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饭馆通北宋 162 醉翁的赠礼

小说:我的饭馆通北宋 作者:庄申晨 更新时间:2025-07-28 21:17:25 源网站:圣墟小说网
  “掌柜的!”李二郎推门而入,“有客人要点千丝豆腐!”

  “又来?这是第几个了?”

  吴铭本来没打算把在店里卖千丝豆腐。

  他对吴记川饭目前的定位有清晰的认知,像这种做工精细或食材珍贵的菜品不宜以固定菜品的形式在店里出售,更适合用作宴席菜,提升宴会档次。

  前段时间为了让徒弟练手,临时卖了几天千丝豆腐,但并没有把这道菜加入食单。

  宋代的餐饮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写进食单和水牌里的菜品,店家必须备料,若是客人点了食单上的菜,店家却推说没有,客人有权闹事索赔。

  所以吴铭制定食单向来本着宁少勿多的原则,“爆款菜品”通常用水牌来写,售罄后擦洗掉便是。

  一碗千丝豆腐的售价高达三位数,竟也能登上今日的“爆款榜”,这是吴铭始料未及的。

  按理说应该没多少人知道千丝豆腐的存在,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客人指名要吃这道菜呢?甚至不乏慕名而来的食客。

  吴铭让二郎去打听。

  出乎他的意料,这些食客中竟有相当一部分是听了何双双的推荐。

  我也没给她钱啊!

  本朝的探店“博主”气量这么大吗?免费帮同行宣传?

  谢清欢更在意另一件事:“何厨娘竟也仿师父的菜……”

  顿觉粉丝滤镜略有些破碎。

  吴铭笑道:“这倒没什么,人家能仿出来那是人家的本事,咱不也仿了状元楼不少菜么?”

  只不过,同样是模仿,状元楼却明摆着一副打擂台的架势。

  转念一想,何厨娘走的是私厨路线,自己则主营店铺生意,上门做菜服务只提供给会员客户,彼此赛道不同,竞争较小,何厨娘对待这件事的态度自然和状元楼不同。

  吴铭没想到的是,在这些指名要吃千丝豆腐的食客中,其中一个来自状元楼。

  两天前,沈廉叔等人的戏谑令刘保衡颜面扫地,他既羞又恼,怀疑吴掌柜知晓自己的身份,故意藏了一手,于是昨日派了个灶房杂役去吴记川饭二探。

  岂料吴记昨日歇业,差人一打听,不得了,姓吴的竟然上欧阳学士府里操持寿宴去了!

  刘保衡猛地想起那日探店何厨娘也在,她可是全东京最炙手可热的私厨娘子,以往欧公家的宴会皆由她操持,突然换成一个籍籍无名之辈,这里头大有文章!

  单论厨艺,何厨娘师承名门,绝对是最顶尖的那一小撮,莫说那个野厨子,便是内城那几家正店的铛头,也未必比得过。

  可见厨艺并非欧公的选人标准,至少不是最重要的标准。

  还得靠关系。

  一念及此,刘保衡悚然而惊。

  前有狄枢密使,如今又攀上了欧阳学士,本朝的武将魁首和文坛领袖竟皆同吴掌柜有旧……这姓吴的到底是何来历?!

  刘保衡不得不严阵以待,莫看吴记川饭眼下尚不成气候,假以时日,真有可能成为状元楼的劲敌!

  今日一早,他再次派灶房杂役前往试吃那千丝豆腐。

  杂役吃到的仍然是谢清欢的版本。

  经过这几天的针对性训练,小谢的刀工进步明显,豆腐丝切得更细更均匀了,且今天是以鸡汤打底,这道菜整体而言已有吴铭八九成功力,在各方面都已胜过状元楼的蚕丝豆腐。

  杂役回状元楼如实相告。

  刘保衡听完大怒:“好哇!我用鸡汤打底,你转头便学了去!真是岂有此理!”

  立刻把张远叫来臭骂一顿:“豆腐明明可以切得更细,那姓吴的藏了一手,你也跟着藏私!你什么意思!”

