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铁林谷。
陈家老夫人由大夫人扶着,在院外的小径上慢慢溜达。
两旁的山花开得正好。
偶尔有谷民经过,热情地打招呼,老夫人也会笑着回应。
这些日子,陈家众人渐渐摸清了铁林谷的底细。
当得知这座能遮风挡雨的山谷,竟是当初悄悄去王府送消息的林川一手建起时。
老夫人悬了许久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隔壁院里。
秦砚秋正蹲在石凳旁,给一名伤兵换药。
陈芷兰端着药碗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递过纱布。
见伤兵疼得皱眉,她便轻声安慰:“忍一些,过几日定能好利索。”
这姑娘心地纯良得很,半点不输芸娘。
还多了份未经世事的懵懂澄澈。
见谷中伤员不少,早就缠着大夫人想过来帮忙。
起初老夫人还担心她年纪小、吃不消。
可架不住她软磨硬泡,又看秦砚秋也愿意带她,最终还是点了头。
如今的陈芷兰,每天跟着秦砚秋学认草药、帮忙换药。
原本给伤兵包扎、换药、清理脓疮,甚至换祛腐生肌的五谷虫,不是寻常姑娘家能扛住的事,可陈芷兰心里记着奶奶讲过父亲无数次的故事,望着这些为受伤的将士,眼里只有真切的担忧与怜悯。
不过几日工夫,她竟悄悄学会了不少基础医理手艺。
如今好些轻伤的兵卒,她也能单独照料妥当。
喂完伤兵喝药,陈芷兰端着空药碗,轻手轻脚走进里屋。
床上还躺着最后一名重伤员,他双目紧闭,呼吸微弱。
她的目光不自觉扫过外屋的空床。
就在昨日,那里躺着另一位伤员,终究没熬过去。
当时几名医妇都在哭。
陈芷兰眼泪也是止不住地往下掉。
那是她头一回真切看着一个鲜活的人,就这么静悄悄地离开。
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爹爹。
过去奶奶总说父亲在边关杀敌,是个大英雄。
现在,她才开始懵懂的理解了。
原来英雄……
是要遭这么大的罪啊……
秦砚秋撩着药箱布帘走进来,身后的医妇端着铜盆与布巾。
“芷兰,帮着把床帘再拉开些,透透气。”
秦砚秋放下药箱,伸手探了探重伤员的额头,“还是发热。”
说着,她让医妇将铜盆放在床头,取过布巾浸了温水。
“我来吧。”
陈芷兰接过布巾,拧到半干,开始轻轻擦拭伤员的脖颈与手臂。
这人前胸、后背、肩膀、胳膊、腿上、甚至脸上都是伤。
一道道旧疤叠着新伤,看得人触目惊心。
秦砚秋打开药箱,取出瓷瓶与镊子。
纱布早已被渗出的脓血浸透。
“得慢慢揭,别扯到创面。”
她低声叮嘱,随即用镊子夹着纱布一角,蘸了些温水一点一点润透。
当纱布终于被揭开,陈芷兰眼眶红了起来。
伤口深处还泛着红肿,里面,十几只五谷虫已经吃得圆圆滚滚。
秦砚秋小心翼翼夹出五谷虫,清理干净创面。
又从瓷瓶里倒出些米粒大小的五谷虫,将虫体轻轻敷在伤口深处。
陈芷兰咬着牙看着她的动作,仔细记着每一个过程。
敷好五谷虫,秦砚秋又取过琥珀色的药膏,均匀涂在伤口周围,最后用干净的纱布层层裹紧。整个过程里,伤员虽一直昏迷,却偶尔会因疼痛皱紧眉头,喉间发出微弱的呻吟。
如此重复多次,全部伤口都重新清理了一遍。
秦砚秋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医妇连忙递过帕子让她擦汗。
陈芷兰蹲在床边,低声道:“秦姐姐,下次换药,让我来吧。”
“你可以吗?”秦砚秋笑着问他。
“嗯。”陈芷兰认真点点头,“我可以的,我想给他换药。”
“好。”秦砚秋答应她。
虽然不知道陈芷兰的真实身份,但从将军的安排来看,秦砚秋也隐约能猜得到。
她也很喜欢陈芷兰,仿佛从她身上,能看到当初学医的自己。
见秦砚秋答应了,陈芷兰很开心。
她的目光落在伤员脸上,低声道:“你一定要好起来啊,好多人都在等你呢。”
窗外的蝉鸣断断续续传来。
陈芷兰心里悄悄盼着。
等他醒过来,说不定父亲就回来了。
……
月落日升。
青州卫校场上站满了人。
三千多名西陇卫将士身着半旧的甲胄,目光齐刷刷投向高台。
林川一身战甲,腰悬佩剑,负手而立。
台下静得只闻风声,直到林川开口:“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心里憋着股劲,不甘心。想找遍草原,想亲眼见到尸首,才肯信陈将军不在了……我跟你们一样!”他语气陡然加重,“不光是我,镇北军上下,就连两百多里外落马坡前线的王爷,也在查——”
台下将士中,有人攥紧了拳头,眼底翻涌着不甘。
林川看得分明,话锋一转:“我还知道,有人私下商量着要离开青州卫,要去草原寻将军。可你们想过没有,若人人都这么干,都走了,西陇卫怎么办?你们是不是就打算让它散了?让将军守了一辈子的旌旗,就这么倒了?!”
