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所归者,自有神佛保佑!
乾熙帝听到这话,当场就愣住了。
他在听到太子建议抽签的时候,心里就犯过嘀咕,总觉得这里面还藏着什么玄机,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不过很快,这种猜测就被他给扔在了一边——因为各种弹劾接二连三地也来了,尤其是那句“拿国事当儿戏”,可把他给气得不轻!
此时听着太子的解释,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法王的转世之身,那自然有神佛庇佑。
有神佛庇佑者,必然能够在抽签的时候被抽中。
如果你连抽签都不敢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儿:你压根儿就不是法王的转世之身,你心中有鬼。
如果你抽签抽不中,那怪谁呢?只能怪你根本就不是法王的转世之身。
这么一揣摩,乾熙帝就觉得困扰在心头多日的阴霾,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看着一副坦然的太子,此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亏自己刚才还和陈廷敬说,让他的人不要参奏太子,这根本就用不着。
现在好了,自己的面子也用了,那边应该也偃旗息鼓了,可是太子的名声,好像也……
“你这个办法的精髓,给阿灵阿他们说明白了吗?”乾熙帝将心中的惊讶压了压,然后沉声的朝着沈叶问道。
沈叶摆了摆手,一脸轻松道:“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阿灵阿他们会不懂?”
“堂堂理藩院尚书,又怎么可能连这种事情都猜不出来?”
听着太子连珠炮似的两个反问,乾熙帝被噎住了。
你说阿灵阿的水平差,是不是连带着,也想骂一句朕的水平也无非如此,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朕也没想到这一点啊!
乾熙帝心里腹诽,嘴上却道:“太子,光抽签的话,是不是太简单了。”
“恐怕难以服众啊!”
沈叶看乾熙帝的脸色好多了,就笑嘻嘻地拿起御书房的茶壶给乾熙帝倒了一杯茶,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做好这些之后,这才笑着道:“父皇,想要复杂体面还不好说嘛。”
“咱们举办一场盛大的仪式,首先,来它个佛前祈福,然后把抽签的筒子换成一只金光闪闪,华丽无比的金瓶。”
“还有啊,那签子也可以精心打造一下,比如在签子上镶嵌宝石美玉。”
“最后,让著名的高僧大德给这金瓶施法七七四十九天!”
说了一些仪式的事情,沈叶接着道:“这些东西,儿臣并不是太在行,可以让礼部来摆弄。”
“反正在这方面,他们是轻车熟路,专业的。”
乾熙帝原本憋了一肚子火,打算劈头盖脸痛骂太子一顿的,却没想到,竟然如此轻松的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心情瞬间就好了。
他朝着太子看了一眼道:“你这个主意不错,朕给你记上一功。”
“但是你要记住,以后说话的时候,务必给下面说透讲明。”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说就透,听一知十。”
“像阿灵阿这种笨蛋,也是不少的。”
因为心情不错,所以乾熙帝拿着阿灵阿开起了玩笑。
沈叶笑吟吟的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个阿灵阿未必是真笨,只是,他没有把聪明用到正地方。”
“像他这种人,以后不得不用,却也不宜重用。”
如果说太子此时弹劾阿灵阿,乾熙帝可能会听听就算了,不一定会按太子的弹劾去做。
但是此时,沈叶说他“可用却不可重用”,性质就不同了,乾熙帝记在了心里。
因为太子并不是弹劾,是皇帝和储君在评判大臣。
本来就对阿灵阿有想法的乾熙帝,此时更是下定了决心,直接把阿灵阿打入了另册。
心里虽然有所决定,但是表面上,却只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又说了几句关于抽签的事情之后,乾熙帝就话锋一转道:“前些时候,漕运总督沈国泰上书说快速通道的事情。”
“他说漕运虽然慢了点,但是一直支撑着朝廷的命脉,而快速通道耗费太大,实在是不易动工。”
“而且他还说,此乃百万漕工身家性命之所系。”
“太子,快速通道的事情,一直都是你管的,这事儿,你怎么看?”
