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谈判异常磨人。

  除了IDG和金沙江,其他人问的都是一些财务问题。

  投资如何进行,是否分期投入,创始人投入多少,陈总的资金何时进入,研发成本如何公开,使用何种财务记账方式.

  这些问题都是询问创始人的,陈学兵并未帮忙解答,不过辛梦真都规划得有模有样,并且将“193nm干式光刻机”量产的节点计算出了一个2.5倍的溢价系数。

  她是在公募干过的,自己也运营了一家公司,对投资人的想法比较了解。

  不过最终意向敲定的关键,还是在于陈学兵把每年10%的溢价回购又提升到15%。

  这个数字已经可以覆盖各机构的融资成本,并留下三四个点的管理费。

  他们即使没有这个预算,也可以重新去融。

  国内头部机构们各自都有一些斐然的战绩,动辄Carry几十倍回报,这些投资都写入了基金介绍,沉入江底的尸骨却没人看见,他们每投成一家,失败的就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稳定收益的事情,对他们其实还是有些诱惑。

  有这份保本收益,未来预期即使不太高,也还是可以期盼一下的。

  俩人回家之前林惠香便“正好”被安排了去公司加班,于是俩人放肆地吵吵闹闹。

  事业型男女都在这个新的梦想起步中感受到了一丝异常的兴奋。

  对陈学兵,是预谋已久的规划启动。

  对辛梦真,是脱离家族的独立宣言。

  洗完澡过后,辛梦真给陈学兵拿来真丝衬衫睡衣换上,俩人抱着温存了一会,理性都开始恢复高地。

  “投资这么多钱,你真不打算自己做。”

  陈学兵摇摇头,点了根烟,缓缓道:

  “我的背景已经有点复杂了,信产部、社保基金、中央汇金和我的关系密切,奇点、展讯、3G产业基金ARM中国的投资,还有我们和华为的合作研发,动作已经太多了,如果再有了大量技术产出,很可能触发美国的出口管制条例,连累这家企业。

  “从商业风险上讲,光刻机的研发是十年以上的无底洞,财务上很可能会拖累我的回报率。

  “我们明面上最好不要有太多关系,你作为创始人的一亿启动资金,我会以基金回报的形式打到你爷爷的账上,后续我的投资和控股协议从BVI公司走,长征TMT基金会有一点财务投资,方便帮你引进资本。

  “决策方面,我们要一起商量,大多数时候,你得听我的。”

  陈学兵说完也觉得在这件事上自己的表述过于理智,手指搭到她的发梢解释道:“这件事对我的投资意义重大,你应该能明白,我现在很多策略刻意低调,就是因为供应链随时可能卡我的脖子。”

  麒麟现在都不敢出海。

  和苹果的同质化竞争可能影响供应链,这还是一方面。

  在国外,尤其是高端手机市场,是中国厂家绝对的禁区,因为中国阵营没有SEP(必要专利)墙。

  想拿到一定的销售份额,除了产品力,还必须得有足够的防御性专利,否则根本活不下来,大厂的专利阵营打到你禁售。

  更遑论还有高通这样的吸血鬼。

  目前是高通利用“CDMA专利壁垒”和“专利反向授权”策略最强势的时期,老牌厂子的流水化产品要收3%-5%的高额专利费,像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LG电子大部分手机都被收取5%的整机销售额。

  多功能机价格战愈打愈烈,利润本来就日渐微薄,从整机上被抽走5个点,还能剩下多少?

  现在全球都在和高通打诉讼战。

  要是有高通看得上的新技术,倒是好过一点,可以只收3%,甚至2%,但只要是它想要的技术,必须反向授权给它,随时等待集成到他的芯片里,或免费给他的其他厂商客户使用。

  比如日本京瓷2006年研发的防水天线技术;SIRF Technology的GPS专利;PortalPlayer的MP3解码技术;连天语今年创新的双卡双待方案都被高通整合进芯片参考设计里了。

  高通SOC集成芯片的快速崛起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还专门咨询过乔布斯,得知连苹果用的基带都是英飞凌,而且无法完全避过高通专利,还得额外补交每块芯片0.5美元的授权费。