最后一句话,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台下将士们纷纷皱起眉头,交头接耳的声音渐渐响起。
有人面露困惑,有人低声辩驳。
校场的气氛瞬间绷紧。
“还有人瞧不起青州卫,觉得跟着我林川,屈了西陇卫的名头。”
林川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台下,“我告诉你们,老子现在也瞧不起你们!”
“轰”的一声,校场彻底炸了锅。
一名老兵粗声喝道:“林指挥!你这话什么意思?西陇卫什么时候怕过谁,又什么时候丢过人?”
“现在就丢人!”林川猛地打断他,“你们自己看看!从草原回来这些天,一个个垂头丧气,盔甲不整,连兵器都懒得擦,活像没了爹娘的孩子!怎么?现在编入青州卫,西陇卫的名号就没了?我操你们的!陈将军带了你们这么多年,就带出你们这群怂货?是不是没有西陇卫的旗,你们心里的那杆旗,也就倒了?!!”
这番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将士心上。
不少人纷纷低下头,方才的怒火渐渐被羞愧取代。
晨风吹过校场,卷起地上的尘土。
林川看着台下:“现在没人能证明将军是死是活,但西陇卫不能等!将军在时,教你们’守土有责’;现在将军不在,你们就该把这四个字刻在骨头上!编入青州卫怎么了?咱们照样能杀鞑子、守北境,照样能让西陇卫的旌旗飘在北境的天上!”
他抬手指向南方:“你们要是还认自己是西陇卫的兵,就把腰杆挺起来!跟着我林川,南下杀西梁军,给将军报仇。”语气陡然加重,“要是觉得将军没了西陇卫就散了,那你他妈的给老子滚蛋!谁想走,站出来——!!”
陈家老夫人由大夫人扶着,在院外的小径上慢慢溜达。
两旁的山花开得正好。
偶尔有谷民经过,热情地打招呼,老夫人也会笑着回应。
这些日子,陈家众人渐渐摸清了铁林谷的底细。
当得知这座能遮风挡雨的山谷,竟是当初悄悄去王府送消息的林川一手建起时。
老夫人悬了许久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隔壁院里。
秦砚秋正蹲在石凳旁,给一名伤兵换药。
陈芷兰端着药碗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递过纱布。
见伤兵疼得皱眉,她便轻声安慰:“忍一些,过几日定能好利索。”
这姑娘心地纯良得很,半点不输芸娘。
还多了份未经世事的懵懂澄澈。
见谷中伤员不少,早就缠着大夫人想过来帮忙。
起初老夫人还担心她年纪小、吃不消。
可架不住她软磨硬泡,又看秦砚秋也愿意带她,最终还是点了头。
如今的陈芷兰,每天跟着秦砚秋学认草药、帮忙换药。
原本给伤兵包扎、换药、清理脓疮,甚至换祛腐生肌的五谷虫,不是寻常姑娘家能扛住的事,可陈芷兰心里记着奶奶讲过父亲无数次的故事,望着这些为受伤的将士,眼里只有真切的担忧与怜悯。
不过几日工夫,她竟悄悄学会了不少基础医理手艺。
如今好些轻伤的兵卒,她也能单独照料妥当。
喂完伤兵喝药,陈芷兰端着空药碗,轻手轻脚走进里屋。
床上还躺着最后一名重伤员,他双目紧闭,呼吸微弱。
她的目光不自觉扫过外屋的空床。
就在昨日,那里躺着另一位伤员,终究没熬过去。
当时几名医妇都在哭。
陈芷兰眼泪也是止不住地往下掉。
那是她头一回真切看着一个鲜活的人,就这么静悄悄地离开。
这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爹爹。
过去奶奶总说父亲在边关杀敌,是个大英雄。
现在,她才开始懵懂的理解了。
原来英雄……
是要遭这么大的罪啊……
秦砚秋撩着药箱布帘走进来,身后的医妇端着铜盆与布巾。
“芷兰,帮着把床帘再拉开些,透透气。”
秦砚秋放下药箱,伸手探了探重伤员的额头,“还是发热。”
说着,她让医妇将铜盆放在床头,取过布巾浸了温水。
“我来吧。”