沈叶目视着神色郑重的乾熙帝,沉吟了刹那道:“父皇,儿臣觉得,无论是漕运还是快速通道,解决的都是将江南的财富运到京师的问题。”
乾熙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水,对于太子这样的说法,很是认同。
从前朝到现在,漕运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就是以南粮北调,供养京师。
沈叶接着道:“儿臣觉得,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漕运还是快速通道,而是提升粮食的产量。”
“山河四省历来都是产粮重地,如果将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提升上去的话,那么京师的粮食,就不必完全受制于江南。”
“漕运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沈叶的一番话,让乾熙帝眼前一亮。
虽然太子说的办法,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却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他是站在另一个高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单单从这一点来说,就超过了不少的大学士。
“粮食产量不好提啊!”乾熙帝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沈叶随口道:“红薯虽然不能和小麦一样当主粮,但是它胜在量大,管饱,绝对能够解决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
“这样也能够增加不少粮食的供给。”
“说实话,儿臣觉得,朝廷这些年,虽然一直说,要重视农桑,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去下大力气!”
“重视农桑不应该是每年祈福,祈求什么风调雨顺,而应该培育良种,寻找最优的种植方法……”
如果没有试种的红薯,乾熙帝觉得太子这纯粹是夸夸而谈,但是此时有红薯的事情打底,他是真真切切地知道了良种的好处。
乾熙帝轻轻的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这件事儿你回头写个条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沈叶说的这些话戳中了乾熙帝,这一次乾熙帝不但对沈叶的态度出奇的好。
甚至在沈叶临告退的时候,还难得地笑着道:“我已经告诉了陈廷敬,让他管好自己下面的人。”
“此事,你不必太忧心。”
看着有一种想要表功的乾熙帝,沈叶很想说,这种事情,我用得着害怕御史言官的弹劾吗?
不过,乾熙帝既然像表功一般的和他说这些,他也只能笑着应了下来。
随着太子的悠然离去,乾熙帝陷入了沉吟之中。
他的神色中,有欣慰,有欣喜,还有一丝隐藏的忧虑!
太子睿智如自己,这很好啊!
可是,朕还想像太祖一样,活到七老八十呢!
……
陈廷敬对于乾熙帝的安排,落实起来也很是麻利,他几乎是挨个和那些下属一一进行了谈话。
而且这次的谈话,他也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尽管还有些下属心里不服气,但是被他循循善诱了一番之后,还是表示,要给他这个左都御史一个面子,不再弹劾太子。
陈廷敬心里很清楚,所谓给他一个面子,实际上还是有些人打了退堂鼓。
毕竟这被弹劾的是太子!
而他陈廷敬出来处理这件事情,聪明人应该能猜到,这后面可能会有乾熙帝的授意。
如果乾熙帝不点头的话,那么他这个左都御史是不会出面帮着太子收拾烂摊子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陈廷敬心里还是高兴的。
毕竟,他完成了乾熙帝交代的任务。
而乾熙帝对于这件事情,也就不会再责罚。
不过陈廷敬不知道的是,虽然有不少人表面上同意了他的安排,但是在暗地里,却有人在蠢蠢欲动。
比如挑起这件事情的俞长盛,在听了陈廷敬的劝告之后,就来到了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宅。
这小宅名义上是他的一处外宅,养着一个从扬州送来的歌姬。
但是实际上,这里却是俞长盛和他上面人联系的地方。
刚刚回到住处,那平日里对他百依百顺的歌姬,就悄悄的对他道:“大人,大皇子让您联系几个能信得过的同年,在明日的大朝会上,对太子再次发难。”
听到这个安排,俞长盛的眉头一皱。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在明天的大朝会上继续弹劾太子,不一定能成事,但是那带头弹劾的人,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惹出来一个大麻烦。
“陈廷敬已经找我们大多数人谈了话,他虽然没有说,但是我们都心知肚明。”
“陛下应该不想让人再继续弹劾太子了。”
“而且,我听说对于所有弹劾太子的折子,都留住不发!”
“这个时候再去弹劾,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俞长盛的话音刚落,刚才还柔情蜜意的女子,脸色瞬间变得冷若冰霜。
她淡淡的道:“大皇子的安排,奴婢已经给大人传达了。”
“至于听不听,那是大人您自个儿的事儿。”
“不过,奴婢斗胆提醒大人一句,大皇子殿下能把一个人保举到现在的位置,就一定能把他从这个位置上踹下去!”
“您自个儿身上,也有不少的事儿吧!”
这话像一盆冷水,对着俞长盛兜头泼下来,俞长盛心中一颤,他知道这个女子没有危言耸听,他的把柄,确实被大皇子拿捏在手里了。
如果说弹劾太子是凶多吉少,那么掌握着他把柄的大皇子要对付他的话,那绝对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沉默良久,咬咬牙,沉声道:“大皇子的安排,我自当遵命,我这就去联系同年!”
