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慌,怎么回事?”
秦砚秋一把扔掉筷子,抓起旁边的药箱。
“右腿中箭,已经三日了。”
女兵声音发颤,“方才换药时,发现昏迷不醒……而且伤口,生了蛆虫……”
林川和秦砚秋对视一眼,夺门而出。
来到伤兵营,隐约听到里面有呻吟声响起。
林川掀开帘子:“哪个伤兵?”
“将军,在里面。”一名女兵指了指方位。
最里间的草席上,躺着一名年轻战兵。面色灰暗,昏迷不醒。
地上扔着沾满脓血的布条。
林川蹲下身来,揭开腿上的布条,碗口大的伤口,几乎露出森森白骨。
而布条上,一团蠕动的白蛆暴露在众人眼前。
腐臭味瞬间弥漫开来,几个女兵忍不住干呕着退出帐外。
“伤及肌理,毒已入血。”
秦砚秋皱紧眉头,“当剜尽腐肉,但眼下暑毒正盛,不行啊……”
女兵颤抖着手,正要用新布裹住那些蛆虫扔掉。
“且慢!”林川喝止道。
吓得女兵慌忙将手缩了回去。
“取干净的纱布!淡盐水!”林川吩咐道,“砚秋,你来帮我。”
“做、做什么?”秦砚秋有些愣神。
“你们可知这是什么?”林川说道。
“五谷虫。”秦砚秋强忍住不适,说道。
“对。这些五谷虫,只食腐肉,不伤新肌……”
“真的?”秦砚秋瞪大眼睛。
“千真万确。”林川点点头。
教官曾讲过,蛆虫疗法自古有之。美国内战时期,军医用盐水养蛆,专治战伤。就连拿破仑的军医,也在战场上用此法救过无数性命。
待物品齐备,林川用竹镊小心夹起一条蛆虫。
这小虫长约半寸,通体乳白,他将其浸入淡盐水,蛆虫轻轻扭动,渐渐安静下来。
“需要我做什么?”秦砚秋紧张地问道。
林川仔细挑捡着蛆虫,说道:“先给他施针镇痛,我再教你如何用五谷虫治伤。”
秦砚秋点点头,从药箱拿出银针,给伤员施了“镇痛八穴。”
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林川的动作。
林川则将蛆虫分批浸泡在淡盐水中,又用纱布滤去杂质。
“看好了。”他用竹镊将处理过的蛆虫小心放置在伤口边缘。
那些白虫立刻啃食起腐肉来。
林川将十几个蛆虫放到伤口腐肉上,又用纱布将伤口包裹好。
操作完整个过程,他才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呢?”秦砚秋问道。
“接下来……六个时辰查看一次,若这五谷虫不啃食了,便更换一批……”
林川轻声说道,“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
天光未亮,急促的敲门声就惊醒了林川。
“将军,将军!!”秦砚秋在门外激动地喊道。
林川一把拉开房门。
只见秦砚秋脸色疲惫,显然一夜未眠,可眼中却盈着泪光:“退热了!真的退热了!”
“走!看看去!”林川抓起外袍就往外冲。
伤兵营外早已围满了人。
见他们过来,战兵们自动让开一条路。
一个女兵哭喊着迎上来:“将军!这法子当真管用!!”
林川冲进去,跪在草席前,秦砚秋小心翼翼地揭开纱布。只见原本溃烂的伤口表层,腐肉已被啃食得干干净净。那些蛆虫身躯膨胀了数倍,白胖的身子几乎透明,静静地伏在伤口上。
“果然有效!”林川的声音激动,环顾四周问道:“可还有五谷虫?这些家伙吃撑了,得换一批……”
“有!有!”女兵又哭又笑,忙不迭地应道。
她从身后捧出个小盆,“秦医官带我们寻了一夜……”
林川凑近细看,里面的蛆虫个头均匀,通体晶莹。
他忽然想起什么,皱眉道:“不是从粪坑里寻的吧?”
“不是不是!”女兵急得直摆手,“天气热,五谷虫不难找,放在干净陶罐里养了一夜,还喂了盐水……”
林川转头看向秦砚秋,只见她眼下泛着疲色,手指上还沾着些泥渍。
他心头一热,不由自主地握住她微凉的手:“砚秋,辛苦了。”
秦砚秋浑身一颤,从指尖到耳尖瞬间烧了起来。
她慌忙低头,却掩不住绯红的面颊。
幸好周围人都盯着盆里的蛆虫,无人察觉这番动静。
“好,就按这个法子,继续医治!”
