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觉睡了几年?你们都聊到4G了?我没听错吧?”

  陈学兵进门笑道。

  时间已经三点过,桌上图纸电脑乱糟糟,有的坐桌上,有的坐地上,己方的人似乎都有些兴奋,华为的人却似乎在缄口不言。

  陈学兵看到余承东吃了屎一般的神情,知道刚才恐怕是聊到华为的大动脉了。

  他又不是通信白痴,这段时间还是学习了一些的。

  “我刚听你们说,两载波的事,能搞定?”

  之前听说这事可是千难万难的。

  多载波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网络容量,而且直接是理论翻倍,只是实际速率会低于理论值。

  通过刚才的描述,HSDPA和华为技术的加持下,峰值达到了3.2Mbps,如果两载波,理论峰值6.4Mbps,都能接近美国的CDMA2000了。

  虽然比WCDMA还差点。

  那TD标准也不是“半3G”了,怎么也是个纯血3G。

  这已经相当了不得了。

  更何况他一进会议室就看到桌上的一个小白板,白底蓝字地写着““TD-SCDMA→ TD-HSPA+→ LTE”。

  LTE他还能看不懂?

  4G标准啊!

  余承东听到这话,却笑道:“是有机会,但周期也太长了,单载波优化都要一年两载的,多载波…就按刚才说的,调度算法研究,多载波数字前段芯片,虚拟MIMO,多载波同步,哪个不是需要单开项目组的?没个两三年,弄得下来?总共得多少年了?还有基站侧的开发,等研究出来,还要说服运营商掏钱升级,那时候4G标准都定了吧?网速再快能快得过4G?运营商能同意?”

  陈学兵听到这话,咧了咧嘴:“那就当4G预研嘛,这些技术应该是4G需要的吧?”

  武平立马点了点头,给陈学兵一个赞赏的眼神。

  抓到关键了。

  他对陈学兵能够自行了解这些基础知识深感爽利,能节省不少沟通成本。

  “4G预研?4G方向都没定啊。”余承东都笑起来了:“陈总,你知道光养这个团队要花多少钱么?测试团队就要几十个人,做产业协同,研发芯片的又要两三百,最难的是算法协议开发团队,要的全是高级工程师,没有七八年一线经验的根本参与不了,一个团队起码要五十到八十人吧?这些人国内根本凑不齐,加上物料,一年没个七八亿…”

  “咳。”周光平忽然打断:“我想起IEEE协会有些人,应该够资格。”

  “额…我有几个以前的助手和朋友也在做标准协议和通信物理层开发。”张浩也幽幽道。

  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专家,谁愿意被人PUA啊?

  “做芯片设计,我这里不缺人,最主要是精度的问题,设计可以分步开发,可生产还要等下一个世代,最少要40nm才能实现,否则芯片要做很大,功耗和成本也会很高。”

  武平倒是说出了一些难处。

  “摩尔定律嘛,18到24个月,说不定等两年过去,先进制程都28nm了。”陈学兵笑道。

  “流片和生产成本也是几何倍数的提升啊,陈总,还有很多关键节点要去全世界买技术,一年综合投入接近十亿。”

  余承东重申了一下资金,心想着你就继续装,我再劝你一次,有台阶你赶紧下。

  这么大的投入,如果技术猜想错误,最终3GPP变更了路线,你研发的路得不到4G批准,那之前的研发是说没用就没用,全盘皆输,这是一个中国民企老板投得起的?

  华为那当然不一样了。

  华为是集团军!

  去年营收450亿,净利润55亿,今年还有20%的业务增长,很多战略型国企都比不了。

  其实武平也觉得谈这个话题有点潦草了,他搞芯片设计接触的都是超级大厂,国外资本,钱用美元换算,动辄几亿十几亿美元的投资,但大陆,即使是首富也才多少钱?

  也就一两百亿人民币吧?

  那还是资产,不是现金流。

  一个项目,一旦失败,都能拖死一个排名前三的富豪了。

  陈学兵也郑重地点点头。

  “这么大的事确实要商量一下,那余总,你们刚才说那个MIMO技术,还有调度算法,授权费要多少?我们回去研究一下.既然是可能被变更的技术方向,授权费应该不高吧?这个技术就不算在我们的共研项目里了,我们付钱就行。”

  他一边贬低技术压着价,一边心里冷笑。

  开特么什么玩笑,付诸东流?4G标准就是LTE,而且他还知道,中国的标准叫TD—LTE!

  当初他决定投入TD-SCDMA的时候就考虑过技术演进的问题。

  他现在越了解就越确信,光知道这个名字,就能给团队省下很多钱,还有巨额的确定性回报!

  他根本不需要像华为一样多线下注!

