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后。
从省城物证中心传回的消息,技术队马博明带去的那把榔头,从上面检测出了多名被害人的生物检材。
毋庸置疑,那把榔头,连杀七人,确实是纵火杀人案中最重要的物证。
除此之外,温玲和市局法医,对四号和五号尸体再次进行了尸检。
法医进行解剖,首先是看外表体征,但因为被大火烧毁,所以只能取器官,进行切片,做病理实验检测。
这都是为了查出死因,根本找不出死者身份。
至于把尸体给煮了,看骸骨情况,一般法医都不会这么做。
一是,尸体不完整,家属认领后,可能会找麻烦。
二是,一般法医根本不懂法医人类学,最多做点病理检测。
其实,现时代的法医根本没有那么高大上,遇到案子发生在偏远地区,不具备运回城里解剖,当地也没那条件,直接现场解剖的例子都不少。
温玲向上面申请后,得到批准,于是她便开始马上动手,足足买了三口炖肉的大锅。
这就很吓人了,城北刑警队一听说温玲这操作,老帮菜们都有些犯恶心。
也幸好,温玲是在城郊殡仪馆干这事儿,离得比较远。
江建兵直呼:“阿弥陀佛。”
要不然,那煮熟了的肉香,能把所有人都催吐了。
招待所纵火杀人案,犯案人员的口供已经拿到了,经过交叉对比,没多大问题。
但还得从他们口供中,寻找犯案过程的细节,并且每个犯案人的行为,也得深入调查求证。
也就是常说的犯罪心理,其中最为难搞的便是苟浩。
他连杀四人,并且多年前,五羊镇的纵火、失手烧死两个孩子的案子,可能也是他所为。
所以,他的心理方面是最难揣摩的。
其次,便是赵雄,他杀了两个人,他的行为逻辑好解释,动机被归因强坚杀人,二号死者洗头妹的遇害,就是他所为。
这也得到了赵雄的承认。
寇勇的杀人动机,还得调查。
这就不是城北刑警队的事情了,这几天检察院的人每天向分局和看守所跑,案子等于是移交给了他们。
何金波他们现在的要做的事情,便是根据检察院所提出的线索,进行调查,然后取证,印证检察官的问题。
这事儿很让人头疼,检察院那边的要求稀奇古怪,譬如说,苟浩少年时的经历,也得调查清楚。
这会儿,大家伙正在食堂吃午饭。
何金波看了一圈,也没看见杨锦文和猫子的身影。
“三中队的那两个家伙呢?”
郑康抬起头来道:“查死者身份去了。”
江建兵咂咂嘴:“也够为难他俩的,这上哪儿找人去。”
何金波道:“一号死者的身份大概是清楚了,不过要等那个D什么A检测后,才能有结果。”
徐国良笑道:“这人也是够倒霉的,找个洗头妹,莫名其妙就被人杀了。”
江建兵吃了一口米饭,眯着眼,然后抬起头,看向何金波:“何队,你怎么和市局说的?”
何金波没看他:“说什么?”
“副支队长的事情啊。”
这话一出,郑康停下了筷子,徐国良也直勾勾的盯着何金波。
何金波笑道:“咋得?赶我走啊?”
“不是,我就问问。”江建兵继续吃饭,显然有些心不在焉。
何金波和郑康对视一眼,也不再说话。
安南市,公共交通公司。
院子里停着一排蓝白色的公交车,杨锦文站在寒风中,给几个老司机递出中华香烟。
“你们是来打听赵建新的事情?”
杨锦文问道:“是,老哥,你和他熟悉吗?”
“怎么不熟悉,他原来是开二路的,后来因为他孩子出生,没人带,我就和他换班了,让他开六路公交。
这条线经过他家和他老婆上班的单位,比较方便。”
“赵建新为人怎么样?”
“他是接他爸的班,挺老实的一个人,做事儿很勤勉。”
“九号前后这几天,他有没有请过假?”
