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历2105年秋,雀眼螳螂虾号战舰,驶入了造船厂干船坞中。随着水被抽干净后,工作人员走下船坞坑,对船体先检查,后维护修理。
造船工厂中,工人们正在从热熔炉中,拿出铆钉和钢板热铆接;车间中满是金属被气化的味道。
七十位焊工轮班为雀眼螳螂虾号的船壳焊接上薄钢板,同时增加强化支撑结构。这些焊工们,都是宣冲靠着麟组那边关系找过来的。
麟组靠着“既见未来”,不仅仅是研究黑科技,还会插手一些工坊;超前十年,二十年的培养一些技术人才。
改造设计是宣冲主持的,这次改造的重点是上层建筑,所以要足够轻量化,不影响重心。
同时,也为了防止现在流行的“苦味酸”弹容易对上层建筑制造大火的情况;所以每个改造区都尽量完成了隔断和损管配备。
宣冲提供了足足三个g的数据建模。麟组那边收到了宣冲递交的数据,通过建模弄出了总计两千多页的图纸。
这些图纸上“舰船魔改方案”的数据,都是宣冲通过一系列海试测量获得。
宣冲先前在船体外部增加的金属围壳覆盖,在高盐环境中腐蚀速度非常快;大概七天就已经锈穿。这些围壳在波浪颠簸,以及开炮过程中,实际上是容易脱落的;之所以没有脱落,都是宣冲用力矩拉着。
这就相当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重型坦克,那是靠着大量机修工们在频繁的更换零件,才能运转。而随着技术进步,就会强化这些易损零件材料的耐用度,减少维修小时。
宣冲异能现在在这艘老舰上的效果,就相当于一个“超级损管员”。
当损管经验汇总后,老式战舰的改造计划和相关操作手册,就被麟组那边录入;然后麟组和海军方面对接,特批推进宣冲提交的“旧舰改造”流程。
麟组那边,本来就是要给宣冲做“成绩”的,而宣冲很争气,给出了真成绩。
哪怕是对于一流强国来说,海军的吞金兽效应也是让诸多强国肉疼。
纵使江南与广珠集团财大气粗,在面对“无畏舰”级别的军事变革时,也没法一言不合就裁汰所有旧舰装备;而是尽可能让老装备可以升级改造,继续发光发热。存量战舰也都是国家的重要军事资产。
只有那些实在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东西,例如“濒海”“朱姆”这一类才会丢的。
宣冲所在的这个工厂中,乙炔钢瓶,电弧等设备,对于这个蒸汽时代毫无疑问是未来科技。
这相当于二十一世纪初期“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样的前沿领域,至少超越当下时代二十年。宣冲挥了挥手,就调动了这类先进科技资源,也让宣冲同届的海军军官们咋舌宣冲背后的能量。毕竟,这些资源不是钱到位能够解决的。
麟组作为南方太庙,一直是在为现汉的军事,经济提供关键技术服务。
麟组因为有个能“见到未来”的存在,在政治上的能量,是远超过其副“太庙”的位格,甚至能和龙组的主“太庙”分庭抗礼。
…君臣…
工厂厂房中,内设一个暗室。宣冲打开了通讯器,投影光束中,麟主出现。在出现后,看到宣冲傻不愣登站着,不由咳嗽一声。宣冲收回了“民”字的站姿,老老实实地折腰拱拜。
麟主瞥了宣冲一眼,如同看淘气弟弟要一样叙述道:“最近做的很不错,你的能力运用、展开,水平都要比我想象的要高得多。”
宣冲:“我的努力离不开您的关照。”
麟主也就只比刘浩行大十岁,没兴趣在宣冲面前摆什么城府,他斜瞥一眼,似乎对宣冲的油嘴滑舌不感冒:“按道理,明年你就能更进一步了,但是目前你那边局势不适合。先等个两年,你有什么问题吗?”
宣冲:“我在这没有任何问题啊?”
麟主微微一顿:“你一点都不急?”
