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缝合术。
这种在后世常见的外科手术。
在这个时代,却无异于颠覆认知的异术。
世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皮肉受损已是不孝,又如何能接受用针线将身体视作布帛的做法?
这个方法能在铁林谷落地,全靠秦砚秋对林川毫无保留的信任。
对林川提出的想法,秦砚秋向来从无半分迟疑,全力去试。
哪怕是“五谷虫清腐肉”“酒精消毒”这类闻所未闻的法子,她一一验证有效。唯有青霉素的提取,因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工具与菌种培育条件,试了多次始终没能成功,成了眼下最大的遗憾。
至于缝合术,也是尝试了很长的时间。
没有外科缝合针,就用平日里缝补衣物的铁针来替代。
缝合线却是个大问题。
用酒精泡过的棉线,身体吸收不了,等伤口愈合后,拆线就成了大问题。
只能尝试去做羊肠线——
把刚杀的羊小肠刮净黏液和油脂,泡在清水里软透,再剪成窄条,然后放进加了草木灰水的陶罐,用温水慢慢焐煮半个时辰,等煮好后捞出来,两个人再对着拉拽、拧搓,把肠衣条搓成紧实的双股线,挂在通风的屋檐下阴干……
如今,羯卫大营一战过后,活下来的二十多名重伤员,就靠这个法子,把伤口缝合了起来。
……
来到铁林医馆。
前院的谷民就诊区里,一位老中医正在坐诊。
几个老人候在一旁。有医妇正忙着给擦伤的孩童敷药,耳边间或传来几句温和的叮嘱。
推开医馆后门,一排矮房青砖铺地,正是医馆专门安置重伤员的地方。
每间屋子都挂着粗布门帘,既能挡灰,又能让空气流通。
林川走到最靠里的一间屋子,掀开门帘。
屋里光线正好,庞大彪半靠在木板床上,上身缠着厚厚的纱布,只露出没受伤的右臂,正拿着个粗瓷碗,小口喝着小米粥。听到动静,抬眼一看是林川,眼睛立刻亮了,刚要抬手打招呼,却牵扯到伤口,疼得“嘶”了一声。
“乱动什么?”
林川没好气道,“好好待着,伤口刚缝了没几天,别扯着线。”
“怎么样了?”
庞大彪顾不上斗嘴,撑着没受伤的胳膊,急切地问道。
他这几日心里最记挂的,就是陈家老小有没有顺利逃出太州城。
林川看他那副猴急的模样,也不忍心再逗他了,轻轻点点头。
就这一个动作,让庞大彪愣了愣,鼻子猛地一酸。
他盯着林川的眼睛,颤声问道:“成了?”
“成了。”林川也忍不住红了眼眶,“都救出来了!”
庞大彪没有应声。
他直愣愣地看着林川,热泪盈眶地再次追问:“一个都不少?”
“庞大哥!”林川在他面前坐下了,一字一句道,“一个不少,陈老夫人、几位夫人还有芷兰小姐,全都救出来了,平平安安,都在谷里安置着。”
“平平安安?都……都好啊?”
“都好!都好……”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一声凄厉的哭喊,在病房里陡然炸开。
这个在战场上挨了十几刀愣是没吭一声的汉子,压在心里许多年的一颗石头终于落了地,此时此刻,竟像个孩子一般,抱着林川的胳膊,撕心裂肺,嚎啕大哭了起来。
“兄弟啊!!!”
庞大彪哭嚎道,“我替将军给你磕头了啊啊啊——将军啊啊啊啊——”
他一边哭,一边把鼻涕眼泪往林川身上蹭。
“我这条命,以后就是你的了啊啊啊啊!”
……
铁林谷深处,草木葱茏。
风穿过枝叶,裹着淡淡的草药香,落在相邻的两座小院里。
靠东的院子里,一名医妇正坐在槐树下洗纱布。
木盆里的水已被浸透的血染得通红,顺着纱布往下滴。
西边的院子里。
陈芷兰刚在院里转了一圈,还没新鲜够,就被隔壁的动静勾了好奇心。
她靠在两院相隔的矮院墙旁,眼睛盯着那盆红水:“姐姐,你这是在洗什么呀?”
