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藏文的音译,并非指唐代的卡片,直译过来应该叫卷轴画。

  从艺术角度来看,唐卡有着极为重要的文艺价值,而且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李悠南目前的绘画技能已经到顶,所以对于跟绘画相关的所有流派的艺术技法都有着详细的了解。

  他的脑袋里自然而然地出现了关于唐卡的知识:唐卡起源尚无定论,一般认为起源于松赞干布时期,成熟于宋元。

  唐卡的传承模式,传统是师徒口传心授的方式,而从上世纪 70年代开始,不少大学开始设立相关专业,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唐卡的消费群体也不再如以前一样局限于佛教信徒,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唐卡同样是不错的艺术品以及工艺消费品。

  李悠南想着,翻了一页画纸,随后取来一支铅笔,在纸上几笔勾勒出一个轮廓。

  旁边的小男孩眨了眨眼睛,随后瞪大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李悠南手上的工具。

  如果要严格按照唐卡的传统手工制作流程来画,唐卡的绘画还要复杂一点,因为必须严格遵照造像、度量经等宗教典籍规定的比例标准。

  不过,李悠南既然有顶尖的绘画技能,那么在他画的时候,所谓的标准已经完全融合进他的技术当中去了。

  不同神祇的身形、五官姿态都有固定的度量,并且在正式绘画之前还有诵经祈福、供奉酥油灯等仪式。

  但此时李悠南只是将它作为一种艺术品来展示,便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李悠南几笔勾勒出画作的轮廓以后,便开始用油画的技法作画。

  小男孩并不明白李悠南画的画细节水平有多高,但是比起他在镇上老师那里看到的,他觉得李悠南画得好像更快也更漂亮。

  不过,有一些地方和他以前学过的唐卡画又似乎有一些不太一样。

  此时李悠南在做的事情,对他来说也不过就是一个消遣罢了。

  只是半个多小时不到的时间,便完成了一幅色彩绚烂、层次丰富的画。

  画的主体是一尊看上去非常威严的不动明王菩萨,但他在表现的时候,并没有严格遵从唐卡的作画技巧,而是融合了各种适合的绘画技巧。

  在画这幅画的时候,李悠南才更加理解自己如今的绘画技巧有多惊人。

  各个流派的表现手法,对他来说,已经无需过于关注,也不需要过分拘泥于某个表达技巧。

  脑袋里面有了绘画的主体构图、色彩以后,便是遵循着本能去画便足够了。

  每次作画都会非常沉浸到那种状态中去,类似于心流,但又高于心流的状态。

  甚至在某些时刻,他已经不再是胸有成竹,而是胸无成竹。

  似乎,画纸上的作品不是画出来的,而是它本来就是那个样子的,自己只是凭着本能,将它的样子用颜料勾勒出来……在此之前他自己甚至都不知道画的主体应该长什么样子。

  而画出来了以后,又给人一种本该如此的浑然天成之感。

  随意将这幅画画出来以后,李悠南便将画卷卷起来,插在了旁边的笔篓当中。

  小男孩的目光也随之移动到了笔篓里。

  李悠南觉得好笑,继续画了几笔自己的写生后,将那张随意而作的画取出来:“喜欢的话就送给你吧。”

  小男孩庄重地接过画,连声说了好几个谢谢,想了想又好奇地问:“大哥哥,你也是学过画唐卡吗?”

