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辛苦!”
将军向着从太空中取水归来的同伴们致意。
当泰拉顿们落地时,他们会缓慢地将体内的水吐到山都里随处可见的管道中——管道连接至地下的储水库。
城市里的族人们会一拥而上,照顾和慰问这些因为取水而精疲力尽、遍体鳞伤的太空旅者。
在将军的安排下,离野与同伴们就此与大族长见面。
大族长为女性,身形高大魁梧,言行举止间流露着长者特有的成熟和稳重。
见面之时,离野奉上了一份见面礼——几十份等级作物种子。
不光是大族长,就连各族族长、长老和将军们也显得尤为惊喜。
毕竟等级作物们成长周期快,还有着一系列优异的附带效果。
“欢迎你们人类造访泰普勒星。”大族长开口。
离野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蔚澜星上的怪物已经形成了诸多怪物文明,并且拥有了三个世界级组织。
自蔚澜星因大战覆灭后,怪物方已经开始朝太阳系扩张势力。
人类方希望泰拉顿文明加入己方阵营,结成同盟消灭怪物们。
在一切平定下来后,便是携手建设和管理太阳系。
最后,离野做出了总结。
“我想,泰拉顿文明应该也希望有一个安静和平的太阳系。”
大族长和族长将军长老们全都陷入了沉默中。
最终,他们选择点头同意。
“如果是为了太阳系的和平安宁,泰拉顿文明愿意出一份力。”大族长说道。
离野微微颔首。
不知不觉,明日联盟便为人类方争取到了一位太阳系中的盟友。
泰拉顿文明原本还想多挽留明日联盟几日,但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离野决定尽快出发,继续在太阳系“开图”。
出发之前,他顺带询问了泰拉顿们附近有没有行星存在。
“如果是行星的话距离泰普勒星5231公里外确实有一颗行星存在,而且还拥有本土文明。”大族长回答。
“真的吗?”离野有些惊喜。
从对方的口中,他得知了那颗行星的具体情况。
这颗行星名为“凯登特星”,本土文明名叫“斯科德”。
出乎意料的是,斯科德文明的科技水平已经能够达到了太空航行的级别,但这个文明的科技树明显“点歪”了。
该外星文明的科技完全以炼金为主流,无论是太空舰队、建筑、科技、文明、生活。
“炼金科技?”离野不禁疑惑地皱起眉头。
这简直匪夷所思。
一旁的方勇好奇发问了。
“光是发展炼金科技,斯科德文明居然还能够建设出太空舰队吗?”
大族长缓缓点头。
“是的。”
众人不由得对视一眼,心里生出了浓烈的好奇心。
这以发展炼金科技为主流的文明和星球,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族长等一众泰拉顿文明的高层则神色微妙。
宇宙之中,两颗拥有文明的行星离得太近可并不是什么好事,稍有不慎就容易爆发冲突。
以宇宙的尺度而言,5231公里的距离确实是有些短了。
目前,两个文明好歹还算是井水不犯河水。
“那么,祝你们明日联盟一路顺风。”大族长说道。
抵达凯登特星后,离野不由得愣住了。
这颗星球的外观像是一颗巨大腐烂、由机械和岩石混杂在一起的肿瘤。
星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那纵横交错、深不见底的巨大裂隙,它们破碎而又参差不齐,深入行星内部之中,时而喷涌出浓稠的黑色浓烟和蒸汽。
而数不胜数的居民建筑和机械开采装置如同蜂巢般紧密地镶嵌在裂缝之中,其结构和外观都颇具有炼金科技风格。
居民建筑由金属、粗大的管道、强化玻璃穹顶以及某种能快速凝固的暗色水泥杂乱无章地拼接、堆迭而成。表面布满了锈迹、化学灼烧的痕迹以及不断滴落着未知液体的排泄管。
无数狭窄的栈桥和升降平台在这些建筑间危险地连接,构成了交通网络。
