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门听政,是乾熙帝雷打不动的一个习惯。

  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日晒风吹,只要乾熙帝能起身,那他一定会准时出现在乾清门,听群臣禀告政务。

  和太和殿相比,乾清门听政,才是乾熙帝处理大事的主要手段。

  能够参加乾清门听政的人,才能够算得上朝廷的重臣。

  历来听政,都只有乾熙帝有座位,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在沈叶来到乾清门的时候,六部九卿的大臣们基本上都已经到齐了。

  他们不少人看向沈叶的眼神,都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沈叶能感觉到,这里面有审视、也有猜测。

  这些人如此看自己,恐怕都和索额图的死有关。

  毕竟,索额图一直都是皇太子的铁杆支持者。

  也正是通过索额图,太子才拉拢了一大批追随者。

  当初索额图退出大学士之位的时候,虽然很多人觉得太子的做法有点不聪明,却也觉得,太子一脉的损失,不至于伤筋动骨。

  毕竟,索额图还活着。

  太子还在位!

  只要他们在,那数量庞大的太子一脉,就还存在。

  可是现在,索额图死了!

  没有了索额图的太子,还能够将那数量庞大的太子一脉聚集起来吗?

  又有谁,能够成为太子新选中的心腹之臣?

  就在众人的猜测之中,净鞭声响起,乾熙帝坐在了自己的宝座上。

  他朝着四周扫了一眼,直接道:“漕运总督沈国泰来了吗?”

  “臣沈国泰见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沈国泰一丝不苟地行礼,神色之中,更是充斥着凝重。

  看着行礼的沈国泰,乾熙帝语气平淡却带着压力:“沈国泰,修建快速通道,能尽快实现南北之间的联系。”

  “可以说是天下大利,你上书说损坏百万漕工生计,要求暂停修建从扬州到应天府的快速通道。”

  “你的心中,可有朝廷,可有朕吗?”

  乾熙帝最后的话,语气很重,沈国泰的脸色都变了。

  虽然乾熙帝此时的脸上还带着笑容,但是那句你心中可有朕,则是直戳沈国泰的要害。

  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自己不能妥善回答,那么等待自己的,将是乾熙帝的雷霆之怒。

  他早就料到了皇帝会这么问,他和很多人共同商议过,早就准备好了说辞,但一听皇上这么问,心头还是一紧。

  当即稳住心神,从容应对道:“陛下,快速通道的修建,确实是天下大利之策!”

  “臣进京的时候,就是坐车从快速通道到的朝阳门。”

  “快速通道平稳,速度快,而且用来运送货物,更是轻松便捷。”

  “修建快速通道,算得上是利国利民。”

  “但是,臣身为漕运总督,怎么都要想着漕运,如果贸然推动快速通道,让百万漕工衣食无着。”

  “那……那么如果再经过有心人的挑拨、煽动,恐怕会生出变故。”

  “所以臣才请旨,暂停修建扬州到应天府的快速通道。”

  “臣一片忠心都是为了朝廷,为了陛下,还请陛下明察。”

  乾熙帝看着跪倒在地,口口声声“为朝廷、为陛下”的沈国泰,脸上面无表情。

  他当了多年的皇帝,怎会不知道沈国泰已经和漕运上下的人沆瀣一气,把自身利益和漕运绑在了一起?

  但是百万漕工,也不是一件小事。

  一个处理不好,出现什么意外,也不是他所求的事情。

  他当下就朝着站在一侧的于成龙道:“于大人,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于成龙毫不客气地说道:“陛下,沈国泰分明是要挟陛下,要挟朝廷!”

  “漕运受到雨水和季节的限制,每年四百万石的漕粮,次次都难以完成。”

  “以至于朝廷不得不四处买粮,以至于京畿四周的粮价不断攀升,居高不下。”

  “而快速通道不但不用朝廷花钱,还能够给朝廷挣钱!”

  “一旦快速通道全线贯通,不是臣夸下海口,别说四百万石的粮食,就是翻一倍,也不在话下。”

  于成龙说到这里,手指着沈国泰道:“沈国泰,你这根本不是一心为了朝廷,你这是一心为了自己。”

  “臣奏请诛杀沈国泰!”

  听到这话,沈国泰的脸色一白。

  他虽然也是总督,但是和名臣的于成龙相比,资历、声望不觉就低了一个档次。

  更不要说此时,于成龙这等诛心的话,简直是想要他的命。

  他赶紧抱拳道:“陛下,臣一片公心,天地可鉴!”

  “请陛下明察。”

  乾熙帝朝着两个人看了一眼,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朝着沈叶道:“太子,他们两个人的话,你也听到了。”

  “对此,你怎么看?”

  沈叶躬身行礼道:“父皇,于大人开口就喊打喊杀,有点不妥。”

  “各自观点不一样,可以辩解,可以反驳,但是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喊杀,一棒子打死。”

  乾熙帝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于成龙对于沈叶如此说他,倒也没有生气。

  他知道太子终究还是支持快速通道的,毕竟这东西,是太子率先推行的。

  “父皇,儿臣觉得,沈国泰说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毕竟,关系到百万漕工的生计,不可不察!”