医妇抬头,见是隔壁新搬来的小姐,脸上满是好奇,便放缓了手上的动作,笑着回道:“是伤兵哥哥们刚换下来的纱布,得洗干净了煮过,下次还能用。”
“伤兵?”陈芷兰的疑惑更重了。
“是啊。”医妇手上的动作没停,“前几日跟坏人打仗,好多弟兄受了伤,医馆住不下,就把伤兵安排在这院里,方便换药照料。”
她没提鞑子,也没说西陇卫,只拣着孩子能听懂的话讲。
“哦……”陈芷兰点点头,追问:“那他们是因为保护人,才受伤的吗?”
医妇搓纱布的手顿了顿,抬眼望了望小姑娘的眼睛,轻声道:“对呀,他们要把来欺负咱们的坏人赶走,所以才会受伤。”
“那他们是不是和我爹爹一样,是杀鞑子的英雄?”
陈芷兰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你爹爹也是战兵?”
医妇愣了愣,刚要多问一句,就听见西边院子里传来大夫人的声音:“兰兰!”
陈芷兰回头,见大夫人正从屋里走出来,走到她身边,轻轻牵住她的手。
大夫人转头冲医妇欠了欠身,笑容里带着几分客气的谨慎:“姑娘别见怪,孩子年纪小,刚到这儿还新鲜,话多了些。”
医妇连忙摆手:“夫人客气了,小姐这么乖,问问也没啥。”
大夫人没再多说,只笑着点了点头,牵着陈芷兰往屋里走。
进了屋,她才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轻声道:“兰兰,咱们刚搬来这里,和隔壁的姐姐还不熟,以后不要随便问起伤兵、打仗的事,好不好?”
陈芷兰眨了眨眼,乖乖点头:“知道了,娘亲。”
屋外,槐树下的医妇继续搓洗着纱布。
屋内,大夫人望着女儿懵懂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
她们刚从太州城的险境里逃出来。
虽然在这里住下,可也不知道这里到底安不安全。
这相邻的小院里住着重伤的兵,看来外面局势也不安稳。
谁也不知道前路会怎样。
眼下能做的,只有谨慎再谨慎。
这种在后世常见的外科手术。
在这个时代,却无异于颠覆认知的异术。
世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皮肉受损已是不孝,又如何能接受用针线将身体视作布帛的做法?
这个方法能在铁林谷落地,全靠秦砚秋对林川毫无保留的信任。
对林川提出的想法,秦砚秋向来从无半分迟疑,全力去试。
哪怕是“五谷虫清腐肉”“酒精消毒”这类闻所未闻的法子,她一一验证有效。唯有青霉素的提取,因受限于这个时代的工具与菌种培育条件,试了多次始终没能成功,成了眼下最大的遗憾。
至于缝合术,也是尝试了很长的时间。
没有外科缝合针,就用平日里缝补衣物的铁针来替代。
缝合线却是个大问题。
用酒精泡过的棉线,身体吸收不了,等伤口愈合后,拆线就成了大问题。
只能尝试去做羊肠线——
把刚杀的羊小肠刮净黏液和油脂,泡在清水里软透,再剪成窄条,然后放进加了草木灰水的陶罐,用温水慢慢焐煮半个时辰,等煮好后捞出来,两个人再对着拉拽、拧搓,把肠衣条搓成紧实的双股线,挂在通风的屋檐下阴干……
如今,羯卫大营一战过后,活下来的二十多名重伤员,就靠这个法子,把伤口缝合了起来。
……
来到铁林医馆。
前院的谷民就诊区里,一位老中医正在坐诊。
几个老人候在一旁。有医妇正忙着给擦伤的孩童敷药,耳边间或传来几句温和的叮嘱。
推开医馆后门,一排矮房青砖铺地,正是医馆专门安置重伤员的地方。
每间屋子都挂着粗布门帘,既能挡灰,又能让空气流通。
林川走到最靠里的一间屋子,掀开门帘。
屋里光线正好,庞大彪半靠在木板床上,上身缠着厚厚的纱布,只露出没受伤的右臂,正拿着个粗瓷碗,小口喝着小米粥。听到动静,抬眼一看是林川,眼睛立刻亮了,刚要抬手打招呼,却牵扯到伤口,疼得“嘶”了一声。
“乱动什么?”