  李悠南笑了笑:“没有专门学过,所以别把这幅画当成严肃的唐卡,就当是普通的画吧。”

  他清楚正式唐卡有诸多讲究,但随着时代发展,这门传统技艺也在包容创新。

  此时刘璃正和几个小朋友学藏语。

  几番闲谈下来,李悠南了解到安多话、卫藏话、康巴话间的明显差异。

  刘璃一本正经学习的模样倒也有趣。

  小朋友们没逗留太久,对他们而言,满山疯跑远比坐着喝茶有趣。

  不到中午,他们便离开了。

  太阳高升,气温回暖,李悠南和刘璃回房车午休。

  日照金山的奇景尚未出现,两人倒也不着急,这种生活多待几天也挺好。

  刘璃没问为什么多留,对她来说,在哪里都一样。

  而就在李悠南午休时,那幅随意绘出又赠出的唐卡,正流转到意想不到的地方。

  ……

  名为罗布措的男孩子并不能很清楚的明白李悠南送给他的这幅画水平是什么样的,但是他很喜欢。

  他觉得很漂亮上面的色彩也好还是主体的那尊佛都极为……震撼。

  尤其是那尊佛,和以往看到的唐卡佛像,从姿态比例上来说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看上去却更立体,更有神韵。

  背景也是。

  所以下午去镇上学习唐卡画的时候,他便悄悄地将那幅画也给带上了。

  镇上有一个唐卡的培训班。

  有不少小孩子或者青年在这里学习唐卡的艺术,此时,市里的领导正下来视察,在跟唐卡培训班的负责人做指示。

  “曾经唐卡静静的挂在寺院里,接受着千百年的香火供奉,如今呢,它出现在城市的画廊、电商平台和旅游纪念品商店,这道古老的风景线,该如何面对新时代的洪流,是我们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唐卡的未来充满了机遇,也写满了问号,成为艺术家,他们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和收藏,也有年轻人开始尝试创新,把唐卡元素画在陶瓷、皮具上,让古老符号融入现代生活,这就很好!”

  “挑战的是真的,但热爱也是真的,最好的传承,不是把它锁进玻璃柜,而是让它在市场中得到自己的价值。”

  外面领导正在做着指示,声音传进教室里。

  罗布措听不懂,也不在乎。

  他很喜欢画画,此时注意力完全在老师的讲解中。

  老师讲完一段,让他们开始练习。

  罗布措拿出绘画工具画了一阵子,还是忍不住又将李悠南送给他的那幅画卷轴打开——只有自己在画的时候,才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别人画得有多好。

  达瓦顿珠老师一路巡视学生画作,走到教室里最小的罗布措身后忽然停住脚步,目光被定在罗布措手上的那幅手绘唐卡画上移不开了。

  “你的这幅画是谁给你的?”老师问。

  罗布措有些紧张地望向达瓦顿珠。

  达瓦顿珠笑着摇头:“没事,别紧张,我看看这幅画。”

  罗布措小心翼翼地将画递给老师。

  达瓦顿珠将画放在手上认真端详。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画师,他一眼便看出这幅画的惊人水平——

  它并未严格遵循传统唐卡创作技艺,而是用油画线条质感表现手法勾勒轮廓,传达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

  色彩上运用冷暖对比、明暗过渡,让画面层次感与立体感极强。

  背景以油画渐变手法表现空间深远感,更突出主体佛像。

  越看越惊讶。

  这些年传统唐卡师培训周期长,能坚持十年以上学习的人越来越少,真正掌握核心技艺的画师全国不足百人。

  经济压力导致人才流失严重,虽然唐卡被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技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年未诞生新的画作大师。

  当达瓦顿珠看到这幅画时,第一反应是:这难道是哪位大师的作品?然而他摸了摸画的边缘,颜料都还没干透……

  “一个汉族的大哥哥给我的。”

  “汉族的大哥哥?”达瓦顿珠顿时愣了一下。

  罗布措年纪不到十岁,能被他叫“大哥哥”的,最多也就二十出头。

  一个这样的年轻人,能画出这种水平的画?

  一时间,达瓦顿珠觉得有些荒诞,一定是哪里弄错了。

  “你说是,一个大哥哥?哥哥?”

  “嗯,是一个大哥哥。”

  “他看上去有多大?”

