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狄青年轻时容貌俊美,威慑力不足,故而冲锋陷阵时总会戴上狰狞的兽首面具,披头散发,以效兰陵王故事。
如今虽已发福,眉宇间的俊朗仍依稀可辨,毕竟是大宋第一美男的亲爹,建模肯定在水准线以上。
原来是老狄来灶房溜达了,怪不得这么安静。
吴铭三人立刻叉手行礼。
狄青朗笑道:“吴掌柜无须拘礼!灶上功夫要紧,且自去张罗,只当老夫是团雾气!”
说罢,目光已被吴铭带来的各色食材和半成菜肴吸引。
午间本就未及饱食,此刻顿觉饥肠辘辘,口齿生津。
吴铭的确没空闲聊,距开宴仅余一个半时辰,须争分夺秒!
当即进灶房里调度:“小谢和孟厨娘率人分拣食材、切菜备料;二郎和周铛头带人生火起灶,搭笼炊菜!”
诸人领命即动,水声、刃声、柴火燃烧的噼啪声霎时充盈灶房。
有道是君子远庖厨,上回在醉翁府上操持寿宴,莫说欧阳修、王安石等一众士大夫,便连欧阳发也自始至终不曾踏入灶房半步。
狄家显然没这么多讲究,狄青大喇喇地背剪双手踱入灶房,狄咏紧随其后。
父子俩仿佛自带静音设备,灶间虽人忙影乱,案上虽挥刀如影,却偏生笼罩着一股怪异的寂静,即便有人出声请示,亦只闻窃窃低语。
吴铭把昨夜泡发的芸豆和今早预处理过的猪蹄取出,忽觉一道极具压迫感的视线朝自己盯来,准确地说,是盯向自己手边的食材。
他下意识抬头看去,正对上狄大将军炯炯的双眼,虽是无意,可那久经沙场淬炼出的杀气已然迎面扑至,令人心神凛然!
目光扫过浸在水里的猪蹄和白色豆子,狄青笑问:“吴掌柜这般整治,是做的甚佳肴?”
“乃是一道羹汤,名叫蹄花羹。”
“哦……那小酥肉哩?”
“小酥肉已经备妥,分量只多不少,开宴后再略加复炸,趁热飨客,风味更佳。”
狄青抚掌大笑:“犬子总念叨甚么‘一热顶三鲜’,老夫只道是他小子贪懒,不肯替老父捎带美食,信口胡诌的搪塞之辞!”
“冤煞我也!”
狄咏大呼冤枉,父子之间能不能多一点信任!
正说笑间,一仆役快步入内,垂首通报:“老爷!王副使的车驾已抵府门!”
狄青敛起笑容,微微颔首,温言道:“如此,便有劳吴掌柜费心张罗。”
言罢袍袖轻振,大步流星迎客而去。
待父亲的身影消失于转角,狄咏立时凑近吴铭身畔探问:“吴掌柜,我要的那两样菜……”
吴铭笑道:“小官人安心,吴某此番已拿出看家本领,论精致雅观,准保更胜千丝豆腐和松鼠鳜鱼一筹!”
并非看家本领,但这两道菜的卖相的确出众。
狄咏喉头滚动,馋涎暗生,复又低声嘱咐:“家父素来与军中袍泽同釜而食,最忌独享珍馐,此事切莫教他老人家知晓,免生不快!”
家宴因有女眷,往往在后院置席,狄青则要在前院陪同宾客,父子俩并不同桌。
吴铭心领神会:“省得。只要令尊不问,吴某定不提及。”
狄咏立时展颜,眼底满是期盼:“吴掌柜够义气,狄某静待开宴!”
语毕亦不再多扰,转身离去。
待这对父子离了灶房,紧绷的氛围顿时一松,刻意压低的声量也逐渐扬起。
孟厨娘和周铛头原本对吴掌柜心存疑虑,只恐外行指导内行,可此时此刻,心头那点疑虑早已烟消云散。
光是吴掌柜带来的诸般器具,便教二人看傻了眼。
不识得的器具暂且不论,即便是识得的,譬如那一套形制各异、泛着银光的厨刀,也远非市面所售之物可比,显是请最顶尖的工匠定制而成。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单看吴掌柜使用的器具,便可见其厨艺绝非等闲!
再看吴掌柜带来的诸般食材,竟有许多连他二人都前所未见。
孟厨娘探问过几回,可吴掌柜分明有些敷衍,凡是她没见过的,俱声称是眉州特产,若教旁人听了,只怕要以为眉州是什么仙家宝地!
