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王爷可否听说过近日京城到淮东这一带的流言?既然如今我方大军不能从正面战场取胜,不若就从此流言下手,借势推波助澜。”
淮东王一听,快速回想了近日底下人传上来的折子,好像是有说京城有一则流言就流传得很凶,不过当时他当时正忙着想办法应对英王,因此看过之后就忘了。
“先生说的可是说安平帝‘德不配位、以受天罚’的流言?”
“正是。臣觉得既然我军同英王他们交手胜算太少,不若直接在流言里加几句话,如‘英王连战连胜方是天命所归’、‘英王有帝王之像’等,借此挑起安平帝和英王的矛盾,让安平帝更加忌惮英王,既能挑起他们的矛盾,还能让英王分心去处理这件事,那与我们而言或许压力会小一些。”
阳常一听,这不扯呢嘛!“一则流言而已,还不如想办法去断他粮草开得直接,万一这流言没用呢!”
“将军别急,你可不要小瞧‘德不配位、天命所归’这几个字的威力,有句古话说得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若这流言用得好,未必不能倾覆安平帝或是英王这两艘‘大船’!”
淮东王认真想了想,颇觉军师说得有理,这也算是个可行之法,“既如此,孤便听先生的,先生放手去做吧!”
午后,军师派了几百人的兵士伪装成百姓混进流民里,将“安平帝德不配位,其实本该上承天命的是英王”的话添进了原本的流言了。
然后流言的版本就变成了:因为安平帝德不配位,所以招致天罚,前后两位太子早早溺亡就是上天在警示!英王近年来数次大败蛮族、在战场之上所向披靡,或许他才是真正天命所归之人!
原本这批扮成流民的小兵还暗中领了一个任务,就是想办法跟着流民混进洛城或混进英王和福王大军驻地,探查大军粮草所在并趁机烧了。
但英王他们早有防备,根本不放流民入城,只是在城门十里外的地方设置了流民安置点,大军营地更是不让任何人靠近。
所以他们也就只能想办法继续去散布流言。
流言本就在梁染墨的推动下在四处扩散,如今淮东王这般铺开人手去传流言,倒是同谢扬派出去的人撞到了一起。所以梁染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流言被篡改的事,立刻就给周璨传了信。
“公子,梁小姐这消息好快,如今我们怎么办?是否将人手派出去擒了那些故意散布对英王不利流言的人?”周济觉得除掉那些突然冒出来的人或许是最快的办法。
周璨也知道如今这则流言不利于英王。若是英王反了,那这则被加工过的流言就会成为英王收复民心的利器!可如今英王还没有反,这则流言或许会再次激起安平帝对英王的杀心!
所以在英王没有反之前,他得想办法将这则变了的流言压下去。
“周济,就照你说的办,让我们的暗探将人擒住后找个地方关起来,再想办法将流言改一下,就传成是淮东王为了离间陛下和英王所以故意找人传了和英王有关的谣言。”
“是,公子,我这就去办。”周济走后周璨继续拿起梁染墨写的那封密信,值得一说的是,梁染墨那一手字写得确实不错。
这流言虽然是梁染墨炮制的,但是她也没想过居然还能传出三个版本,而且她原本就是故意让人将流言的出处往淮东王身上去引,没想到他竟还真的跳出来推波助澜了,虽然他是想借流言离间英王和安焱,不过炮制流言这口锅倒是真的死死地扣在他的身上了。
任谁也猜不到,这一切都是出自她的手。
安焱,你可瞧好了,我这只恶鬼爬出了地狱,只要有我在,你就别再想安生一日。
就算淮东王想要借流言之威让英王乱了阵脚,但英王始终没上当,几日后,建城还是被英王和福王攻下了。
建城之后淮东还有泉城和漳城这两座城池。
因着淮东王府坐落在泉城,所以淮东王到封地这些年早已将泉城整得易守难攻,泉城不仅有数百只可出海远行的大船,还有着修了十多年的城墙,城外还有一万兵马。
