩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二女,有瞎眼,跛脚的,断手断脚的老卒。
当他们看到募兵告示上写的苏文这个名字时,他们便义无反顾的放下一切,抛妻弃子,辞别高堂,取出生锈的战刀出现在这校场上。
不为别的
只是因为募兵的是苏文
换了另外一个人,哪怕是皇帝亲临,沉鱼州的百姓都不会理会。
什么叫威望
这就叫威望
什么叫人心
这就叫人心
“尔等可知此番随我何为?”
苏文的目光掠过每一张面孔,似乎想要将其记下来。
“平叛。”
所有甲士齐齐大吼。
“没错。”
苏文道:“我要带着你们去平叛。”
“你们之中,有人会死,有人会残,我不知道你们谁会死去,谁能活下来。”
他的声音很低沉,所有人的目光齐齐落在苏文的身上。
他停顿片刻,继续道:“但我能保证,立功者赏,谁要是战死,残废,你们的父母妻儿本相来养。”
“愿为相爷赴死。”
熟悉的话语在耳旁响起,马背上,照晚霜神情有些恍惚,她以为自己回到了那座海岛上。
揉了揉眼睛,确认还在校场,看着那气势如虹,如虎狼般的一万披甲卒。
像
太像了
她有种预感,假以时日,这支万人卒,恐怕要震惊整个大周乃至于整个天下。
“老皇帝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他自己募兵。”
照晚霜轻声喃呢。
寅时埋锅造饭,卯时拔营,苏文领着自己招募的一万士卒从沉鱼州出发。
身为行军总管,理论上可以调动整个元沧道的所有兵马,但各府的兵力都有限,倘若都由自己带走,固然可以聚拢三万人,但各地也都会极为空虚。
若是被宁阳府的反贼得到消息,到时候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果难料。
尤其是沉鱼州,这里是苏文的老巢,因此他连沉鱼州的一兵一卒都没有带走。
显然
苏文还是高看了这群反贼。
三日之后,他亲率大军踏入宁阳府,便得到消息,这伙反贼已经龟缩到宁阳城中,准备依托城池据守。
宁阳府的反贼虽然声势浩大,但也仅仅只是声势罢了,真正实力并不强,远不如雁南道李登部兵强马壮。
这时候,面对朝廷官兵围剿最好的办法就是四处游走作战,而不是据城而守,躲在乌龟壳中,做着不切实际的梦想。
城池再坚,城墙再高,也有弹尽粮绝的时候,倘若被围上三五个月,等城中粮草耗尽,都不用攻城,里面的反贼自然就会内讧。
奈何苏文并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陪他们玩耍,在确认消息无误之后,率先用一万人将宁阳城围住。
然后立马派出精骑拿着自己的虎符前往邻近的隋阳府,安乐府,清河府调兵。
数日之后,三府府兵到达,将宁阳城围的水泄不通。
接下来的平叛就简单的多。
攻城
昼夜不停的轮番攻城,投石车,云梯,攻城车统统上场,一刻都不让这伙反贼歇息。
待到他们人困马乏之际,由老山头和郭啸带着数百精锐的武道高手登上城墙。
轻而易举的就打开宁阳城的大门。
匪首斩首示众,老弱病残遣散回家,反贼中的精壮则挑选出来,编入飞渔军中。
从发兵到平叛,中间间隔不超过半个月,堪称神速。
二月中旬
玉京城的传旨钦差在禁军的护送下,达到宁阳城。
钦差是苏文的老熟人,内监司太监姚公公。
“相爷,陛下旨意,让您即日起程,带兵回京。”
姚公公见到他的第一时间,便将圣旨拿出来宣读。
“怎么这么急?”
苏文眉头皱起,接过圣旨看过之后,确认无误,上面的确是这么写的。
“能不急吗?”
