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吕进退下后,偌大的书房陷入了短暂的宁静。任天鼎、太子任泽鹏、以及林尘,君臣父子三人,围坐在一张紫檀木圆桌旁,气氛远比朝堂之上要轻松,却也多了一份不言而喻的凝重。

  不多时,吕进去而复返,身后跟着三位气度不凡的大臣。

  为首的,是兵部尚书赵玄素,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紧随其后的,是吏部尚书王奎,他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文官特有的沉稳与内敛。

  最后一位,则是户部尚书陈文辉,他须发打理得一丝不苟,神情严肃。

  这三人,分别掌管着大奉的兵事、官吏、钱财,是帝国权力中枢里,不可或缺的三根支柱。

  “臣,赵玄素、王奎、陈文辉,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见过威国公。”

  “三位爱卿免礼,赐坐。”任天鼎抬了抬手。

  待三人坐定,任天鼎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今日请三位前来,是为了一件事,‘恩荫递减法’。朝堂上,朕已经把态度摆明了,此法势在必行。但如何行,行的标准是什么,朕要与诸位,特别是与林尘一起,商议出一个具体的章程来。”

  听到这话,三位尚书心中皆是一凛。他们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气定神闲的林尘,心中了然。

  户部尚书陈文辉作为礼法的掌管者,率先开口,他眉头紧锁,语气沉重:“陛下,老臣斗胆。恩荫递减,已是石破天惊之举。若要立刻施行,恐会引起剧烈反弹。老臣以为,是否可以设置一个缓冲期?比如,从下一代,或是下下一代开始执行,给旧有的勋贵们一个适应的时间?”

  他的话,代表了朝中绝大多数温和派的想法。

  然而,任天鼎却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

  “不行!”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改革,就要有雷霆之势!一旦给了他们缓冲的余地,他们便会心存侥幸,用各种办法来拖延、来钻空子!朕要的,是立刻见到成效!”

  他看向林尘,问道:“林尘,你说说你的看法。这第一刀,该怎么砍?”

  林尘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三位尚书,缓缓说道:“回陛下,臣以为,陈尚书的担忧有其道理,但陛下的决心更是国之大幸。若要推行,便不可拖泥带水。臣建议,旧有国公,从这一代开始,便纳入新法体系。若在本代之内,没有为国立下新的、足以封侯的功劳,那么下一代承袭之时,便直接降为侯爵!”

  “什么?”陈文辉脸色一变,“这……这未免太过酷烈!如今在朝的国公,大多已年迈,如何还能上阵立功?这与直接削其爵位,有何区别?”

  林尘微笑道:“陈尚书,陛下推行新法,为的是激励,而非惩罚。陛下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让所有勋贵都明白,‘不进则退’的态度。而且,谁说立功,就只有上阵杀敌一条路?”

  这句话,瞬间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心。

  任天鼎眼中精光一闪:“哦?林尘,这正是朕今日要议的重点!爵位的具体升降标准,以及功劳的核算。你详细说说你的想法。”

  林尘站起身,走到书房中央,声音清晰而坚定。

  “回陛下,臣以为,我大奉未来的爵位授予,应当开辟三条道路,并行不悖。”

  “第一,自然是军功。”林尘看向兵部尚书赵玄素,“这一点,我大奉现有体系已经非常完善。从斩首、夺旗,到攻城、献策,皆有明确的功勋换算标准。我们只需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爵位的升降进行更紧密的挂钩即可。这一点,赵尚书是行家,臣不多言。”

  赵玄素点了点头,沉声道:“威国公所言极是。军功封爵,乃天经地义,也是激励将士用命的根本。”

  “那第二条路呢?”太子任泽鹏好奇地追问。

  林尘微微一笑,说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除了任天鼎之外,都感到震惊的词语。

  “第二,臣称之为,科技。”

  “科技?”王奎和陈文辉面面相觑,显然不明白这个词的含义。

  林尘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对工匠的发明创造进行封赏。但又不完全是。臣以为,任何能够极大推动我大奉社会进步、提升国力的重大发明,其价值,绝不亚于一场大战的胜利!比如……”

  他的目光变得灼热而深远。

  “比如,有农家子弟,改良稻种,能令我大奉水稻亩产翻上一番!此等功绩,足以养活千万军民,其功劳,该不该封爵?”

  “比如,有工匠,革新冶铁之法,能让我大奉的刀剑、甲胄,成本减半,而锋利坚固更胜往昔!此等功绩,能让我大奉军队战力倍增,该不该封爵?”

  “再比如,有能人,发明出一种新的动力,可以驱动万斤巨轮,日行千里,无论是运兵还是运粮,效率都远超马力!又或者,能发明出一种火器,射程和威力远超今日之神机铳,能于千步之外,洞穿敌军铁甲!此等功绩,足以改变战争的形态,为我大奉开疆拓土,立下不世之功,该不该封爵?”

  林尘一连串的反问,如同重锤,狠狠地砸在了几位尚书的心头。

  他们被林尘描绘出的那个未来,震撼得目瞪口呆。

  亩产翻番的水稻?更坚固的甲胄?日行千里的巨轮?千步之外杀敌的火器?

  这……这听起来,简直如同天方夜谭!

  吏部尚书王奎最先反应过来,他皱着眉头,提出了质疑:“威国公,您的想法……太过大胆,也太过超前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等级分明。工匠乃是‘百工’,属末流。若将他们与浴血奋战的将军、治理一方的文臣相提并论,甚至赐予爵位,岂不是乱了纲常?日后,谁还愿意十年寒窗,苦读圣贤之书?”

  户部尚书陈文辉也立刻附和:“王尚书所言极是!此乃以末乱本!若工匠可封爵,那农民种田种得好,是不是也要封爵?商人会赚钱,是不是也要封爵?如此一来,国家体统何在?礼法何在?”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最新章节,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