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岛本岛的山巅之上。

  四月的樱花正开的绚烂。

  粉白色的花瓣顺着山风轻轻的飘落,像是下了一场温柔的雪一样。

  李承乾靠在一块温凉的岩石上,手中捧着酒碗,欣赏着这美景。

  他的身旁,苏氏正在用手轻轻的为他拂去肩上的花瓣。

  程莺莺则盘腿坐在地上,手里拿着樱花枝编的花环,时不时的往程咬金的头上比划着,惹的程咬金无奈的摇着头,却不敢真的生气。

  不远处,李绩,罗通围着个篝火正在煮酒。

  程咬金大笑着说道:

  “想当年在北方,咱们被突厥人困了三天三夜,陛下你带着玄甲军从背后冲过来,那叫一个威风!

  现在想想,还是那会儿打仗痛快!”

  李绩也跟着笑着说道:

  “老程你就记着打仗,忘了陛下当年为了推行均田制,跟世家官员拍桌子,连太宗陛下都惊动了?

  那才叫有魄力!”

  罗通则是看着李承乾忍不住问道多年以来的疑惑。

  “陛下,您当年真的没想过要当皇帝吗?”

  听到罗通的问话,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看向了李承乾。

  李承乾闻言,先是放下了手中的酒碗,随即目光望向了大唐的方向。

  “是啊,没想过。”

  李承乾轻声说道,

  “当年朕只是想安安稳稳的当个逍遥皇帝。

  可是朕的好弟弟,却一步一步的逼着朕走到了这个位置。

  后来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朕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李承乾的眼前闪过了无数的人影。

  李世民,长孙无垢,李泰,李治,李恪......

  “朕后来才明白,有些责任,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开的。”

  李承乾的手指轻轻划过身边的岩石,

  “吐蕃人犯境,安西被占,百姓流离失所,世家垄断资源,寒门子弟报国无门......

  那时候朕才知道,所谓安稳,从来不是靠躲出来的,是靠刀枪拼出来的,是靠朝堂上的据理力争,是靠每一个大唐人,都愿意为这片土地付出。”

  他想起收复安西时,李禄浑身是血地抱着薛仁贵的断枪,跪在城头上喊“安西回来了。

  想起房玄龄临终前,还在修订《大唐律》,手指颤抖着写下“百姓安,江山安”。

  想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那些为了推行新政而付出的官员,那些信任他、支持他的百姓。

  “我这辈子,最庆幸的有两件事。”

  李承乾看向了身边的众人,眼神里满是温情之色,

  “一是遇到了苏氏和莺莺,陪着我走过风风雨雨,从未放开过我的手。

  二是有你们这些老伙计,陪着我平定吐蕃、收复安西、扫平倭寇,陪着我把大唐从风雨飘摇,带到如今的国泰民安。”

  苏氏握住他的手,温柔是说道:

  “其实该庆幸的是我们,是你给了我们安稳的日子,给了大唐百姓安稳的生活。”

  程莺莺也看着李承乾认真的说道:

  “是啊,要是没有你,我可能还不知道嫁给了哪个混蛋,庸碌一生。

  哪能像现在这样,在倭岛山巅赏樱花、喝好茶?”

  夕阳渐渐西沉,将天空染成一片金红。

  樱花花瓣还在飘落,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像是为这场跨越岁月的相聚,盖上了温柔的印章。

  程咬金喝光了最后一碗酒,将酒碗直接摔在了地上,醉眼迷离的说道:

  “陛下,咱们这辈子值了!

  守好了大唐,护好了百姓,就算将来去见太宗陛下,也能挺直腰杆!”

  李承乾站起身,掸了掸身上的花瓣。

  他走到山峰的边缘,俯瞰着脚下的倭岛。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身边的每一个人,扫过远方那片他用一生守护的大唐山河。

  李承乾转身朝向大唐的方向,声如洪钟般的开口。

  “朕李承乾,一介穿越客,能得老天眷顾,重生大唐,守护这片土地数十载,何其幸哉!

  今日站在此地,朕想说——吾之大唐,从来不是李氏一家之大唐,是所有华夏族人之大唐!

  是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士兵,是那些在田埂上耕作的百姓,是那些在朝堂上尽忠的臣子,共同撑起的大唐!”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了一丝决绝,

  “凡李氏后世子孙,若有不德之人,荒淫无道,残害百姓,丢失华夏疆土,有志之士可随时取代!

  大唐的江山,永远属于那些心怀百姓、守护华夏的人!”

  “我华夏族光,自三皇五帝始,历经夏商周秦、汉晋南北朝,从未断绝!

  就算将来有风雨,有磨难,只要华夏子孙还记得‘守土护民’四字,我族之光,便永远不可磨灭!”

  话音落下时,山风突然变大,吹动着每个人的衣袍,像是在为这番话喝彩。

  樱花花瓣漫天飞舞,落在李承乾的肩头,落在苏氏和程莺莺的发间,落在程咬金、李绩等老将的甲胄上,构成一幅永恒的画面。

  一群华夏守护者,在大唐倭郡的山峰之巅,许下对华夏永远的承诺。

  全书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最新章节,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