这些也就罢了,最令二人眼热的,当数吴掌柜带来的无数珍奇味料!
狄家已是京中一等一的富贵人家,府里的各色味料不说应有尽有,起码不比正店差多少,可相较掌柜带来的味料,无论品类还是分量,竟皆远远不如!
孟、周二人艳羡不已,见吴掌柜大手大脚地以珍贵味料腌肉烹菜,连眼皮都不眨一下,更暗暗心惊。
孟厨娘悄声问谢清欢,得知吴掌柜平日里做菜亦是不计本钱,但求味美,几乎生出“跳槽”的念头!
再一问工钱,当她没问。
吴铭无暇关注旁人的反应,他正忙于筹备蹄花羹。
其实就是老妈蹄花改了个名,相传是一位名叫王妈或易妈的妇女所创,以猪蹄配芸豆,炖煮得鲜嫩可口,后来人们便以此命名,称为“老妈蹄花”。
真假暂且不论,川菜中的确有不少菜式源自民间,诸如陈麻婆豆腐、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圆……所以川菜也叫老百姓的菜,既接地气又美味。
芸豆已经泡发,猪蹄也已处理妥当。
直接冷水下锅,放入猪蹄、葱、姜片、料酒和花椒,先焯水,打去浮沫后,转中小火煮个十来分钟。
另取一个小盆,准备蘸料。
按四川人的口味,蘸料必然要放小米辣,但为狄枢密使的肠胃计,吴铭自然不会下猛料。
剁碎的葱姜蒜来一套,再加入适量的复制酱油、香醋、香油、花椒油、盐、味精和胡椒粉,搅拌均匀。
将猪蹄捞起,重新备一锅水,加入花椒、生姜、猪油同煮,水烧开后放入猪蹄和白芷,盖上锅盖小火保持沸腾。
得炖个俩小时,趁此工夫,吴铭着手筹备下一道菜。
谢清欢早注意到那十余个一尺来长的青皮瓜果了,此时见师父取出雕刻工具,正往瓜皮上雕绘图案,好奇询问:“师父,这是什么瓜?”
如今虽已发福,眉宇间的俊朗仍依稀可辨,毕竟是大宋第一美男的亲爹,建模肯定在水准线以上。
原来是老狄来灶房溜达了,怪不得这么安静。
吴铭三人立刻叉手行礼。
狄青朗笑道:“吴掌柜无须拘礼!灶上功夫要紧,且自去张罗,只当老夫是团雾气!”
说罢,目光已被吴铭带来的各色食材和半成菜肴吸引。
午间本就未及饱食,此刻顿觉饥肠辘辘,口齿生津。
吴铭的确没空闲聊,距开宴仅余一个半时辰,须争分夺秒!
当即进灶房里调度:“小谢和孟厨娘率人分拣食材、切菜备料;二郎和周铛头带人生火起灶,搭笼炊菜!”
诸人领命即动,水声、刃声、柴火燃烧的噼啪声霎时充盈灶房。
有道是君子远庖厨,上回在醉翁府上操持寿宴,莫说欧阳修、王安石等一众士大夫,便连欧阳发也自始至终不曾踏入灶房半步。
狄家显然没这么多讲究,狄青大喇喇地背剪双手踱入灶房,狄咏紧随其后。
父子俩仿佛自带静音设备,灶间虽人忙影乱,案上虽挥刀如影,却偏生笼罩着一股怪异的寂静,即便有人出声请示,亦只闻窃窃低语。
吴铭把昨夜泡发的芸豆和今早预处理过的猪蹄取出,忽觉一道极具压迫感的视线朝自己盯来,准确地说,是盯向自己手边的食材。
他下意识抬头看去,正对上狄大将军炯炯的双眼,虽是无意,可那久经沙场淬炼出的杀气已然迎面扑至,令人心神凛然!
目光扫过浸在水里的猪蹄和白色豆子,狄青笑问:“吴掌柜这般整治,是做的甚佳肴?”
“乃是一道羹汤,名叫蹄花羹。”
“哦……那小酥肉哩?”
“小酥肉已经备妥,分量只多不少,开宴后再略加复炸,趁热飨客,风味更佳。”
狄青抚掌大笑:“犬子总念叨甚么‘一热顶三鲜’,老夫只道是他小子贪懒,不肯替老父捎带美食,信口胡诌的搪塞之辞!”