“请过假的。”
杨锦文眯着眼:“他是什么时候请的假?”
“9号当天。”
杨锦文看了看猫子,猫子马上跑去旁边的总务大楼。
“他有没有说请假干啥?”
“说是他女儿身体不舒服。”
“跟赵建新搭档的售票员叫什么名字?”
“方媛。”
“她住在哪儿知道吗?”
“就后面的职工宿舍,大家都住在那儿。”
半晌之后,猫子出来,向他耳语道:“九号当天,赵建新确实请过假,这和他之前的口供不一致,他当天根本就没上过班。”
现在已经是中午十二点,杨锦文和猫子随便吃了一口饭,便赶去了交通公司的职工宿舍。
趁着中午的阳光,留下遛弯的大爷大妈很多。
杨锦文和猫子问了一圈,找到了方媛的住处。
这栋职工楼是新落成不久的,墙面还很新。
一直等到下午六点多,方媛提着饭盒和保温杯回来。
看见两个男人站在自己的宿舍门口,她愣了一下。
杨锦文上前,出示证件道:“我们是城北刑警队的,方媛,我们找你有点事儿。”
方媛皱着眉:“什么事儿?”
“赵建新老婆于兰被害了,你知道吗?”
“他给说过。”
“他怎么说的?”
“就说他老婆被人给害了。”
“当时,他是什么表情?”
“这我没留意。”
“赵建新这几天怎么照顾他女儿的?”
“白天放在托儿所,托儿所放假,或者是托儿所开门比较晚,他就把洋洋带在自己身边,我也帮他带。”
“九号那天,他有没有上班?”
方媛摇头:“他请假了。”
“他有没有说请假干什么?”
“他说洋洋身体不舒服。”
杨锦文眯着眼,问道:“当天他去过哪里,你知道吗?”
“我哪里知道。”
“赵建新平时和谁关系最好?”
方媛回忆了片刻:“他这个人独来独往的,跟单位的人关系都不是很熟,也不爱说话。”
“九号这几天,他状态怎么样的?”
“没精打采的,提不起精神,很恍惚,开车的时候,还差点把人家小轿车给撞了。”
“你跟他搭档这么久,你确定不知道谁和他关系最好?或者是他跟谁聊的来?”
方媛皱眉,而后又舒展开,回答说:“他和那些乘客聊的来。”
“乘客?”
“是啊,就每天坐公交车那些人。”
“都有谁?”
方媛有些苦恼:“这要我怎么说,反正就是早起上班的那些人,或者是进城卖菜的那些菜农。
我们六路公交车终点站是在城郊的水田坝,每天早上去了那里后,有很多背着背篓、挑着扁担的菜农进城卖菜。
有的年龄比较大,赵哥有时候会帮他们把背篓和竹篓放好,或者是帮他们提上车。”
杨锦文望向外面的夜空,夕阳落下,十二月的风灌进脖子很冷,冬天黑的早,夜色开始笼罩。
“行,谢谢你啊。”杨锦文道了一声谢,又叮嘱说:“今天的谈话,你别对其他人说,也不要讲给赵建新,知道吗?”
方媛有些懵,点点头,看着他们的背影离开后,她才拿出钥匙开门。
杨锦文和猫子下楼,回到车上。
猫子立即问道:“杨队,咱们调查赵建新好几天了,你到底在查什么呢?”
杨锦文没有吱声。
猫子不满道:“你别不说话啊,你好歹尊重一下我这个队副。”
猫子叮嘱:“招待所纵火杀人案,事实清楚,你可别想给那三个混蛋犯案。”
杨锦文摇摇头:“翻什么案,真要翻案,何队肯定要扒掉我的皮。”
“你知道就好。”猫子看向前方,皱眉道:“这也不是回单位的路啊。”
“咱们去一趟殡仪馆。”
“诶……”猫子竖起衣领:“晚饭没得吃了。”
城郊殡仪馆,半地下解剖室。
猫子刚进去,便闻见一阵肉香,他忍不住咽下一口唾沫。
紧接着,他便看见戴着好几层口罩的张磊,提着一个铁桶出来,桶里热水翻滚。
猫子笑道:“哎哟,磊子,你们这是在解剖室里开小灶啊,这么香?”