姚公公苦笑:“都火烧眉毛了。”
“陛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自打发了这卷圣旨之后,就再没出过长生殿。”
“眼下朝堂都已经乱成一锅粥。”
姚太监压低了声音:“咱家得到的消息,宫内有人暗中联系上了道门的人。”
宫内的人
自然是那几位皇子
“陛下就指望相爷早日班师回朝,好压压那些个勋贵世家的气焰,否则他们都快无法无天了。”
连最看重的兵权都愿意交给苏文,甚至还让他带兵去京城。
不难看出
长生宫那位老人已经被逼到了绝境。
追根究底,都是苏文献上的那枚金身舍利惹的祸。
让本该死的人到现在还没死
那位陛下已然众叛亲离,就连大周的国教道门都与其分道扬镳。
更别提早就盼着老人死的那几位皇子和勋贵世家。
放眼天下
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苏文这位一手扶持起来的权相。
一荣俱荣不好说,但一损俱损却是真的。
此番让他带兵入京就是为了震慑勋贵世家们。
毕竟那些个国公自大周开国就存在,在军中威望极深,而苏文在朝的十多年,几乎没有沾染过兵权。
唯一能掌控的也就是前段时间才拿到手的神武卫。
没有足够的兵权
根本压制不住满朝勋贵。
“郭啸。”
苏文收起圣旨,开口喊道。
“末将在。”
郭啸进营来,躬身执礼。
“传令下去,明日飞渔军开拔,搬师回京。”
“诺。”
此番离京,目的已然达到。
既让朝堂的矛盾激化到白热程度,双方已经开始兵戎相见。
同时又掌握了元沧道的兵权,以及组建飞渔军。
是时候重回玉京城,亲手给这出闹剧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想要得到某种东西,就必须要用对应,甚至更多的利益去交换。”
照晚霜撇嘴:“没意思,远不如江湖自在。”
“江湖和庙堂有什么区别吗?”
他反问。
“至少江湖还讲道义。”
她:“而非是如朝堂般,从上到下,都奉行下血淋淋的利益法则。”
“愚蠢。”
苏文嗤笑:“在本相看来,所谓的江湖道义,在无关利益的小事面前,可以讲讲,可真正涉及到伤筋动骨的大事时,所谓的江湖大派,同样也是利益优先。”
“正魔厮杀,道佛论武,不就是如此吗?”
照晚霜本来想反驳,话都到嘴里,可仔细咀嚼回晤之后,发现自己的想要说的话似乎并没有那么强的说服力。
要是说出来,定然会被那个男人驳斥得千疮百孔,索性跳开这个话题。
“你就那么肯定老皇帝会把兵权给你?”
“本相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苏文老神自在:“倘若陛下不给兵权,自然会有其他人给。”
“他承受不起这个代价。”
尽管他和长生宫那位老人相隔千里,但大家都是聪明人,也都了解对方。
该给的东西不给,后果会很严重。
苏文不在京城的时候,勋贵世家如日中天,倘若苏文回京,再和那十二位国公联手,届时完全可以直接架空当今陛下,让其令不出长生宫。
残夜渐逝,风雨越来越小,笼罩在苏家老宅四周的血腥煞气被风雨冲刷大半。
晨曦的雾气从汪洋之上而来,夹杂着咸湿的海风。
老管家苏常盘完库归来,老脸乐开了花:“相爷,昨夜咱们战死三百多人,轻伤两百,重伤一百二十三,缴获马匹四千多的马匹和配套的甲胄兵器。”
“再加上库存的军械,完全足够组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
五千骑兵,几乎就是左右神武卫的全部兵力,而且和神武卫不同。
这支骑兵将从沉鱼州招募,完全属于苏文自己掌控的武装力量。
“刀兵入库。”
苏文道:“另外将战死的弟兄埋在老宅后边,将抚恤银发下去,再将他们的家人接到老宅安顿。”
老管家拄着拐杖退下,还有许多事情要抓紧处理。
天色渐亮,玉京城传旨的小黄门曹太监带着禁军护卫,来到苏家老宅外。
空气中尚且残留着些许微弱的血腥味和硝烟味。
战场虽然打扫的干净,可满地狰狞的伤痕疮孔以及被鲜血浸透的泥泞土壤。
无一不在说明这里发生过什么。
惨烈的厮杀
禁军士卒纷纷拔出长刀,勒住缰绳,警惕的四处打量。
曹太监心底生出一股不妙,眼看着苏家老宅的大门紧闭,急忙让人去叫门。
硕大的铜环哐哐哐拍打着木门,嘎吱一声,苏宅大门从里面打开。
一柄钢刀以极快的速度落在这名禁军士卒的脖子上,冰冷的刀锋上残留的丝丝干涸血迹,让其毛骨悚然。
甚至这名禁军士卒都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制服。
剩下的禁军士卒急忙上策马上前,将大门围住。
“你们是谁?”