  “嗯……我觉得和扎西哥哥差不多大。”

  达瓦顿珠望向角落里正在画画的扎西。

  扎西不过十七八岁,只是皮肤偏黑,看上去像二十岁的人。

  扎西注意到老师的目光咧嘴一笑。

  达瓦顿珠收回了目光。

  一瞬间,达瓦顿珠生出了想要拜访那位画师的念头。“你能不能给我详细说说,那个大哥哥是什么人?”

  罗布措见老师没有批评自己,这才一五一十地说起了他所知道的、与李悠南相关的事情。

  达瓦顿珠听完,轻轻皱起眉头,喃喃自语:“一个到这儿来旅游的人?”

  ……

  原本李悠南还担心在这里露营小住时间长了会有些无聊,却没想到在他午休起床后不久,便迎来了第二位拜访者。

  对方是乘坐嘉措的摩托车过来的。

  简单介绍后,李悠南才知道,来人竟是一名专业的唐卡画师。

  而对方过来的目的相当纯粹——只因看到了罗布措手里那幅油画唐卡,心生好奇,便专门过来拜访。

  三言两语间,对方大致了解了李悠南的身份来头。

  李悠南毕竟挂着故宫博物馆名誉专家讲师的身份,这头衔一亮出来,便足够有分量。

  不谈他在旅行博主领域的成就,单是这重身份,就顿时让达瓦顿珠肃然起敬。

  不过在谈论艺术之前,达瓦顿珠对李悠南的房车同样充满好奇。

  李悠南不厌其烦地将之前给嘉措介绍过的内容,又重新给达瓦顿珠讲了一遍。

  对方的反应和嘉措大抵相似,既有惊叹,也带着羡慕。

  随后,三人便在天幕帐篷底下小坐休息。

  “李老师,您也研究过唐卡艺术吗?”

  达瓦顿珠率先开口,语气里满是敬佩,“说实话,您这幅画,外行人看不出门道,但我是内行人,不瞒您说,我感觉比我老师画的还要好!”

  达瓦顿珠作为纯粹的文艺人,很清楚绘画界向来达者为师。

  这世上的天才,本就不能以常理衡量——比如毕加索,15岁时创作《科学与慈善》,便斩获马德里全国美展荣誉奖;丢勒 22岁完成油画《自画像》;波洛克 30岁时也已形成独特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

  这甚至可以引申到各个领域当中去。

  牛顿创立微积分,发现万有引力,研究光的色散现象是20出头的时候。

  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光电效应理论和布朗运动理论的时候是 26岁。

  莫扎特 5岁开始作曲, 6岁已经开始全国巡演。

  事实上,任何领域的天才,年龄都不是衡量他们成就的标尺。

  他对李悠南喊的这声“李老师”,发自内心,恭恭敬敬。

  这让旁边的嘉措有些不可思议——达瓦顿珠是他极为尊敬的唐卡艺人,没想到眼前这个战斗力惊人的汉族小伙子,竟在艺术方面有这么高的造诣,连达瓦顿珠都要称他为老师?

  李悠南摆了摆手:“不敢当,不敢当。只是偶尔看到一些精美的唐卡画作,就用其他手法模仿了一下,希望没有冒犯到你们的信仰。”

  达瓦顿珠摇了摇头:“李老师,您说的这是哪里的话?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说,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一块玉牌、一块手表来看待,过于封建教条的想法没有意义。”

  “它不仅是佛教体系下的产物,更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种类之一,这一点上,我们的从业者远比你们想象中的开放包容的多。”

  “嗯。”

  李悠南并不打算在这个话题上面聊太多内容。

  “各种绘画流派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李悠南一边说着,一边随手用画笔蘸了颜料,分分钟调出颜色往画纸上一抹:“文艺复兴流派,核心的技巧是多层罩染法,让颜色温润通透。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如果用它来表现唐卡画,大概会是这个样子……”