张磊还没回答,猫子走过去往桶里一瞧。
顿时,他脸色煞白,愣在了原地,片刻后,他像是一阵龙卷风,奔向外面的院子,蹲下身,一顿干呕。
张磊笑道:“猫子,你不喜欢吃肉吗?”
杨锦文和张磊打了一个招呼,便看见温玲若无其事的走出解剖室。
她摘掉双层口罩,开口道:“还得等一阵子。”
杨锦文点头:“那找个地方吃晚饭?”
温玲见他没有一丝不适,挑了挑眉:“好啊,吃什么?”
“外面不是有一家面馆吗?吃面吧。”
“猫哥呢?”
杨锦文指了指外面:“在外面喂蚂蚁呢。”
半个小时后,猫子不敢继续待在这儿,他在殡仪馆外面找了个三轮车,一溜烟跑回单位。
杨锦文和温玲吃完饭后,回到解剖室。
四号和五号两具尸体的骸骨已经出来了,杨锦文帮着温玲他们,把骸骨一一的摆在不锈钢解剖台上。
此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
白织灯下,骸骨泛着惨白的光泽。
望着拼凑好的两具骸骨,杨锦文一眼便看见四号死者,也就是温玲判断的42岁男子的骸骨,它的脊背略显弯曲,肩峰上翘,喙突骨质增生,斜方肌石化。
张磊也能看出来,指着问道:“这是怎么造成的?”
杨锦文回答说:“这是长时间挑扁担造成的损伤,右肩胛骨形成了畸变!”
从省城物证中心传回的消息,技术队马博明带去的那把榔头,从上面检测出了多名被害人的生物检材。
毋庸置疑,那把榔头,连杀七人,确实是纵火杀人案中最重要的物证。
除此之外,温玲和市局法医,对四号和五号尸体再次进行了尸检。
法医进行解剖,首先是看外表体征,但因为被大火烧毁,所以只能取器官,进行切片,做病理实验检测。
这都是为了查出死因,根本找不出死者身份。
至于把尸体给煮了,看骸骨情况,一般法医都不会这么做。
一是,尸体不完整,家属认领后,可能会找麻烦。
二是,一般法医根本不懂法医人类学,最多做点病理检测。
其实,现时代的法医根本没有那么高大上,遇到案子发生在偏远地区,不具备运回城里解剖,当地也没那条件,直接现场解剖的例子都不少。
温玲向上面申请后,得到批准,于是她便开始马上动手,足足买了三口炖肉的大锅。
这就很吓人了,城北刑警队一听说温玲这操作,老帮菜们都有些犯恶心。
也幸好,温玲是在城郊殡仪馆干这事儿,离得比较远。
江建兵直呼:“阿弥陀佛。”
要不然,那煮熟了的肉香,能把所有人都催吐了。
招待所纵火杀人案,犯案人员的口供已经拿到了,经过交叉对比,没多大问题。
但还得从他们口供中,寻找犯案过程的细节,并且每个犯案人的行为,也得深入调查求证。
也就是常说的犯罪心理,其中最为难搞的便是苟浩。
他连杀四人,并且多年前,五羊镇的纵火、失手烧死两个孩子的案子,可能也是他所为。
所以,他的心理方面是最难揣摩的。
其次,便是赵雄,他杀了两个人,他的行为逻辑好解释,动机被归因强坚杀人,二号死者洗头妹的遇害,就是他所为。
这也得到了赵雄的承认。
寇勇的杀人动机,还得调查。
这就不是城北刑警队的事情了,这几天检察院的人每天向分局和看守所跑,案子等于是移交给了他们。
何金波他们现在的要做的事情,便是根据检察院所提出的线索,进行调查,然后取证,印证检察官的问题。
这事儿很让人头疼,检察院那边的要求稀奇古怪,譬如说,苟浩少年时的经历,也得调查清楚。
这会儿,大家伙正在食堂吃午饭。
何金波看了一圈,也没看见杨锦文和猫子的身影。
“三中队的那两个家伙呢?”