黑衣武士冷漠的眼神打量着这些士卒。
“别激动。”
“别激动。”
曹太监急忙走出马车,喊道:“我是从玉京城来给苏相爷传旨的钦差,他们是宫里的禁军。”
“可有能证明身份的?”
武士依旧没有收刀,而是径直看向曹太监。
“有有有。”
曹太监钻进马车内,取出装着圣旨的紫檀木盒子,又拿出内监司的身份腰牌让人递给黑衣武士。
“兄弟,咱们真是宫里的禁军。”
查验腰牌之后,老宅的武士立马收刀,将腰牌的圣旨还回去,拱手抱拳道:“对不起了诸位。”
“昨夜有数千贼兵围攻老宅,虽被打退,但还是不得不防。”
“数千贼兵?”
一众禁军诧异,面露惊色,再看老宅前支离破碎的战场,顿时了然。
怪不得
“可是宁阳府的反贼?”
曹太监问道。
“大概是吧。”
武士回话之后,便将众人引入老宅中,往白虎堂,去面见自家相爷。
曹公公见到苏文,躬身执礼:“咱家入府的时候,听说昨夜有宁阳府的反贼来袭,不知相爷府中伤亡如何?”
“幸得陛下圣佑,只是损伤了些府中家丁,已然将那伙贼人大部歼灭。”
“相爷果然英勇。”
曹太监长舒一口气:“咱家赶了一晚上的路,就是为了早点将陛下的旨意送到相爷手上,可还是差了半步,让那伙贼人抢了先。”
“宰相苏文听旨。”
苏文起身,微微躬身。
曹太监将圣旨摊开,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宰相苏文暂代元沧道行军总管一职,就地招募一万甲士,限期一月剿灭宁阳府反贼,平叛之后,即刻回京述职。”
这次那位老皇帝出手极为大方,不止给了苏文行军总管一职,还让他就地募兵。
要知道,元沧道行军大总管可以直接调动整个元沧道内所有的兵马。
“相爷,接旨吧。”
小太监心底极为吃惊,在此之前,他也没有看到圣旨的内容。
本就是大周宰相,现在又担任一道的行军总管,还可以就地募兵。
这份恩宠简直夸张。
曹太监已经盘算着应该怎么攀上苏文这么个靠山,尤其是想起玉京城内的风言风语。
有不少人都说苏文以失恩宠,马上就会失势,那些个国公勋贵们更是火力全开,对相党展开一轮轮的攻势。
他暗骂道:“一群蠢货。”
“等苏相带兵回京的时候,你们就知道死字怎么写了。”
“多谢曹公公。”
苏文接过圣旨递给身后的照晚霜,后者好奇的打开仔细地看起来。
毕竟她还是头一次亲眼见到真正的圣旨长什么样。
苏文从袖袍内摸出一张千两面值的银票递给曹太监道:“千里奔波,舟车劳顿,曹公公辛苦了,这点银子不成敬意,拿去吃些茶。”
“常叔。”
“去给外面的禁军弟兄们,每人封个五十两的包。”
“多谢相爷。”
那些个禁军各个面露喜色,纷纷执礼。
曹太监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一度哽咽不止:“还是相爷大气。”
“昨日咱家去魏国公的帅帐传旨时,莫说些许茶水钱,就连顿热饭,一碗热茶都没喝上。”
“还平白受了他们的白眼。”
越想就越气,小太监狠狠的诉了一番苦头,最后还不忘对苏文各种夸奖。
“那些个国公爷,谁不是趾高气扬,莫说是曹公公,就算是本相,在他们面前也讨不了多少好处。”
苏文摇了摇头,又从小太监嘴里打听了一些玉京城和长生宫的情况,方才让人将其请下去歇息。