宣冲很认真地表态:“我在这里受益匪浅,一切都要慢慢熟悉。”(单纯一个二线舰队里面水就那么深,自己暂时不想进入更深的地方)
麟主点了点头,宠溺道:“那就好,你在那儿不用太唯唯诺诺!记住,你是麟组的人。”
…何为忠诚…
在关闭通话后,宣冲原本忠诚的表情变得若有所思;作为经历过一个“时空课堂”的穿越者,宣冲并不是“新入职”的愣头青。
宣冲意识到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自己忙活了这么大半年,“功劳”并不是记录在现汉的功劳簿上,而是记录在麟组的功劳簿上。然后由麟组拿着自己的功劳,对接现汉那边争取利益,然后由麟主赐赏。
“这?自己其实不亏。”宣冲自我分析:“麟组也是一个响当当大国企,我在这个效率一等一的国企中有编制,上司也非常看重自己,只是自己还是希望,功劳能够记在更大的功劳簿上!”
作为另一个世界的小民,宣冲不通现汉的礼数,但是对编制相当敏感。
前世的教育,以及历史经历中,让宣冲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能考验自己的只有国家, x,人民。”。
宣冲:“简而言之,我的“忠诚”是国家最顶层结构直辖的。”
如果有一个中间层组织,比如说一家公司的老板说“考验一下你们“,考验完之后拿着你的功劳,然后这家伙朝着更高层替你表述功劳。
宣冲会:“呸,你特么谁啊,沐猴而冠,就你也配代表xx考验我?“
然而上述这种情况,现汉的大部分人却是对此习以为常,没错,这就是宣冲和现汉人不同的地方。
…孰优孰劣?…
现汉的忠诚体系是一级一级。礼法体系下,下等人不配向上等人效忠,下等人必须得先效忠中等人,做得极好,才能被上等人所知。
下九流只能效忠他们头上的帮派大佬;而至于他们要直接向官家效忠?是不配,得他们帮主先去和官僚中的“黑手套”对接再说。
在现汉内,宣冲现在效忠的等级,毫无疑问是非常高的等级了,属于皇亲国戚的圈子级别。但是宣冲作作为另一个世界的人——
宣冲:我一是效忠于长江黄河,在堤坝崩溃时,不惜身祭,也要愿意用泥土堵住创口;二是效忠于三皇五帝的道统,在民族遭遇危机时,愿意持枪为道而殉;三是效忠上苍天道,当垂垂老矣时,回顾辛劳一生,看着后人奔赴星空大海,不会后悔。
所以说,宣冲的“效忠”门槛被自己的历史线养刁了。
臣为君死?——谁是君来谁是臣。
宣冲不求改变世界,但是不会让自己被改变;习惯了自己的“忠诚”归最高直辖,其实是习惯了“自由主义”。
因为只要为一个中心负责即可。其他的非中心,哪怕他是一个校长,亦或是一个地方大员,都是没资格让自己忠诚的。
这种“自由主义”下,宣冲甚至能见到些“自诩睿智实际上无耻利己”的少数派;他们甚至连“最高中心”(国家,民族)都是可以质疑的,其中一些男男女女还将媚外合理化。
这就是需要“忠诚”的对象过于高大上,以至于“国”对下方的“忠诚”“忠义”的考察,无法深入市井。
但在现汉这里,忠诚是递进的;父母官是真“父母”,恩师那是真的恩师。小人物想要进入大圈子,是真的得像吕布那样“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现汉是强化了对边缘的“忠诚”控制。
对于市井小人来说,“国”对他们很远,但是逼着他们纳头就拜的帮主,对他们来说很近;这些小人可不敢“自由独立”,因为帮主会用强权教育他们“天地君亲师”。
女子也不敢戏谑,因为她们身边的父夫是她们的纲。
皇权下县,忠诚到人。
…制度匹配,谁受益?…
走出暗室后,宣冲先从工厂开始;在隔壁厂房中,工人们一板一眼的大修一些原本封存的军舰。眼下和东蜀的海上战争迫在眉睫。
宣冲戴着安全帽,然而并没法自由的看,一直是有工厂内“匠主”陪同自己行走。
这个“匠主”是没有通过科举的。
而工厂内的情况,宣冲对匠主进行了如下询问。
宣冲:“你是说,现在造船厂得挂名在举人老爷名下?”