郑康抬起头来道:“查死者身份去了。”
江建兵咂咂嘴:“也够为难他俩的,这上哪儿找人去。”
何金波道:“一号死者的身份大概是清楚了,不过要等那个D什么A检测后,才能有结果。”
徐国良笑道:“这人也是够倒霉的,找个洗头妹,莫名其妙就被人杀了。”
江建兵吃了一口米饭,眯着眼,然后抬起头,看向何金波:“何队,你怎么和市局说的?”
何金波没看他:“说什么?”
“副支队长的事情啊。”
这话一出,郑康停下了筷子,徐国良也直勾勾的盯着何金波。
何金波笑道:“咋得?赶我走啊?”
“不是,我就问问。”江建兵继续吃饭,显然有些心不在焉。
何金波和郑康对视一眼,也不再说话。
安南市,公共交通公司。
院子里停着一排蓝白色的公交车,杨锦文站在寒风中,给几个老司机递出中华香烟。
“你们是来打听赵建新的事情?”
杨锦文问道:“是,老哥,你和他熟悉吗?”
“怎么不熟悉,他原来是开二路的,后来因为他孩子出生,没人带,我就和他换班了,让他开六路公交。
这条线经过他家和他老婆上班的单位,比较方便。”
“赵建新为人怎么样?”
“他是接他爸的班,挺老实的一个人,做事儿很勤勉。”
“九号前后这几天,他有没有请过假?”
“请过假的。”
杨锦文眯着眼:“他是什么时候请的假?”
“9号当天。”
杨锦文看了看猫子,猫子马上跑去旁边的总务大楼。
“他有没有说请假干啥?”
“说是他女儿身体不舒服。”
“跟赵建新搭档的售票员叫什么名字?”
“方媛。”
“她住在哪儿知道吗?”
“就后面的职工宿舍,大家都住在那儿。”
半晌之后,猫子出来,向他耳语道:“九号当天,赵建新确实请过假,这和他之前的口供不一致,他当天根本就没上过班。”
现在已经是中午十二点,杨锦文和猫子随便吃了一口饭,便赶去了交通公司的职工宿舍。
趁着中午的阳光,留下遛弯的大爷大妈很多。
杨锦文和猫子问了一圈,找到了方媛的住处。
这栋职工楼是新落成不久的,墙面还很新。
一直等到下午六点多,方媛提着饭盒和保温杯回来。
看见两个男人站在自己的宿舍门口,她愣了一下。
杨锦文上前,出示证件道:“我们是城北刑警队的,方媛,我们找你有点事儿。”
方媛皱着眉:“什么事儿?”
“赵建新老婆于兰被害了,你知道吗?”
“他给说过。”
“他怎么说的?”
“就说他老婆被人给害了。”
“当时,他是什么表情?”
“这我没留意。”
“赵建新这几天怎么照顾他女儿的?”
“白天放在托儿所,托儿所放假,或者是托儿所开门比较晚,他就把洋洋带在自己身边,我也帮他带。”
“九号那天,他有没有上班?”
方媛摇头:“他请假了。”
“他有没有说请假干什么?”
“他说洋洋身体不舒服。”
杨锦文眯着眼,问道:“当天他去过哪里,你知道吗?”
“我哪里知道。”
“赵建新平时和谁关系最好?”
方媛回忆了片刻:“他这个人独来独往的,跟单位的人关系都不是很熟,也不爱说话。”
“九号这几天,他状态怎么样的?”