  李悠南勾勒,没花太长时间,便让一尊菩萨像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画面上。

  不过这毕竟是个半成品,但大抵是展现出了整幅画的精髓。

  但他这般写意的绘画,顿时让达瓦顿珠愣了一下。

  李悠南没有停下,继续调色,又在画纸的旁边继续绘画:“然后呢,巴洛克的风格核心技巧是明暗对比法,用动态笔触、大块画笔快速扫涂,表现光影流动。不过这个要复杂一些,或许在表达金属、织物等细节时,还用刮刀刮出质感。但我倒是觉得这种作画方式也很适合用来表现唐卡画。”

  这一幅画,李悠南花的时间更长一些,大概画了整张画幅的一半左右。

  画完以后,他将这张画纸随意扯下来放在桌上,又继续调色:“接下来呢,印象派的核心技巧是短促并置笔触,用蓝、白、黄三色短笔交触,模拟波光。”

  李悠南一边说着,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极为流畅地在画纸上短促松散地挥洒着笔触。这一张画,佛像主体保留细腻轮廓,但衣者色彩加入了天空的蓝色,映在袈裟上;草地的绿色,染在莲花边缘……

  此时达瓦顿珠已经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他的目光有些凝固在李悠南的手法上。

  而旁边完全不懂其中门道的嘉措,反而兴奋地鼓着掌:“画得好!画得好!”

  李悠南画完这幅,又将画纸取下:“不过相比之下呢,我更喜欢立体主义风格和唐卡的碰撞……用立体主义的几何切面与多点并置,拆解唐卡元素。”

  他一边说着,一面快速绘画,很快画纸上出现了一个观音像,解释道:“这就像从多个角度同时观看唐卡……”

  李悠南画了一阵子,终于停下了笔,哑然一笑——颜料已经被他用光了,此时倒是懒得再去取新的颜料,随后笑了笑:“大概是这么个感觉。”

  达瓦顿珠拿起李悠南画的其中一幅画,凝望了许久,深深地叹了口气,随后有些复杂地看了李悠南一眼:“李老师,您精通这么多种画法……”

  “呵呵,兴趣爱好罢了。”

  李悠南说道,“唐卡毕竟是有一定宗教色彩的艺术品。这一点上,我的看法是:流派技巧是表,唐卡内核是里。”

  “佛菩萨、护法等等,主体不变;莲花、祥云、经文、坛城的元素不丢;庄严神圣的氛围保留……流派技巧只是作为一种表现工具,这样能让传统的唐卡呈现出不同时代的艺术质感。”

  达瓦顿珠正襟危坐,十分庄严肃穆地对李悠南鞠了一躬:“李老师,这番话和我们这些年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唐卡画本来也有六大画派,但其中的区别跟您展现出来的这些技巧相比……还不够大胆!”

  “当然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想……或许很难再找到您这样这么精通各个流派绘画技巧的大师了,您的这些画能让我带回去吗?我可以付给您报酬!”

  李悠南哈哈大笑:“不用不用,你带走就行了。”

  对于唐卡绘画艺术的这番讨论,持续了大概两三个小时。

  对李悠南来说,他空有一身技能却没人交流,也是挺无聊的一件事。

  达瓦顿珠在唐卡画上浸淫了数十年,自然也了解过各个流派的绘画技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此才能从李悠南的只言片语中,获得一些令他感到大有裨益的灵感。

  李悠南已经到天花板了,虽然从达瓦顿珠身上得不到什么启发,不过单方面给别人当老师,倒也挺爽快的。

  时间不早了,随后李悠南又请两人喝了茶。

  达瓦顿珠拿起那几张画,与嘉措两人告辞离去。

  等李悠南的房车消失在视野中,达瓦顿珠才说:“嘉措,你停一下。”

  他下了车,又认真端详了一番李悠南给的几幅画,感慨道:“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啊。”

  嘉措好奇地问:“那个年轻人的画画得很好吗?”

  达瓦顿珠哈哈大笑:“嘉措啊,你就算不懂画,也应该能看得出来吧?”

