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嫂。”周砚把车刹住喊了一声,站门口的女人正是他大嫂赵红,今年三十二岁,一米六左右,长得颇为壮实,穿了件深蓝色棉布外套,脚上穿着双解放鞋,短发用发夹别在耳后,圆脸上堆着笑,让人觉得亲近。

  “早点过来帮忙,反正帆娃自己会去学校,给他在锅里留饭就行。”赵红笑着应道,伸手帮赵铁英身上的背篼接下来。

  她掀起被角瞧了眼还在睡梦中的周沫沫,轻声道:“沫沫睡得好香哦。”

  “她就是个小猪儿精,一天睡到黑。”赵铁英笑道。

  周砚开门进去,先把周沫沫送楼上去睡觉。

  然后和赵红把工作内容和上班时间详细说了一遍。

  “大嫂,你看你觉得合适不?”周砚看着赵红问道。

  “这些活家里天天都做,应该没得啥子问题。”赵红点头,又看着周砚迟疑道:“不过……这工资是不是有点太高了?”

  昨天四嬢来找她说这事,她高兴的一晚上都没睡好。

  周飞跟着他老汉杀牛,收入还可以,但他们家两个儿子,读书就不说了,以后还要娶媳妇,两口子压力不是一丁半点的大。

  她在家干点农活和家务,养两头猪,一年到头赚不到几块钱,出去打工又顾不到家和两个孩子。

  来周砚店里打工,一个月工资二十元,家和孩子都顾上了,要不是自家兄弟,哪有这种好事能轮得到她。

  “店里生意比较忙,大嫂只要能把交代你的事情做好,让客人吃的舒心,这工资我觉得就不算高。”周砚微笑道,赵红的性子挺符合他要求的。

  赵铁英搭腔道:“他敢开你就拿着,咱们只要把活干好了,工资就是该得的。”

  赵红看着俩人,心头一暖,点头道:“哎,周砚你说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这个人就是嘴巴笨,不晓得会不会得罪客人。”

  “也用不着太热情,脸上带点笑容就行。”周砚宽慰道:“大嫂你不用太紧张,咱们这小饭店也没那么多规矩。”

  “就是,这些我来教你就行,这两天周砚跟我说的我都记下了,我先带你熟悉一下饭店……”赵铁英拉着赵红往厨房走,开启教学模式。

  周砚乐得清闲,提着食材进厨房忙活起来。

  今天早上面馆的生意明显回暖,今天早上卖了四十八碗面,没了王老五这个搅屎棍,靠着口碑发酵,已经开始有了一批固定的客人。

  当然,六毛一碗的面条,就算是纺织厂的领导都不可能天天来吃,隔三岔五来吃一碗解解馋。

  赵红话不多,但干活麻利,得了赵嬢嬢的真传,脸上始终挂着笑,上面、收桌、洗碗都做的又好又快。

  “周砚做的面肯定很好吃,客人吃了都夸好,汤都喝的精光。”洗碗的时候,赵红一脸高兴:“村里那些人就是瞎说!周砚的饭店生意好得很!四嬢你真有福气。”

  赵铁英听得眉开眼笑,嘴角上扬,笑道:“也是这两天改卖面生意才好起来的。”

  泥瓦工掐着时间到店里,砖厂的拖拉机拉了三百块卸在店门口,其他材料也是陆续送到。

  周砚拉着泥瓦工师傅比划着灶的位置,手里还拿着一张他昨晚连夜画的草图,标注了各项尺寸。

  这灶他打算砌在饭店门口,位于门内,靠近纺织厂大门这边,这样既显眼,又不影响客人出入。

  泥瓦工是老师傅,周二娃饭店后厨的灶就是找他们师徒俩干的,手艺在十里八乡都是有数的。

  听完周砚的要求,让周砚把图纸放下,便直接开工。

  ……

  厂食堂办公室,房门紧闭。

  王德发神情阴郁地坐在办公桌后,看着身旁烫着波浪卷的胖女人压着声音道:“账目都没问题吧?”

  “没问题,我昨天查改了一晚上,保证查不出任何问题来。”孙美丽伸手拍了拍王德发肩上蹭的白灰,一脸轻松地笑道:“老王,你这么紧张干嘛?给王七十个胆子,他也不敢把你供出来啊。”

  “这事不好说,总要做最坏的打算。”王德发摇头,又道:“王老五和他婆娘那边,郑所长怎么说?”

  “得拘几天,罚款肯定免不了,高天磊这人犟得很,郑所长也不好插手太多。

  好在没出什么事故,不过被查到用瘟猪肉,以后在厂门口肯定摆不成摊了,谁还敢上他家吃面啊。”孙美丽笑着摇头:“这倒是便宜了门口开饭店那小子,早上上班的时候我瞧见他生意好着呢,门口停了不少自行车。”

  “肖磊都斗不过我,那小子开个面馆能干什么,晚点再收拾他。”王德发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点了根烟,又道:“这段时间让供销社那边继续送肉,等风头过去再说。”

  “行。”孙美丽点头,扭着肥硕的屁股坐到王德发的腿上,双手环着他的脖子道:“我家那口子出差去了,老王,今晚……”