  “???”

  张远一脸懵,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说的是千丝豆腐。

  还能更细?

  蚕丝豆腐的细度已经是他所能做到的极限,他本以为这也是吴掌柜的极限,竟然藏了一手?

  “还有那赛螃蟹,你能不能做出来?”

  张远坦诚道:“那赛螃蟹我已试过多次,只能做到六七分相似,吴掌柜却能做到九分。蚕丝豆腐我也尽力了,非是不愿切得更细,实为不能,而且我相信,即便放眼整个东京,也没几个人能做到。”

  话音落下,空气突然安静。

  刘保衡微眯起眼看他,张远并未回避目光,眼中满是真诚。

  “你的意思是,你还比不过那个野厨子?”

  “吴掌柜虽无正经师承,但我听说他少时曾得仙人点化——”

  “放屁!”

  仙人传道之说早在状元楼的伙计杂役中传开了,相信的人着实不少。

  刘保衡自是一个字也不信。

  但按张远的意思,那姓吴的虽无师承,其技艺却胜过东京的众多名厨,这合理么?

  他相信张远不会自降身份去捧一个素不相识之人。

  尽管这事极不寻常,他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并据此思索应对之策。

  这可难办。

  那姓吴的既有人脉又有手艺,阴招他不敢使,阳谋又不顶用,照这样下去,待吴记崛起之日,便是状元楼倒闭之时!

  “张三!给我备辆牛车!”

  刘保衡拿上行头匆匆离店。

  ……

  “何厨娘!”

  排办局的张顺叉手行礼。

  他此番是为明日兴宁坊钱家的婚宴而来。

  何双双和四司六局合作过多次,同张顺已是熟识,遂请他进府中详谈,状似漫不经心地问:“欧阳学士的寿宴也是你们办的吧?”

  张顺点头称是:“这回竟没请姐姐掌灶,却请了个无名之辈,真替姐姐叫屈!”

  “无甚委屈,吴掌柜的手艺亦是第一等的。”

  “那也不及姐姐万一!”

  何双双抿着嘴笑,明知是奉承之语,心里仍不免欣喜。

  “话不能这么说,吴掌柜颇具巧思,他做的菜每每教我大开眼界。”

  “这倒是,吴掌柜尽做些前所未闻的菜,昨日那道松鼠鳜鱼尤其……”

  张顺本想盛赞吴掌柜的手艺,忽然想起自己身在何处,何厨娘可是出了名的争强好胜,赶紧住口。

  “尤其怎样?”

  何双双立刻追问。

  松鼠鳜鱼,单是这名字便勾起她极大的兴趣。

  “没什么,不过是一道样子菜……”

  张顺如实描述松鼠鳜鱼的形色,既不夸赞,亦不贬损。

  何双双却听得入迷,直至张顺说罢,她仍沉浸于松鼠鳜鱼的想象中,琢磨做法。

  摆盘做造型可是她的拿手好戏,没想到吴掌柜竟也深谙此道……

  “何厨娘?何厨娘!”

  “嗯?”

  何双双回过神来,敛起心绪,正色道:“说正事吧。”

  ……

  退朝归府,欧阳修唤李伯备妥笔墨,略一凝神,提笔于素绢之上泼墨挥毫,“吴记川饭”四字如龙蛇腾跃,一气呵成。

  他悬笔凝视绢上墨字,不由得捻须展颜,甚是自得。

  昨夜冥思苦想,最终决定制一块匾额回赠吴掌柜。

  这正是吴记川饭所缺之物,打造新匾本就所费不赀,再有老夫亲笔翰墨为其增色,更非寻常俗物可比。

  以此相酬,既风雅又实用,实乃上上之选。

  “李伯,”欧阳修抚定绢角,温言吩咐道,“持这幅字去木匠行寻个老成的作头,加急做一副规整体面的素木匾来,一应工料,从厚给付。”

  李伯躬身应诺,双手捧过尚带墨香的绢纸,轻卷收置,领命而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饭馆通北宋,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我的饭馆通北宋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