  沈国泰并没有因为沈叶帮着他说话,而感到放松,他知道自己的最大对手,并不是于成龙。

  而是推动快速通道的太子。

  果然,太子话锋一变,这转折就来了:“可是,一旦朝廷在这件事情上作出让步,以后就会有更多人效仿,有样学样。”

  “今儿说的是漕运,明儿可能就会有人说什么盐务关系天下百姓,后天又说其他的什么动不得……”

  沈叶一连举了三四个例子,听得沈国泰的额头冒汗。

  百万漕工好像非常多,可是,如果人人都可以拿“民生”当挡箭牌,那朝廷好像什么都不用做了。

  如果真要杜绝这种情况,不论是乾熙帝还是朝廷,好像都要杀一儆百。

  乾熙帝的脸色也有些冷。

  他是顾虑百万漕工,但是对于沈叶所说的这种情况,他更是绝对不允许它发生。

  他不能容忍有人借此要挟朝廷!

  “太子的意思,是允许修建这条快速通道了?”乾熙帝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朝着沈叶接着问道。

  沈叶郑重的道:“父皇,儿臣觉得,从扬州到应天府这条快速通道既然争议这么大,那就暂时搁置它。”

  “先修容易修的。”

  沈叶说到这里,朝着东边一指道:“儿臣以为,可以先修从京城到天津卫的快速通道。”

  “修成这条快速通道后,朝廷可以在天津卫开设商埠,允许商人从南方运粮至天津。”

  “这样,既可以把各种物品输送京城,促进货物流通,又能够缓解漕运的压力。”

  在天津卫开设商埠?

  乾熙帝的神色露出了一丝迟疑!

  这些年来,他对于海患一直很重视,如果在天津修了商埠,那海患会不会更猖獗……

  可是,如果不在天津卫开商埠,那么修通往天津卫的快速通道,肯出资的人就不会太多。

  光靠朝廷的话,倒也不是不能修,可是……

  “陛下,臣以为太子爷此议不可。”

  还没等乾熙帝表态,一个面容清瘦的人就走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一旦在天津开设商埠,说不定就会招来海盗骚扰。”

  “这等的情况,可能会导致京城不得安宁,请陛下明鉴!”

  说话的人,是兵部右侍郎齐元健,他平日里虽然很少说话,但是兵部对于京师的安危,本身就拥有着非常重的话语权。

  沈叶不急不躁地反问道:“齐大人,照你这么说,是不是天津卫不修商埠,海盗船就不会来了?”

  齐元健被这么一噎,脸色一变。

  虽然最近天津卫没有遭受过什么海盗,但是他哪敢百分百肯定的保证?

  要不然,一旦有海盗在天津卫露面儿,那他的脑袋,就直接搬家了。

  “太子爷,微臣的意思,是天津如果开设了商埠,容易引起海盗的垂涎,从而引起京畿不安。”

  齐元健郑重的道:“并不是说不开设商埠,就不会有海盗。”

  沈叶笑了笑,也没有和齐元健在这个问题上辩论,而是淡淡的道:“堂堂兵部,连几个海盗都对付不了,这兵部侍郎,当得是不是太简单了点儿!”

  齐元健顿时面红耳赤,进退两难。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说的话,反而成了攻击自己的手段。

  如果说兵部对付不来一个海盗,那确实是太丢脸。

  可是,如果说对付得了,那……

  乾熙帝看着齐元健不断变化的神色,就直接挥手道:“退下吧。”

  说到这里,他又看了一眼沈叶道:“齐元健虽然说的有点危言耸听,但是,海盗之患也确实是个问题。”

  “你要想开设商埠,就要想到这些。”

  沈叶笑着道:“父皇,对于天津卫的沿海,儿臣觉得无论是否开商埠,都需要加强戒备。”

  “儿臣以为,可以在大沽等位置,多修建炮台。”

  “一旦发现海盗船只,可以随时对这些船只进行炮击。”

  “必要时,更能够封锁海河入海口重要海域!”

  乾熙帝沉吟了刹那,这才道:“你的这个建议很有道理,兵部立即让人查看适合修建炮台之地。”

  “务必用重炮,封锁海河入海口周边重要海域。”

  说到这里,乾熙帝朝着沈叶重重的看了一眼,而后又朝着正听政的群臣看了一眼。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道:“对于修建通往天津卫的快速通道,并在天津卫开设商埠的事情,你们怎么看?”

  说话间,他的目光就看向了处在第一位的佟国维。

  佟国维是首席大学士,他的意见自然重要。

  在乾熙帝的目光看向佟国维的时候,很多人心中升起了一丝不好的感觉。

  因为佟国维和太子好像不对付。

  乾熙帝这样的表现,是不是意味着想要否决太子的意见?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