  而且,因为优化通信性能需向高通提供射频前端校准数据,通信协议栈交互逻辑也需开放给高通调试,苹果选择了放弃优化射频性能。

  另外苹果是封闭式系统,功能源代码不好扒,扒了高通也不一定能用,高通第一代掌门人和乔布斯关系也不错,遂放弃了对苹果扒专利。

  乔布斯反复提醒过他,不使用高通基带的想法是对的,否则以麒麟浑身的新设计专利,麻烦会非常多,苹果也不希望欧美市场会出现一堆高通授权的同质化对手。

  这个建议到底有几分私心未可知。

  不过乔布斯还向他透露,高通对展讯在中国市场的技术整合动作十分不满,高通不希望TD变强,而且TD的提前获牌严重耽误了高通的中国市场发展,所以他这个展讯的掌舵人也在高通的狙击名单里,当初乔布斯来中国前了解他的信息,就是高通给的资料。

  这一点陈学兵是绝对相信的。

  麒麟如果要出去,就是高通扒专利的靶子,所以这次华强北的厂商们要搭载昆仑系统和奇点的交互专利出海的,必须提前跟基带厂商签好合同,出去以后如果被高通针对,高通以此威胁奇点交出专利的话,奇点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不论是通信还是芯片,都需要一片别人绕不过去的专利墙,不被制裁不可能,哪个大厂都是一身的官司。

  若没有手段反制,就只能挨打并立正。

  所以他早早花了十几亿的巨大代价让展讯共享华为的4G研发成果共同研究,如果积累出一些4GLTE时代的必要专利,他的麒麟就可以出去大杀四方。

  想到这里,他悠悠感叹道:“干式光刻机起步很难,浸没式更难,但必须得攻克,浸没式DUV才是未来的主流,大多厂商都得用这个,EUV我估计十年八年连衣角都摸不到,国际上进展也不会很快的,不过有机会的话一定要争取,就算做不出来,只要能搞到一些必要流程的专利,也算成功了。”

  辛梦真秀眉荡起一丝无奈。

  “你这么说,我压力太大了。”

  陈学兵淡淡一笑:“没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你身上,台积电去年研究出了双重曝光,我会联系国内的晶圆厂商定向研发的。”

  辛梦真眼神亮了亮:“双重曝光技术你有资料吗,我看到《自然》上提到双重曝光需要光刻机设备本身支持所需的基本硬件功能,提到了工件台控制硅片纳米级移动和定位,给了我一些灵感,但说得不是很细,我一直在找这项技术的资料。”

  “有。”陈学兵点头道:“相关论文还没有面世,不过我这里有2006年12月IEDM(国际电子器件会议)的影像资料,台积电介绍了半个多小时,我可以发给你,以后你想要什么半导体资料找我就行了,有专人给我搜集。”

  “那太好了!”辛梦真有些迫不及待,“是怎么曝光的?居然能绕过单次曝光的分辨率限制?”

  双重曝光若变为四重曝光,那就是打开新制程大门的钥匙!

  “这个.有个公式,我给忘了,大概就是分辨率不够的情况下光的衍射效应会导致图案变得模糊不清,但通过芯片图案拆分,用两次曝光来完成光刻,降低每次曝光图案的密度的话,就能避免感光的相互干扰、重迭,然后通过纳米级精度的对准,确保两次曝光的图案能完美拼合,达到图案密度加倍的效果不过对设备精度要求很高。”

  “哦”辛梦真想通了一些关键,神色沉了沉:“那如果要照这个方式进行四次曝光,光套刻误差就要翻两倍了。”

  她家里是做代工的,精密设备了解得不少,自然知道自动化仪器精密度要提升两倍,起码要好几年的时间,甚至十来年。

  陈学兵亦轻笑:“当然,这方法良率太低了,如果没有工业精度突破,往下曝光的成本核爆式增长,要完成四次曝光,应该需要更精密的方式吧,这玩意也不是什么超越制程限制的魔法,顶多只是材料技术和精密技术的另一种表现。”

  用多重曝光的方式往下追制程,同样需要时代的整体进步,光刻胶多次曝光后胶体龟裂,掩膜版精度够不够细,DUV精度能不能对齐,FinFET工艺能否整合,有没有对应制程的EDA软件来拆分芯片设计图,哪一步都是大坎。