机械开采装置主体结构则是由粗糙扎实的铆接钢板和金属梁构成,呈现出了一种不对称、临时拼凑却又异常坚固的感觉。
其基座并非平地而起,而是通过数根巨大的、带有倒刺的液压锚定桩狠狠地砸入并“咬”进裂隙边缘的岩体,以此固定在地壳上。
基座之下,则是向四处延伸的强化缆绳和辅助支架,以便进一步固定主体,从而对抗地底传来的持续震动和偶尔的剧烈喷发。
在建筑和机械开采装置集群的中心地带,则赫然屹立着一座数十万米规模、尖塔形态的超巨型建筑。
尖塔同样拥有强烈的炼金科技风格,其基座深深扎根于裂缝之中,基座之下,无数大大小小的管道如同贪婪的根须,直接探入裂缝之中,深入行星深处。
塔身的主体部分似乎是工业区和居民生活区,这里没有窗户,取而代之的是嵌在厚壁上的厚重水晶观察窗,窗口玻璃已经变得浑浊不堪,仅能透出内部炉火般的昏暗光芒。
外侧墙体上开设着巨大的通风口,持续不断地喷出带着滚滚浓烟。
随着高度攀升,尖塔上的污垢和锈迹明显减少,巨大的管道被集中汇集成了更整洁的束状,水晶观察窗整洁无比,甚至还有了封闭的透明廊桥。
放眼望去,整颗星球上足足有十几座巨型尖塔。
凯登特星规模和蔚澜星差不多,但是地质环境和大气层并没有蔚澜星那么好。
其海洋面积仅仅占到行星的13%,而且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海面不再是蔚蓝一片波光粼粼,而是漂浮着油彩般的虹膜和凝固的恶臭泡沫,散发着幽绿色的蒸汽。
行星的大气层则是由黄绿色的化学霾霭构成,粘稠的几乎具有实体,足以遮蔽阳光。
看着看着,离野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泰拉顿们所言非虚,斯卡德文明确实将炼金科技发展得非同一般——哪怕是以旧时代蔚澜星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都无法建造出足以突破大气层、直接延伸到太空中的巨型尖塔。
“诺薇,这颗星球有没有网络系统和信号接收系统?”他轻声说道。“尝试与斯卡德文明建立联络。”
末了他又提醒了一句。
“措辞要友善一些,毕竟我们此行造访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侵略。”
几秒钟后,诺薇得出了结果。
情况有些复杂。
凯登特星上存在着十几个网络系统和信号接收系统,它们分别来自于每个巨型尖塔,并且全部拒绝外界访问,而且还处于高度加密状态。
“你能不能尝试破解下这些系统,将问候传递过去?”离野问。
“应该可以,请稍等片刻。”诺薇回答。
对于远道而来的明日联盟,凯登特星上的文明很快做出了反应。
几分钟后,一支太空舰队就此到来。
旗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
太空舰队配置齐整,且全部都是炼金科技风格——但是显得相当臃肿笨拙,甚至还带有几分东拼西凑的感觉。
首当其冲的是太空旗舰,与其说是战舰,它更像是一座移动的、扭曲的金属山脉。其核心是一个巨大无比、幽绿色的炼金动力炉——这个“锅炉”十分显眼,足足占据了舰船的四分之一大小。
这个炼金动力炉显然就是太空旗舰的动力引擎,它的外面满是层层迭迭的厚重装甲板,装甲板上打满了粗大的铆钉和加固筋。无数粗细不一的管道像巨蟒一样缠绕在舰体表面,将能源输送到舰体各处。
而无论是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每种太空战舰都像是一个移动的炼金工厂或工业设施,它们全都带着一种粗野、实用、未经修饰的工业美感。
油污、锈迹、焊接疤痕、外露的管线和永不熄灭的炼金反应光芒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这些太空舰船不像是高科技的精密仪器,更像是在极端环境下被工程师们用一切可用材料强行拼凑出来、并不断修补维持的工业奇迹。
