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对自己的判断,还是充满信心。
他认为北元一定去了辽东,并且差不多动手,现在可以出战。
尽管相关的消息,远还没能传回来,但又确实被他猜得差不多。
第二天早上,朱元璋暂停早朝,宣布出战,再到京营里面检阅兵马。
需要出战的大军,全部列阵。
那些武将们,全部准备好了,现在只要朱元璋一句命令,他们就能够北上杀敌。
朱允熥当然在其中,他也是要出战北伐,尽管朝中不少文官反对,因为储君出征一旦有意外,会造成朝堂动荡。
但,朱元璋还是压下非议,坚持让朱允熥亲临战场。
作为他老朱的孙儿,不能连打仗都不会。
现在全军集结完毕,朱允熥也穿了一身铠甲,站在大军当中。
朱高煦跟在朱允熥身后,热血沸腾,兴奋得左顾右盼。
朱元璋没有什么可以说的,站在检阅台上看了一会,拔出佩剑,朗声道:“北上,杀敌!”
“杀敌,杀敌,杀敌……”
众将士皆是如此高呼。
呼喊的声音,震耳欲聋,特别震撼。
朱元璋看到军心士气都在,便稍稍的放心,又道:“出战!”
命令传下去了,大军离开军营出发。
朱允熥成了所有武将的首领,他先出营,那些武将才敢跟随走出去,然后就是士兵,他们全部跟随在朱允熥身后离开。
离开军营的时候,朱允熥坐在高大的战马上,频繁回头,往朱元璋看去。
朱元璋也在看着朱允熥,心里甚是舍不得,但孙儿长大了,需要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无可厚非的。
他们二人的目光,很快碰撞在一起。
然后一起笑了笑。
朱允熥挥一挥手,便带领众将士走远了。
朱元璋也挥了挥手,舍不得地看着朱允熥离开,叹道:“允熥长大了。”
只有长大了,才会如此的。
朱允熥早就学会了骑马,即使策马狂奔、骑射,都不是难事,以前没少跟李景隆学习。
李景隆这个人是不太行,但那些拳脚、马上功夫等,还是很专业的。
只不过,朱允熥走着走着就发现,队伍当中,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景隆,你怎么也在这里?”
朱允熥惊讶地问。
刚才他就想着,李景隆教会了自己骑马和拳脚功夫,怎么一眨眼间,李景隆就出现在队伍之中。
这家伙,也要来打仗?
他也不怕,输给了北元。
李景隆看到朱允熥终于发现了自己,赶紧跑上来,笑呵呵道:“是陛下让我跟在殿下身边,保护殿下,陛下说我们是一家人,用自家人放心。”
常森听着就不乐意了,道:“我和殿下,也是一家人。”
李景隆笑着说道:“我们都是一家人,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陛下给了我两千人,让我无论如何,都要寸步不离殿下。”
朱允熥:“……”
他可以想到,真的是朱元璋的安排。
朱元璋太担心他的安全了。
反正李景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把他丢到战场上,顺便立点功劳,也算是对得起,曾经的姐姐。
一定不能,让李景隆带兵上战场。
这是朱允熥此刻的想法,大明战神是绝对不能上战场,这是为了大明将士的考虑。
李景隆笑道:“殿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朱允熥无奈道:“我只有惊吓,行了你就跟在我的身边,只听我的安排,现在去看着朱高煦,别给他上前线。”
其实朱元璋也没打算,让李景隆上前线,现在朱允熥要再强调,进一步强调。
无论如何,都得拿捏好李景隆。
李景隆朗声道:“是!”
一路北上,大军浩浩荡荡地赶路。
走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前方突然有数匹快马,飞快地从北方走来。
“殿下,是军中传递军情的人。”
冯胜马上说道:“他们是从北边南下的,应该是北边又有消息回来了,要不要拦下他们?”
