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长安皇城,肃穆而静谧。

  而在深宫内的两仪殿侧殿,却还是依旧烛火通明。

  刚批阅完一份奏章的李世民,眉宇间带着浓浓的倦意。

  内侍低声禀报太子求见,李二放下笔揉了揉眉心,便宣了太子进来。

  李承乾步履沉稳,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甚相符的凝重。

  行礼后,太子也并未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道:“父皇,儿臣接到岭南密报,并综合百骑司消息,发现南海出现一个名为海龙会的庞大组织,其势力远非此前作乱的鲲鹏会可比,盘踞航线,与诸多番邦权贵勾结,已成我朝南海商路最大的隐患。”

  李世民目光微凝,示意太子继续。

  作为一个关心边贸,尤其是新辟南海商路的帝王,李二对这类信息自然极为敏感。

  李承乾继续道:“近日,此海龙会广发请柬,邀请各方豪商,于三月后在其巢穴珍珠岛举办所谓四海珍奇会。”

  “而且据儿臣所知,我长安一些大商号亦收到了请柬。”太子略作停顿,观察了一下父皇的神色,才接着说下去,“儿臣以为,此会名为珍宝交易,实则可能是海龙会借此重新划分势力,试探各方反应之举。”

  “若任其坐大,恐将来尾大不掉,重现敖彪之祸,甚至更为棘手。”

  “嗯……”李世民沉吟片刻,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

  “太子,你的判断不无道理。”

  “南海商路初定,关乎东南赋税,不容有失。”

  “这海龙会,确实需要摸清底细。”

  “不过既然你专程为此事,前来,当是有想法了,说来听听吧。”

  李承乾精神一振,这正是他准备提出的重点:“父皇,儿臣以为,此乃天赐良机。”

  “海龙会既然敞开大门,我朝若置之不理,反显怯懦。”

  “儿臣觉得,可明暗双线并行。”

  “哦?仔细说说。”李世民身体微微前倾,显得颇有兴趣。

  “明面上,”李承乾条理清晰地阐述道,“朝廷可派遣一支使团,以大唐海商观察使名义,光明正大的派往珍珠岛。”

  “旨在宣示我朝对南海商贸之重视,探查各方情势,并可借机与各地商贾接触,了解真实海贸现状。”

  “此举合乎礼法,亦彰显我大唐气度。”

  李世民点头:“此议甚妥,那人选呢,太子可有推荐?”

  “新任市舶司副使王湛,通晓番语,精明干练,可担此任。”李承乾推荐道。

  “准了,那暗线又如何?”李世民追问,他知道,这才是关键。

  李承乾压低了声音道:“父皇,在收到请柬的长安商贾中,不乏与东宫有些往来,且背景干净,行事稳妥之人。”

  “儿臣可设法通过隐秘渠道,给予其一些支持,让其商队中混入百骑司精锐,假扮护卫或伙计。”

  “一是借此商贾身份掩护,深入探查海龙会核心机密及珍珠岛虚实。”

  “二来,亦可暗中保护使团安全,以防不测。”

  “如此,明暗呼应,定可保万全,且不至打草惊蛇。”

  太子没有提及任何具体商贾的名字,尤其是赵牧。

  在他认知里,赵牧是他秘密的底牌和助力。

  绝不能让父皇和朝臣知晓他与一个青楼东家过往甚密。

  更不能让赵牧暴露在朝廷视野中,免得会给赵牧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

  这是太子最不愿意看到的......

  李世民听着太子的计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和了然。

  他当然知道太子口中“有些往来,背景干净”的商贾指的是谁,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露出思索之色。

  其实赵牧要去岭南会一会海龙会之事,李二也知道。

  而且,他还正愁怎么该怎么找个理由给赵牧正大光明的派几个高手当护卫呢。

  毕竟对于赵牧对如今大唐的重要性,李二这个大唐皇帝可是再清楚不过了。

  所以这李二对于赵牧的安危,更是比自己眼前这太子还要更加紧张!

  如今既然太子提出了这个法子,自然是无有不允......

  “借助民间商贾之力,倒是个思路。”李世民缓缓道,仿佛在权衡,“只是,此人可靠否?消息来源是否准确?”

  “若所托非人,或走漏风声,岂非弄巧成拙?”

  李承乾心中笃定,他对赵牧有着绝对的信心,但这种信心无法明言,只能保证道:“父皇放心,儿臣的消息渠道绝对可靠,所选之人亦必是谨慎能干之辈。”

  “所有接触将通过绝对信任的中间人进行,绝不会暴露朝廷意图。”

  “百骑司人员亦只执行秘密任务,不与商贾发生直接统属关系。”

  李世民沉吟良久,仿佛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终于颔首:“既如此,便依你之策。”

  “明线使团,由王湛负责,一应仪制,按规矩办理。”

  “暗线人选,由你从百骑司中亲自挑选,务必是忠诚可靠,精于潜伏侦察的好手,交由你信得过的人去联络安排,必要的时候,朕许你从朕身边调人!”

  “此事需高度机密,除朕与你,以及执行者外,不得再入第六人之耳。”

  “儿臣领旨!”李承乾强压住心中的激动,躬身应道。

  “定当周密安排,不负父皇所托!”

  “去吧,尽快布置。”李世民嘴角挂起一丝莫名的笑意,摆摆手道。

  “让王湛明白,此行重在观察与结交,非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启衅。”

  李世民最后还有些不放心的叮嘱着,在他看来,什么都没有赵牧的安全重要。

  “是,儿臣明白。”

  李承乾退出两仪殿,立刻着手安排。

  随后更是亲自召见王湛,交代了明面出使的任务。

  而后又密召百骑司统领,挑选了数名精通水性,擅长伪装侦察的精锐,却并未告知他们具体将与哪支商队接头,只让他们待命,等候进一步指令。

  而关于朝廷将派遣使团的消息,李承乾则通过东宫的秘密渠道,巧妙地传递了出去,他相信,这个消息很快就会以某种“意外”的方式,传到该听到的人耳朵里。

  殿内,李世民独自坐在龙椅上,指尖轻轻敲打着那份关于海龙会的密报,嘴角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弧度。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承乾此法用在此处,倒也恰当。”李二低声自语着,目光仿佛已穿透重重宫墙,落在了那座笙歌不绝的天上人间,“只是这暗度之策,究竟是你小子想利用太子,还是你小子早已料定,太子会如此选择呢……”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最新章节,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