“盟主,我感觉这斯卡德文明的太空舰队好像有点邋遢了.”周兴忍不住说道。
离野心里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感觉。
“这种规模的太空舰队,光是凭四台超级机动战士就足够应付了”他默默想道。
在诺薇的帮助下,明日联盟和太空舰队就此展开了通讯。
太空舰队指挥官的全息投影当即浮现在了众人面前。
与其说是生物,这名指挥官更像是高度改造过的炼金造物。
他的脸上安装着一个结构复杂的呼吸器装置,左眼是一颗不断变换焦距的多光谱炼金义眼。
指挥官的躯干完全被机械装置所取代,装置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缓慢搏动的玻璃腔室,里面充满了不断冒泡的、幽绿色的炼金药剂。
透过装置的玻璃,还能看到其中精密运转的各类机械零部件以及跳动着的器官。
他的右臂则是一只巨大的炼金动力爪,还拥有可替换的工具接口。
他的左腿同样是炼金义肢,并且呈现出了功能至上的机械美学。主体结构由黑钢和黄铜铸造而成,线条硬朗,倾角分明。整条腿比原生肢体更粗壮一圈,蕴含着十足的动能。
在诺薇的帮助下,双方就此开始交流。
“你好,我是克朗王国的将军多罗。”指挥官开口说道。
由于佩戴呼吸器的缘故,他的声音明显带有嘶嘶的金属声。
“你好,我们是来自于蔚澜星的人类文明。此行是专程来拜访凯登特星的。”离野回答。
从多罗的口中,他得知了凯登特星的现状。
斯科德文明目前分裂成了十几个炼金王国,彼此都在互相征战中。
至于离野之前所见到的那十几座从地面延伸到太空的巨型尖塔,那其实是一个个炼金王国。
在这一点上,炼金王国和阿玛特星的纳哈什文明有点类似。
双方都是因为极端的星球地质环境,而被迫选择以尖塔这种巨型建筑来集中资源人口,以便谋求生存和发展。
接下来的时间里,多罗简述了凯登特星的历史。
在太阳系中,并不是所有外星文明都拥有和蔚澜星这样条件良好的星球。
凯登特星是一颗岩石星球。
但是其90%以上的矿物金属资源都位于地下深处。
与人类一样,斯卡德文明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阶段逐步发展过来的。
其选择走向独特的炼金科技之路,并非出于哲学或美学的选择,而是在星球环境极端恶劣、地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选择。
由于地壳资源匮乏,斯卡德文明无法高效获取易于冶炼和利用的高纯度金属矿脉,因此无法像人类文明一样开启工业革命,迎来井喷式的科技发展。
勘察到地下深处存在着的矿物金属资源后,斯卡德文明就此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大挖掘时代”。
由于没有进行过工业革命,因此他们无法像人类文明那样轻松掌握蒸汽能、电能。
这导致他们的机器从一开始就是能量转化效率低下并且特性怪异——这便是炼金科技的前身。
而在这颗岩石星球极端贫瘠的地表之下,并非全是死寂的岩层,还有多层奔腾着的、充满活性能量的浩瀚液体海洋。
海洋里的海水,是一种成分极其复杂、蕴含着巨大原始能量的液体。
斯卡德文明将海洋命名为“源海”,将海水命名为“源浆”。
源浆简直是万金油。
它既可以在加工为高效率的工业燃料,也可以在用于愈合伤势、再生肢体,甚至是强化人体肌肉,增强五感。
在提炼和实验的过程中,斯卡德文明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炼金体系。
总结起来,炼金科技是斯卡德文明在极端困苦条件下发展出来的,亦是其对于资源稀缺和恶劣环境的一种艰难而扭曲的适应。