陈芷兰接过布巾,拧到半干,开始轻轻擦拭伤员的脖颈与手臂。
这人前胸、后背、肩膀、胳膊、腿上、甚至脸上都是伤。
一道道旧疤叠着新伤,看得人触目惊心。
秦砚秋打开药箱,取出瓷瓶与镊子。
纱布早已被渗出的脓血浸透。
“得慢慢揭,别扯到创面。”
她低声叮嘱,随即用镊子夹着纱布一角,蘸了些温水一点一点润透。
当纱布终于被揭开,陈芷兰眼眶红了起来。
伤口深处还泛着红肿,里面,十几只五谷虫已经吃得圆圆滚滚。
秦砚秋小心翼翼夹出五谷虫,清理干净创面。
又从瓷瓶里倒出些米粒大小的五谷虫,将虫体轻轻敷在伤口深处。
陈芷兰咬着牙看着她的动作,仔细记着每一个过程。
敷好五谷虫,秦砚秋又取过琥珀色的药膏,均匀涂在伤口周围,最后用干净的纱布层层裹紧。整个过程里,伤员虽一直昏迷,却偶尔会因疼痛皱紧眉头,喉间发出微弱的呻吟。
如此重复多次,全部伤口都重新清理了一遍。
秦砚秋的后背已被汗水浸湿,医妇连忙递过帕子让她擦汗。
陈芷兰蹲在床边,低声道:“秦姐姐,下次换药,让我来吧。”
“你可以吗?”秦砚秋笑着问他。
“嗯。”陈芷兰认真点点头,“我可以的,我想给他换药。”
“好。”秦砚秋答应她。
虽然不知道陈芷兰的真实身份,但从将军的安排来看,秦砚秋也隐约能猜得到。
她也很喜欢陈芷兰,仿佛从她身上,能看到当初学医的自己。
见秦砚秋答应了,陈芷兰很开心。
她的目光落在伤员脸上,低声道:“你一定要好起来啊,好多人都在等你呢。”
窗外的蝉鸣断断续续传来。
陈芷兰心里悄悄盼着。
等他醒过来,说不定父亲就回来了。
……
月落日升。
青州卫校场上站满了人。
三千多名西陇卫将士身着半旧的甲胄,目光齐刷刷投向高台。
林川一身战甲,腰悬佩剑,负手而立。
台下静得只闻风声,直到林川开口:“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心里憋着股劲,不甘心。想找遍草原,想亲眼见到尸首,才肯信陈将军不在了……我跟你们一样!”他语气陡然加重,“不光是我,镇北军上下,就连两百多里外落马坡前线的王爷,也在查——”
台下将士中,有人攥紧了拳头,眼底翻涌着不甘。
林川看得分明,话锋一转:“我还知道,有人私下商量着要离开青州卫,要去草原寻将军。可你们想过没有,若人人都这么干,都走了,西陇卫怎么办?你们是不是就打算让它散了?让将军守了一辈子的旌旗,就这么倒了?!”
最后一句话,他几乎是吼出来的。
台下将士们纷纷皱起眉头,交头接耳的声音渐渐响起。
有人面露困惑,有人低声辩驳。
校场的气氛瞬间绷紧。
“还有人瞧不起青州卫,觉得跟着我林川,屈了西陇卫的名头。”
林川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台下,“我告诉你们,老子现在也瞧不起你们!”
“轰”的一声,校场彻底炸了锅。
一名老兵粗声喝道:“林指挥!你这话什么意思?西陇卫什么时候怕过谁,又什么时候丢过人?”
“现在就丢人!”林川猛地打断他,“你们自己看看!从草原回来这些天,一个个垂头丧气,盔甲不整,连兵器都懒得擦,活像没了爹娘的孩子!怎么?现在编入青州卫,西陇卫的名号就没了?我操你们的!陈将军带了你们这么多年,就带出你们这群怂货?是不是没有西陇卫的旗,你们心里的那杆旗,也就倒了?!!”
这番话像一记重锤,砸在每个将士心上。
不少人纷纷低下头,方才的怒火渐渐被羞愧取代。
晨风吹过校场,卷起地上的尘土。
林川看着台下:“现在没人能证明将军是死是活,但西陇卫不能等!将军在时,教你们’守土有责’;现在将军不在,你们就该把这四个字刻在骨头上!编入青州卫怎么了?咱们照样能杀鞑子、守北境,照样能让西陇卫的旌旗飘在北境的天上!”
他抬手指向南方:“你们要是还认自己是西陇卫的兵,就把腰杆挺起来!跟着我林川,南下杀西梁军,给将军报仇。”语气陡然加重,“要是觉得将军没了西陇卫就散了,那你他妈的给老子滚蛋!谁想走,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