匠作看了看宣冲:“大人,您家也是能够买这个产业的。”
宣冲打了个哈哈道:“我家没钱,穷的很。”
匠作瞅了瞅宣冲:“大人您说笑了,您这个层级,缺的不是钱。”
宣冲感觉到这位匠主的语气,并没有继续这个“玩笑”。
…士大夫的时代…
在聊天中,宣冲进一步了解到了现汉的礼法立国。
礼法之强大以至于资本主义都被扭曲得变形了。商人在这个工业革命发展的阶段,也都被压着死死的。
“钢铁”“造船”“水泥”这些被官方定义的正业,商人可以花钱来购买股份,可参与管理,但必须找一个有功名的人来挂靠。只有“士”这个阶层,才配主导正业。
这也就导致,现汉内部在这几十年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欧罗巴那样的巨商,也没有出现龙州那样的寡头。手工产业分散在士人手中,士人组成利益同盟,对手中的正业进行统筹规划。
现汉也没有“产业转移”这个问题。“士”在现汉是不挪步的。
当“士”不同意的话,工厂甭想迁走;所以各个州府都在修铁路,让士从乡中集中在城市中,进而工厂也都集中在城市区。
至于现在南洋的廉价劳动力?现汉会安排一些秀才,开设纺织厂,开设加工厂加工粗原料,开矿。而这些秀才们也都是跟着座师们的产业对接。
宣冲不禁感兴趣。在仔细了解科举后,发现汉科举不是考八股文。而是类似于现代基础教育。毕竟学八股文是没法掌握现代工商体系的,而不能抓住体系,就没法掌握权力。宣冲前世的“清”,是有意识压制汉族士大夫们掌握近代化的权力,所以几百年限死了儒家。
现汉内的最基础“童生”考核,内容除了传统经义解析之外,还囊括寰宇志(地理),格物四项,
格物四项中。“炼术”是化学,“械造”类似于物理,但要更加复杂。
“体学”是人体学,要熟练背诵人体所有骨骼、各部分肌肉血管的名称和位置,其中应用大题,要根据脉象频率判断出“风寒”“有孕”等显著的病理。而“刑律”,自然就是法考了。有功名者当然要熟识“大汉律”。
到了秀才这一级,考试内容严苛程度就相当于前世的985了。
宣冲查阅教材,认为比起二十一世纪初期分文理综的高考生们,这些科目也非常繁杂;背诵,运算,推理的难度非常大。
秀才不是一般人能考的上的,在现汉人口超过八亿,识字率是百分之八十。现汉官方认证的童生为一千万左右。
童生不算功名,因为童生五年一认证,算是能力测试;防止那些个七老八十的童生去挤科举之路,让他们早点退场,干别的去。
每年全国参加秀才试的人数是三百多万人。最终考上秀才的,只有四十万左右。
而秀才的功名就是终身制了,全国秀才也就两千万,这是现汉现在公务员,国家产业的基座力量。
接下来的乡试中,百分之九十五的秀才会在二十五岁之前被刷下来;座师们会根据秀才们在科考中所擅长的项目,将其分配到“医”“工”“营造”(土木)“水利”“市舶”等三百六十行的官办学堂中。
例如刚刚这个陪同宣冲的匠主,他就是一个秀才!所以听到宣冲刚刚说“自家穷”,他是不爽的。
话题回来剩余那千分之五考中的秀才,就是举人。每年应届约两千人。
这两千多举人们就不是在乡里读书,而是集中到南都,北都,东都,西京四个地方的“太学”中读书。
这深造中又会刷掉九成的人。因为每年只确定一百个进士!
而即使是刷下来的举人,也是地方上数一数二的人物。现汉如今的“正业”,用熟悉的话来说,就是重要产业链,就是握在这批人手中!
宣冲不禁咋舌:能够进入殿试的人就是顶级精英!在现汉内,科举爬上来的人才不仅仅是入仕为官,为农桑,匠业的发展制定政策;现汉涉及到“国器”制造的行业,例如造船,炼钢,铁路,船运,也都只有进士、举人们才有资格经营。
至于这帮人的忠诚度!宣冲感慨:你可以嘲笑儒士们在弱势时可能会“水太凉”;但是不用担心他们在国势强势的时候倒贴!
转移财产去海外过好日子什么的?财产有功名重要嘛?
眼下在现汉内宗族中,只要某一房中举,会当即把祖产过继给中举这一房。绝不会让给行商的那一房。
行商做生意的那一房也不会有意见;哪怕这行商是海商,这一房的房主手下有着一票强人!也是笑呵呵金盆洗手,把手下人安排好,跟着本家混。
若是一个宗族没有举人罩着,庞大“族产”找不到足够熟的举人来挂靠,就不慎被人套了债,以至于丢了族产断了嗣。
宣冲:科举才是正途啊。在现汉百姓心里。所有关乎于社稷命运的“正业”都要留给读书人!