他在白虎堂内坐了半宿,并不困倦,强大的体魄气血充沛,莫说半宿,就是十天半月不合眼也没问题。
当即叫来郭啸,让其将账房写好的募兵告示拿去飞渔城的四处城门贴上。
不出半日,苏文要募兵的消息就传遍整个飞渔城内外,无数青壮蜂拥而来。
十一个募兵点都排起长龙,从街头排到街尾。
傍晚时候,郭啸带着名册回到老宅,向苏文禀报。
“相爷。”
“满员了。”
郭啸挠了挠头:“咱们的募兵告示贴出去两个时辰人就招满了,登记的总共有四万多人。”
“根据您的意思,优先挑选退下来的老兵和会弓弩骑射的人。”
“就这样精挑细选才勉强筛掉两万人。”
“也就是说。”
苏文翻着厚厚的名册:“你总共招了两万人。”
“没错。”
郭啸点头:“我想着反正咱们不缺这点粮食,讨伐宁阳府反贼前可定要操练一番,到时候优胜劣汰,再淘汰一万人就行。”
这就是苏在沉鱼州的威望,莫说是给银钱,就算不给钱不给吃的,让沉鱼州的百姓自带兵器口粮都有无数人踊跃而来。
陛下让自己募兵一万。
他的打算是五千骑兵,再搭配五千步卒,正好一万之数。
剩下的兵器粮草和甲胄,从元沧道各个州府从抽调。
莫说他现在是行军总管,统领元沧道的兵马,就算不是,凭借苏文宰相的身份,也没有谁敢抗命不给。
整整两万精壮傍晚就拉到飞渔州的校场,由郭啸等相府的护卫热火朝天的操练。
给他们的时间不多,大抵也就是七八天的日子,就得拉到宁阳府去平叛。
不过那些个叛军也没好到哪里去,都是些种地的农民,除了有一把子力气之外,对于军阵估摸着也都一窍不通。
两边都是半斤对八两,正好当对手。
正月末
操练结束
数骑慢悠悠的打马踏入校场
苏文策马登上高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士卒,无论骑兵还是步卒,皆人人披甲。
沉鱼州的百姓,大多以渔猎为生,不是上山就是出海下河,体魄极为壮硕,而且大多数都会用刀枪和弓弩。
再加上苏文将麾下原本的武士打散,让他们担任百夫长和千夫长,又另外提拔了一批退下来的老卒入伍。
有他们带着操练,虽然时间不长,可作用却极大。
万余士卒虽然远远算不得精锐,但气势也远超寻常的新兵。
随着令旗挥动,骑兵和步卒各自变阵。
令行禁止,没有出现任何的纰漏。
“不错不错。”
苏文看完,含笑看向郭啸:“这几天辛苦你了。”
“和属下没有多大的关系。”
郭啸摇头苦笑:“他们都是冲着相爷您来的,操练之时,甚至无须打骂,一个比一个更拼命。”
不用郭啸说,苏文就从这些士卒的眼中看到了狂热,就像一头头饿狼。
可能他们的战斗力和黑甲军相比弱了不止一筹,但论为苏文而战的勇气,却绝不弱分毫。
这一万士卒中,有的家中还有老弱的父母,还有刚分娩的妻子,有嗷嗷待哺的二女,有瞎眼,跛脚的,断手断脚的老卒。
当他们看到募兵告示上写的苏文这个名字时,他们便义无反顾的放下一切,抛妻弃子,辞别高堂,取出生锈的战刀出现在这校场上。
不为别的
只是因为募兵的是苏文
换了另外一个人,哪怕是皇帝亲临,沉鱼州的百姓都不会理会。
什么叫威望
这就叫威望
什么叫人心
这就叫人心
“尔等可知此番随我何为?”