林川没好气道,“好好待着,伤口刚缝了没几天,别扯着线。”
“怎么样了?”
庞大彪顾不上斗嘴,撑着没受伤的胳膊,急切地问道。
他这几日心里最记挂的,就是陈家老小有没有顺利逃出太州城。
林川看他那副猴急的模样,也不忍心再逗他了,轻轻点点头。
就这一个动作,让庞大彪愣了愣,鼻子猛地一酸。
他盯着林川的眼睛,颤声问道:“成了?”
“成了。”林川也忍不住红了眼眶,“都救出来了!”
庞大彪没有应声。
他直愣愣地看着林川,热泪盈眶地再次追问:“一个都不少?”
“庞大哥!”林川在他面前坐下了,一字一句道,“一个不少,陈老夫人、几位夫人还有芷兰小姐,全都救出来了,平平安安,都在谷里安置着。”
“平平安安?都……都好啊?”
“都好!都好……”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一声凄厉的哭喊,在病房里陡然炸开。
这个在战场上挨了十几刀愣是没吭一声的汉子,压在心里许多年的一颗石头终于落了地,此时此刻,竟像个孩子一般,抱着林川的胳膊,撕心裂肺,嚎啕大哭了起来。
“兄弟啊!!!”
庞大彪哭嚎道,“我替将军给你磕头了啊啊啊——将军啊啊啊啊——”
他一边哭,一边把鼻涕眼泪往林川身上蹭。
“我这条命,以后就是你的了啊啊啊啊!”
……
铁林谷深处,草木葱茏。
风穿过枝叶,裹着淡淡的草药香,落在相邻的两座小院里。
靠东的院子里,一名医妇正坐在槐树下洗纱布。
木盆里的水已被浸透的血染得通红,顺着纱布往下滴。
西边的院子里。
陈芷兰刚在院里转了一圈,还没新鲜够,就被隔壁的动静勾了好奇心。
她靠在两院相隔的矮院墙旁,眼睛盯着那盆红水:“姐姐,你这是在洗什么呀?”
医妇抬头,见是隔壁新搬来的小姐,脸上满是好奇,便放缓了手上的动作,笑着回道:“是伤兵哥哥们刚换下来的纱布,得洗干净了煮过,下次还能用。”
“伤兵?”陈芷兰的疑惑更重了。
“是啊。”医妇手上的动作没停,“前几日跟坏人打仗,好多弟兄受了伤,医馆住不下,就把伤兵安排在这院里,方便换药照料。”
她没提鞑子,也没说西陇卫,只拣着孩子能听懂的话讲。
“哦……”陈芷兰点点头,追问:“那他们是因为保护人,才受伤的吗?”
医妇搓纱布的手顿了顿,抬眼望了望小姑娘的眼睛,轻声道:“对呀,他们要把来欺负咱们的坏人赶走,所以才会受伤。”
“那他们是不是和我爹爹一样,是杀鞑子的英雄?”
陈芷兰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
“你爹爹也是战兵?”
医妇愣了愣,刚要多问一句,就听见西边院子里传来大夫人的声音:“兰兰!”
陈芷兰回头,见大夫人正从屋里走出来,走到她身边,轻轻牵住她的手。
大夫人转头冲医妇欠了欠身,笑容里带着几分客气的谨慎:“姑娘别见怪,孩子年纪小,刚到这儿还新鲜,话多了些。”
医妇连忙摆手:“夫人客气了,小姐这么乖,问问也没啥。”
大夫人没再多说,只笑着点了点头,牵着陈芷兰往屋里走。
进了屋,她才轻轻摸了摸女儿的头,轻声道:“兰兰,咱们刚搬来这里,和隔壁的姐姐还不熟,以后不要随便问起伤兵、打仗的事,好不好?”
陈芷兰眨了眨眼,乖乖点头:“知道了,娘亲。”
屋外,槐树下的医妇继续搓洗着纱布。
屋内,大夫人望着女儿懵懂的模样,轻轻叹了口气。
她们刚从太州城的险境里逃出来。
虽然在这里住下,可也不知道这里到底安不安全。
这相邻的小院里住着重伤的兵,看来外面局势也不安稳。
谁也不知道前路会怎样。
眼下能做的,只有谨慎再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