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泽命录事将今日的口供全数记录,安排了证人的住所,一一记下了各家凭证,忙完的时候已经下午了。

  甄俨活动着手臂,见到许泽和满宠正自内院有说有笑的过来,连忙施礼让路。

  许泽看到了他,走近道:“阿俨,你家祖宅我帮你问了,如今在后将军曹子廉手中,若要买的话需要五千四百金,可买回祖宅和田产,那些田地有人每年养护,上千亩地,还很肥沃。”

  “五……”甄俨闻言一颤,心里一片悲凉,那这就不可能了。

  若是千金,这辈子还能想想办法,五千金哪怕当年家族商旅皆在、肥田丰收,也要好几年才能拿到这么多钱。

  更何况现在家里就他和母亲二人,早成了平民,还居住在了许都府赐的民舍里,土墙灰地,进出皆有尘埃。

  许泽和善的笑道:“五千金对于你来说,恐怕是很难,多立功绩,在许都附近先买一座宅邸,娶妻生子,将甄氏安定下来,以后再图祖宅。”

  “是。”

  甄俨打起了精神,他算是最老实的一帮冀州派了,因为被赶出冀州,所以没有归降之功,他来许都来得早了,什么好处都没有,只能自己兢兢业业的干。

  满宠点头向许泽道:“甄书吏很不错,学识修养皆出众,在衙署之中较得敬重,办事也妥当。”

  “你看,满府君都这么夸了,用不了几年便可擢升,俸禄、赏赐自然也会更多,前日台阁上奏了新的俸禄赏赐法,你们书吏私底下可以了解商讨一下。”

  “好,好,多谢君侯。”

  甄俨感觉许泽有点变了,这番话以前他可不会说出口,现在一言一语,皆有勉励,带着一种平和的力量感。

  言行,竟然有了几分宗师风范。

  这种气度,寻常人在他面前自然会矮一头,并且他说的话都会去记住、深思,反复咀嚼,可能这就是大人物吧。

  “吏员好像没有赏赐。”

  满宠打断道,这要是全发,这么多书吏、文学掾,不知道要发多少。

  许泽笑道:“各府的衙署主官当然负责各自书吏,总不能拿了奖赏,自己私吞吧?若是如此也无妨,人散财聚、财散人聚嘛,得不得人心的区别而已。”

  你不发,别的官吏发,过几年你的风评自然就不行了。

  满宠也明白这个道理,苦笑摇头:“真有你们的,能想出这种政策。”

  “初平时嘛,最好是上下一心,谁也不能去想躺着揽权,总归是要荣辱与共的。”

  “大汉若是再次颓败,而世家又揽财巨富,凭什么?”

  “不错,君侯说的对,”满宠也深以为然,“先办好此案,人证、物证已问好,如今再去审问张氏之人,等结果出来,便可上呈陛下。”

  “需要多久?”

  “大致半日,”满宠办事雷厉风行,自然也想尽快解决,他好再去办别的案子:“今夜便可有奏疏上呈台阁,对石苞的通缉现在就可取消。”

  “多谢。”

  “不必,是君侯路子走得好,在下依律行事,不过,这石苞虽然戴罪立功,但难以出任,最好是入军营积攒军功,走另一条路。”

  “明白。”

  ……

  当天夜里,许泽已将所有罪证全部闭环,张氏的人也都供认不讳,低买的肥沃田土有两万多亩,大多都在冀州。

  他们便是趁着冀州归降,治理还不算严格的时候,打算与河东的家族同盟,为的是日后能够在大汉占据一席之地。

  世家的思维其实也很长远,他们愿意抱团起来,在暗地里赚取长期保证地位的资底,而后等待曹、许死去。

  他们能够等到那一日,再来庆贺,所以朝堂才会呈现如此祥和的态势,是因这些世家将权柄交给了丞相府而已。

  毕竟世间不会有人一直是常青树,等他老了、故去,很多都能再改变,他们定下的许多政令都可逐步改变,那时地位、风潮、话语权,一切都可以卷土重来。

  有了这个结果,钟繇那边也就忙完了,出关来主持大局,并且还拿出了修订过后的汉律,听完许泽最近办北临案如此迅速,他也很震惊。

  “什么?天子脚下,竟有此事?”

  “是啊,寺卿闭关深研,不知此事,许某若非是遇到石苞,恐怕也不知晓,竟是局势刚定,就出现这等丑闻,日后办学如何能推行?”

  “子泓,多亏了有你,否则此案至今无人发觉,他们隐藏也太深了。”

  两人从库阁并肩走出,钟繇脸上全是敬佩。

  “子泓啊,你办了这等大案,足以颠覆许都学子的认知,不日便可取缔北临学府,而老朽却不能做什么,实在是愧疚。”

  许泽也很受用,拱手道:“那,大理寺的奏疏就交给寺卿来写了,卷宗都在正堂,许都府的奏疏亦在正堂,校事府也有统领随时可以传唤。”

  钟繇:“……”

  我忙了一天,现在夜深了,我饭都没吃!

  一出来你就说这种话,你没有心吗?

  “你不陪我吗?那你去何处?”

  “我进宫一趟,这件事得提早告知陛下,陛下可还在等呢,支出多少、赏赐几何,今夜就要讨来,”许泽凑近小声道:“我至少能请来千金为赏赐,到时可以发给大理寺、许都府的兄弟,最近都辛苦了,熬更守夜四处奔波的。”

  “哦……”

  钟繇顿时无奈了起来,那这个本事我确实没有,还真留不住这小子,“那就拜托了,许少卿。”

  ……

  刘协在深宫亦未睡,因为荀彧在与他说乌巢附近发生的那场大火,其中亦有蹊跷,但却没能抓到了纵火之人。

  正恼火的时候,听许泽来禀报,连忙抽身出来,亲自下台阶去迎,听闻北临案已结,人证物证齐全,可以查处三儒,揭露丑行,公之于众。

  定可让许都学子欢颜,日后举荐官吏亦可从名士举荐、清谈逐步的转为考校。

  “那,子泓你觉得乌巢那场大火,和这件案子是否有关?”

  “肯定有关,”许泽咧嘴而笑,“这里面有多少勾结尚且不知,一把火烧尽了账簿和书信往来,这样就很难追查了。”

  “所以那场火,没办法,此案只能到此为止,”许泽肯定的劝告,让刘协不要继续追查下去,一来可能徒劳无功,二来耽搁大事。

  “好吧,不过朕还是想派遣校事暗中查访,看看是否能得到些什么。”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最新章节,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