重工业生产资料,钢铁厂,造船厂,诸如此类涉及到“国之重器“的东西——商人是不配掌握的。
宣冲瞅了瞅自己,目前自己十五岁,处于精力旺盛上升期。于是乎萌生了一个念头:“要不自己也试着考一考科举,大不了作弊嘛,用力矩系统做小抄。”
…浪子回头,金不换…
另一边,在海军飞艇上,有人正在用望远镜观察海军工厂。
当看到刘浩行和举人出身的造船厂负责人对着图纸,在火花四溅的焊接点长谈一个多时辰;周胥酸溜溜地道:真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
“宣冲每次宴会都会按时离场”的行为,他是知道的。而现在宣冲一丝不苟的实干做事,周胥是很想爆锤自己家里面那些子侄们。
一旁穿着女卫兵军服的女子说道:“大人觉得他不识趣,为何不调他走?”
周胥瞥了一眼这个自己女护卫:“头发长,见识短。踢走干实事的,就剩一帮酒囊饭袋了,锦绣楼台不就垮了吗?我只是感慨,他要家世有家世,要恒心也有恒心。这样有出息的人,过几年就要升到我头上面去了。”
女护卫顿了顿,过了好一会,找机会抱住周将军臂膀,继续问道:“大人,你说这位武卫将军,他的家世,到底是什么?”
周猛一拍桌:“你乱打听什么?”
这个女护卫出自海商家族,从小喜欢舞枪弄棒,要当个女侠,然而她家里面是不可能放任她真的做“小太妹”,嗯,应该叫做江湖儿女,于是乎就给她安排到大人物这里了。
由于“功夫”了得,大腿紧实,颇受周胥宠爱,正式成为妾室。常伴于左右。
她的家族近来发话了,让她留意一下宣冲!——毕竟这么年轻的将领,前途无量。
周胥揽住女护卫腰间,在腚上猛烈一把,女声娇嗔中,周胥警告:“这家伙来自上面,要是能搞定,我就上了;你告诉你家人,别动歪心思,也别想攀附!”
造船工厂中,工人们正在从热熔炉中,拿出铆钉和钢板热铆接;车间中满是金属被气化的味道。
七十位焊工轮班为雀眼螳螂虾号的船壳焊接上薄钢板,同时增加强化支撑结构。这些焊工们,都是宣冲靠着麟组那边关系找过来的。
麟组靠着“既见未来”,不仅仅是研究黑科技,还会插手一些工坊;超前十年,二十年的培养一些技术人才。
改造设计是宣冲主持的,这次改造的重点是上层建筑,所以要足够轻量化,不影响重心。
同时,也为了防止现在流行的“苦味酸”弹容易对上层建筑制造大火的情况;所以每个改造区都尽量完成了隔断和损管配备。
宣冲提供了足足三个g的数据建模。麟组那边收到了宣冲递交的数据,通过建模弄出了总计两千多页的图纸。
这些图纸上“舰船魔改方案”的数据,都是宣冲通过一系列海试测量获得。
宣冲先前在船体外部增加的金属围壳覆盖,在高盐环境中腐蚀速度非常快;大概七天就已经锈穿。这些围壳在波浪颠簸,以及开炮过程中,实际上是容易脱落的;之所以没有脱落,都是宣冲用力矩拉着。
这就相当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重型坦克,那是靠着大量机修工们在频繁的更换零件,才能运转。而随着技术进步,就会强化这些易损零件材料的耐用度,减少维修小时。
宣冲异能现在在这艘老舰上的效果,就相当于一个“超级损管员”。
当损管经验汇总后,老式战舰的改造计划和相关操作手册,就被麟组那边录入;然后麟组和海军方面对接,特批推进宣冲提交的“旧舰改造”流程。
麟组那边,本来就是要给宣冲做“成绩”的,而宣冲很争气,给出了真成绩。
哪怕是对于一流强国来说,海军的吞金兽效应也是让诸多强国肉疼。
纵使江南与广珠集团财大气粗,在面对“无畏舰”级别的军事变革时,也没法一言不合就裁汰所有旧舰装备;而是尽可能让老装备可以升级改造,继续发光发热。存量战舰也都是国家的重要军事资产。
只有那些实在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东西,例如“濒海”“朱姆”这一类才会丢的。
宣冲所在的这个工厂中,乙炔钢瓶,电弧等设备,对于这个蒸汽时代毫无疑问是未来科技。
