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龙首原山庄的书房内,烛火通明。

  赵牧听着老钱和阿依娜的汇报。

  “东家,琳琅阁那边,基本可以确定是郑家通过其外戚和几个白手套在操控,资金往来隐秘,但与我们之前截获的敖彪私货批次高度吻合。”

  “那个与郑府清客联系的符号,也确认是郑家一个外围联络标记。”

  老钱总结道。

  阿依娜接口道:“先生,岭南方面,林夫人传来消息,她已按先生指令,与阮文山的一名核心手下搭上线。”

  “阮文山确在珍珠岛内乱中重伤,藏身匿迹,但对敖猛恨之入骨,对我们释放的善意有回应,只是目前警惕心仍重,需要时间建立信任。”

  赵牧点点头,对这些进展并不意外。

  目光扫过二人,他轻声道:“接下来,朝廷试点的地方,就是咱们新的战场,所以,得让咱的人都要动起来了。”

  “老钱,你准备一下,亲自去登州。”赵牧说着,看向老钱吩咐道,“此事事关重大哦,你亲自跑一趟登州!”

  “多带几个得力的账房和管事,还有足够的资金。”

  “到了那里第一要务,不惜代价拿下港口最好的码头和货栈位置。”

  “然后便招募人手!”

  “熟悉海事的,懂码头管理的,还有可靠的护卫!”

  “总之.....多多益善!”

  “鲁师傅改进的船只会陆续过去。”

  “届时你要负责接应,并立刻开始组织沿海短途航线的测试。”

  “是,东家!”老钱精神一振,领命道:“老奴明白!”

  “定以最短的时间,在登州扎下根来!”

  “嗯....”赵牧点了点头,有将目光投向一旁,“阿依娜......”

  “最近你幸苦一下,负责统筹信息。”

  “并且要将岭南,登州,长安,三地的鹞鹰和快马信道维护好!”

  “必须确保消息及时传递,并保证万无一失!”

  “同时告诉夜枭,加派人手盯紧郑元寿一党和他们关联的漕帮势力,我要知道他们针对试点,会使出什么具体手段。”

  “明白,先生。”阿依娜简洁回应,碧眸中寒光一闪。

  ........

  然而,就在这各方势力围绕试点明争暗斗积极布局之际......

  数日后。

  一封来自岭南的鹞鹰密信,被阿依娜紧急送到了赵牧案头。

  信是林夫人亲笔所书,字迹略显急促。

  除了汇报与阮文山残部接触取得进展外,她重点提及了两件令人不安的新情况。

  首先就是她安插在敖猛势力边缘的眼线回报。

  敖猛近期似乎与活跃在朝鲜半岛及辽东沿海的倭人海盗首领。

  以及高句丽国内一些对大唐抱有敌意的贵族有了秘密接触。

  双方往来频繁,目的不明。

  而且,她在追查古海图线索时,却意外得知那敖猛也正在疯狂搜寻海龙会失落派系观星使的后人,并且似乎已有所获!

  得知这两个重要的欣喜,赵牧放下密信,不禁盘算起来.....

  眼下这场海上的大戏,是越来越精彩了!

  倭人,海盗,还有高句丽贵族!

  几乎全都在找观星使……

  看来那敖猛显然没有因珍珠岛之败而一蹶不振。

  甚至他正在整合更危险的力量,其图谋恐怕不止于复仇。

  而那个所谓观星使的出现,则让那幅古海图背后隐藏的东海墟秘密,也变得更加真实,也更加的紧迫了!

  “倭人……高句丽……观星使……”赵牧轻声自语着,嘴角却不自觉缓缓勾起一抹兴奋的弧度,“看来这盘棋,竟比我之前想象的还要大!”

  “不过,这样也好!”

  “毕竟风浪越大......鱼越贵!”

  半月后.....

  深秋的登州港,海风凛冽,带着刺骨的咸腥气。

  老钱裹紧了身上的厚棉袍,站在刚刚盘下的码头货栈前,望着眼前喧嚣而混乱的景象,眉头紧紧锁在一起。

  港口确实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

  各地商船桅杆如林,颜色各异的船帆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格外醒目。

  码头上,力夫们喊着粗犷的号子,扛着沉重的货包穿梭往来。商贩们操着不同口音激烈地讨价还价。

  新设的市舶司衙门前,挤满了等待办理文书手续的商人,队伍蜿蜒曲折。

  这一切,都彰显着“市舶试点”政策带来的活力。

  然而,老钱敏锐地察觉到,在这蓬勃的生机之下,一股股暗流正在悄然涌动。

  他带来的牧云商会人手不可谓不精干,做事雷厉风行,带来的银钱也足够充裕。

  然而,从踏上登州土地的第一天起,他们就仿佛陷入了一张无形的罗网。

  看中的货栈地块,在户曹衙门那里以“地契需重新勘验,以防与旧档冲突”为由,硬生生拖了四五天,直到老钱暗中使了银子才勉强通过。

  位置最佳的泊位,早已被几家与本地官员关系密切的商号“提前预定”,留给牧云商会的只剩下偏离主航道,水浅礁多的边缘位置。

  更麻烦的是招募力夫,漕帮影响的工头们明里暗里阻挠,不是阴阳怪气地说牧云商会开的工钱太高,“坏了码头上的老规矩”,就是私下散布谣言,说什么“海船运来的货带着邪气”,“上了海船容易招惹海龙王发怒”,弄得不少原本有意应募的力夫心生畏惧,犹豫不决。

  登州司马周平,一个面皮白净,眼神总带着几分游离的中年官员,端着官窑青瓷茶杯,用杯盖轻轻拨弄着浮沫,语气显得颇为为难:“钱掌柜,不是本官有意刁难啊。”

  他拖长了声调,带着十足的官腔,“实在是朝廷法度森严,这试点新规,诸多细则尚需.......斟酌。”

  “一步,也马虎不得哟。”

  他是郑元寿的得意门生,对于这冲击传统漕运利益的“市舶试点”,内心是一万个不情愿,明面上不敢违抗,便在这“斟酌”二字上做足了文章。

  老钱强压下心头的火气,脸上挤出商人惯有的圆滑笑容:“周司马言重了。”

  “太子殿下推行这市舶试点,乃是为了繁荣海贸,增益国库,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我们牧云商会也是积极响应朝廷号召,盼着能为这试点开个好头。”

  “您看这货物压在船上,耽搁一天就是一天的损耗,这手续……能否特事特办,通融一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最新章节,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