“没精打采的,提不起精神,很恍惚,开车的时候,还差点把人家小轿车给撞了。”
“你跟他搭档这么久,你确定不知道谁和他关系最好?或者是他跟谁聊的来?”
方媛皱眉,而后又舒展开,回答说:“他和那些乘客聊的来。”
“乘客?”
“是啊,就每天坐公交车那些人。”
“都有谁?”
方媛有些苦恼:“这要我怎么说,反正就是早起上班的那些人,或者是进城卖菜的那些菜农。
我们六路公交车终点站是在城郊的水田坝,每天早上去了那里后,有很多背着背篓、挑着扁担的菜农进城卖菜。
有的年龄比较大,赵哥有时候会帮他们把背篓和竹篓放好,或者是帮他们提上车。”
杨锦文望向外面的夜空,夕阳落下,十二月的风灌进脖子很冷,冬天黑的早,夜色开始笼罩。
“行,谢谢你啊。”杨锦文道了一声谢,又叮嘱说:“今天的谈话,你别对其他人说,也不要讲给赵建新,知道吗?”
方媛有些懵,点点头,看着他们的背影离开后,她才拿出钥匙开门。
杨锦文和猫子下楼,回到车上。
猫子立即问道:“杨队,咱们调查赵建新好几天了,你到底在查什么呢?”
杨锦文没有吱声。
猫子不满道:“你别不说话啊,你好歹尊重一下我这个队副。”
猫子叮嘱:“招待所纵火杀人案,事实清楚,你可别想给那三个混蛋犯案。”
杨锦文摇摇头:“翻什么案,真要翻案,何队肯定要扒掉我的皮。”
“你知道就好。”猫子看向前方,皱眉道:“这也不是回单位的路啊。”
“咱们去一趟殡仪馆。”
“诶……”猫子竖起衣领:“晚饭没得吃了。”
城郊殡仪馆,半地下解剖室。
猫子刚进去,便闻见一阵肉香,他忍不住咽下一口唾沫。
紧接着,他便看见戴着好几层口罩的张磊,提着一个铁桶出来,桶里热水翻滚。
猫子笑道:“哎哟,磊子,你们这是在解剖室里开小灶啊,这么香?”
张磊还没回答,猫子走过去往桶里一瞧。
顿时,他脸色煞白,愣在了原地,片刻后,他像是一阵龙卷风,奔向外面的院子,蹲下身,一顿干呕。
张磊笑道:“猫子,你不喜欢吃肉吗?”
杨锦文和张磊打了一个招呼,便看见温玲若无其事的走出解剖室。
她摘掉双层口罩,开口道:“还得等一阵子。”
杨锦文点头:“那找个地方吃晚饭?”
温玲见他没有一丝不适,挑了挑眉:“好啊,吃什么?”
“外面不是有一家面馆吗?吃面吧。”
“猫哥呢?”
杨锦文指了指外面:“在外面喂蚂蚁呢。”
半个小时后,猫子不敢继续待在这儿,他在殡仪馆外面找了个三轮车,一溜烟跑回单位。
杨锦文和温玲吃完饭后,回到解剖室。
四号和五号两具尸体的骸骨已经出来了,杨锦文帮着温玲他们,把骸骨一一的摆在不锈钢解剖台上。
此时,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多。
白织灯下,骸骨泛着惨白的光泽。
望着拼凑好的两具骸骨,杨锦文一眼便看见四号死者,也就是温玲判断的42岁男子的骸骨,它的脊背略显弯曲,肩峰上翘,喙突骨质增生,斜方肌石化。
张磊也能看出来,指着问道:“这是怎么造成的?”
杨锦文回答说:“这是长时间挑扁担造成的损伤,右肩胛骨形成了畸变!”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最新章节,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圣墟小说网!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最新章节,说好的保卫科干事,你破什么案? 圣墟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