  嘉措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比你还画得好吗?”

  达瓦顿珠的表情严肃起来:“这位李老师虽然年轻,但他可是故宫的名誉专家教授啊!今天跟他这么一聊才知道,首都的那些大师水平有多高了……我跟他相比,就是酥油灯和天上的月亮的差距。”

  “你运气真好啊,跟这样的年轻大师交成了朋友。”

  嘉措一脸意外,默默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两人骑着摩托再次出发了。

  ……

  晚上吃过晚饭,李悠南有些无聊地躺在沙发床上小憩了一会儿,又坐起来朝着刘璃望了一眼,她正在剪白天录制的素材。

  在刘璃专心工作的时候,李悠南是不会去打扰她的。

  此时实在闲得无聊,李悠南便打开了游戏机,玩两把《塞尔达王国之泪》。

  相比于闯关类的游戏,这种自由探索的游戏更适合休闲,无聊的时候就打两把,不管从哪里开始都可以玩下去。

  他尝试在游戏里搭了一个机甲战士,走起路来跟个帕金森综合症患者一样,觉得非常有趣,便想分享给刘璃。

  然而这时再看向刘璃,她已经没有剪视频了,而是带着一个耳麦,拿着笔记本写写画画,看着什么网课。

  李悠南露出疑惑的表情,放下手柄,慢吞吞地溜达过去,站在刘璃的后面看了一阵,只见刘璃看的是一个藏语课程。

  李悠南一时间有些好笑,趁着刘璃休息放下耳机的空档,才冷不丁开口:“你还真是想要专心学藏语了?”

  刘璃扭过头来:“吓我一下。”

  “看来那几个小朋友给你启蒙得挺好的。”

  “不是的。”

  刘璃微微叹了口气,表情却变得有些认真,那股认真劲儿,李悠南极少在刘璃的脸上看到。

  刘璃按下了暂停键,将耳麦放好,转过人体工学椅,面对着李悠南,一只手摸着下巴,脸上露出深思的表情,想了一阵子才慢吞吞地开口:“李悠南,我现在挺迷茫的。”

  李悠南眉梢微微一挑,随意走到旁边倒了两杯水,一杯拿给刘璃。

  “嗯。”

  刘璃接过水杯,小喝了一口,继续说,“以前我一直在家里的时候,日子过得很简单,每天被关在那个小小的地方,听起来好像很痛苦,其实习惯了以后也就还好。”

  “后来,有了目标,就是想要努力把自己治好。”

  “在这个过程当中,为了让自己不那么废,也希望可以给哥哥一些帮助,就自学剪辑,在网上看很多的课。”

  “总而言之啦,日子过得虽然单调,但其实也没有那么无聊,是有目标的。”

  “后来,”刘璃说到这里,抬眼看了李悠南一下,又将目光望向别处,“接触认识了你,想要从房子里出去的念头就越来越强烈了。”

  “反正中间经历了很多事情,你也是参与者……你也知道,就不多说了。”

  “我真的出来了,站在这个地方,海拔将近四千米,漂亮的湖景,打开窗户就是画一样的场景……也可以和正常人接触了。”

  “虽然和那些成年人打交道还是会紧张,不过我可以确信,这只是社恐啦。”

  “嗯。”

  李悠南喝了一口水。

  刘璃深吸一口气,浅浅笑了笑,只是这笑容里带着几分茫然:“我现在是一个完整的、幸福的人了……但却一下子好像,没有了生活的重心。”

  她抬头望向李悠南,“你能明白这种感觉吗?”