“冤煞我也!”
狄咏大呼冤枉,父子之间能不能多一点信任!
正说笑间,一仆役快步入内,垂首通报:“老爷!王副使的车驾已抵府门!”
狄青敛起笑容,微微颔首,温言道:“如此,便有劳吴掌柜费心张罗。”
言罢袍袖轻振,大步流星迎客而去。
待父亲的身影消失于转角,狄咏立时凑近吴铭身畔探问:“吴掌柜,我要的那两样菜……”
吴铭笑道:“小官人安心,吴某此番已拿出看家本领,论精致雅观,准保更胜千丝豆腐和松鼠鳜鱼一筹!”
并非看家本领,但这两道菜的卖相的确出众。
狄咏喉头滚动,馋涎暗生,复又低声嘱咐:“家父素来与军中袍泽同釜而食,最忌独享珍馐,此事切莫教他老人家知晓,免生不快!”
家宴因有女眷,往往在后院置席,狄青则要在前院陪同宾客,父子俩并不同桌。
吴铭心领神会:“省得。只要令尊不问,吴某定不提及。”
狄咏立时展颜,眼底满是期盼:“吴掌柜够义气,狄某静待开宴!”
语毕亦不再多扰,转身离去。
待这对父子离了灶房,紧绷的氛围顿时一松,刻意压低的声量也逐渐扬起。
孟厨娘和周铛头原本对吴掌柜心存疑虑,只恐外行指导内行,可此时此刻,心头那点疑虑早已烟消云散。
光是吴掌柜带来的诸般器具,便教二人看傻了眼。
不识得的器具暂且不论,即便是识得的,譬如那一套形制各异、泛着银光的厨刀,也远非市面所售之物可比,显是请最顶尖的工匠定制而成。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单看吴掌柜使用的器具,便可见其厨艺绝非等闲!
再看吴掌柜带来的诸般食材,竟有许多连他二人都前所未见。
孟厨娘探问过几回,可吴掌柜分明有些敷衍,凡是她没见过的,俱声称是眉州特产,若教旁人听了,只怕要以为眉州是什么仙家宝地!
这些也就罢了,最令二人眼热的,当数吴掌柜带来的无数珍奇味料!
狄家已是京中一等一的富贵人家,府里的各色味料不说应有尽有,起码不比正店差多少,可相较掌柜带来的味料,无论品类还是分量,竟皆远远不如!
孟、周二人艳羡不已,见吴掌柜大手大脚地以珍贵味料腌肉烹菜,连眼皮都不眨一下,更暗暗心惊。
孟厨娘悄声问谢清欢,得知吴掌柜平日里做菜亦是不计本钱,但求味美,几乎生出“跳槽”的念头!
再一问工钱,当她没问。
吴铭无暇关注旁人的反应,他正忙于筹备蹄花羹。
其实就是老妈蹄花改了个名,相传是一位名叫王妈或易妈的妇女所创,以猪蹄配芸豆,炖煮得鲜嫩可口,后来人们便以此命名,称为“老妈蹄花”。
真假暂且不论,川菜中的确有不少菜式源自民间,诸如陈麻婆豆腐、钟水饺、龙抄手、赖汤圆……所以川菜也叫老百姓的菜,既接地气又美味。
芸豆已经泡发,猪蹄也已处理妥当。
直接冷水下锅,放入猪蹄、葱、姜片、料酒和花椒,先焯水,打去浮沫后,转中小火煮个十来分钟。
另取一个小盆,准备蘸料。
按四川人的口味,蘸料必然要放小米辣,但为狄枢密使的肠胃计,吴铭自然不会下猛料。
剁碎的葱姜蒜来一套,再加入适量的复制酱油、香醋、香油、花椒油、盐、味精和胡椒粉,搅拌均匀。
将猪蹄捞起,重新备一锅水,加入花椒、生姜、猪油同煮,水烧开后放入猪蹄和白芷,盖上锅盖小火保持沸腾。
得炖个俩小时,趁此工夫,吴铭着手筹备下一道菜。
谢清欢早注意到那十余个一尺来长的青皮瓜果了,此时见师父取出雕刻工具,正往瓜皮上雕绘图案,好奇询问:“师父,这是什么瓜?”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饭馆通北宋,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我的饭馆通北宋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饭馆通北宋,我的饭馆通北宋最新章节,我的饭馆通北宋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