这相当于二十一世纪初期“人工智能”“机器人”一样的前沿领域,至少超越当下时代二十年。宣冲挥了挥手,就调动了这类先进科技资源,也让宣冲同届的海军军官们咋舌宣冲背后的能量。毕竟,这些资源不是钱到位能够解决的。
麟组作为南方太庙,一直是在为现汉的军事,经济提供关键技术服务。
麟组因为有个能“见到未来”的存在,在政治上的能量,是远超过其副“太庙”的位格,甚至能和龙组的主“太庙”分庭抗礼。
…君臣…
工厂厂房中,内设一个暗室。宣冲打开了通讯器,投影光束中,麟主出现。在出现后,看到宣冲傻不愣登站着,不由咳嗽一声。宣冲收回了“民”字的站姿,老老实实地折腰拱拜。
麟主瞥了宣冲一眼,如同看淘气弟弟要一样叙述道:“最近做的很不错,你的能力运用、展开,水平都要比我想象的要高得多。”
宣冲:“我的努力离不开您的关照。”
麟主也就只比刘浩行大十岁,没兴趣在宣冲面前摆什么城府,他斜瞥一眼,似乎对宣冲的油嘴滑舌不感冒:“按道理,明年你就能更进一步了,但是目前你那边局势不适合。先等个两年,你有什么问题吗?”
宣冲:“我在这没有任何问题啊?”
麟主微微一顿:“你一点都不急?”
宣冲很认真地表态:“我在这里受益匪浅,一切都要慢慢熟悉。”(单纯一个二线舰队里面水就那么深,自己暂时不想进入更深的地方)
麟主点了点头,宠溺道:“那就好,你在那儿不用太唯唯诺诺!记住,你是麟组的人。”
…何为忠诚…
在关闭通话后,宣冲原本忠诚的表情变得若有所思;作为经历过一个“时空课堂”的穿越者,宣冲并不是“新入职”的愣头青。
宣冲意识到了这么一个情况,那就是自己忙活了这么大半年,“功劳”并不是记录在现汉的功劳簿上,而是记录在麟组的功劳簿上。然后由麟组拿着自己的功劳,对接现汉那边争取利益,然后由麟主赐赏。
“这?自己其实不亏。”宣冲自我分析:“麟组也是一个响当当大国企,我在这个效率一等一的国企中有编制,上司也非常看重自己,只是自己还是希望,功劳能够记在更大的功劳簿上!”
作为另一个世界的小民,宣冲不通现汉的礼数,但是对编制相当敏感。
前世的教育,以及历史经历中,让宣冲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能考验自己的只有国家, x,人民。”。
宣冲:“简而言之,我的“忠诚”是国家最顶层结构直辖的。”
如果有一个中间层组织,比如说一家公司的老板说“考验一下你们“,考验完之后拿着你的功劳,然后这家伙朝着更高层替你表述功劳。
宣冲会:“呸,你特么谁啊,沐猴而冠,就你也配代表xx考验我?“
然而上述这种情况,现汉的大部分人却是对此习以为常,没错,这就是宣冲和现汉人不同的地方。
…孰优孰劣?…
现汉的忠诚体系是一级一级。礼法体系下,下等人不配向上等人效忠,下等人必须得先效忠中等人,做得极好,才能被上等人所知。
下九流只能效忠他们头上的帮派大佬;而至于他们要直接向官家效忠?是不配,得他们帮主先去和官僚中的“黑手套”对接再说。
在现汉内,宣冲现在效忠的等级,毫无疑问是非常高的等级了,属于皇亲国戚的圈子级别。但是宣冲作作为另一个世界的人——
宣冲:我一是效忠于长江黄河,在堤坝崩溃时,不惜身祭,也要愿意用泥土堵住创口;二是效忠于三皇五帝的道统,在民族遭遇危机时,愿意持枪为道而殉;三是效忠上苍天道,当垂垂老矣时,回顾辛劳一生,看着后人奔赴星空大海,不会后悔。
所以说,宣冲的“效忠”门槛被自己的历史线养刁了。
臣为君死?——谁是君来谁是臣。
宣冲不求改变世界,但是不会让自己被改变;习惯了自己的“忠诚”归最高直辖,其实是习惯了“自由主义”。
因为只要为一个中心负责即可。其他的非中心,哪怕他是一个校长,亦或是一个地方大员,都是没资格让自己忠诚的。
这种“自由主义”下,宣冲甚至能见到些“自诩睿智实际上无耻利己”的少数派;他们甚至连“最高中心”(国家,民族)都是可以质疑的,其中一些男男女女还将媚外合理化。
这就是需要“忠诚”的对象过于高大上,以至于“国”对下方的“忠诚”“忠义”的考察,无法深入市井。