朱允熥想知道现在北边如何了,道:“拦下。”
冯胜马上带人出去,把那数匹快马拦截下来。
马上骑士用力提起缰绳,极限地急刹停。
其中一人高声道:“你们是什么人?我有紧急军情,快点让路。”
冯胜说道:“皇太孙殿下在此,你们有什么军情?先给殿下过目。”
听到朱允熥在这里,那些士兵愣了一下,再看到冯胜的身后,还是成片的大军,似乎是京营出兵了,要全面对北元用兵。
陛下又开始北伐。
以及支援北方的战事。
那几个传递消息的士兵,赶紧的跪下行礼。
朱允熥走了上前,道:“我有圣旨在手,代替皇爷爷出战北元,你们的紧急军情,先给我看看。”
他有圣旨,还是皇太孙。
军情关系到的,还是北方战局。
当然有资格看看,发生了什么。
那几个士兵,赶紧把身上携带的,蜡封起来的竹筒送上来。
杨大妞负责接过,她作为贴身护卫,必须要一直跟随在朱允熥身边,哪怕出战也不例外,帮朱允熥挑开了竹筒的蜡。
打开看了看上面的军情,北元已经在攻打铁岭了,来得真的很快。
也真的,全部让朱元璋猜对了。
由于消息传递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也不知道现在的铁岭如何了,让朱允熥感到担心。
再打开其他的蜡封,继续看下去。
全部是关于北边的军情,北元踏平了辽海,攻打铁岭,朱植和朱权都出兵前去支援,但具体如何,目前暂时未知。
还有朱棣的军情,让丘福派兵前去支援。
不过朱棣不能离开北平,主力需要守住从北平到大宁的防线,以防北元还有其他手段,北平北边的边防不能空虚。
朱棣主要是怕误会,专门说明为何要如此做。
看完了这些紧急军情,朱允熥全部还回去,又道:“来人,给他们换马,换更好更快的马,尽快传信回去。”
那些负责传信的士兵,一路不停地狂奔,座下战马,早就累得不行了。
即使骑马的人,此刻也累了。
等到他们换了马离开后,冯胜问道:“殿下,情况如何了?”
朱允熥说道:“正如皇爷爷判断的,北元已经动手,辽海卫没了,正在攻打铁岭,但目前铁岭情况如何,暂时未知。”
他认为北元一定去了辽东,并且差不多动手,现在可以出战。
尽管相关的消息,远还没能传回来,但又确实被他猜得差不多。
第二天早上,朱元璋暂停早朝,宣布出战,再到京营里面检阅兵马。
需要出战的大军,全部列阵。
那些武将们,全部准备好了,现在只要朱元璋一句命令,他们就能够北上杀敌。
朱允熥当然在其中,他也是要出战北伐,尽管朝中不少文官反对,因为储君出征一旦有意外,会造成朝堂动荡。
但,朱元璋还是压下非议,坚持让朱允熥亲临战场。
作为他老朱的孙儿,不能连打仗都不会。
现在全军集结完毕,朱允熥也穿了一身铠甲,站在大军当中。
朱高煦跟在朱允熥身后,热血沸腾,兴奋得左顾右盼。
朱元璋没有什么可以说的,站在检阅台上看了一会,拔出佩剑,朗声道:“北上,杀敌!”
“杀敌,杀敌,杀敌……”
众将士皆是如此高呼。
呼喊的声音,震耳欲聋,特别震撼。
朱元璋看到军心士气都在,便稍稍的放心,又道:“出战!”
命令传下去了,大军离开军营出发。
朱允熥成了所有武将的首领,他先出营,那些武将才敢跟随走出去,然后就是士兵,他们全部跟随在朱允熥身后离开。
离开军营的时候,朱允熥坐在高大的战马上,频繁回头,往朱元璋看去。
朱元璋也在看着朱允熥,心里甚是舍不得,但孙儿长大了,需要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这是无可厚非的。
他们二人的目光,很快碰撞在一起。
然后一起笑了笑。
朱允熥挥一挥手,便带领众将士走远了。
朱元璋也挥了挥手,舍不得地看着朱允熥离开,叹道:“允熥长大了。”
只有长大了,才会如此的。
朱允熥早就学会了骑马,即使策马狂奔、骑射,都不是难事,以前没少跟李景隆学习。
李景隆这个人是不太行,但那些拳脚、马上功夫等,还是很专业的。
只不过,朱允熥走着走着就发现,队伍当中,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
“李景隆,你怎么也在这里?”