在这个外星文明里,“理解、分解、重构”的炼金哲学,取代了“发现、提炼、制造”的工业哲学。
            将军向着从太空中取水归来的同伴们致意。
当泰拉顿们落地时,他们会缓慢地将体内的水吐到山都里随处可见的管道中——管道连接至地下的储水库。
城市里的族人们会一拥而上,照顾和慰问这些因为取水而精疲力尽、遍体鳞伤的太空旅者。
在将军的安排下,离野与同伴们就此与大族长见面。
大族长为女性,身形高大魁梧,言行举止间流露着长者特有的成熟和稳重。
见面之时,离野奉上了一份见面礼——几十份等级作物种子。
不光是大族长,就连各族族长、长老和将军们也显得尤为惊喜。
毕竟等级作物们成长周期快,还有着一系列优异的附带效果。
“欢迎你们人类造访泰普勒星。”大族长开口。
离野开门见山地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蔚澜星上的怪物已经形成了诸多怪物文明,并且拥有了三个世界级组织。
自蔚澜星因大战覆灭后,怪物方已经开始朝太阳系扩张势力。
人类方希望泰拉顿文明加入己方阵营,结成同盟消灭怪物们。
在一切平定下来后,便是携手建设和管理太阳系。
最后,离野做出了总结。
“我想,泰拉顿文明应该也希望有一个安静和平的太阳系。”
大族长和族长将军长老们全都陷入了沉默中。
最终,他们选择点头同意。
“如果是为了太阳系的和平安宁,泰拉顿文明愿意出一份力。”大族长说道。
离野微微颔首。
不知不觉,明日联盟便为人类方争取到了一位太阳系中的盟友。
泰拉顿文明原本还想多挽留明日联盟几日,但考虑到时间紧任务重,离野决定尽快出发,继续在太阳系“开图”。
出发之前,他顺带询问了泰拉顿们附近有没有行星存在。
“如果是行星的话距离泰普勒星5231公里外确实有一颗行星存在,而且还拥有本土文明。”大族长回答。
“真的吗?”离野有些惊喜。
从对方的口中,他得知了那颗行星的具体情况。
这颗行星名为“凯登特星”,本土文明名叫“斯科德”。
出乎意料的是,斯科德文明的科技水平已经能够达到了太空航行的级别,但这个文明的科技树明显“点歪”了。
该外星文明的科技完全以炼金为主流,无论是太空舰队、建筑、科技、文明、生活。
“炼金科技?”离野不禁疑惑地皱起眉头。
这简直匪夷所思。
一旁的方勇好奇发问了。
“光是发展炼金科技,斯科德文明居然还能够建设出太空舰队吗?”
大族长缓缓点头。
“是的。”
众人不由得对视一眼,心里生出了浓烈的好奇心。
这以发展炼金科技为主流的文明和星球,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大族长等一众泰拉顿文明的高层则神色微妙。
宇宙之中,两颗拥有文明的行星离得太近可并不是什么好事,稍有不慎就容易爆发冲突。
以宇宙的尺度而言,5231公里的距离确实是有些短了。
目前,两个文明好歹还算是井水不犯河水。
“那么,祝你们明日联盟一路顺风。”大族长说道。
抵达凯登特星后,离野不由得愣住了。
这颗星球的外观像是一颗巨大腐烂、由机械和岩石混杂在一起的肿瘤。
星球表面最显著的特征是那纵横交错、深不见底的巨大裂隙,它们破碎而又参差不齐,深入行星内部之中,时而喷涌出浓稠的黑色浓烟和蒸汽。
而数不胜数的居民建筑和机械开采装置如同蜂巢般紧密地镶嵌在裂缝之中,其结构和外观都颇具有炼金科技风格。
居民建筑由金属、粗大的管道、强化玻璃穹顶以及某种能快速凝固的暗色水泥杂乱无章地拼接、堆迭而成。表面布满了锈迹、化学灼烧的痕迹以及不断滴落着未知液体的排泄管。
无数狭窄的栈桥和升降平台在这些建筑间危险地连接,构成了交通网络。
机械开采装置主体结构则是由粗糙扎实的铆接钢板和金属梁构成,呈现出了一种不对称、临时拼凑却又异常坚固的感觉。