秦砚秋轻轻点头:“是,将军。”
接下来的几天,伤兵营里每日都有新的发现。
第三日清晨,秦砚秋在更换敷料时,忽然轻呼一声。
她发现蛆虫排泄物覆盖的伤口边缘,红肿消退得格外明显。
“医术上说’虫沙可敛疮’,莫非就是这个?”
她小心翼翼地用银匙收集起这些细小的颗粒,存放到了小瓷瓶中。
第四日,当秦砚秋揭开纱布时,伤口深处已隐约可见粉红色的新肉芽。
她突发奇想,取来研磨好的黄连粉,轻轻洒在蛆虫周围。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白色的小虫非但没有躲避,反而在药粉的刺激下更加活跃,清创速度竟快了许多。
到了第六日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帐帘,为一切镀上金色的光芒。
秦砚秋端着药盘走近伤员,正要剪纱布的瞬间,一抹余晖正落在伤员苍白的脸上。
手中的银剪“当啷”一声落在药盘里。
那双原本涣散的眼睛,此刻正清明地望着她。
“水……”
干裂的嘴唇微微颤动。
嘶哑的声音,让所有人都呆愣住了。
“醒了……醒了!!!”
守了六天六夜的女兵跌坐在地,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
这几日她几乎寸步不离地照料,亲眼看着这个伤兵是如何从鬼门关爬回来的。
“快,快拿温水来!”秦砚秋强忍住泪水。
伤兵营里,顿时忙乱了起来。
有人四处找盛水的碗,有人蹲在地上呜呜哭,有人急匆匆跑出去报信。
“活过来啦!!”
女兵边跑边喊,发髻散了一半,鞋也跑丢了一只,却浑然不觉。
她也不知道自己要跑向那里,可就是想用力跑,用力喊。
让所有的人都听见。
“扑簌簌簌簌——”
少女的哭喊声,惊起了林间的飞鸟。
声音穿过炊烟袅袅的伙房,掠过正在操练的校场,最后撞在悬崖上,化作阵阵回音。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活计,抬起头来。
望向那道阳光下奔跑的身影。
“活!过!来!啦——啊——啊——啊——!!!”
秦砚秋一把扔掉筷子,抓起旁边的药箱。
“右腿中箭,已经三日了。”
女兵声音发颤,“方才换药时,发现昏迷不醒……而且伤口,生了蛆虫……”
林川和秦砚秋对视一眼,夺门而出。
来到伤兵营,隐约听到里面有呻吟声响起。
林川掀开帘子:“哪个伤兵?”
“将军,在里面。”一名女兵指了指方位。
最里间的草席上,躺着一名年轻战兵。面色灰暗,昏迷不醒。
地上扔着沾满脓血的布条。
林川蹲下身来,揭开腿上的布条,碗口大的伤口,几乎露出森森白骨。
而布条上,一团蠕动的白蛆暴露在众人眼前。
腐臭味瞬间弥漫开来,几个女兵忍不住干呕着退出帐外。
“伤及肌理,毒已入血。”
秦砚秋皱紧眉头,“当剜尽腐肉,但眼下暑毒正盛,不行啊……”
女兵颤抖着手,正要用新布裹住那些蛆虫扔掉。
“且慢!”林川喝止道。
吓得女兵慌忙将手缩了回去。
“取干净的纱布!淡盐水!”林川吩咐道,“砚秋,你来帮我。”
“做、做什么?”秦砚秋有些愣神。
“你们可知这是什么?”林川说道。
“五谷虫。”秦砚秋强忍住不适,说道。
“对。这些五谷虫,只食腐肉,不伤新肌……”
“真的?”秦砚秋瞪大眼睛。
“千真万确。”林川点点头。
教官曾讲过,蛆虫疗法自古有之。美国内战时期,军医用盐水养蛆,专治战伤。就连拿破仑的军医,也在战场上用此法救过无数性命。
待物品齐备,林川用竹镊小心夹起一条蛆虫。
这小虫长约半寸,通体乳白,他将其浸入淡盐水,蛆虫轻轻扭动,渐渐安静下来。
“需要我做什么?”秦砚秋紧张地问道。
林川仔细挑捡着蛆虫,说道:“先给他施针镇痛,我再教你如何用五谷虫治伤。”
秦砚秋点点头,从药箱拿出银针,给伤员施了“镇痛八穴。”
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林川的动作。
林川则将蛆虫分批浸泡在淡盐水中,又用纱布滤去杂质。
“看好了。”他用竹镊将处理过的蛆虫小心放置在伤口边缘。
那些白虫立刻啃食起腐肉来。
林川将十几个蛆虫放到伤口腐肉上,又用纱布将伤口包裹好。
操作完整个过程,他才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呢?”秦砚秋问道。
“接下来……六个时辰查看一次,若这五谷虫不啃食了,便更换一批……”
林川轻声说道,“剩下的……就看天意了。”
……
天光未亮,急促的敲门声就惊醒了林川。
“将军,将军!!”秦砚秋在门外激动地喊道。
林川一把拉开房门。
只见秦砚秋脸色疲惫,显然一夜未眠,可眼中却盈着泪光:“退热了!真的退热了!”
