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长安,天上人间流云轩。

  赵牧与“秦老爷”李世民再次对坐。

  窗外蝉鸣阵阵,室内茶香清幽。

  “听说登州水师近日又立一功,清剿了一处海上匪巢,真是大快人心。”李世民吹着茶沫,似随意提起。

  最近这老头也是闲的,朝中大多事又交给了太子去处置。

  李承乾虽未有监国之名,却又有了监国职权,自然是欣然接受。

  这下李二倒是有事儿没事儿,就跑到赵牧这天上人间勾栏听曲,好不快活。

  赵牧心里头翻着白眼,为“秦老哥”续上茶,摇头笑道:“都是朝廷调度有方,将士用命。”

  “海路清静些,我们这些商贾才能安心跑船,多纳些税银,岂不是好事?”

  “呵呵,小友倒是心系朝廷。”李世民瞥了他一眼,意味深长道,“不过,这海路一开,利益动人心,怕是觊觎者不会只有高丽一家,北边的突厥,西边的吐蕃,乃至更远的拂林,未必不会眼热。”

  “老哥说的是。”赵牧点头,神色如常:“不过,只要我大唐自身筋骨强健水师精锐,商贾齐心又法规健全,纵有豺狼环伺,又何足道哉?”

  “这海贸说到底,利在我大唐,根基亦在我大唐。”

  李世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品茶。

  这次会面后不久,一道鼓励民间造船,对远洋海贸给予更明确税赋优待的诏书,便从宫中发出,明发天下。

  这无疑给正在蓬勃发展的海上贸易,又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到了初秋时节,阿依娜亲自率领的牧云商会联合船队,自登州启航,进行了首次为期近一个月的南下试航。

  船队依照墨衡修订的海图,成功抵达初步目标的香料群岛边缘地带,与当地土人进行了初步交易,带回了大批胡椒,丁香等珍贵香料,以及一些锡锭和热带硬木。

  当船队满载着异域的香气和沉甸甸的货物,缓缓驶回登州港时,整个港口都沸腾了。

  那实实在在的利润,那前所未见的异域物产,比任何言语都更有说服力。此前还在观望的商贾纷纷涌向牧云商会总号,迫切要求加入下一次的联合航行。

  阿依娜站在船头,看着码头上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海风吹拂着她的发丝,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希望的笑容。

  东家谋划的大势,终于初见雏形。

  而高句丽的阴影,似乎也随着这次成功的试航和朝廷日益明确的支持,暂时被驱散了不少。

  登州港因联合船队的满载归来,陷入了持续数日的沸腾。

  空气中弥漫着丁香,胡椒与檀木混合的异域香气,压过了往常的咸腥。

  牧云商会总号的门槛几乎被踏破,各地赶来的商贾挤满了前厅与院落,争相与老钱洽谈入股下一次航行,租赁船舱或是寻求加入商盟的事宜。阿依娜带回来的不仅是珍稀货物,更是一个触手可及的,金光闪闪的海上神话。

  南下香料航线,至此彻底打通,并从牧云一家之利,变成了所有有志于海洋的商贾共逐之梦。

  老钱忙得脚不沾地,却精神矍铄,花白的胡子都透着喜气。

  他严格按照赵牧先前的指示,并未因势大而独断,反而更加注重合作条款的公平与透明,确立了以出资比例和货物价值分配船舱,共享护航,共担风险的联合船队章程。

  此举赢得了绝大多数商贾的信任,牧云商会的领袖地位,在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中,变得愈发稳固。

  而在登州的牧云商会门庭若市,所有人忙的脚不沾地之时。

  长安的海事院内。

  太子李承乾亲自主持了一场名为“海利论策”的议事。

  与会者不仅有海事院的博士生徒,还有闻讯而来的户部,工部官员,以及一些关心时政的清流文臣。

  殿内,悬挂着墨衡等人最新绘制的,细节更为丰富的南方航线海图,以及此次联合船队带回的部分香料,物产样本。

  李承乾身着常服,立于图前,气度沉稳,言语间已褪去了不少青涩,多了几分务实与自信。

  太子殿下,亲自引用的数据详实,列举的益处条理清晰,将开拓海洋与国家强盛紧密联系,格局宏大。

  一些原本对“弃农重商”抱有疑虑的文臣,看着那海图与实物,听着太子条分缕析的阐述,也不禁微微颔首。

  就连以耿直著称的魏征,此次也未出言反驳,只是捻须沉吟,目光在那幅巨大的海图上停留良久。

  “太子殿下高瞻远瞩,臣等附议!”数位东宫属官与已被海贸之利说服的官员纷纷出言支持。

  海事院的设立与南下航线的成功,第一次在朝堂舆论上获得了广泛的正面回应。

  李承乾感受到这股力量,心中对赵牧的谋划更为叹服。

  而就在太子殿下站在讲坛上滔滔不绝之时。

  他老子李世民,又打扮成“秦老爷”墨阳,再次晃悠着来到天上人间,勾栏听曲......

  不过此次,李二眉宇间可少了几分闲适,

  反而多了些许不易察觉的凝重。

  不过面对赵牧时,依旧是一副富商老友的模样。

  “赵小友,你这盘棋,可是越下越大了。”李世民抿了口酒,似笑非笑,“登州商贾云集,海事院声名鹊起,连太子如今开口闭口,也都是海贸,海疆。”

  “这海字,如今在长安,可是热得烫手啊!”

  赵牧为他斟满酒,笑容谦和依旧:“秦老哥又在取笑我了不是!”

  “小子不过是个逐利的商人,恰逢其会,顺着朝廷的风向,做点本分生意罢了。”

  “说到底,还是陛下圣明,太子殿下励精图治,方能开辟此等利国利民的新局。”

  “我等商贾,不过是浪潮里的几叶扁舟,跟着大势走而已。”

  赵牧并不接招,并将所有功劳,轻描淡写地推给了朝廷与太子。

  李世民目光深邃地看着他,忽然问道:“以小友之见,太子殿下如今,可堪大任否?”

  这个问题极为敏感,近乎直刺核心。

  我擦?!

  这老头,竟敢问这样的话?!

  看来.....我对眼前这“秦老哥”的身份,还真是预估的有些太低了啊......?!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最新章节,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