  “大概可以理解。”

  “其实我这个岁数,同龄人应该还在上大学吧。初中的那些同学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了,但我知道他们中很大一部分现在正在享受大学时光。”

  “我没念过大学,甚至连高中都没读过。其实,有时候面对你的时候,还会……感到自卑。”

  “所以……会拼命学习剪辑技能,看很多很多优秀的作品,努力让自己跟上你的脚步。”

  “你都那么火了,将来或许找一个,比龙哥厉害得多的剪辑团队……虽然不会难过,但还是会遗憾的嘛。”

  李悠南摇了摇头:“学识可以作为寻找同频交流者的钥匙,而不是俯视他人的台阶,你不用在意,总有人会来找你的频道,也包括我。”

  刘璃脸上露出恬静的笑容,这个回答让她心里暖暖的,默默点了点头:“但我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个。”

  “我觉得我的人生既然开启了下一个阶段,那就总得有一些其他的变化。”

  “我……就想找一个新的目标。”

  “新的目标就是学习藏语吗?”

  “还没有想好,但我……想读大学!”

  刘璃可爱地皱了皱眉,随后抬起头望着李悠南,叽里咕噜说了几句藏语。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有些无语地“呵”了一声,“不懂。”

  刘璃笑起来:“我今天和那几个小朋友聊天,发现自己还是挺有语言天赋的。”

  “可是泽仁尼美说你讲的不好。”

  “……”

  刘璃一个龟派气功打在李悠南的肚子上。

  “哈……不闹了,你继续说。”

  “怎么说呢,我觉得学习语言挺有趣的。学语言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是大量的重复,说顺口了就学会了。”

  说着说着,刘璃的目光变得清晰明亮,也坚定了许多,“想学习某个小语种……通过成人自考或者其他方式进大学,你说有可能吗?”

  但随后刘璃又摇了摇头:“就算你说没可能也没关系啦……总要去试一试才知道吧。”

  “出来混,什么最重要?”她顿了顿,自己接道,“出来最重要。”

  李悠南喝了一口水,轻轻地点了点头:“想法挺不错的,不过……就算是成人高考也不是光学一门小众语言就行了,还是要学语数外数理化的……”

  刘璃说:“这个我知道啦。但不管怎么样,我也想去试一试。”

  “明天开始,我要开始专心学习了,哈哈!”

  “行啊。”李悠南笑起来:“这方面我比较有经验,小镇做题家嘛……我可以教你。”

  “嗯……”

  “不过,要看一下你的基础是什么样子的。”

  “我初中成绩还不错,呃……应该!应该,还不错吧。”

  说“应该”的时候,刘璃自己都没什么底气。

  “过几天,过几天去到下一个市县,买一套教材,给你测一下吧。”

  “又要欠你挺多东西了……”

  “师傅领进门,但最终还是要靠你自己的。”

  “这个我知道。”

  “哦对了,有一本叫《重生的我只想专心学习》,你可以看一下,里面提到了很多有用的学习方法,或许用得上。”

  刘璃深深地低下了头。

  她很清楚,李悠南除了那些在视频里展示出来的标签光环以外,还有一个隐藏的属性——国内最知名的几所高校的高材生!

  还是他们县的高考状元!

  虽然已经过去这么多年,很多知识大概没有高考时掌握得清楚,但底子在那里,指导她这样一个学历的人,应该是绰绰有余的。

  而在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目标以后,刘璃的目光也一扫之前的迷茫,变得清晰而坚定起来。

  随后她冲着李悠南摆了摆手:“好啦好啦,我要继续学藏语了,你别打扰我了。”

  李悠南哼了一声,无奈地转身走开。

  小小丫头,用完即弃,可笑可笑。

  躺在床上,那边的刘璃则对着电脑屏幕轻轻念了起来:“ga、ka、ga、gia……”

  似乎是藏文里类似于英文字母的音节。

  认真得很啊。

  ……

  第二天李悠南刚刚起床,就赶紧出门,一般来说有朝霞的时候,容易出现日照金山,遗憾的是,今日无霞,又是平平无奇的一天。

  那群飞天遁地的笨蛋小朋友又来了。

  看着他们……李悠南想到了几个有趣的游戏。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圣墟小说网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最新章节,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圣墟小说网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