“走!看看去!”林川抓起外袍就往外冲。
伤兵营外早已围满了人。
见他们过来,战兵们自动让开一条路。
一个女兵哭喊着迎上来:“将军!这法子当真管用!!”
林川冲进去,跪在草席前,秦砚秋小心翼翼地揭开纱布。只见原本溃烂的伤口表层,腐肉已被啃食得干干净净。那些蛆虫身躯膨胀了数倍,白胖的身子几乎透明,静静地伏在伤口上。
“果然有效!”林川的声音激动,环顾四周问道:“可还有五谷虫?这些家伙吃撑了,得换一批……”
“有!有!”女兵又哭又笑,忙不迭地应道。
她从身后捧出个小盆,“秦医官带我们寻了一夜……”
林川凑近细看,里面的蛆虫个头均匀,通体晶莹。
他忽然想起什么,皱眉道:“不是从粪坑里寻的吧?”
“不是不是!”女兵急得直摆手,“天气热,五谷虫不难找,放在干净陶罐里养了一夜,还喂了盐水……”
林川转头看向秦砚秋,只见她眼下泛着疲色,手指上还沾着些泥渍。
他心头一热,不由自主地握住她微凉的手:“砚秋,辛苦了。”
秦砚秋浑身一颤,从指尖到耳尖瞬间烧了起来。
她慌忙低头,却掩不住绯红的面颊。
幸好周围人都盯着盆里的蛆虫,无人察觉这番动静。
“好,就按这个法子,继续医治!”
秦砚秋轻轻点头:“是,将军。”
接下来的几天,伤兵营里每日都有新的发现。
第三日清晨,秦砚秋在更换敷料时,忽然轻呼一声。
她发现蛆虫排泄物覆盖的伤口边缘,红肿消退得格外明显。
“医术上说’虫沙可敛疮’,莫非就是这个?”
她小心翼翼地用银匙收集起这些细小的颗粒,存放到了小瓷瓶中。
第四日,当秦砚秋揭开纱布时,伤口深处已隐约可见粉红色的新肉芽。
她突发奇想,取来研磨好的黄连粉,轻轻洒在蛆虫周围。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白色的小虫非但没有躲避,反而在药粉的刺激下更加活跃,清创速度竟快了许多。
到了第六日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帐帘,为一切镀上金色的光芒。
秦砚秋端着药盘走近伤员,正要剪纱布的瞬间,一抹余晖正落在伤员苍白的脸上。
手中的银剪“当啷”一声落在药盘里。
那双原本涣散的眼睛,此刻正清明地望着她。
“水……”
干裂的嘴唇微微颤动。
嘶哑的声音,让所有人都呆愣住了。
“醒了……醒了!!!”
守了六天六夜的女兵跌坐在地,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流。
这几日她几乎寸步不离地照料,亲眼看着这个伤兵是如何从鬼门关爬回来的。
“快,快拿温水来!”秦砚秋强忍住泪水。
伤兵营里,顿时忙乱了起来。
有人四处找盛水的碗,有人蹲在地上呜呜哭,有人急匆匆跑出去报信。
“活过来啦!!”
女兵边跑边喊,发髻散了一半,鞋也跑丢了一只,却浑然不觉。
她也不知道自己要跑向那里,可就是想用力跑,用力喊。
让所有的人都听见。
“扑簌簌簌簌——”
少女的哭喊声,惊起了林间的飞鸟。
声音穿过炊烟袅袅的伙房,掠过正在操练的校场,最后撞在悬崖上,化作阵阵回音。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上的活计,抬起头来。
望向那道阳光下奔跑的身影。
“活!过!来!啦——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