安焱这些年里虽然也想过削藩,但是他没有底蕴深厚的世家不遗余力的支持,因此也不敢轻易的开了削藩的头,毕竟这些藩王属地都有兵力,自己若是削藩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因此这些年来他就算想动藩王,却也力不从心。
如今英王和福王联手夺下建城,士气大涨,若是他们趁热打铁,说不定以后淮东就能回到他的手里了。
所以这个时候,即使他派出去盯着淮东和英王的人传回了那则被淮东王可以传播的流言,他也按捺住了想要对英王下手的想法,毕竟如今平息淮东之乱还得用到英王。
上次劫盗军饷案不能一击必中,如今再想对付他也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既如此那就物尽其用好了。
刑部尚书刘乘宴将京兆府的人都拷问了一遍,最后京兆尹抛出了几个小官来顶罪,他这顶乌纱帽是暂时保住了。
如今因为用死囚犯充当散布谣言的事情一出后,众人都对京兆尹、对朝堂的信任都大幅下降。
虽然安平帝已经派人去平息这些流言,但是京城中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淮东每隔几日便会有捷报传回,但是百官上朝时也看不出安焱到底在想什么,一时间朝野上下涌动着一股诡异的氛围。
钟信宫。
魏昭昭自太子死后便整日以泪洗面,虽然一开始她也想过这会不会是宋云死后对她的报应,但是她很快就将想法调转过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鬼神,就算有宋云也不可能能回来。
她冷静下来之后开始回想最近发生在她身边的事。先是丧父,接着弟弟也死于非命,然后自己的太子也被害溺亡了,若是之前父亲和弟弟之死可以归咎于战场上刀剑无眼,可如今她的太子也被人谋害了,串联起来想,这桩桩件件感觉都是冲着她来的!
到底是谁在背后拨弄全局搅弄风云!
她左思右想,将宫里的嫔妃、往日魏氏的仇人都想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可疑的人。
自己虽然教训了柔妃,但是父亲和弟弟之死却是在自己教训她之前,不过这也不妨碍自己怀疑太子之死同她有关。
就在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远在梁府的梁染墨又给安焱递去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
淮东王一听,快速回想了近日底下人传上来的折子,好像是有说京城有一则流言就流传得很凶,不过当时他当时正忙着想办法应对英王,因此看过之后就忘了。
“先生说的可是说安平帝‘德不配位、以受天罚’的流言?”
“正是。臣觉得既然我军同英王他们交手胜算太少,不若直接在流言里加几句话,如‘英王连战连胜方是天命所归’、‘英王有帝王之像’等,借此挑起安平帝和英王的矛盾,让安平帝更加忌惮英王,既能挑起他们的矛盾,还能让英王分心去处理这件事,那与我们而言或许压力会小一些。”
阳常一听,这不扯呢嘛!“一则流言而已,还不如想办法去断他粮草开得直接,万一这流言没用呢!”
“将军别急,你可不要小瞧‘德不配位、天命所归’这几个字的威力,有句古话说得好,‘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若这流言用得好,未必不能倾覆安平帝或是英王这两艘‘大船’!”
淮东王认真想了想,颇觉军师说得有理,这也算是个可行之法,“既如此,孤便听先生的,先生放手去做吧!”
午后,军师派了几百人的兵士伪装成百姓混进流民里,将“安平帝德不配位,其实本该上承天命的是英王”的话添进了原本的流言了。
然后流言的版本就变成了:因为安平帝德不配位,所以招致天罚,前后两位太子早早溺亡就是上天在警示!英王近年来数次大败蛮族、在战场之上所向披靡,或许他才是真正天命所归之人!