乾熙帝听到这话,当场就愣住了。
他在听到太子建议抽签的时候,心里就犯过嘀咕,总觉得这里面还藏着什么玄机,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起来。
不过很快,这种猜测就被他给扔在了一边——因为各种弹劾接二连三地也来了,尤其是那句“拿国事当儿戏”,可把他给气得不轻!
此时听着太子的解释,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法王的转世之身,那自然有神佛庇佑。
有神佛庇佑者,必然能够在抽签的时候被抽中。
如果你连抽签都不敢的话,那就只能说明一件事儿:你压根儿就不是法王的转世之身,你心中有鬼。
如果你抽签抽不中,那怪谁呢?只能怪你根本就不是法王的转世之身。
这么一揣摩,乾熙帝就觉得困扰在心头多日的阴霾,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看着一副坦然的太子,此时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亏自己刚才还和陈廷敬说,让他的人不要参奏太子,这根本就用不着。
现在好了,自己的面子也用了,那边应该也偃旗息鼓了,可是太子的名声,好像也……
“你这个办法的精髓,给阿灵阿他们说明白了吗?”乾熙帝将心中的惊讶压了压,然后沉声的朝着沈叶问道。
沈叶摆了摆手,一脸轻松道:“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阿灵阿他们会不懂?”
“堂堂理藩院尚书,又怎么可能连这种事情都猜不出来?”
听着太子连珠炮似的两个反问,乾熙帝被噎住了。
你说阿灵阿的水平差,是不是连带着,也想骂一句朕的水平也无非如此,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朕也没想到这一点啊!
乾熙帝心里腹诽,嘴上却道:“太子,光抽签的话,是不是太简单了。”
“恐怕难以服众啊!”
沈叶看乾熙帝的脸色好多了,就笑嘻嘻地拿起御书房的茶壶给乾熙帝倒了一杯茶,然后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做好这些之后,这才笑着道:“父皇,想要复杂体面还不好说嘛。”
“咱们举办一场盛大的仪式,首先,来它个佛前祈福,然后把抽签的筒子换成一只金光闪闪,华丽无比的金瓶。”
“还有啊,那签子也可以精心打造一下,比如在签子上镶嵌宝石美玉。”
“最后,让著名的高僧大德给这金瓶施法七七四十九天!”
说了一些仪式的事情,沈叶接着道:“这些东西,儿臣并不是太在行,可以让礼部来摆弄。”
“反正在这方面,他们是轻车熟路,专业的。”
乾熙帝原本憋了一肚子火,打算劈头盖脸痛骂太子一顿的,却没想到,竟然如此轻松的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心情瞬间就好了。
他朝着太子看了一眼道:“你这个主意不错,朕给你记上一功。”
“但是你要记住,以后说话的时候,务必给下面说透讲明。”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说就透,听一知十。”
“像阿灵阿这种笨蛋,也是不少的。”
因为心情不错,所以乾熙帝拿着阿灵阿开起了玩笑。
沈叶笑吟吟的道:“父皇,儿臣觉得,这个阿灵阿未必是真笨,只是,他没有把聪明用到正地方。”
“像他这种人,以后不得不用,却也不宜重用。”
如果说太子此时弹劾阿灵阿,乾熙帝可能会听听就算了,不一定会按太子的弹劾去做。
但是此时,沈叶说他“可用却不可重用”,性质就不同了,乾熙帝记在了心里。
因为太子并不是弹劾,是皇帝和储君在评判大臣。
本来就对阿灵阿有想法的乾熙帝,此时更是下定了决心,直接把阿灵阿打入了另册。
心里虽然有所决定,但是表面上,却只是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又说了几句关于抽签的事情之后,乾熙帝就话锋一转道:“前些时候,漕运总督沈国泰上书说快速通道的事情。”
“他说漕运虽然慢了点,但是一直支撑着朝廷的命脉,而快速通道耗费太大,实在是不易动工。”
“而且他还说,此乃百万漕工身家性命之所系。”
“太子,快速通道的事情,一直都是你管的,这事儿,你怎么看?”