其基座并非平地而起,而是通过数根巨大的、带有倒刺的液压锚定桩狠狠地砸入并“咬”进裂隙边缘的岩体,以此固定在地壳上。
基座之下,则是向四处延伸的强化缆绳和辅助支架,以便进一步固定主体,从而对抗地底传来的持续震动和偶尔的剧烈喷发。
在建筑和机械开采装置集群的中心地带,则赫然屹立着一座数十万米规模、尖塔形态的超巨型建筑。
尖塔同样拥有强烈的炼金科技风格,其基座深深扎根于裂缝之中,基座之下,无数大大小小的管道如同贪婪的根须,直接探入裂缝之中,深入行星深处。
塔身的主体部分似乎是工业区和居民生活区,这里没有窗户,取而代之的是嵌在厚壁上的厚重水晶观察窗,窗口玻璃已经变得浑浊不堪,仅能透出内部炉火般的昏暗光芒。
外侧墙体上开设着巨大的通风口,持续不断地喷出带着滚滚浓烟。
随着高度攀升,尖塔上的污垢和锈迹明显减少,巨大的管道被集中汇集成了更整洁的束状,水晶观察窗整洁无比,甚至还有了封闭的透明廊桥。
放眼望去,整颗星球上足足有十几座巨型尖塔。
凯登特星规模和蔚澜星差不多,但是地质环境和大气层并没有蔚澜星那么好。
其海洋面积仅仅占到行星的13%,而且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海面不再是蔚蓝一片波光粼粼,而是漂浮着油彩般的虹膜和凝固的恶臭泡沫,散发着幽绿色的蒸汽。
行星的大气层则是由黄绿色的化学霾霭构成,粘稠的几乎具有实体,足以遮蔽阳光。
看着看着,离野眼中不由得闪过一丝诧异之色。
泰拉顿们所言非虚,斯卡德文明确实将炼金科技发展得非同一般——哪怕是以旧时代蔚澜星人类文明的科技水平,都无法建造出足以突破大气层、直接延伸到太空中的巨型尖塔。
“诺薇,这颗星球有没有网络系统和信号接收系统?”他轻声说道。“尝试与斯卡德文明建立联络。”
末了他又提醒了一句。
“措辞要友善一些,毕竟我们此行造访是为了交流,而不是侵略。”
几秒钟后,诺薇得出了结果。
情况有些复杂。
凯登特星上存在着十几个网络系统和信号接收系统,它们分别来自于每个巨型尖塔,并且全部拒绝外界访问,而且还处于高度加密状态。
“你能不能尝试破解下这些系统,将问候传递过去?”离野问。
“应该可以,请稍等片刻。”诺薇回答。
对于远道而来的明日联盟,凯登特星上的文明很快做出了反应。
几分钟后,一支太空舰队就此到来。
旗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
太空舰队配置齐整,且全部都是炼金科技风格——但是显得相当臃肿笨拙,甚至还带有几分东拼西凑的感觉。
首当其冲的是太空旗舰,与其说是战舰,它更像是一座移动的、扭曲的金属山脉。其核心是一个巨大无比、幽绿色的炼金动力炉——这个“锅炉”十分显眼,足足占据了舰船的四分之一大小。
这个炼金动力炉显然就是太空旗舰的动力引擎,它的外面满是层层迭迭的厚重装甲板,装甲板上打满了粗大的铆钉和加固筋。无数粗细不一的管道像巨蟒一样缠绕在舰体表面,将能源输送到舰体各处。
而无论是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每种太空战舰都像是一个移动的炼金工厂或工业设施,它们全都带着一种粗野、实用、未经修饰的工业美感。
油污、锈迹、焊接疤痕、外露的管线和永不熄灭的炼金反应光芒是它们的共同特征。
这些太空舰船不像是高科技的精密仪器,更像是在极端环境下被工程师们用一切可用材料强行拼凑出来、并不断修补维持的工业奇迹。
“盟主,我感觉这斯卡德文明的太空舰队好像有点邋遢了.”周兴忍不住说道。
离野心里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感觉。
“这种规模的太空舰队,光是凭四台超级机动战士就足够应付了”他默默想道。
在诺薇的帮助下,明日联盟和太空舰队就此展开了通讯。
太空舰队指挥官的全息投影当即浮现在了众人面前。