  余承东这下卡住了。

  “额目前我们的MIMO技术还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商用授权方案,暂时不具备对外合作的条件。”

  他开始降低陈学兵的预期,而后又补充了一句表达善意的话:“你们要是感兴趣,我们可以免费提供一些技术文档和论文,还有3GPP的标准草案给你们。”

  陈学兵笑了一声。

  这话要是几个月前的他,还能被哄住。

  现在,可哄不住了。

  这些不就是非核心的公开资料吗?他上哪找不着?

  前世华为在4G初期的市场订单占比非常大,绝对是提前了很多年搞预研的,不可能没有技术积累。

  通信技术这东西,跟军事科技是一样的,用一代,预研一代,思考一代,什么都等着确定了再下手,连汤都没得喝。

  华为就是凭着军事战略思维获得的成功,这一点他必须要学习。

  周光平忽然道:“陈总,其实调度算法余总已经答应给我们了,MIMO技术有研究成果的我知道两家,一家叫盛路通信,一家叫通宇通讯,以前都是摩托罗拉的合作商,盛路通信我还比较熟,2002年他们的八木天线就很出名了,他们近年发布的研究论文表明很有可能把八木天线的定向性和MIMO的多流传输结合了,国际上研究这个技术的厂家我也知道一些。”

  这话一出,华为的人表情都有点不自然了。

  周光平提到的两家公司,都是华为的供应商!

  这展讯,怎么请了一堆行业大佬,什么都知道??

  技术积累虽然比华为薄弱,但一点就通!

  他们都有点不敢说话了,生怕透露什么。

  “哦”陈学兵掌握了信息差,露出深深的笑意:“我知道了,那你们聊,聊好了咱就走吧。”

  余承东终于绷不住了,匆匆出去打电话。

  没一会,一直没露面的任证非睡眼惺忪地赶来了,跟陈学兵在外面走廊谈了起来。

  “陈总!你不是答应得好好的嘛!不要碰我们的核心技术和团队!”

  陈学兵也正好打完一通电话,把长征资本的人招呼起来查盛路通信和通宇通讯的资料,刚从隔壁办公室出来。

  “任总说笑了,我们哪碰得了?”

  “那你们打听我们的供应商干什么?”任证非表情不悦了。

  “你们的供应商?”陈学兵瞪着眼:“我不清楚啊!余总又没说!就我们周总提了一嘴!”

  都是千年的狐狸,哪看不懂对方的聊斋?

  但手机部和陈学兵掌握的可能性订单也是华为的重要战略之一,陈学兵掌握了多方面的先发优势,而且合作肯定要持续很长时间,任证非不想大家合作着忽然因为陈学兵搞大肆的技术收购碰到华为利益而打起来,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

  “LTE你们想研发?能出多少钱?”

  陈学兵沉默了一下。

  想了想,基于双方的合作基础,也不装了。

  “这个.我们不可能保持完全的技术共享,就拿几项关键技术组建合资研发公司吧,华为把掌握的技术拿出来,我们评估以后对等增资,作为之后的研发经费。”

  他提出了一个较为公平的方案。

  展讯的4G研发,肯定是要自己干的,而且研发方向要保密,成立这个公司,就是帮展讯绕过一些技术上的高障碍。

  既然是3G向4G的平滑过渡,如果期间能取得一些3G能用的技术,也能成为展讯的底气。

  任证非这才眉头一挑:“那我就明说了,华为2004年就成立了一个「long-Term」项目组,投入已经很大了,如果我们的技术成本十几亿你们投得起?”

  没有成熟商用或市场确认的技术不能谈价值,只能谈成本,任证非的态度也算中肯。

  “十几亿那就是很值钱的技术了。”陈学兵笑了起来:“拿出来看看吧,钱的事情我是搞金融的,能调动的资源,不一定比华为差。”

  任证非摆摆手:“这是豪赌,也是保密技术,你拿市场上的钱出来搞合资,到时候资不抵债了一大帮人来研发公司参观,我们是接受不了的,必须是你的自有资金。”

  他逐渐向陈学兵释放一个巨型企业的压迫感。

  随便几个技术拿出手,这么多资金,不是一般企业主接得上话的。

  “十几亿,半年一年的也花不完吧?”陈学兵心里一横:“那就分期投入!如果我后续资金不到位,华为可以低价回购我的投入!”

  任证非心里评估了一下,道:“好啊,那就派你的人来搞谈判吧,如果你们能给个合适的价格,我们可以合作。”

  这一下,多少触到陈学兵的盲区了。

  这种谈判,他是真不懂,需要哪些人?要走多长的流程?

  “等我两个周。”陈学兵面色不改地说道。

  任证非看出了他的一点心虚,只是他也不了解陈学兵的具体实力。

  对方要是没这个实力,要来帮华为摊薄研发费,那也好。

  他笑了笑,露出褶子:“好吧,希望能顺利合作,不过陈总还是要量力而为。”

  陈总活的是个排面。

  兜里就是再紧张,脸面上也没差过事。

  “任总,只要华为的技术值得我们投资,你们拿得出多少,我们要得了多少。”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还好我重生了!,还好我重生了!最新章节,还好我重生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