但在现汉这里,忠诚是递进的;父母官是真“父母”,恩师那是真的恩师。小人物想要进入大圈子,是真的得像吕布那样“公若不弃,愿拜为义父”。现汉是强化了对边缘的“忠诚”控制。
对于市井小人来说,“国”对他们很远,但是逼着他们纳头就拜的帮主,对他们来说很近;这些小人可不敢“自由独立”,因为帮主会用强权教育他们“天地君亲师”。
女子也不敢戏谑,因为她们身边的父夫是她们的纲。
皇权下县,忠诚到人。
…制度匹配,谁受益?…
走出暗室后,宣冲先从工厂开始;在隔壁厂房中,工人们一板一眼的大修一些原本封存的军舰。眼下和东蜀的海上战争迫在眉睫。
宣冲戴着安全帽,然而并没法自由的看,一直是有工厂内“匠主”陪同自己行走。
这个“匠主”是没有通过科举的。
而工厂内的情况,宣冲对匠主进行了如下询问。
宣冲:“你是说,现在造船厂得挂名在举人老爷名下?”
匠作看了看宣冲:“大人,您家也是能够买这个产业的。”
宣冲打了个哈哈道:“我家没钱,穷的很。”
匠作瞅了瞅宣冲:“大人您说笑了,您这个层级,缺的不是钱。”
宣冲感觉到这位匠主的语气,并没有继续这个“玩笑”。
…士大夫的时代…
在聊天中,宣冲进一步了解到了现汉的礼法立国。
礼法之强大以至于资本主义都被扭曲得变形了。商人在这个工业革命发展的阶段,也都被压着死死的。
“钢铁”“造船”“水泥”这些被官方定义的正业,商人可以花钱来购买股份,可参与管理,但必须找一个有功名的人来挂靠。只有“士”这个阶层,才配主导正业。
这也就导致,现汉内部在这几十年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欧罗巴那样的巨商,也没有出现龙州那样的寡头。手工产业分散在士人手中,士人组成利益同盟,对手中的正业进行统筹规划。
现汉也没有“产业转移”这个问题。“士”在现汉是不挪步的。
当“士”不同意的话,工厂甭想迁走;所以各个州府都在修铁路,让士从乡中集中在城市中,进而工厂也都集中在城市区。
至于现在南洋的廉价劳动力?现汉会安排一些秀才,开设纺织厂,开设加工厂加工粗原料,开矿。而这些秀才们也都是跟着座师们的产业对接。
宣冲不禁感兴趣。在仔细了解科举后,发现汉科举不是考八股文。而是类似于现代基础教育。毕竟学八股文是没法掌握现代工商体系的,而不能抓住体系,就没法掌握权力。宣冲前世的“清”,是有意识压制汉族士大夫们掌握近代化的权力,所以几百年限死了儒家。
现汉内的最基础“童生”考核,内容除了传统经义解析之外,还囊括寰宇志(地理),格物四项,
格物四项中。“炼术”是化学,“械造”类似于物理,但要更加复杂。
“体学”是人体学,要熟练背诵人体所有骨骼、各部分肌肉血管的名称和位置,其中应用大题,要根据脉象频率判断出“风寒”“有孕”等显著的病理。而“刑律”,自然就是法考了。有功名者当然要熟识“大汉律”。
到了秀才这一级,考试内容严苛程度就相当于前世的985了。
宣冲查阅教材,认为比起二十一世纪初期分文理综的高考生们,这些科目也非常繁杂;背诵,运算,推理的难度非常大。
秀才不是一般人能考的上的,在现汉人口超过八亿,识字率是百分之八十。现汉官方认证的童生为一千万左右。
童生不算功名,因为童生五年一认证,算是能力测试;防止那些个七老八十的童生去挤科举之路,让他们早点退场,干别的去。
每年全国参加秀才试的人数是三百多万人。最终考上秀才的,只有四十万左右。
而秀才的功名就是终身制了,全国秀才也就两千万,这是现汉现在公务员,国家产业的基座力量。
接下来的乡试中,百分之九十五的秀才会在二十五岁之前被刷下来;座师们会根据秀才们在科考中所擅长的项目,将其分配到“医”“工”“营造”(土木)“水利”“市舶”等三百六十行的官办学堂中。
例如刚刚这个陪同宣冲的匠主,他就是一个秀才!所以听到宣冲刚刚说“自家穷”,他是不爽的。
话题回来剩余那千分之五考中的秀才,就是举人。每年应届约两千人。
这两千多举人们就不是在乡里读书,而是集中到南都,北都,东都,西京四个地方的“太学”中读书。
这深造中又会刷掉九成的人。因为每年只确定一百个进士!