与其说是生物,这名指挥官更像是高度改造过的炼金造物。
他的脸上安装着一个结构复杂的呼吸器装置,左眼是一颗不断变换焦距的多光谱炼金义眼。
指挥官的躯干完全被机械装置所取代,装置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缓慢搏动的玻璃腔室,里面充满了不断冒泡的、幽绿色的炼金药剂。
透过装置的玻璃,还能看到其中精密运转的各类机械零部件以及跳动着的器官。
他的右臂则是一只巨大的炼金动力爪,还拥有可替换的工具接口。
他的左腿同样是炼金义肢,并且呈现出了功能至上的机械美学。主体结构由黑钢和黄铜铸造而成,线条硬朗,倾角分明。整条腿比原生肢体更粗壮一圈,蕴含着十足的动能。
在诺薇的帮助下,双方就此开始交流。
“你好,我是克朗王国的将军多罗。”指挥官开口说道。
由于佩戴呼吸器的缘故,他的声音明显带有嘶嘶的金属声。
“你好,我们是来自于蔚澜星的人类文明。此行是专程来拜访凯登特星的。”离野回答。
从多罗的口中,他得知了凯登特星的现状。
斯科德文明目前分裂成了十几个炼金王国,彼此都在互相征战中。
至于离野之前所见到的那十几座从地面延伸到太空的巨型尖塔,那其实是一个个炼金王国。
在这一点上,炼金王国和阿玛特星的纳哈什文明有点类似。
双方都是因为极端的星球地质环境,而被迫选择以尖塔这种巨型建筑来集中资源人口,以便谋求生存和发展。
接下来的时间里,多罗简述了凯登特星的历史。
在太阳系中,并不是所有外星文明都拥有和蔚澜星这样条件良好的星球。
凯登特星是一颗岩石星球。
但是其90%以上的矿物金属资源都位于地下深处。
与人类一样,斯卡德文明从茹毛饮血的原始人阶段逐步发展过来的。
其选择走向独特的炼金科技之路,并非出于哲学或美学的选择,而是在星球环境极端恶劣、地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所做出的选择。
由于地壳资源匮乏,斯卡德文明无法高效获取易于冶炼和利用的高纯度金属矿脉,因此无法像人类文明一样开启工业革命,迎来井喷式的科技发展。
勘察到地下深处存在着的矿物金属资源后,斯卡德文明就此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大挖掘时代”。
由于没有进行过工业革命,因此他们无法像人类文明那样轻松掌握蒸汽能、电能。
这导致他们的机器从一开始就是能量转化效率低下并且特性怪异——这便是炼金科技的前身。
而在这颗岩石星球极端贫瘠的地表之下,并非全是死寂的岩层,还有多层奔腾着的、充满活性能量的浩瀚液体海洋。
海洋里的海水,是一种成分极其复杂、蕴含着巨大原始能量的液体。
斯卡德文明将海洋命名为“源海”,将海水命名为“源浆”。
源浆简直是万金油。
它既可以在加工为高效率的工业燃料,也可以在用于愈合伤势、再生肢体,甚至是强化人体肌肉,增强五感。
在提炼和实验的过程中,斯卡德文明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炼金体系。
总结起来,炼金科技是斯卡德文明在极端困苦条件下发展出来的,亦是其对于资源稀缺和恶劣环境的一种艰难而扭曲的适应。
在这个外星文明里,“理解、分解、重构”的炼金哲学,取代了“发现、提炼、制造”的工业哲学。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移动城市种田指南,移动城市种田指南最新章节,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移动城市种田指南,移动城市种田指南最新章节,移动城市种田指南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