  ……

  灶一天就砌好了,面上用水泥找平,平整又美观……至少当下的审美是这样的。

  一米直径的大锅灶,立在门口看起来确实醒目。

  灶做了抬高处理,锅沿离地一米,让灶看起来更高大,站着涮牛肉和牛杂也方便。

  不过灶不是砌好了当天就能用的,得等三天,干燥了才能使用。

  接下来三天,周砚空余时间主要负责教他妈做跷脚牛肉。

  牛骨汤他负责炖,不同牛杂的炖煮时间掐准了,跷脚牛肉也就差不多成了,确实没啥技术含量。

  那点秘方,都在这锅汤里了。

  赵铁英同志也算是汤锅界的老厨子了,只是涮个牛肉和毛肚,按时捞起牛肠、牛蹄筋,把控一下分量,掌握的极快。

  三天时间,她就已经能够独当一面,足以管好门口那口灶了。

  期间周砚还去了一趟嘉州市区,打算定制一副霓虹灯广告牌,但在得到报价后,果断右转在隔壁供销社买了一桶油漆和一把刷子。

  这天晚上,周砚照常把笋干泡着,从杂物间取出油漆和刷子。

  灶台朝外这面,他已经提前刷了一道白色石灰,他拿铅笔先比着尺寸画了六个格子,拿起刷子蘸了红色油漆,便直接提刷写下‘周记跷脚牛肉’六个大字。

  方正,工整,但笔锋又颇有气势。

  接着周砚换了根细毛笔,用黑色墨汁在下边简短写了几句关于跷脚牛肉的起源和功效。

  重点提及罗姓老中医悬锅烹药,在牛杂汤锅中加入中药,发现汤味鲜美,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客人络绎不绝,没有座位,站着吃的客人习惯一只脚搭在桌底下的横梁上,因而得名跷脚牛肉。

  没错,这就是周砚做的简易招牌,同时也是一幅广告。

  扭转汤锅低端的固有印象,让跷脚牛肉得到纺织厂工人的认可,就看这个故事能不能深入人心。

  当然,这也不是瞎编的,这是正经祖传的。

  且周淼同志已经认证过,着凉了喝一碗热乎乎的牛杂汤,的确是有驱寒功效的。

  把东西收起,周砚冲了个冷水澡,然后早早回到自己温暖的被窝,从床下拉出一个木箱,开始清点存款。

  这三天面馆的生意趋于稳定,除了纺织厂的工人,镇上也有人来尝味道的,每天备100碗面都能卖完,收入非常稳定。

  除去砌灶花费的71.2元,他现在手头的存款达到了173.8元。

  木箱子里是一沓沓用橡皮筋扎好的纸币,一角、两角、一元为主,大团结只有两张。

  对比刚来时仅有的3元8角7分,他现在安全感强多了。

  虽然还是欠着一屁股债,但他有信心在三个月内全部还完。

  他现在是有奔头的穷鬼!

  把账记了,周砚缩回被窝,睡前拉开面板扫了一眼:

  【玩家:周砚】

  【职业:厨师】

  【财富值:-556.52】

  【职业技能】:

  刀工(中级):9964/10000(您的刀工足以应付大部分菜品要求)

  火候(中级):2468/10000(菜,还得练)

  调味(中级):2695/10000(盐王爷下手轻点)

  口才(高级):88889/100000(猪拱门帘——全凭一张嘴)

  【掌握菜品】:

  双椒牛肉拌面(高级):99999/100000

  红烧牛肉面(高级):99999/100000

  红烧排骨面(高级):99999/100000

  泡酸菜(高级):99999/100000

  跷脚牛肉(高级):99999/100000

  甑子饭(高级):99999/100000

  拍黄瓜(中级):1871/10000

  ……

  特殊技能:食物鉴定(大师):999999/1000000(不可升级)

  【主线任务:成为厨神!名动世界!】

  【财富商城】:财富值达到1000开启。

  刀工、火候、调味都有所提升,财富值正在趋于向正,一切欣欣向荣!

  ……

  天刚蒙蒙亮,小周师傅就早早出门买菜了。

  今天他承包了他爸宰的这头牛的牛肠和毛肚,十斤牛板筋,还多要了两斤吊龙。

  没把握卖完,但第一天的气势要打出来,卖不完的,晚上直接送给客人们尝鲜,先把销路和口碑打出来。

  现在他钱包鼓起来了,能承受得起一定的前期投入,可用的营销手段也多了。

  牛杂和牛板筋一斤3毛钱,共三十斤,他爸按成本价给他算的,周砚也没客套,等赚了钱给老周同志加点私房钱就行。

  牛杂加牛肉、中药的成本在15元左右,柴火、调料另算。

  就算亏完,他也能承受得起。

  但只要口碑做起来,跷脚牛肉的利润可是远高于面条的,出餐速度也足够快。

  一碗跷脚牛肉定价0.6元,一碗用牛杂三两,牛肉两钱,用肉成本0.12元,加上中药和调料、木材成本不超过0.2元。

  毛利润率能达到60%,比面条高一些。

  不过这钱挣的可不容易。

  老周同志三点起来杀牛,赵嬢嬢四点半就在青衣江畔清洗处理牛杂,拿回到饭店后,还得用井水再清洗一道。

  “苏稽的汤锅,别家一般卖两毛、三毛,周杰卖四毛算是高价了,你卖六毛,这价格真能卖得出去不?”赵铁英站在灶台旁,看着周砚往大铁锅里放牛骨,带着几分忧虑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最新章节,1984:国宴,你就煮颗白菜?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