原本这批扮成流民的小兵还暗中领了一个任务,就是想办法跟着流民混进洛城或混进英王和福王大军驻地,探查大军粮草所在并趁机烧了。
但英王他们早有防备,根本不放流民入城,只是在城门十里外的地方设置了流民安置点,大军营地更是不让任何人靠近。
所以他们也就只能想办法继续去散布流言。
流言本就在梁染墨的推动下在四处扩散,如今淮东王这般铺开人手去传流言,倒是同谢扬派出去的人撞到了一起。所以梁染墨第一时间就得知了流言被篡改的事,立刻就给周璨传了信。
“公子,梁小姐这消息好快,如今我们怎么办?是否将人手派出去擒了那些故意散布对英王不利流言的人?”周济觉得除掉那些突然冒出来的人或许是最快的办法。
周璨也知道如今这则流言不利于英王。若是英王反了,那这则被加工过的流言就会成为英王收复民心的利器!可如今英王还没有反,这则流言或许会再次激起安平帝对英王的杀心!
所以在英王没有反之前,他得想办法将这则变了的流言压下去。
“周济,就照你说的办,让我们的暗探将人擒住后找个地方关起来,再想办法将流言改一下,就传成是淮东王为了离间陛下和英王所以故意找人传了和英王有关的谣言。”
“是,公子,我这就去办。”周济走后周璨继续拿起梁染墨写的那封密信,值得一说的是,梁染墨那一手字写得确实不错。
这流言虽然是梁染墨炮制的,但是她也没想过居然还能传出三个版本,而且她原本就是故意让人将流言的出处往淮东王身上去引,没想到他竟还真的跳出来推波助澜了,虽然他是想借流言离间英王和安焱,不过炮制流言这口锅倒是真的死死地扣在他的身上了。
任谁也猜不到,这一切都是出自她的手。
安焱,你可瞧好了,我这只恶鬼爬出了地狱,只要有我在,你就别再想安生一日。
就算淮东王想要借流言之威让英王乱了阵脚,但英王始终没上当,几日后,建城还是被英王和福王攻下了。
建城之后淮东还有泉城和漳城这两座城池。
因着淮东王府坐落在泉城,所以淮东王到封地这些年早已将泉城整得易守难攻,泉城不仅有数百只可出海远行的大船,还有着修了十多年的城墙,城外还有一万兵马。
安焱这些年里虽然也想过削藩,但是他没有底蕴深厚的世家不遗余力的支持,因此也不敢轻易的开了削藩的头,毕竟这些藩王属地都有兵力,自己若是削藩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因此这些年来他就算想动藩王,却也力不从心。
如今英王和福王联手夺下建城,士气大涨,若是他们趁热打铁,说不定以后淮东就能回到他的手里了。
所以这个时候,即使他派出去盯着淮东和英王的人传回了那则被淮东王可以传播的流言,他也按捺住了想要对英王下手的想法,毕竟如今平息淮东之乱还得用到英王。
上次劫盗军饷案不能一击必中,如今再想对付他也不是那么轻易的事,既如此那就物尽其用好了。
刑部尚书刘乘宴将京兆府的人都拷问了一遍,最后京兆尹抛出了几个小官来顶罪,他这顶乌纱帽是暂时保住了。
如今因为用死囚犯充当散布谣言的事情一出后,众人都对京兆尹、对朝堂的信任都大幅下降。
虽然安平帝已经派人去平息这些流言,但是京城中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淮东每隔几日便会有捷报传回,但是百官上朝时也看不出安焱到底在想什么,一时间朝野上下涌动着一股诡异的氛围。
钟信宫。
魏昭昭自太子死后便整日以泪洗面,虽然一开始她也想过这会不会是宋云死后对她的报应,但是她很快就将想法调转过来,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鬼神,就算有宋云也不可能能回来。
她冷静下来之后开始回想最近发生在她身边的事。先是丧父,接着弟弟也死于非命,然后自己的太子也被害溺亡了,若是之前父亲和弟弟之死可以归咎于战场上刀剑无眼,可如今她的太子也被人谋害了,串联起来想,这桩桩件件感觉都是冲着她来的!
到底是谁在背后拨弄全局搅弄风云!
她左思右想,将宫里的嫔妃、往日魏氏的仇人都想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可疑的人。
自己虽然教训了柔妃,但是父亲和弟弟之死却是在自己教训她之前,不过这也不妨碍自己怀疑太子之死同她有关。
就在她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远在梁府的梁染墨又给安焱递去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