沈叶目视着神色郑重的乾熙帝,沉吟了刹那道:“父皇,儿臣觉得,无论是漕运还是快速通道,解决的都是将江南的财富运到京师的问题。”
乾熙帝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水,对于太子这样的说法,很是认同。
从前朝到现在,漕运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就是以南粮北调,供养京师。
沈叶接着道:“儿臣觉得,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漕运还是快速通道,而是提升粮食的产量。”
“山河四省历来都是产粮重地,如果将这些地方的粮食产量提升上去的话,那么京师的粮食,就不必完全受制于江南。”
“漕运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沈叶的一番话,让乾熙帝眼前一亮。
虽然太子说的办法,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却并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他是站在另一个高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单单从这一点来说,就超过了不少的大学士。
“粮食产量不好提啊!”乾熙帝的手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沈叶随口道:“红薯虽然不能和小麦一样当主粮,但是它胜在量大,管饱,绝对能够解决大部分人的温饱问题。”
“这样也能够增加不少粮食的供给。”
“说实话,儿臣觉得,朝廷这些年,虽然一直说,要重视农桑,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去下大力气!”
“重视农桑不应该是每年祈福,祈求什么风调雨顺,而应该培育良种,寻找最优的种植方法……”
如果没有试种的红薯,乾熙帝觉得太子这纯粹是夸夸而谈,但是此时有红薯的事情打底,他是真真切切地知道了良种的好处。
乾熙帝轻轻的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这件事儿你回头写个条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沈叶说的这些话戳中了乾熙帝,这一次乾熙帝不但对沈叶的态度出奇的好。
甚至在沈叶临告退的时候,还难得地笑着道:“我已经告诉了陈廷敬,让他管好自己下面的人。”
“此事,你不必太忧心。”
看着有一种想要表功的乾熙帝,沈叶很想说,这种事情,我用得着害怕御史言官的弹劾吗?
不过,乾熙帝既然像表功一般的和他说这些,他也只能笑着应了下来。
随着太子的悠然离去,乾熙帝陷入了沉吟之中。
他的神色中,有欣慰,有欣喜,还有一丝隐藏的忧虑!
太子睿智如自己,这很好啊!
可是,朕还想像太祖一样,活到七老八十呢!
……
陈廷敬对于乾熙帝的安排,落实起来也很是麻利,他几乎是挨个和那些下属一一进行了谈话。
而且这次的谈话,他也得到了积极的回应。
尽管还有些下属心里不服气,但是被他循循善诱了一番之后,还是表示,要给他这个左都御史一个面子,不再弹劾太子。
陈廷敬心里很清楚,所谓给他一个面子,实际上还是有些人打了退堂鼓。
毕竟这被弹劾的是太子!
而他陈廷敬出来处理这件事情,聪明人应该能猜到,这后面可能会有乾熙帝的授意。
如果乾熙帝不点头的话,那么他这个左都御史是不会出面帮着太子收拾烂摊子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陈廷敬心里还是高兴的。
毕竟,他完成了乾熙帝交代的任务。
而乾熙帝对于这件事情,也就不会再责罚。
不过陈廷敬不知道的是,虽然有不少人表面上同意了他的安排,但是在暗地里,却有人在蠢蠢欲动。
比如挑起这件事情的俞长盛,在听了陈廷敬的劝告之后,就来到了一座并不起眼的小宅。
这小宅名义上是他的一处外宅,养着一个从扬州送来的歌姬。
但是实际上,这里却是俞长盛和他上面人联系的地方。
刚刚回到住处,那平日里对他百依百顺的歌姬,就悄悄的对他道:“大人,大皇子让您联系几个能信得过的同年,在明日的大朝会上,对太子再次发难。”
听到这个安排,俞长盛的眉头一皱。
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在明天的大朝会上继续弹劾太子,不一定能成事,但是那带头弹劾的人,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惹出来一个大麻烦。
“陈廷敬已经找我们大多数人谈了话,他虽然没有说,但是我们都心知肚明。”
“陛下应该不想让人再继续弹劾太子了。”
“而且,我听说对于所有弹劾太子的折子,都留住不发!”
“这个时候再去弹劾,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俞长盛的话音刚落,刚才还柔情蜜意的女子,脸色瞬间变得冷若冰霜。
她淡淡的道:“大皇子的安排,奴婢已经给大人传达了。”
“至于听不听,那是大人您自个儿的事儿。”
“不过,奴婢斗胆提醒大人一句,大皇子殿下能把一个人保举到现在的位置,就一定能把他从这个位置上踹下去!”
“您自个儿身上,也有不少的事儿吧!”
这话像一盆冷水,对着俞长盛兜头泼下来,俞长盛心中一颤,他知道这个女子没有危言耸听,他的把柄,确实被大皇子拿捏在手里了。
如果说弹劾太子是凶多吉少,那么掌握着他把柄的大皇子要对付他的话,那绝对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沉默良久,咬咬牙,沉声道:“大皇子的安排,我自当遵命,我这就去联系同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