苏文的目光掠过每一张面孔,似乎想要将其记下来。
“平叛。”
所有甲士齐齐大吼。
“没错。”
苏文道:“我要带着你们去平叛。”
“你们之中,有人会死,有人会残,我不知道你们谁会死去,谁能活下来。”
他的声音很低沉,所有人的目光齐齐落在苏文的身上。
他停顿片刻,继续道:“但我能保证,立功者赏,谁要是战死,残废,你们的父母妻儿本相来养。”
“愿为相爷赴死。”
熟悉的话语在耳旁响起,马背上,照晚霜神情有些恍惚,她以为自己回到了那座海岛上。
揉了揉眼睛,确认还在校场,看着那气势如虹,如虎狼般的一万披甲卒。
像
太像了
她有种预感,假以时日,这支万人卒,恐怕要震惊整个大周乃至于整个天下。
“老皇帝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他自己募兵。”
照晚霜轻声喃呢。
寅时埋锅造饭,卯时拔营,苏文领着自己招募的一万士卒从沉鱼州出发。
身为行军总管,理论上可以调动整个元沧道的所有兵马,但各府的兵力都有限,倘若都由自己带走,固然可以聚拢三万人,但各地也都会极为空虚。
若是被宁阳府的反贼得到消息,到时候来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果难料。
尤其是沉鱼州,这里是苏文的老巢,因此他连沉鱼州的一兵一卒都没有带走。
显然
苏文还是高看了这群反贼。
三日之后,他亲率大军踏入宁阳府,便得到消息,这伙反贼已经龟缩到宁阳城中,准备依托城池据守。
宁阳府的反贼虽然声势浩大,但也仅仅只是声势罢了,真正实力并不强,远不如雁南道李登部兵强马壮。
这时候,面对朝廷官兵围剿最好的办法就是四处游走作战,而不是据城而守,躲在乌龟壳中,做着不切实际的梦想。
城池再坚,城墙再高,也有弹尽粮绝的时候,倘若被围上三五个月,等城中粮草耗尽,都不用攻城,里面的反贼自然就会内讧。
奈何苏文并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陪他们玩耍,在确认消息无误之后,率先用一万人将宁阳城围住。
然后立马派出精骑拿着自己的虎符前往邻近的隋阳府,安乐府,清河府调兵。
数日之后,三府府兵到达,将宁阳城围的水泄不通。
接下来的平叛就简单的多。
攻城
昼夜不停的轮番攻城,投石车,云梯,攻城车统统上场,一刻都不让这伙反贼歇息。
待到他们人困马乏之际,由老山头和郭啸带着数百精锐的武道高手登上城墙。
轻而易举的就打开宁阳城的大门。
匪首斩首示众,老弱病残遣散回家,反贼中的精壮则挑选出来,编入飞渔军中。
从发兵到平叛,中间间隔不超过半个月,堪称神速。
二月中旬
玉京城的传旨钦差在禁军的护送下,达到宁阳城。
钦差是苏文的老熟人,内监司太监姚公公。
“相爷,陛下旨意,让您即日起程,带兵回京。”
姚公公见到他的第一时间,便将圣旨拿出来宣读。
“怎么这么急?”
苏文眉头皱起,接过圣旨看过之后,确认无误,上面的确是这么写的。
“能不急吗?”
姚公公苦笑:“都火烧眉毛了。”
“陛下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自打发了这卷圣旨之后,就再没出过长生殿。”
“眼下朝堂都已经乱成一锅粥。”
姚太监压低了声音:“咱家得到的消息,宫内有人暗中联系上了道门的人。”
宫内的人
自然是那几位皇子
“陛下就指望相爷早日班师回朝,好压压那些个勋贵世家的气焰,否则他们都快无法无天了。”
连最看重的兵权都愿意交给苏文,甚至还让他带兵去京城。
不难看出
长生宫那位老人已经被逼到了绝境。
追根究底,都是苏文献上的那枚金身舍利惹的祸。
让本该死的人到现在还没死
那位陛下已然众叛亲离,就连大周的国教道门都与其分道扬镳。
更别提早就盼着老人死的那几位皇子和勋贵世家。
放眼天下
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苏文这位一手扶持起来的权相。
一荣俱荣不好说,但一损俱损却是真的。
此番让他带兵入京就是为了震慑勋贵世家们。
毕竟那些个国公自大周开国就存在,在军中威望极深,而苏文在朝的十多年,几乎没有沾染过兵权。
唯一能掌控的也就是前段时间才拿到手的神武卫。
没有足够的兵权
根本压制不住满朝勋贵。
“郭啸。”
苏文收起圣旨,开口喊道。
“末将在。”
郭啸进营来,躬身执礼。
“传令下去,明日飞渔军开拔,搬师回京。”
“诺。”
此番离京,目的已然达到。
既让朝堂的矛盾激化到白热程度,双方已经开始兵戎相见。
同时又掌握了元沧道的兵权,以及组建飞渔军。
是时候重回玉京城,亲手给这出闹剧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最新章节,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最新章节,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