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状压了遗照一头,沈常志觉得哪里不太对,他不禁发言表态道:“妈,这奖状应该和我爹的照片并排放吧?”

  宋九福没理他,指挥沈常存和沈常高扛粮食进厨房。

  “两袋子倒进米缸,另外一袋子先放旁边。一会儿说不定会有乡亲来借粮。”她预言道。

  沈常存眼明心亮,听了宋九福这话,他提前解开了粮袋子,准备好舀米的竹筒,喊沈常高过来守着米袋子,等干活。

  安排好了三弟,他又给宋九福捏腿揉肩,与有荣焉的说道:“妈,你可真厉害啊!那以后村办岂不是什么事都要问你拿主意了?”

  “倒是也没到那份上。”宋九福谦虚地摆摆手,“谭组长说,往后会办一个群众代表小分队,到时候,我要是愿意,也可以加入这个意见小分队,定期汇总乡亲们的建议和意见,帮助咱们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一众子女纷纷露出喜色。

  妈有出息了!

  妈这是有望当上小干部啊!

  一屋子人里,唯独沈常志还在纠结奖状和照片挂法的问题。

  他看宋九福喝好了水,也歇过一阵了,准备再前来和妈商量一下这事。

  然而,沈聪聪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当众挑破道:“大哥,这奖状上写的确实是咱妈一个人的名字,可这荣誉,还有这实打实的粮食奖励,都是落到咱家每一个人身上的!这难道不比爹的照片要重吗?挂高点怎么了?”

  沈常志振振有词,“可是,妈这次立功,还不是多亏了爹——”

  啪!

  宋九福抓起手边的小板凳,径直朝沈常志身上砸了过去。

  “这功劳和你爹有什么关系!”

  “你心里要全是你爹,你现在就去地下跟他过!”

  “你爹正愁没人伺候呢!”

  “你作为长子,应当给你爹好好尽孝!”

  沈常志被小板凳砸中了大脚趾,疼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李翠萍和沈小白在旁边干看着,想扶,但是不敢。

  李翠萍在心里暗暗想:算了!让他疼一疼吧!

  谁让他这么拎不清……

  爹都不在了,这个家里的事情就该是妈一人说了算。

  而且,事实上他们是分了家的。

  早就说好这屋子归妈。

  妈愿意把奖状挂哪就让她挂哪啊。

  惹妈不高兴,那不是现成的油渣又要吃不上了吗?

  沈常志这边还疼着呢,院里来人了。

  宋九福被村办请去谈话的事情,老早就传开。

  只是大家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所以都在暗中观望。

  眼下,看着宋九福被村办的人用板车送回来,还送了三大袋粮食,邻居们总算是放心了。

  好事!

  这是绝对的好事!

  于是立马就有人来道贺。

  还有人拿了一小挂鞭炮出来,说要给宋九福庆功。

  宁静的葵花村,难得的响起了红火的鞭炮声。

  大家都很高兴,脸上洋溢着止不住的笑容。

  宋九福看着带鞭炮来的那个邻居家小弟,笑着问道:“张六指,这刚发完大水,你家咋还有鞭炮呢?”

  “嗨哟,九福婶子,你是不知道!洪水来的那天晚上,我妈慌得不行,啥东西都往布包里瞎甩!结果正经东西没拿,硬是保住两捆鞭炮!”张六指憨笑道。

  宋九福敛起笑意,认真关切道:“那你家口粮还够吃吗?”

  这话一出,四周围忽然静了。

  说话的、笑的人都不约而同的竖起了耳朵。

  宋九福主动对张六指说道:“今天谢谢你带骗炮来给婶子张罗面子!你家粮食要是不够,你去厨房找常高,舀三筒拿回去。”

  竹制升筒,一满筒米,少说有两斤。

  三筒,就是六七斤!

  好大方啊!

  邻居们愣愣的,可心里却都欢喜得开了花。

  既然宋九福这么大方,那他们要是开口问她借,是不是也能成?

  一开始不抱多大希望的邻居们,忽然都觉得肩上的担子轻了一半。

  而他们还在琢磨和观望时,就听见宋九福忽然用郑重的语气,大声说:

  “各位乡亲父老!我今天去村民小组开会的时候,沈支书和谭队长明确说了,救济粮这几天就能下来!”

  “但我想着,他们说的几天,具体是多少天,谁也料不定。”

  “所以,我让孩子们匀出了一袋粮!谁家粮食紧张,就先从我家舀点回去!等救济粮下来了,再还我就行!”

  邻居们激动得心潮澎湃。

  说宋九福傻吧,她是真傻!

  他们家这么大一家子人要养,

  她还敢分粮食出来给其他人!

  可细说起来,要不是有她这样的“傻”人,那他们还得继续饿肚子呢!

  邻居们看向宋九福的眼神,愈发和善亲热起来。

  “九福啊,那婶子真得向你家借两筒米……”

  “大娘也要借三筒回去。”

  “叔也借两竹筒的……”

  宋九福一一答应了。

  邻居们欢欢喜喜的各自跑回家拿盆来借米。

  沈常存留了个心眼子,问了宋九福道:“妈,这么看,也有十几户人家来借粮呢。有些借三筒,有些借两筒,咱要不要记个数?”

  宋九福小声回他说:“别写,写下来伤感情了。但记还得记,就你心里记着就行。回头他们来还的时候,你负责收。要是谁家少给了,你回头报给我听听。”

  “好嘞妈!”

  宋九福殷切的看着沈常存。

  她感觉老二渐渐把脑力用在了正道上。

  这是好事。

  当夸。

  宋九福捏着沈常存的手腕,问他:“你知道有哪几家人借了鸡蛋给老四去读大学不?”

  沈常存点头。

  “好,你知道就好。等他们将来还粮食的时候,你就说不用他们还了,让他们把粮食原样拿回去就行。”宋九福嘱咐道。

  沈常存好奇追问:“妈,你的意思是,咱家就用这些粮食抵了鸡蛋?”

  “不是。”宋九福纠正道:“鸡蛋,当初借了多少,将来就还多少。这些粮食,算是借鸡蛋的利息。鸡蛋易还,人情不易还,这么做是为了报恩。”

  沈常存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道理他都懂,他就是觉得妈有点太大方了……

  不像她之前事事细算的风格。

  宋九福看出沈常存的心思,笑道:“咋的?觉得妈变了?”

  沈常存讪笑,“嗯,是有点。”

  “那你觉得,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宋九福耐心地问道。

  沈常存想了想,双眼雪亮如星,回答道:“是好事!”

  宋九福灿灿一笑,“那就行了。”

  她记起前世,沈常存和他那群狐朋狗友出去混社会好几年,后来有年回家过年,手臂上就多了“义薄云天”四个刺青大字。

  老二这孩子,看着是浑不吝,实际上就是太讲义气,江湖气太重。

  从前他在家里感受不到这些,所以觉得新鲜,出去之后,凡事但求一个“义”字,所以后来才会为了哥们义气,参与械斗……

  回想到这里,宋九福不禁在心里冷哼了一声。

  江湖义气是吧?

  行啊。

  她也会!

  哼,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不就是拿出大姐头的风范?

  她演都得给老二演出来!

  让这小子服服帖帖给她当小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八零老太拆家重组,棒打不孝子孙!,八零老太拆家重组,棒打不孝子孙!最新章节,八零老太拆家重组,棒打不孝子孙!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