而即使是刷下来的举人,也是地方上数一数二的人物。现汉如今的“正业”,用熟悉的话来说,就是重要产业链,就是握在这批人手中!
宣冲不禁咋舌:能够进入殿试的人就是顶级精英!在现汉内,科举爬上来的人才不仅仅是入仕为官,为农桑,匠业的发展制定政策;现汉涉及到“国器”制造的行业,例如造船,炼钢,铁路,船运,也都只有进士、举人们才有资格经营。
至于这帮人的忠诚度!宣冲感慨:你可以嘲笑儒士们在弱势时可能会“水太凉”;但是不用担心他们在国势强势的时候倒贴!
转移财产去海外过好日子什么的?财产有功名重要嘛?
眼下在现汉内宗族中,只要某一房中举,会当即把祖产过继给中举这一房。绝不会让给行商的那一房。
行商做生意的那一房也不会有意见;哪怕这行商是海商,这一房的房主手下有着一票强人!也是笑呵呵金盆洗手,把手下人安排好,跟着本家混。
若是一个宗族没有举人罩着,庞大“族产”找不到足够熟的举人来挂靠,就不慎被人套了债,以至于丢了族产断了嗣。
宣冲:科举才是正途啊。在现汉百姓心里。所有关乎于社稷命运的“正业”都要留给读书人!
重工业生产资料,钢铁厂,造船厂,诸如此类涉及到“国之重器“的东西——商人是不配掌握的。
宣冲瞅了瞅自己,目前自己十五岁,处于精力旺盛上升期。于是乎萌生了一个念头:“要不自己也试着考一考科举,大不了作弊嘛,用力矩系统做小抄。”
…浪子回头,金不换…
另一边,在海军飞艇上,有人正在用望远镜观察海军工厂。
当看到刘浩行和举人出身的造船厂负责人对着图纸,在火花四溅的焊接点长谈一个多时辰;周胥酸溜溜地道:真的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啊!
“宣冲每次宴会都会按时离场”的行为,他是知道的。而现在宣冲一丝不苟的实干做事,周胥是很想爆锤自己家里面那些子侄们。
一旁穿着女卫兵军服的女子说道:“大人觉得他不识趣,为何不调他走?”
周胥瞥了一眼这个自己女护卫:“头发长,见识短。踢走干实事的,就剩一帮酒囊饭袋了,锦绣楼台不就垮了吗?我只是感慨,他要家世有家世,要恒心也有恒心。这样有出息的人,过几年就要升到我头上面去了。”
女护卫顿了顿,过了好一会,找机会抱住周将军臂膀,继续问道:“大人,你说这位武卫将军,他的家世,到底是什么?”
周猛一拍桌:“你乱打听什么?”
这个女护卫出自海商家族,从小喜欢舞枪弄棒,要当个女侠,然而她家里面是不可能放任她真的做“小太妹”,嗯,应该叫做江湖儿女,于是乎就给她安排到大人物这里了。
由于“功夫”了得,大腿紧实,颇受周胥宠爱,正式成为妾室。常伴于左右。
她的家族近来发话了,让她留意一下宣冲!——毕竟这么年轻的将领,前途无量。
周胥揽住女护卫腰间,在腚上猛烈一把,女声娇嗔中,周胥警告:“这家伙来自上面,要是能搞定,我就上了;你告诉你家人,别动歪心思,也别想攀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维校的三好学生,维校的三好学生最新章节,维校的三好学生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维校的三好学生,维校的三好学生最新章节,维校的三好学生 圣墟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