  不过有这个路径,总比EUV制造简单多了,如果能持续搞到最新版套刻精度的DUV,便可以跟着先进世代屁股后面玩到7纳米,甚至是5纳米。

  他不断查阅技术资料,找人给他解释,对光刻机原理逐渐明了,前世的一些散碎认知更加清晰了。

  只是多重曝光这个升级方向还要晶圆厂来完成,能暗中搞到先进DUV的中芯国际最近好像也焦头烂额,03年刚上市就被台积电告了一遭,05年顶不住了,庭外和解赔了1.75亿美元,结果去年又被告了,索赔更高,还要股份。

  这次还要求张汝京下课。

  张汝京是个好人。

  甚至是个伟大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为中国半导体奠基的人。

  但陈学兵也只能在心里为他唱缅了,他是希望张汝京早点在官司中落败退出来的,台积电不彻底和解,总是惦记着他,中芯国际的多重曝光之路就很难走。

  毕竟双重曝光是台积电的专利。

  IEDM的录像他看得明明白白,台积电把原理讲得很细,双重曝光技术需要光刻机、光刻胶、EDA工具、量测设备等整个供应链的配合,他们在积极推动双重曝光产业链的发展,完成技术成熟度。

  既然敢让大家Know-How,就肯定围绕该技术的核心创新点申请了大量、严密、根本绕不过去的专利。

  前世台积电和中芯国际的重大和解09年才达成,张汝京辞职,之后台积电才给了中芯国际一系列有限制的付费专利许可,要是没有这一步,中芯国际想玩这个连法律保障都没有。

  他得抽空找张汝京谈一谈,张汝京若实在不愿意退,他好像就只能另起炉灶了。

  …这就更难了。

  中芯国际一直在建厂,发展到现在有四座晶圆厂,能来大陆的相关人才基本都挖完了,他想建一座起来,起码要两年。

  这不还是得等09年了?

  还是请他退吧。

  陈学兵思绪之中,辛梦真忽然起身下床,垫着脚尖从工作手提包里拿出一张纸回来。

  “既然你有人搜集资料,那…这个,你帮我查查。”

  陈学兵接过。

  是几行手写的字。

  目标——获得精密制造、基础光学和运动控制能力

  台湾精密机械厂

  标的类型——为日德企业代工高精度直线电机、气浮轴承、精密导轨的台湾中小厂商(上银科技的竞争对手)

  陈学兵看出了她的目的:“你想先做工件台?为什么要台湾的企业?”

  “不止是工件台,高精度直线电机涉及半导体的运动控制、集成化模组设计,气浮轴承涉及光学检测和精密加工,精密导轨是做机床和机械臂,这样的厂子可以完成从导轨、丝杆到模组的全套传动系统。

  “我家的代工厂有机械加工技术,只是精度不足,我手里的人,最有把握全面技术接管的就是这个。

  “台湾应该有几家这样的企业在给阿斯麦和尼康代工,我从他们的财报里都看到了支付给台湾地区的费用,笼统显示是用于精密制造,所以不知道具体有几家,但是两方不可能只用了一家企业,你顺着这个线索找,应该能找到。”

  辛梦真缜密的思维让陈学兵露出笑容。

  “为什么是「上银科技的竞争对手」?”

  “因为上银科技规模太大了啊,台湾最大的一家,他们肯定是供应商之一,但不好收购,我们得找他们的同行,太次了也不行,必须和他们有竞争能力的。”

  “哦。”

  上银科技并不出名,想来市值不会太夸张,但陈学兵没有财大气粗地问一句“有多大”,因为最大的一家最显眼,肯定不方便下手,要从台湾转移技术和人才,还是低调点好。

  “行,我帮你找……其实,我也规划了一家企业收购。”

  “哪家?”

  “德国蔡司。”

  陈学兵轻飘飘出口,辛梦真睫毛都晃了晃。

  蔡司,全球光学光电子标杆。

  医疗、工业、半导体、相机镜头、眼镜镜片。

  百亿美元级的企业。

  “你疯了,能收购蔡司,还不如直接收购阿斯麦呢。”

  陈学兵干笑起来:“先盯着吧,我没说全部收购,有一些业务和海外分公司是可以分拆的,万一人家缺钱呢?不过受你启发,我们多盯几家。”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还好我重生了!,还好我重生了!最新章节,还好我重生了!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