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真乃是大论也,”逢纪面容瘦削尖锐,自带威仪,捻须思量之后微微点头,三角眼中露出了敬重之色,“足下之论,堪称深刻。”

  田丰、沮授也未曾说话,只是面色难看的在思考。

  许泽的大论里提出了一个和当今儒学同源但却更加超前的说法,便是格私欲,致良知。

  再结合他所说的四句箴言,甚至定好了求学的宏大目标,便是知善知恶、为善去恶,便能为世间献力。

  “许君侯高论!”

  “只是,不知提及此论,与之前兴衰有何关联?”

  “君侯难道欲主张此论,网罗英才证其学, 以推动举任之变革也?”

  有才思敏捷的人已经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味道,若真是如此,则日后任免官吏、举任人才的方式也会逐渐变化。

  那时,恐怕就不再是由各家推举,走察举之道了,因为那是人力可控之事,许子泓所推崇主张的知行合一,会让平叛的标准从以前的重德行名望、孝廉察举,逐步变成能力。

  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这句知善知恶、为善去恶,若大推许泽的格物观念,则意味着大家都走上了“致良知”的道路。

  闻言,许泽也在高台上扫视了这些各方儒生,沉静的点头道:“诸君,此等主张便是令寒门英才因其行而证其知,得以居朝堂入乡野施展抱负;让肉食者因其知而约束其行,不敢堵塞贤路。”

  “当真如此,岂非是推翻此前贤举之法?又能成否?”

  “本州牧居于此,不算成?”

  许泽坐直了身躯,一句话堵死了所有人的嘴。

  什么人能有主张,何人出言便可有权威?便是许泽矣。

  至少此刻这华台之上无人能提出反驳之语。

  安静之后,许泽又扫视诸人,接着道:“天地万物,王朝兴替,皆有其力运转,浩然生息、盈虚有数。”

  “夫国之初立,如人在少年,其气勃然也。”

  “此气,可称为朝野同心之锐气,亦是破旧立新之英气,乃是隐居之才、乱世之才尽入毂中的生气,高祖提三尺剑取天下,光武云台聚二十八将,皆是聚天下之气运于一身,故能气盈而昌!”

  “然,月满则亏、水满则溢。承平日久,此生气亦会滞涩腐化也。”

  “何故呢?”

  许泽故意停顿了一下,引导这些大儒贤才逐渐思量,将最初所提的分合周期之论再润物无声的引入话题之中。

  众人投来洗耳恭听的目光,许泽方才说道:“只因,权贵壅塞、贤路不通也。豪强如巨木盘根错节,尽夺阳光雨露,新苗如何能发?朝廷之气自上而下,逐步为一潭死水耳。为官者不思进取,只知守成保位;士人名流不再清正,只顾攀附门第,于是气则滞。”

  “气滞则血瘀,血瘀则体虚。及至末年,则腐气横生!朝堂之上,尽是党同伐异之声;州郡之间,皆为割据自保之谋。黄巾一呼,并非贼寇有多强,而是朝廷自身已气血两亏,油尽灯枯!此乃气竭而亡之象!”

  这已经不是危言耸听了,这是他们十年前刚刚走过的路,所以大家都陷入了沉默,真知灼见,见理深刻。

  许子泓用的是医理来说大汉气运衰亡变化。

  “故此,我主张从心出发,以致良知,此为心火,心火相传则生气不绝也,吾道之目的,并非追求万世系于王朝,而独求天下可以铸就刮骨疗毒、心存革新的浩然生息,依此延盈虚之数也。”

  对不住了,阳明圣人!

  许泽在心里默默的说道,但道可先显,对世间未尝不是好事!

  【你传扬至圣之道,气运+10,国运+10】

  【气运:101(福运加身)】

  【国运:20】

  国运?

  耳边传来系统义父的声音,许泽仔细看了国运的注释,便是如今大汉的国运,指数越高,风调雨顺的几率和程度就越高。

  还有许多功能尚未显现,但是征外、安内,都可以提高国运,国运还可以……增幅自己的寿命?

  许泽瞪大了眼睛,在国运之后又出来一个提示框。

  【寿命:一万六千七百日。】

  嗯?!

  许泽心里默默一算,居然只有四十六年。

  难道说,本州牧在这方面居然是普通人水平?

  这还是国运增幅过的。

  远远不够!

  他这危机感嗷一下就上来了。

  “说得好啊,”有一个年轻儒生猛然站起,激动得浑身发抖,盯着许泽时仿佛看到了照亮黑暗的灯塔,“许扬州,在下扶风马泸,恳请许扬州收下学生为徒,日后定跟随左右,以证所学!”

  “许扬州!学生塞外游历十余载,知晓海外之学,能否伴随左右,求指点一二!”

  “许君侯!”

  “许师!”

  无数儒生站立起来,都在拱手请求,目光无比崇敬,他们其实都已不是学子,虽不算名流,却也有自证的才学,有游方的经历,在一些小地方都可以为师也。

  此刻却都被许泽的大论所折服,毕竟指明了求知的方向。

  在他们看来,这儒学的心学大论,以后必定会成为这大汉的官学基石。

  诸葛亮坐在远处,目光灼灼看着师父的侧影,莫名有一种自豪感。

  而曹操则是若有所思,端坐于许泽之左,手指无意识的敲打着腰侧的剑柄,不过他并非是被学论震撼,而是看到了这背后巨大的军政发展的潜力。

  日后朝堂,恐怕会因此更加稳固,而此论亦可让求学不再“高贵”,军中亦可推崇兵书,得更多将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只有袁绍面色阴沉。

  他还眯着眼在等待许泽的下文,他总觉得,这混蛋下一句话就会骂自己。

  许泽微笑面对众人,抬手示意:“诸位,我已不再收弟子,许某一生只有两位徒弟,视为儿徒,其一陆议,字伯言;其二诸葛亮,字孔明。”

  “二人之才学皆是上佳,已足矣。”

  许泽指引众人目光看向诸葛亮所在,后者微微点头示意,儒雅亲和,英姿勃发,令人无比羡慕,待录事将此论几下,且彼此商论起来。

  讨论的声音竟宛如歌舞绵长不绝,热情不息,让这和谈有了一层独特的味道。

  逐渐日落,袁绍才在田丰、沮授的提醒下,和曹操提及了开向南商贸的事,且承诺会朝贡许都,暂且停战,彼此戍边。

  曹操说:“好。”

  然后就结束了。

  紧接着,便是开宴、畅饮,曹操和许泽早已离去,留下幽州文武还在回味今日许泽的话,加以言辞激烈的几派讨论。

  审配、逢纪甚至复盘辩言时相互讥讽,彼此大骂。

  到了晚上,袁绍在睡梦中猛地惊醒起身,抬手给了自己几巴掌。

  “不对啊?许子泓好像在利用我……登台讲学!”

  “坏了,他的名声要大传于天下了!”

  袁绍心里陡然揪紧,感觉被人彻底的利用,可恶啊!!审配逢纪两个吃货还在争得面红耳赤呢,我北方名流大儒,都给那小子当了垫脚石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最新章节,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