朱允熥惊讶地问。
刚才他就想着,李景隆教会了自己骑马和拳脚功夫,怎么一眨眼间,李景隆就出现在队伍之中。
这家伙,也要来打仗?
他也不怕,输给了北元。
李景隆看到朱允熥终于发现了自己,赶紧跑上来,笑呵呵道:“是陛下让我跟在殿下身边,保护殿下,陛下说我们是一家人,用自家人放心。”
常森听着就不乐意了,道:“我和殿下,也是一家人。”
李景隆笑着说道:“我们都是一家人,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陛下给了我两千人,让我无论如何,都要寸步不离殿下。”
朱允熥:“……”
他可以想到,真的是朱元璋的安排。
朱元璋太担心他的安全了。
反正李景隆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把他丢到战场上,顺便立点功劳,也算是对得起,曾经的姐姐。
一定不能,让李景隆带兵上战场。
这是朱允熥此刻的想法,大明战神是绝对不能上战场,这是为了大明将士的考虑。
李景隆笑道:“殿下,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朱允熥无奈道:“我只有惊吓,行了你就跟在我的身边,只听我的安排,现在去看着朱高煦,别给他上前线。”
其实朱元璋也没打算,让李景隆上前线,现在朱允熥要再强调,进一步强调。
无论如何,都得拿捏好李景隆。
李景隆朗声道:“是!”
一路北上,大军浩浩荡荡地赶路。
走到了一半路程的时候,前方突然有数匹快马,飞快地从北方走来。
“殿下,是军中传递军情的人。”
冯胜马上说道:“他们是从北边南下的,应该是北边又有消息回来了,要不要拦下他们?”
朱允熥想知道现在北边如何了,道:“拦下。”
冯胜马上带人出去,把那数匹快马拦截下来。
马上骑士用力提起缰绳,极限地急刹停。
其中一人高声道:“你们是什么人?我有紧急军情,快点让路。”
冯胜说道:“皇太孙殿下在此,你们有什么军情?先给殿下过目。”
听到朱允熥在这里,那些士兵愣了一下,再看到冯胜的身后,还是成片的大军,似乎是京营出兵了,要全面对北元用兵。
陛下又开始北伐。
以及支援北方的战事。
那几个传递消息的士兵,赶紧的跪下行礼。
朱允熥走了上前,道:“我有圣旨在手,代替皇爷爷出战北元,你们的紧急军情,先给我看看。”
他有圣旨,还是皇太孙。
军情关系到的,还是北方战局。
当然有资格看看,发生了什么。
那几个士兵,赶紧把身上携带的,蜡封起来的竹筒送上来。
杨大妞负责接过,她作为贴身护卫,必须要一直跟随在朱允熥身边,哪怕出战也不例外,帮朱允熥挑开了竹筒的蜡。
打开看了看上面的军情,北元已经在攻打铁岭了,来得真的很快。
也真的,全部让朱元璋猜对了。
由于消息传递的局限性和滞后性,也不知道现在的铁岭如何了,让朱允熥感到担心。
再打开其他的蜡封,继续看下去。
全部是关于北边的军情,北元踏平了辽海,攻打铁岭,朱植和朱权都出兵前去支援,但具体如何,目前暂时未知。
还有朱棣的军情,让丘福派兵前去支援。
不过朱棣不能离开北平,主力需要守住从北平到大宁的防线,以防北元还有其他手段,北平北边的边防不能空虚。
朱棣主要是怕误会,专门说明为何要如此做。
看完了这些紧急军情,朱允熥全部还回去,又道:“来人,给他们换马,换更好更快的马,尽快传信回去。”
那些负责传信的士兵,一路不停地狂奔,座下战马,早就累得不行了。
即使骑马的人,此刻也累了。
等到他们换了马离开后,冯胜问道:“殿下,情况如何了?”
朱允熥说道:“正如皇爷爷判断的,北元已经动手,辽海卫没了,正在攻打铁岭,但目前铁岭情况如何,暂时未知。”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最新章节,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最新章节,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